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2400000017

第17章 冬病夏治常用穴位(1)

【穴位名称】关元

【体表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

【穴位功效】补肾培元,清热利湿。

【主治病症】少腹疼痛,虚劳冷惫,中风脱症,遗精,阳痿,泄泻,尿频,肠炎,盆腔炎崩漏,痛经,不孕,月经不调。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5~1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关元为小肠募穴,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会穴,为培元固本之要穴,应用极为广泛。凡胃肠、盆腔、泌尿、生殖等器官之见症,皆可取用此穴施治。灸之有回阳救逆之功,是中风脱症的重要灸穴之一。本穴亦为重要保健穴,《扁鹊心书》有“常灸关元穴可使人长寿”之说。

【穴位名称】气海

【体表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处。

【穴位功效】益气和血,补肾助阳,调经固精。

【主治病症】气喘,胃下垂,慢性胃炎,结肠炎,虚脱,阳痿,遗精,痛经,闭经,尿血,崩漏,月经不调。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8~1.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气海为肓之原穴,为人身元气生发汇聚之处,能峻补人身阳气。常用于阳气虚弱、脏器功能低下之症。灸之可以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

【穴位名称】神阙

【体表定位】仰卧位,在腹中部,肚脐中心。

【穴位功效】温阳救逆,培元固脱。

【主治病症】绕脐腹痛,泻痢,中风昏迷,虚脱,四肢冰凉。

【操作方法】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禁刺。

【备注说明】神阙为回阳救逆之主要施灸穴位,常用于阴证冷极、手足冰凉之症。

【穴位名称】中脘

【体表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处。

【穴位功效】健脾和胃,行气化滞,通降腑气。

【主治病症】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鸣泄泻,喘息不止。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8~1.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位于中焦,为脾胃两经病症的要穴。脾胃为后天之本,凡调理脾胃者中脘穴为首选,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穴位名称】膻中

【体表定位】仰卧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穴位功效】宽胸理气,宁心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病症】咳喘,哮喘,支气管炎,胸满不得卧,心悸,心慌,气短,乳汁不足。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3~0.5寸,或毫针平刺1.5~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膻中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穴。膻中穴多用于治疗胸肺部疾病,是治疗哮喘的要穴。应用“合谷刺”法可以下乳。

【穴位名称】天突

【体表定位】仰靠坐位,在颈底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穴位功效】宣通肺气,化痰止咳。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咳唾脓血,暴喑,咽喉肿痛,呃逆。

【操作方法】先毫针直刺,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即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缓向下刺入0.5~1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天突系任脉和阴维脉之会穴,有降气平喘之效,是治疗气息不降之特效穴。

【穴位名称】大椎

【体表定位】俯卧坐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穴位功效】扶正祛邪,疏风解表。

【主治病症】外感发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颈肩部肌肉痉挛、疼痛。

【操作方法】毫针向上斜刺0.5~1.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大椎系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穴,纯阳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针刺大椎有祛风解表的作用。如头部风寒之邪,毫针针尖向下斜刺使针感下行,以清头目风邪,如肩臂风寒应用“合谷”刺法,使针感向两肩臂传导,治疗颈椎病、肩周炎有特效。本穴泻之可清诸阳经邪热实盛,补之可壮全身阳气。一般行疾刺不留针。

【穴位名称】肩井

【体表定位】正坐垂臂取穴,在肩膀头与督脉大椎之间两筋中央凹陷中。

【穴位功效】理气降痰,疏经活络。

【主治病症】中风不语,颈项强痛,落枕,肩背痛,上肢痛,瘫痪,胸满,瘰疬,肩关节周围炎,滞产,难产,乳汁不下,乳痈。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5~0.8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孕妇禁刺。

【备注说明】肩井系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和阳维脉之会穴。有疏通经络、行瘀降痰的作用。配肩髎、肩髃、天宗、臑会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配百会、风府、风池、合谷、中冲治疗中风不语。针刺时要注意针尖方向,毫针向下斜刺,则针感强,治疗效果好且不伤及肺尖,对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和肩胛痛有显著效果。

