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9700000007

第7章 山水流韵(1)

雁荡之美

一春一夏两入浙江乐清雁荡山,身临其境,心悟其情。

那年春天,来到以奇峰怪石、幽洞深谷、飞瀑流泉称胜的雁荡山,春风涤荡,春雨如油。上灵峰,访龙湫,览溶洞,不禁领略到山水美的意蕴,感佩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正所谓“黄山雄奇,雁荡灵奇”也。

灵峰之峻:奇峰环列,怪石峥嵘,满山树碧。与倚天峰相对而立,合掌峰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灵峰之夜,如梦似幻,奇峰怪石一改白天的“风情”:威严的将军,相偎的情侣,剑翅的雄鹰……“移步换形”之景,令人叫绝,奇趣无穷,宛如意象派画家的一幅杰作。触景生情,不禁想起着名作家周瘦鹃先生的诗句:“千岩万石如棋布,移步换形各逞妍。”

龙湫之美:悬崖叠嶂,银龙飞舞,玲珑剔透。“雁荡瀑布二十三”,瀑瀑具丰姿,处处显异彩,尤以大龙湫、小龙湫为最。大龙湫飞流从连云峰一跃而下,匍响千钧,水借风力,吹至半烟半水,忽而珠玑万斛,忽而鲛绡翻飞,似有撼地伟力之感;坠入深潭不露响声,蔚为壮观。无怪有人写下名句加以赞赏:“万丈龙湫水,飞流翠碧开”,“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灵岩之花”小龙湫则双峰对峙,瀑布由贴崖泻下,那雪白怒泉,坦荡而雄健,半空又成细碎银珠,飘落而至,坠入涧溪,铮铮吟唱。

溶洞之奇:无岩不洞,形态各异,深邃幽奇。雁荡六十六洞,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观音洞嵌于灵峰与倚天峰间,幽邃高狭,九层高楼倚山作势,四百余石阶,愈上行愈气势轩宇,眺望洞外,景象奇幻……邓拓有诗赞曰:“两峰合掌即仙乡,九叠危楼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线,此中莫问甚炎凉。”仙姑洞下,万仞峭壁直垂于底,流云悠闲地在山崖飘荡,便觉整座山洞在云海中浮动,洞窟结构之奇,当推此洞。天窗洞堪称雁荡一险,洞底见天,透漏通明,十分怪奇。洞脚至洞顶可上栈道,洞顶投石声如“转鸣瓮中”。洞东有两大圆洞,天光从此射入,下临万仞深渊。着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两度来游此洞,赞此是“嶂左第一奇”。

雁荡之美,贵在天然。听风听雨入雁荡,好水好山欲断魂!

都江堰拾景

从小就听说过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故事,知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作协一行四年前来到四川采风,虽说这里有很多优此乃地震前的都江堰“二王庙”风姿。我们用凝重的心情去展望,何时及早修复完毕美的风景,但一直很想看的就是都江堰。

导游给我们介绍说,从公元前256年建堰至今,都江堰已经为我们造福2200多年,如今还在继续灌溉着川西平原的1000多万亩良田。人类征服自然、开发自然的工程,不论从规模还是技巧上,没有哪个能够和都江堰相媲美。

或许都江堰本身就是一本倾注风雨的书,需要怀着凝重的心情仔细拜读。出了成都,进入都江堰市的地盘,向着更滋润更清朗的方向走,猛然间,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的骚动和震撼撞击着我的耳朵。眼前是急流浩荡,大地震荡,水烟四起,都江堰到了。

