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49章)
↓↓
第1章 自序:民国时期的大学
第2章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第3章 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教育
第4章 为北京大学保持一个干净的纪录
第5章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
第6章 陶行知对于教育的理解
第7章 竺可桢论科学精神
第8章 胡适谈书院教育
第9章 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
第10章 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
第11章 清华园里的一次大讨论
第12章 教育不是宣传也不是训练
第13章 冯友兰论大学教育准则
第14章 吴大猷谈通才教育
第15章 现代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失误
第16章 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
第17章 民国的公民教育与党化教育
第18章 陶行知对于学校的认识
第19章 私立学校“姓”什么
第20章 从蒋百里的主张想到胡适的一段话
第21章 三种教育制度批判
第22章 老清华是如何实现“教授治校”的
第23章 叶圣陶论儿童教育改革
第24章 教育崩溃与改革出路
第25章 陶行知斥责考试杀人
第26章 傅斯年:改革教育的五项原则
第27章 傅斯年整顿台湾大学
第28章 莫把学校当工厂
第29章 关于尊孔读经的一场讨论
第30章 教育为什么需要自由和民主
第31章 小学教师的趣味——叶圣陶笔下的胡适
第32章 独立比自由更重要
第33章 罗家伦对清华大学的贡献
第34章 胡适开导苦闷青年
第35章 胡适寄语毕业学生
第36章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第37章 罗家伦与清华大学图书馆
第38章 被遗忘的大学校长杨振声
第39章 从梅贻琦倡导体育说起
第40章 东南大学的“易长风波”
第41章 胡适的中学时代
第42章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第43章 钱穆的小学老师
第44章 严济慈和他的老师
第45章 为什么要提倡学生自治
第46章 叶圣陶谈教师修养
第47章 “吃饭校长”的求学观
第48章 学生应该具备什么精神
第49章 后记
同类推荐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飘逸,我以为只能凭感觉去悟知;要想捕捉到它难于上青天。它不是辞典里能查到的那个有定义的“辞语”,是难以形状的灵性或风骨。我的众多朋友之中,真具有飘逸气质的极少,聂绀弩可算一个,再想一想,还有一个蔡其矫。当然,还有别的一个两个,不会再多了。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书中主要介绍了“这里的山水让你醉,旅游观光度假是天堂”,“这里是四季如春的健康岛、长寿岛”,“说不尽宝岛的富饶”,“说起那家乡的往事”,“家乡的民族风情”,“宝岛英杰数不尽”,“海南的人文名胜古迹”,“独特的海南传统艺术”,“海南的民俗和地方节庆”,“海南的传统美食和名牌特产”,“遍布世界的海南人”,“日新月异数家乡,国际旅游岛展新颜”等主题,其清新、通俗和亲切的文字,让人备受感动。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北方的天气真冷,现在虽是初春的时序,然而寒风吹到脸上,仍是尖利如割,十二点多钟,火车蜿蜒的进了前门的站台,我们从长方式的甬道里出来,看见马路两旁还有许多积雪,虽然已被黄黑色的尘土点污了,而在淡阳的光浑下,几自闪烁着白光。屋脊上的残雪薄冰,已经被日光晒化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水。背阴的墙角下,偶尔还挂着几条冰箸,西北风抖峭的吹着。我们雇了一辆马车坐上,把车窗闭得紧紧的,立刻觉得暖过气来。马展开它的铁蹄,向前途驰去,但是土道上满是泥泞,所以车轮很迟慢的转动着。街上的一切很逼真的打入我们的眼帘
热门推荐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