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8500000004

第4章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和原则

一、中医诊断学原理

01 阴阳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就是认识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古人为了解释自然界错综复杂的现象,经过长期观察与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理论。

“简单来说,古人看到自然界有白天与黑夜,有太阳与月亮,有天与地等,于是就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的对立双方归纳为阴和阳,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比如:昼为阳,夜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等。”为了便于学生们理解,我解释了一番。

“人体也分阴阳吗?中医是怎样应用阴阳学说的呢?”坐在第一排的同学阿洪举手问道。

人是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古人认为人体也可以分阴阳,比如: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

人生存在于自然界中,就要适应环境,保持自然界的平衡。同时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要健康地生活,就要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每个脏器的平衡,而利用阴阳学说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疾病的辨证关系。

阴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阴阳互相对立,阴为体阳为用:阴阳属性的关系是互相对立的,随时制约对方。

比如,气的属性为阳,血的属性为阴,气和血就是相互对立的。

(2)这种对立是一种“阴阳消长,互相转换”的形式。当“阴”进一步时,就会使“阳”退一步;当“阳”进一步时也会使“阴”退一步,一直到双方都达到了动态上的平衡。

比如,气在功能上不仅可以推动血的运行,还可以促进血的生成。消耗一点气可以生成血,因此说“阴阳消长,互相转换”,在健康的人体中,气和血都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3)阴阳互根:阴阳不能单独存在,阳中必须有阴,阴中必须有阳,没有阳则无所谓阴,没有阴也无所谓阳。

比如,气是无形的,必须附着在有形的血上,靠着血来运送,才不会外散流失。气能推动血,血可以运载气,由此可见阴阳是相互依存的。

无阳则阴不长——没有机能则体质即不能发育,无所谓活体。

无阴则阳不化——没有体质则机能基本不存在,无所谓力量。

我将上述的阴阳关系进行列表总结,并简单介绍了人体内阴阳失调的类型:“健康的人体阴阳是平衡的,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阴平是指人的体质适度,阳秘是指人的机能相称。如果某些病因侵犯人体,破坏了阴阳平衡的关系时,就会使得气血与脏腑之间的协调出现紊乱,此时称为‘阴阳失调’。人体阴阳失调时,就会生病。”

“阴阳失调都有什么类型呢?”戴眼镜的女同学小丽小声地问道。

“简单来讲,阴阳失调有四种类型:阴虚阳盛、阳虚阴盛、阴阳并虚、阴阳错杂。”我笑着列了一个表格,并画图帮同学们理解。

我接着说:“也可以把阴阳失调归结为阴证和阳证,其中,阴证包括阴盛型、阴盛格阳型和之阳型三类,阳证包括阳盛型、阳盛格阴型和之阴型三类。”

02 正邪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同样被雨淋湿了,有人会感受风寒而生病,有人却不会生病,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有的人抵抗力强、身体健壮,所以不会生病。而抵抗力差、身体孱弱的人则容易生病。”高个子的男生小北站起来回答说。

“不错,这里提到的‘抵抗力’,用中医术语来讲就是生理机能及防御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正气’;而导致人生病的风寒等因素则被称为‘邪气’,是致人害病的致病因子及病势。

“人体的正气,有抵抗和消灭病邪的作用。当邪气侵犯人体后,必然会损伤正气,导致正气逐渐虚衰。因此,在疾病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邪气与正气之间的相互斗争。

“生病的人通常分为两种:正气不足和邪气太盛。正气不足是指活力下降,多见于内伤病变;邪气太盛是指病势上升,多见于外感病甚。”我指着黑板上总结的四条知识点讲解道。

(1)正气——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抗体。

(2)邪气——致人害病的致病因子及病势。

(3)正气不足——活力下降,多见于内伤病变。

(4)邪气太盛——病势上升,多见于外感病甚。

03 诊断

“疾病的由来与分类我们了解了,可是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病,患了什么病呢?”班长晓路站起来问道。

“这就要讲到中医诊断了。人们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在身体内部,而身体外部的表征与体内的生理功能有着对应关系。通过体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对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因此,可以运用望、闻、问、切等手段,把这些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分析脏腑病机及病邪的性质,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证候类型,从而做出诊断。

二、中医诊断学三大原则

“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对疾病有所认识,才能对疾病进行防治。正确的认识疾病,必须遵循三大原则。”我仔细讲解道。

01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医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与自然的相关性。

整体观念是指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旦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部疾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02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辨证求因,就是在全面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找出病因、病位、病性,分清病势,从而审因论治。“因”,不仅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病理变化。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来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患者自诉发热,如果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能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需进一步辨证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由此可知,辨证要求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03 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

四诊并用,并非要面面俱到。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

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他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因此《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比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

“怎样辨清病名和证候呢?”阿洪问道。

“这里就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患者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证候,而一个证候也可见于多种病。症,即症状,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

讲解后,我提醒同学们注意:“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同类推荐
  • 中华药酒配方大全