瞧,在那大坝的前端,在一处高出水面的台子上,伫立着一尊塑像,一位身材挺拔、迎风飘逸的人,迎着默兹河水,向上游展望着。大家猜想,这位人物一定是水利工程的设计者。

站在岸边,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水的魅力。这里的水虽然看起来没有大海的浩瀚和博大,但是每一股水看起来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它们奔腾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坝一裁为二,直冲云霄,两股巨大的水龙撞到一道坚坝上,立即又转身改变方向,撞在另一道坚坝上,猛地翻卷咆哮起来,它们展现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据说,都江堰工程的运行机理,不是在江中筑坝分流的引水工程,而是在江中顺水作堰,利用河道河岸的地形和流体力学原理,自动控制引水量、泄洪和排沙的。工程除了庞大的水网河渠之外,主要由渠首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

岷江水流湍急,泥沙含量高,加之地质复杂、流量大,筑坝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即便是筑了坝,当时也解决不了调控水流和泥沙沉积的难题。都江堰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整个工程运用了水流力学的原理,筑起分流堰,在河道拐弯的地方,开凿宝瓶壶口,用河水的高低和水流的急缓自动调节引水量,解决泥沙的沉积难题。

闲时听人说过流体力学,略知一点流体运动的原理规则。面对都江堰,我无法想象当时李冰父子是怎样想到建设这样一个都江堰,是如何计算这个工程,计算出开山口引流的地方。越是不知道,越是无法想象,越是不可思议,越能感受到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体会到古老文明的伟大,为这个人类治水最伟大的壮举而感到自豪。

来到“二王庙”,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呈现在眼前,它是历史上官方祭奠李冰父子的地方。相传,这里最早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后于1500多年前,改为专门纪念李冰父子的祠庙。据《灌县乡土志》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祀李冰。络绎不绝。”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都江堰的形成过程,也对治水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和八字格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有了深刻形象的理解。在这里,我还见到了被供奉的李冰石雕像,那是人们在清理河道时发现的。

李冰,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兼科学家,公元前250年,由秦国派驻古代蜀地任郡守。在任期间,他体察民情,急民于水火,为免除岷江水灾,跋山涉水,考察实情,研究治水的方法。他以宏大的政治抱负和科学的头脑,以及为国为民的责任心,率众修筑了这举世无双的都江堰。虽说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生平,甚至人们至今不知他的生卒年份,但是祖祖辈辈的蜀中人们,一直牢记着他,敬仰着他。

过了“二王庙”,走到离堆宝瓶口上的“伏龙观”,这里有一座可以饱览内江和分流渠水的凉亭。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云雾之中,隐约感到有些骚动和不安,从大地深处涌来许多颤动,天地间回荡着轰响。顺着声响上前看了,只见那滔滔江水从凿开的巨大的宝瓶口涌入通向蜀中农田的水渠。

此时,天是白的,山是白的,水也是白的,只有这都江堰,凝重地横跨在心里。注视着河水从鱼嘴分水堤滚滚而来,看那模糊的安澜索桥横贯在奔腾的河上,让人竟有了无比渺小的感觉。眺望整个工程,虽说云雨雾遮掩了远处的山景,可是从那隐约的影像里,河水奔流的感觉中,烟雨的绸缪间,感受着这项工程的雄伟和壮丽,感受着历史的丰厚和岁月的沧桑。

据悉,都江堰引水浇灌的农田,为蜀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促进了西南地区文明的进步。都江堰的建成,改观了当地农业的状况,使四川“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之天府也”。正是因为都江堰浇灌的千万亩良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富国强,加上周围的地势险要,成全了蜀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才使四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国度。这也是四川成为造就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重要原因。

离开都江堰的时候,我们无数的思绪还在弥漫着。流水易失,人生短暂。不论什么年代,为人为官,都应像李冰父子那样,勤奋执着,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补记:四年前曾亲眼目睹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发生8级强烈地震,震波扫荡之处满目疮痍,然而浩劫之后,都江堰主体结构依然存在,最大的伤痛是在鱼嘴上出现了几道裂纹。此外,为纪念都江堰设计者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大殿整体完好,山门、配殿则毁坏严重。

