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300000013

第13章 令人心想事成的月光宝盒(2)

§§§第五部分,是佛法的菩萨乘(大乘)的修行法门: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六度。

20. 四弘誓愿,就是菩萨立志成佛时所发的四个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21. 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22. 四摄六度,是菩萨修行法门“四摄法”和“六波罗蜜”的合称。“四摄法”是菩萨度人济世的方便法门: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六波罗蜜”则菩萨修行法门的总纲,有“六度万行”之称,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第六部分,是成佛之道:五乘教法,菩萨道,摩诃般若波罗蜜,三解脱门,究竟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3. 五乘教法,是佛陀根据人们的不同根性和特点,分别设立的五种修行法门:“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4. 菩萨道,就是菩萨乘,又称“菩萨行”。主要内容包括: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和四摄六度。

25. 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所有波罗蜜的总称。“摩诃”也是梵文音译,通常的解释就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同时具备了六度波罗蜜的全部内容,所以更多时候就单独列出来,别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是“大般若波罗蜜”,简称“大般若”。

26. 三解脱门,是指达到解脱的三种根本方法。分别是“空,无相,无愿”。因为领悟了“诸法皆空”,所以就会“心无挂碍”。因为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体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而就无所恐怖无所畏惧。因为知道整个世界是“四大皆空,五蕴非有”的虚幻不实,所以就会“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也就远离了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而获得最终的解脱:涅槃寂静。

27. 究竟涅槃,又称“无余涅槃”或“大涅槃”,意思就是:成就了圆满智慧和清净法身的大解脱。

28.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的意思是“无上”。“三藐”的意思是“正等”。“三菩提”的意思是“正遍觉”。合起来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遍觉”,是只有佛陀才能具备的,真空妙有而福德圆满的无上大智慧。

§§§第七部分,是佛法秘密乘的持咒修行法门:等同“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的般若波罗蜜咒。

29. 咒,又称“真言”,梵文为“陀罗尼”。“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的意思,是形容般若波罗蜜咒的神奇殊胜无可比拟。

30. 般若波罗蜜咒,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时所持诵的咒语。具有神奇无比的秘密甚深义,奥妙无穷而无法解说的。原文大意为:努力努力,快快努力,大家齐努力,速到彼岸去。

换句话说,一部《心经》就是整个佛法的精华所在,,涵蕴了“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等修学步骤,总结概括了佛法的全部内容。《心经》的汉文版本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于世的,是唐朝玄奘法师翻译的版本,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全文不连标点在内共260字的《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如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朝 三藏法师 玄奘 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般罗揭谛,般罗僧揭谛,菩提僧莎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终

然而,有次我在无意中,对照了《心经》的梵文歌曲,发现玄奘法师的这个版本并非原汗原味的翻译,好象其中漏掉了一些什么。后来找到另一位佛经汉译大师鸠摩罗什的《心经》版本,一下子就明白漏掉的是什么了。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心经》,全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全文如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 天竺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终

比较下来,鸠摩罗什的《心经》版本多了这样两个内容:一是“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这一部分正好是解释“五蕴皆空”的内容。二是“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这一部分是从时间上强调说明了“诸法毕竟空”。而在这部分前面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从空间上来强调说明“诸法毕竟空”的。其他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只是翻译词汇的习惯用法不同而已,像“观世音菩萨”其实就是“观自在菩萨”,“五阴”其实就是“五蕴”,舍利弗就是舍利子,等等。

如此看来,应该是鸠摩罗什的《心经》版本更符合原经文的内容。不过,由于玄奘翻译的《心经》版本,对于熟悉佛法教义的人来说,更为精炼简要,所以流传更广,已经为人们所习惯熟知。象“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甚至都快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就结合佛法的法理教义,加上鸠摩罗什的翻译精华,重新整理成了一个新的《心经》版本,分全本和简本两种。其中,全本中的下划线部分,即是简本中省略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心经(全本)

中国 清越五戒 恭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子!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无意界;无色界,无声界,无香界,无味界,无触界,无法界;无眼识界,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无身识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噶帝噶帝,波罗噶帝,波罗僧噶帝,菩提僧萨呵!

摩诃般若波罗蜜心经 终

二.摩诃般若波罗蜜心经(简本)

中国 清越五戒 恭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子!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噶帝噶帝,波罗噶帝,波罗僧噶帝,菩提僧萨呵!

摩诃般若波罗蜜心经 终

3.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达摩四行观》,全称为《菩提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八道四行观》,又称《达摩观心论》。

《达摩四行观》是禅宗里重要的一部经典,主要是讲禅门修行的秘要,无非是两种:一个是从理论上理解觉悟。一个是在行动上对照落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理论上就是根据佛教经典里所说,一门深入地弄懂其中的意思。最终能够明白世间所有一切,其实都是同一不二而无分无别的。只是人们常常会被事物的表相所迷惑,所以就往往看不清楚实际的真相。如果能够弄明白这一点,就能懂得宇宙间万事万物,并没有人与我的分别,并没有凡人与圣贤的分别,并没有正确与错误的分别。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从而坚定自己的主见,不随他人的意见而随意改变,并且不拘泥于文字的话,那么就基本上符合佛教理论了。

说到行动上呢,归纳起来无非是四种。其他的都可以概括在这四种当中。这四种行为分别是:一是报冤行,二是随缘行,三是无所求行,四是称法行。

什么是报冤行呢?