    中华药酒配方大全

    酒与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妙酒奇香,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药酒的应用更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不少养生医家借酒之功配以良药,使得久疾之人得以康复。
  •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宋成运、黄海主编的《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以现代家庭最常见的一些病症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人体经络的基础知识,打通经络的方法,家庭养生穴位,改善亚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常见皮肤病、五官科病症、骨骼肌肉疼痛、呼吸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生殖系统病症、儿童常见病症、中老年常见病症的经络保健方法及经络美容方法。《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中介绍的调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突出,具有可学性与操作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居家日常保健和疾病的辅助治疗。
  • 躯干按摩法

    躯干按摩法

    《家庭按摩保健丛书》分为《头足按摩法》、《手部按摩法》、《躯千按摩法》三本,除了系统地介绍了实用穴位按摩的原理、作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及各条经脉主治规律、如何找穴、按摩手法和经络循行的病症表现外,还从头足部、手部、躯干部三个方面介绍了自诊、白疗(穴位按摩)常用的有效防病、治病、保健、美容的方法,在您早晚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之际,抽出5—10分钟时间,对自己的不适之处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治疗,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而使您在当今陕节奏、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活力,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以取得更大成功。
  •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是百试皆灵的健康钥匙,不生病的生活方式是易求易行的黄金处方;不生病的生活方式能使一切健康难题迎刃而解,不生病的生活方式能使人们生活质量节节升高。如果你是健康的,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健康陕乐一百岁;如果你是亚健康的,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迅速强健,冲刺健康;如果你有点小病,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小病化无,身心轻松;如果你得了大病,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会使你大病化小,抑病延年。
  • 保健与防病常识

    保健与防病常识

    《保健与防病常识》首先是面向我国广大保健对象,旨在介绍健康保健与防病治病的基本常识;同时面向广大一线医疗保健工作者,旨在提供进行健康宣教的参考教材及一线急症处理救治指南。
热门推荐
  • 远古荒芜

    远古荒芜

    荒芜九州大陆,继那泯灭的远古界众神界后,便是繁盛了开来。四大家族各执神兽执掌一方,天下倒也一片安泰,宇礼家的混沌兽,千暮家的麒麟兽,光兰家的火凤,还有那白泽家傲慢的白泽神兽,紫衣离烁,华贵无双,妖媚五月,太过强横,冰霜任穆,为爱而痴,千暮祺泽,铁血傲慢,不染凡尘的昆海之主,玉手轻指,便现了昆仑,有位化了虚无的老人家说,荒芜九州注定消亡,凡身之躯将守护大陆,那横空出世的无礼小童,似姓轩辕。被亘古掩埋了的神之寂灭,万载岁月,若回原点,朝颜,你可还在那里,数尽桃花盼我归?
  • 健康瘦身食谱

    健康瘦身食谱

    减肥养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着,一点都不能耽误,想要变漂亮的你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间哦。合理的分配饮食与时间就能适当的排出体内的多余脂肪,让你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轻松完成减肥、美白、去水肿、防暗疮的保养工作。减肥养颜一步到位,健康吃出来。
  • 怨女

    怨女

    她,幼时贫苦,父母将她卖入烟柳之地,做烟尘女子的丫鬟。不过数月,便被折磨地奄奄一息,被丢弃在了乱葬岗,即将死亡时,被一女子所救……
  • 我的第一本动物科学探索发现

    我的第一本动物科学探索发现

    全面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孩子们以知识上的传授、阅读上的享受。本丛书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也通过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来给予他们以情商方面的培育与引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 银枪冷魂

    银枪冷魂

    香岛高级职业杀手冷如冰,为得到百万美钞的报酬,将黑社会金枪党作恶多端的魁首刺杀,酿成一桩震惊香岛的大案。为了争夺美元与家产,父与子,大亨与情人,杀手与主子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在严酷的战争年代,我地下党和驰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健儿,为了保卫党中央首长,深入虎穴,铤而走险。一场智谋与胆略的较量,在日伪军密布的魔窟里展开。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嫡女斗:重生之妖娆皇妃

    嫡女斗:重生之妖娆皇妃

    当见到柔弱的妹妹看着她残忍地笑着,当见到温柔缱绻的夫君看着她不屑一顾,她才知道,她不过是妹妹的替代品,她不过是他登上高位的垫脚石。尘世二十载,其实她只是任人操控的傀儡。幸得苍天垂怜,给了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世,她决定严惩恶妹,报复渣男,且看她一步一步登上凤坐母仪天下!
  • 皇后十诫

    皇后十诫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安稳的坐在后位上,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棋子。她都照着做了,为什么他还是不满意?这是一个外表阴柔病弱内里腹黑狠毒的帝王和一个外表天然蠢萌内里没心没肺的皇后的逗比恋爱故事。
  • 混沌传人混都市

    混沌传人混都市

    什么?重生了?重生到了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也就算了,竟然被人指着鼻子大骂,诸葛霸终于在沉寂中爆发了,惹我兄弟者灭之、欺我女友者灭之、害我家人者更是要灭之……且看他在这场都市修身的战场中泡妞打怪升级的逼格是如何节节高升的。
  • 虎啸南朝

    虎啸南朝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和我一起品味这刀锋上的热血,聆听胡族卑微的哀嚎。我是刘裕,我非历史,我,就在你心里。个人QQ:442156767.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