【穴位名称】天宗

【体表定位】正坐,自然垂臂,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穴位功效】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肩胛酸痛,上肢肿痛、麻痹瘫痪,咳嗽,气喘。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1~1.5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天宗为肩周炎的诊断用穴之一,按压本穴时感应相当剧烈,能穿过肩胛传导手指。本穴亦为治疗该病的要穴之一。配肩髃、曲池可以治疗中风肩臂疼痛活动不利。

【穴位名称】风门

【体表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穴位功效】祛风解表,清热宣肺。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胸背痛,荨麻疹。

【操作方法】毫针斜刺0.5~0.8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风门亦称热府,系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之会穴,督脉为阳中之阳,因此风门穴祛风清热的作用较强。凡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咳嗽等症皆可取此穴施治。如风门穴向下透肺俞穴用泻法则能清泄肺热,治感冒之咳喘。用补法刺风门穴可治疗项背恶风之症。

【穴位名称】肺俞

【体表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穴位功效】宣肺解表,肃降肺气。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肺炎,支气管炎,胸满,骨蒸潮热,盗汗,胸背痛。

【操作方法】毫针斜刺0.5~0.8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本穴补之有益气之功,是热病气穴之一,泻之可以清肺经之虚热止咳喘。同时肺俞穴又是肺经的背俞穴,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因此感冒鼻塞、风疹、皮肤瘙痒等症刺肺俞皆可治疗。

【穴位名称】心俞

【体表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穴位功效】理气活血,化痰宁心。

【主治病症】胸闷,胸痛,心悸,咳嗽,哮喘,癫痫,狂躁,健忘,失眠,遗精。

【操作方法】毫针斜刺0.5~0.8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心俞系心在背之俞穴,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为近代临床治疗心绞痛和冠心病的主穴。同时又有清热化痰、镇惊安神之功,是治疗癫痫、狂躁、精神病的要穴。另外,对心肾不交之遗精,神经衰弱亦有较好疗效。

【穴位名称】膈俞

【体表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正坐时与肩胛骨下缘平齐。

【穴位功效】宽胸降逆,调补气血。

【主治病症】胸胁胀痛,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咳嗽,哮喘,潮热,盗汗,吐血,贫血,慢性出血性疾病,荨麻疹。

【操作方法】毫针斜刺0.5~0.8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膈俞系八会穴之血会,与胆俞合称“四花穴”,主要有补血、化瘀作用,凡一切血虚症皆可补之,血瘀症皆可泻之。并可治咳嗽、哮喘、胸满气逆和虚劳诸疾。如面瘫久治不愈、筋脉失养,可补膈俞以养血荣筋;气滞血瘀之呃逆,可以泻膈俞以理气和血。

【穴位名称】肝俞

【体表定位】正坐或俯卧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穴位功效】疏肝利胆,养血明目。

【主治病症】胸胁胀痛,胃痛,黄疸,急慢性肝炎,吐血,癔病,癫痫,眩晕,目视不明,夜盲,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脊背痛。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8~1.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肝俞系肝在背之俞穴。肝藏血主筋,肝开窍于目,因此,补之有养血柔肝,开窍明目的作用。配天柱、命门穴可治疗青光眼、近视和视物不清的老年人早期白内障,有提高视力的作用。泻之可以疏肝和胃,配中脘、期门、内关、足三里治疗肝胃不和而致脘腹胀满、嗳气不舒之症;配膈俞、筋缩、阳陵泉穴,可以养血荣筋,治疗中风后遗症、下肢筋脉拘挛和下肢痿软无力之症。

【穴位名称】脾俞

【体表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穴位功效】健脾利湿,益气统血。

【主治病症】胃痛,脘腹胀满,纳差,呕吐,泄泻,痢疾,黄疸,水肿,便血,崩漏。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8~1.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脾俞系脾在背之俞穴,脾统血而主肌肉。凡脾阳不振之水湿内停、纳差、便溏、脘腹胀满、疼痛喜按、四肢乏困、水肿等中焦虚寒,以及脾不统血之出血,皆可治疗。

