目录(共40章)
↓↓
第1章 序
第2章 事件背景之一——舟曲,那一夜颤栗
第3章 事件背景之二——教育,在哭泣中站立
第4章 那天,吹响了支教的号角
第5章 告别忐忑,走向灾区
第6章 走进灾区的那一刻
第7章 和老乡共居一室的日子
第8章 令人敬佩的子弟兵
第9章 现场培训会——紧急充电,找寻异地支教的有效策略
第10章 第一次“破冰”——寻找位置,融入灾区当下的情景之中
第11章 第二次“破冰”——彰显角色,感受灾区人的情感世界
第12章 一句幽默,开启虎老师的心扉
第13章 一个校长的责任和情怀
第14章 和逃学男孩的心灵之约
第15章 自强不息的好学生杨巧芳
第16章 艰难时刻表现坚强的尚瑞丽
第17章 用铁锹疗伤的人
第18章 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19章 用画笔宣泄心痛
第20章 由小学讲到中学的班主任策略
第21章 难忘的家庭教育讲座
第22章 爱的礼物
第23章 做受欢迎的人
第24章 学唱《感恩的心》
第25章 《母爱》课程教学
第26章 《二十年后回故乡》课程教学
第27章 《猜猜、说说、写写》课程教学
第28章 我们感受到了各方的支持
第29章 五筒“优乐美”
第30章 黑暗中不灭的“灯光”
第31章 难忘风雨夜
第32章 上级教育部门的慰问和指导
第33章 危难之际,共享来自远方的关怀
第34章 亲人带给我坚持的力量
第35章 惜别舟曲
第36章 董瑞林老师忙碌的身影
第37章 善良敦厚的马生吉教师
第38章 心系他人的刘建瑛老师
第39章 和谐团队的引路人谢重新
第40章 后记
同类推荐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热门推荐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