或许可以说,是灾难让都江堰凸现在了我们面前,在一大片断瓦残垣之中,它以几千年来始终仁和、平淡的形象挺立着,给了我们在最脆弱的时候以最大的勇气。存留的都江堰,存留的已经不仅仅是李冰的水利技术,而是人与自然共存的生存之道。)

品读太姥山

我喜欢读书,也喜爱游山,古人说游山又可称为读山,山可以当作书来读,细细地品味。

有雾的日子,有石的奇景,太姥让自己变成了一件隽永的作品……2004年年底,义乌市旅行社曾安排报社游记获奖作者去福建太姥山游玩,可遇上大雾,游兴未尽。2006年4月,市文联又安排一些作家、书画家去观光,天气却突然由阴转晴,大家玩得十分开心。我为此也用心品读了太姥山。

都说,太姥山一年大多数都笼罩在雾中,天气晴朗时云雾朦胧,如面纱蒙山,很美很美。尤其是太姥山孕有阳刚之气,它的外表毫不掩饰地袒露着铁青色的岩石,呈现着原始的野性和雄性,使人过目不忘。

据《太姥山志》记载,太姥山旧称才山。相传,轩辕黄帝之时,道仙容成子曾炼丹于此,尧时有老母植兰于山,后羽化成仙而去,因此得名太母。汉武帝时,大臣东方朔奉命授天下名山,太母被册封为36座名山之一,并改“母”为“姥”,从此称太姥山,闽王封此山为西岳之神。

太姥山三面临海,一面倚山,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拥有峻山、奇石、异洞、秀溪、急瀑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我们进入太姥山,就像进入当代世界抽象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厅,数千百种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

太姥山以石着称,漫山的石头组成了十八罗汉岩、万丈崖等。我觉得最美的是“九鲤朝天”,一尾尾“鲤鱼”昂首仰唇,寓动于静,伴随着海气漫裹,顷刻百态。听人说,从高处越过九鲤观日出,可以看见太阳从遥天旷海三跃而升的奇景。若是一阵雷雨之后,波平如镜的大海托出这一组深沉垂直的群峰,一明一暗,对比强烈。群峰背后曲折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起伏绵延的山峦和变化多姿富有韵律的梯田,增强了悬崖峭壁的力度和垂直感,组成巨幅水印木刻似的“山海大观”图。

我们乘兴上山“品读”,仿佛置身在石城窄巷之中。左右岩石嶙峋,大起大落不着寸土。巨石之巅往往顶着另一块或几块巨石,“乍看怖欲坠,谛视极牢壮”,如柱如笋,石相各异,无论是蹲猴观海、仙人锯板,还是老翁对弈、夫妻抱别,都形态各异,给了我们广阔而深邃的思索天地。

太姥奇洞有百处,皆由裂隙交加、大石滚叠而成,形成大洞藏小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奇幻莫测。有的向低处延伸,直通海面,称通海洞;有的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叫通天洞;有的削壁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的终年滴水,曰滴水洞……有的洞中可观日出,有的洞中可观海潮,小的洞可纳数人,大的洞可容千百人。

在漱玉洞前,导游要我们排起长队,大家甚为不解。导游笑答:先排队,再侧声,必要时还得练“蛤蟆功”。我们一听笑之,洞内羊肠小道迂回曲折,上下盘旋;地下泉水淙淙,声如佩玉。刚进洞的人们一阵惊喜,有的呼大家快低头,有的叫大伙快侧身,有的笑同伴脚落水,有的则戏道窄难容身……我们每进出一洞,或侧、或蹑、或蹲、或俯、或仰,如操如练,姿态万千,乐在其中。正如《奇哉太姥山》中一诗曰:“碰壁并非绝路/转身也许就是通道/

……洞与洞总是不同/洞与洞皆可沟通……”