【穴位名称】胃俞

【体表定位】俯伏或俯卧位。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

【穴位功效】调中和胃,降逆止呃。

【主治病症】胸胁痛,胃脘痛,胃下垂,反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痢疾,小儿疳积,营养不良。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8~1.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胃俞系胃在背之俞穴,与脾俞有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协同作用。脾俞健运脾阳,胃俞滋养胃阴,凡见渴思冷饮、干呕嘈杂、饥不思食、脉数舌红等胃阴不足之症,均以此穴为主。补胃俞泻肝俞穴治疗肝胃不和的胃脘痛,配中脘、气海、足三里穴治疗胃气不舒呃逆满闷等症。

【穴位名称】肾俞

【体表定位】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2腰椎下,督脉命门旁1.5寸处。

【穴位功效】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腰脊。

【主治病症】阳痿,遗精,遗尿,腰背酸痛,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盆腔炎,耳鸣,耳聋,目昏,水肿,肾炎,神经衰弱。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8~1.2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肾俞系肾在背之俞穴。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内寓真火,凡先天不足,脾肾阳虚之病症皆可应用。肾俞穴还有滋阴培元之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多用此穴。

【穴位名称】大肠俞

【体表定位】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4腰椎下,督脉腰阳关旁1.5寸处,约与髂嵴平齐。

【穴位功效】调肠腑,健腰脊。

【主治病症】腹痛,便秘,泄泻,痢疾,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肠炎。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1~1.5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大肠俞系大肠在背之俞穴,有调理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大便秘结。配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穴治疗痢疾、肠炎;配上髎、次髎、委中穴治疗腰肌劳损;配环跳、风市、阳陵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穴位名称】膏肓俞

【体表定位】俯卧,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胛骨边缘。

【穴位功效】清肺养阴,补虚益损。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吐血,咳血,盗汗,遗精,健忘,四肢倦怠,神经衰弱,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

【操作方法】毫针斜刺0.5~0.8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膏肓穴有补益气穴的作用。对体弱虚劳的患者,常作为扶助正气的主穴。对阴虚劳损之咳嗽盗汗、心肾不交之失眠健忘,补之有显著效果。《千金方》中有“膏肓俞无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感忘误”的记载。

【穴位名称】命门

【体表定位】俯卧取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穴位功效】温肾壮阳,舒筋镇痉。

【主治病症】虚损腰痛,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尿频,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

【操作方法】毫针直刺0.5~1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命门在两肾俞之间,与神阙相对,有培补肾阳的功能,是治疗命门火衰之腰膝冷痛、阳痿、遗精等症的常用穴。同时,其又是重要保健穴,老年人夜尿频、尿失禁宜在肾俞、命门穴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穴位名称】筋缩

【体表定位】俯卧坐位,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穴位功效】舒筋通络,镇痉熄风。

【主治病症】脊背强痛,癫痫,抽搐,癔病,胃痉挛,胃痛,小儿惊风。

【操作方法】向上毫针斜刺0.5~1寸,宜用艾灸法及穴位贴敷法。

【备注说明】筋缩在肝俞之间,肝主筋,故本穴能治疗筋脉拘挛之症,凡下肢肌肉拘急、挛缩之症泻本穴,配血海穴以养血荣筋。帕金森综合征配膈俞、阳陵泉,对下肢颤抖有效,毫针可向下方斜刺,使针感向下肢传导。上肢颤抖可配身柱、尺泽,使针感向上传导。

【穴位名称】风池

【体表定位】正坐俯伏或俯卧位,在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穴位功效】祛风解表,清头明目,健脑安神。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耳鸣,耳聋,鼻塞,鼻出血,中风不语,外感风寒,热病汗不出,失眠,健忘,近视,神经衰弱,半身不遂,鼻渊,感冒,癫痫。