报冤行就是当你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也就是遇到挫折和坎坷的时候,要想到这是自己前世的因果遗留下来的问题,有果必有因,有因而成果。要能够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让自己不开心了。就像欠了人家的钱,虽然自己忘了,但别人没有忘记,既然他来讨,就还给他吧,还掉了就没事儿了。

记得第一次读《金刚经》,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第十六分能净业障分里的这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如果你读到《金刚经》,并且相信其中的道理,这是你生生世世亲近佛法的结果。但是呢,如果这时候你还是被人轻贱,还是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那就是你前世的罪业,本来应该堕落到地狱道、畜牲道和饿鬼道的。就因为今天你被人家轻贱,所以前世的罪业就被消灭掉了。如果你能借此机会弄明白这其中的究竟,就有机会大彻大悟了。

什么是随缘行呢?

报冤行说的是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应该如何来应对。随缘行是说遇到好运连连时,仍然要提醒自己注意。注意什么呢?就是说,和前世罪业所造成的恶缘一样,诸多的喜事也是从前的善缘结成的果。等到缘尽了,自然就一切如风了,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同类推荐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原典凡两万余字,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白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
  • 莲心禅韵

    莲心禅韵

    一位印度智者追寻禅宗智慧,探求人生哲理的心路历程,带你走向心灵自由之路,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没有疆界,智慧的激情碰撞,文化的和谐沟通。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刀锋斩虚

    刀锋斩虚

    刀尖虽折,刀锋犹在!刀出,斩虚!山村小子许风在机缘七巧合之下,进入武者宗派,以其过人的坚韧,一步步走向巅峰的成长历程。
  • 枫震寰宇

    枫震寰宇

    天地之初,本生于无,造物之魂,化生万物一切皆是无常,世界有成住坏空,人世有悲欢离合。据说当世界的坏劫来临时,连造物主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一个神奇的咒语,一个坚韧的少年,一段传奇的故事,却让这件事情有了转机.....
  • 气破星河

    气破星河

    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世界,实力为尊!龙凌,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受人耻辱,造人唾骂。后得神秘老者相助,修复体质蜕变无双奇才,打破法则融合武技,逆天修行叱咤巅峰。修炼神技,以无双斗技,独霸天下!神器在手,挥动间,苍穹变色,万物匍匐!少年热血,看他如何气破星河!灵气等级:气徒、气者、气士、气师、气王、气皇、气尊、气圣、气帝兽类等级:猛兽、妖兽、灵兽、皇兽、尊兽、圣兽、帝兽【本书爽文、热血、扮猪吃虎】
  • 错过了还能再来吗

    错过了还能再来吗

    七年之前,她(朴晗可)只爱着一个人—鹿晗。七年之后,他发现自己错了,她该放手了。当另一个他(白贤)走进她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变了,一件又一件是缠绕这他们。
  • 天外劫中劫

    天外劫中劫

    来自卡迪亚星球的高智商生物,劫持一架乘载地球人的豪华民航客机,她们费尽周折要把地球人劫往卡迪亚星球,在返航途中,飞行器动力能源耗尽,劫持者不得不降落在洛迦星球上,等待救援的到来。平静的洛迦星球给来访者制造不平静的故事:陆地上行走的巨型水母、象蚁又象虾的凶残巨蚁、吞噬地球人的洛迦星球两栖人、神秘的古埃及象形字,以及地球人身体里携带的外星人基因……一连串扑朔迷离惊险刺激的事情将在洛迦星球上演!
  • 虹

    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男高音歌唱家,拥有一个幸福而平静的家庭。命运安排他与一个美丽而哀愁的少妇邂逅,婚外情像人们熟知的那样熊熊燃烧。付出了惨痛代价,他走出了昨日的婚姻,却四顾茫然;少妇迫于丈夫的挟持,在煎熬中一天天憔悴。当她终于可以摆脱不幸婚姻的枷锁而恢复自由的时候,却被不能承受的虚无感改变了既定的轨迹,那个当初带给她激情的男人,却已带着寒冷的内心,回到了前妻的身边。王大进用小说坦然地表达着这样的观点——欲望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支配着人的生存,而欲望的扭曲与幻灭,则彻底地重塑了生活的样貌,甚至人性。
  • 《倾世绝恋之倾世佳人》

    《倾世绝恋之倾世佳人》

    她为他收取天下,负了一个真心对自己的人。而换来的后果却是无情的长剑没入腹中。她的身份他不知。当再次见面时;她以紫凝的身份再入皇宫。惊艳众人,却也只是微微一笑,轻起薄唇:“云重派,罗刹?紫凝。”她用一年时间征战沙场建立了与三大国并立的千羽国。她迎娶了四位美男,而又在新婚之夜下落不明……
  • 冒牌天师

    冒牌天师

    乡村道士林霄,继承师傅捉鬼术,成为十里八村的传奇人物。他闯墓穴,战鬼虫,擒拿阴魂,和复活的死尸搏斗……然而当他走出乡村,在城市里面遇到各种各样的美女,却给他带来不小的烦扰……
  • 木恬异界行

    木恬异界行

    地球末法时期的木恬,本是上古门派的传人,一朝灵魂穿越,来到异界大陆-北越大陆。什么?传承多年,浓缩成精华的修真功法竟然不能修炼?幸好?木恬大松了一口气,修炼系统全部解决!
  •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