太姥山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据了解,唐宋时,山南山北有36寺院,其中以国兴寺、瑞云寺、灵峰寺、芭蕉寺、天王寺规模最大,至今国兴寺遗址尚有石柱360根,寺前有楞枷宝塔、石池以及唐宋时创作的人物、花卉、禽兽等雕刻和石碑。玉湖庵为宋朝理学家朱熹草堂,璇玑洞为朱熹隐居之所,他曾注释《中庸》一书于此。

山中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四处可见,这使我们大饱眼福。如“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这不是高清的墨宝义乌籍画家吴进的书法作品《北斗星母》,在太姥山如星火闪烁吗?”我们循声望去,“北斗星母”四个字十分醒目。同行的义乌书画界同行告诉我,义乌籍书画家高清担任过福建省美协秘书长、福建画院顾问等职务,在福建工作多年,其书画技艺久负盛名,在太姥名山见到他的墨宝亦在情理之中。

有人说太姥山唯一的缺陷是没有溪,遗憾的是没有森林密布,让人感觉她的裸露的身体在太阳的烧烤之下显得热气腾腾,让人看了难受。我说此言差矣,太姥山之所以为太姥山,她高傲地耸立在东海之滨,深受太姥的垂爱而扬名于世,就是因为她的全身溢发出来的才华和这种像骆驼一样的耐渴力,以及男人一样粗犷的身体!要知道原来的太姥山就是称呼“才山”的啊。

我觉得太姥山是读不够的。虽然读了不少山,但一山有一山的奇峰峭崖,一山有一山的晴岚云霭,一山有一山的林涛鸟语,即使同一座山,此时和彼时的感受也觉不会一样,更何况是这太姥山!

看山,读山,犹如品味着一杯陈年佳酿,越久越觉得香醇甘洌,越久越显得悠邈绵长。

穿游龙穿峡

浙江天台山龙穿峡景区融山水、峡谷、飞瀑、洞泉、名木为一体,以峰险、壁绝、洞奇、雾幻为特色。被李白等众多名人效应所吸引,周末,我们欣然来到这一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的十三景。

山路十八弯,一路蜿蜒,峡谷两岸,青山耸翠,层峦叠嶂,偶尔有鸟飞过,只看见有鲜艳色彩的尾巴划出一道美丽的痕迹。

台岳春秋只是一个序曲,站在霞客坪上,似乎就有了古人的风情;投身大自然,远离喧嚣,疲倦被前方的山水所隐藏,心灵的旅行从此开始。秀溪,世间几多冷暖,只是那样淡然的一抹,一切变得安然平和。山色在水中影影绰绰,一泓可以包容一切的清水,亦能够洗去所有浮华。

我们兴致勃勃地前行,子微亭被掩映在林荫中。各处亭子所能看到的大瀑布,原来水同样可以拥有如此震慑人心的气势。阳光下一道彩虹,从雨花滩直延伸到瀑布顶端,是梦幻的色彩。五泄流泉给人惊喜,从缭绫到白鹤,包括看不到的潇湘,瀑布折折愈亮,潭水个个愈清,却不显任何世俗的攀比之气。道家丹药的神秘气息徘徊在峭壁间,徘徊在栈道两旁,也飘进我业已宁静的心,足以让自己忘却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扰。

总的来说,龙穿峡景区最好看的要数八道瀑布。八道瀑布风格各异,有的一分为二,有的水流缓慢,有的飞流直下,有的则半边开花。而瀑布下的潭就更为抢眼。一大帮人看到那碧绿、清澈见底的潭水,突然都没有了大人的严肃,纷纷脱鞋子,脱袜子,跑在潭里玩起水来。景区负责人吴康海告诉我,龙穿峡将自然山水与道教文化、霞客文化相结合,这样的山水文化与其他文化相结合的景点不太多。确实,游客们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还能顺便感受一下道家一些精神,了解到道家一些知识。最有意思的是徐霞客《天台山游记》中有一段话“一瀑东崖下坠,其上,乱峰森立,路无可上,由西岭攀跻,绕出其北,回瞰瀑背,石门双插,内有龙潭在焉。”说的就是现在龙穿峡龙穿破壁这个景点。