同类推荐
  •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 如何烹制安全食品

    如何烹制安全食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吃饱的问题,如何能够安全﹑健康的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人们对饮食营养的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使得生活中一些看似安全健康的饮食方式实则是不安全不健康的。
  • 长命百岁不是梦

    长命百岁不是梦

    这是一本专门讲述和探讨人类长寿秘诀的大众科普读物。书中依据当代医学科学研究的一些最新发现和全新理念,提示了与健康长寿有关的重要因素,介绍了延年益寿的科学生活方式和强身健体的一些新方法,以及需要人们注意的各种有关问题及对策。本书内容充实,观点新颖,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凡是希望健康长寿的人士,都非常值得认真一读。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内容简介: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中药,时间久了才可见效。读了《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
热门推荐
  • 孤云独去闲

    孤云独去闲

    《民国的闲人闲情》,以捕捉民国历史中独具个性之人物与事件,他们或袖手于党争国乱之外,或笑谈于主义流派之间,以独立之人格、独具之品格,闲逸于主流视野之外。他们是著名的“闲人”,又是闲散的“名人”;他们以“闲”得名,他们是民国的一道风景线。本书稿以史料钩沉辅之以传记、时评手法,为读者勾勒出多个维度的民国精神之体现。包括:袁克文:共和时代的帝国闲情、张伯驹:一帖平复了此身、溥侗:何物最相思、陈家麟:亦魔亦侠,唐吉诃德、陈霞章:用文言文讲安徒生童话、樊樊山:赛金花与梅兰芳、吴梅:风洞山中来,湘真阁里去、王季烈:在X光下格物致知、董康:在法学之外游弋、姚光:云间一书淫、蔡桢:追根溯源为歌词、蔡莹:味逸轩中小安乐、周瘦娟:每天都是礼拜六等。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
  • 爹地坏坏:别宠我妈咪

    爹地坏坏:别宠我妈咪

    有个天才萌宝是什么体验?就是再也不怕老公啦……,大总裁也要为我折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兄弟难当

    兄弟难当

    一声兄弟一杯酒,一生相携一起走;喝最烈的酒,走最烂的路,交最铁的兄弟,交最好的朋友。我们一直在路上……
  • 男女丹工异同辩

    男女丹工异同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已死的梦境

    已死的梦境

    生活虽然平平淡淡,不能像电影一样,能够出现多年以后的字幕,但是我们总是爱着自己的过去,爱着那些陪我们走过哭过笑过的人,我们都很平凡简单,但我们都有我们的骄傲和亮点,这是我的世界,一个小小的圈子,但我相信,你们都可以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东西。或者是感动,或者仅仅是一笑而过。希望陪你们一起看自己的独角戏。
  • 白云稿

    白云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师姐,好诱人

    师姐,好诱人

    被一个不靠谱的师父收养,生活是悲惨的,因为师父说不好就丢下你跑路了,更说不好就把你连哄带骗给卖了。秦雪咬着牙在男人堆里活出了头,可是那个超级帅的头牌……哎?喂!说你呢!别一天到晚瞎叫,谁是你娘子啊?一边儿玩儿蛋去!姑奶奶是有武功的,打得叫爸爸信不信?头牌妖娆的抛了个媚眼:“娘子……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可不就是喜欢我这张脸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反派养成计划

    反派养成计划

    穿越到书中,找到了还没长大的小反派,元明姝面临几大难题。问题1:金手指外挂被没收,如何把设定里癞蛤蟆一样的小反派养成帅绝四海的男神。问题2:如何把三观歪成S型的小反派扳成直线。问题3:如何防止自己被扭曲的小反派削死。答案1:关爱,让小反派健康成长。答案2:哄他。答案3:把自己打包送上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后一个修仙者

    最后一个修仙者

    东天道毁,天庭湮没,众神元神沉睡在一块由天道之心化作的长命锁里,当年统领三界的东方神明何以如此溃败颓废?斗气、魔法、召唤、查克拉、甚至高科技,全都给我靠边站!且看东方修仙者将那些杂七杂八的力量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