龙穿瀑是景区最壮观也是最大的一道瀑布,落差有80米,从巍峨的巨崖上奔涌而出,相当有气势。在水石相击的震耳声音中寻找自己的心跳,那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

同类推荐
  • 总编辑心语

    总编辑心语

    本书是作者带有理论色彩的新闻专著,既涉及如何坚持报业改革和创新,如何全方位发展报社,也包括如何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开创多种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那些扣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185篇人生哲理美文,185段经典的人生哲理感悟。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您品味生活的千滋百味 一种感悟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助您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这一篇篇充满智慧的美文,充满哲理的感悟,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点燃希望。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本书精心描绘59篇纯美文字,从全新角度发掘唐诗宋词之美,解析它的特色与技巧,解读塑造它的人,解密它背后的故事,情感细腻、文字珠玑,还原凄美诗词创作的情境,带给我们古人最彻骨的人生体验和最惊叹的诗词才华。
热门推荐
  • 健康瘦身食谱

    健康瘦身食谱

    减肥养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着,一点都不能耽误,想要变漂亮的你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间哦。合理的分配饮食与时间就能适当的排出体内的多余脂肪,让你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轻松完成减肥、美白、去水肿、防暗疮的保养工作。减肥养颜一步到位,健康吃出来。
  • 奇遇旅行记

    奇遇旅行记

    经过地球扭曲整合后的人类世界,走进了公元3056年的某一天,在亚洲,原来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的原址上,早已形成了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就在这天,节日的气氛空前高涨,两位须髯洁白的老人在一处空旷的广场上,不时的观望着天空中,那各种奇异光彩闪现,抬头望远,不同形状的轻盈飞艇、翻转扭动着矫健的羽翅,展示着各个星球的迥异亮点,怪异灵动的它们、整齐划一的落地呈现!他们欣然的笑了,因为今天的这一切,都起源原来的那个世界迷离失踪的源泉、、、从此,他们奇特、怪异、惊险的游历拉开了序幕,让他们自己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却意外的成就宇宙星际间跨时空的演变——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为什么蛇能够生存五亿年?为什么钱学森抵得上一个师?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将为你揭开他们生存、成功、创富的法宝和利器,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无论是名人还是凡客,无论古今中外,学习都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个体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 黑道双生公主

    黑道双生公主

    黑道女王们,是生?是死?都不是由她们决定
  • 被狗吃了的青春

    被狗吃了的青春

    20岁之前的记忆,从来没跟别人提起。。。一直到20岁遇到了这么一群人。。。我们到底能不能走到最后,现在还是未知。。。
  • 每天学点美容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每天学点美容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肌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主要作用是隔离人体内部与外在环境,并阻止皮肤外部与内部的物质交换。它能调节体温,感知压力、温度、疼痛,同时也是防御外在威胁的盾牌。肌肤还像一面镜子,当我们疲倦、营养不良、有压力时,健康情况也会通过皮肤反映出来。
  • 月球的阴暗面

    月球的阴暗面

    两位为了解密月球的阴暗面的年轻人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月球,并且他们了解到了关于整个宇宙的惊天大秘密,而且也揭示了地球并不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只是渺小的宇宙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埃,被卷入星际战争并且生存他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当其中一位想要回到地球并且告知全天下的人真相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 小鹿快跑:总裁宠妻无度

    小鹿快跑:总裁宠妻无度

    这是一个大灰狼遇到小白兔,扑倒小白兔,吃掉小白兔的故事~
  • 只剩下回忆

    只剩下回忆

    高中刻骨铭心的初恋后他入伍参军,当兵的日子里,他和一位姑娘在军训时相遇,随后坠入爱河,旅程跌宕起伏,他为了给她一个更好的未来考入了军校,最终她却离开了他......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