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300000012

第12章 令人心想事成的月光宝盒(1)

求道者啊!你们如果想契合正确的佛法,必须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行。你们切勿受别人的诳惑,要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要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主宰自己的命运,投注进你们全部的真诚与热忱,熔铸进你们的至情至性!

临济义玄

1.宇宙人生的真相大白

《佛说天地人物经》是源自《涅槃经》中的一节。经文虽然简短,寥寥数语,却涵义深刻广大。全文如下:

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会有离,身非己有,命不久存。

“天地人物,无生不终”,就是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和动物在内,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没有造物主,也没有万能的上帝,更没有永恒不灭的灵魂存在。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后,一切便回归于寂灭,而不复存在。也就是说,“缘起法”是宇宙万有的无上法则,是诸佛的法身,也是佛法的根本所在。

“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就是说,有成就必有坏,有因就必有果。任何想要违背因果律的意识、行为和思想,都是非常错误和愚蠢的。

“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会有离”,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毫不例外,有相会就必有分离,有来就必有去,有聚就必有散。

“身非己有,命不久存”,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也是虚幻不实的和合假有,并不存在一个永生不死的自我,有生就必有灭,有始就必有终。

2.无所有,毕竟空,但有名,不可得

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真相,在佛法中,具体地体现为“无所有,毕竟空,但有名,不可得”的“法空、诸法空相”,一切的一切,“无智亦无得”,因为“诸法皆空”。不但“法空”,人“空”,我也“空”,最后,空也“空”。这其实就是般若的真实义,也就是《大般若经》、《金刚经》和《心经》里全部内容的概要。

按照人们通常的说法,汇集了佛陀所说全部“般若”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如果浓缩成五千字左右的精华,就是《金刚经》里的内容。

《金刚经》是除《心经》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佛经,它其实就是《大般若经》的第五百七十七卷全卷,属《大般若经》第九会的最后一分:能断金刚分。所以,除了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更准确无误的全称,其实应该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果再将《金刚经》浓缩成数百字左右的精华,就是我们现在介绍的这部《摩诃般若波罗蜜心经》,简称《心经》。有人说,《心经》是佛学的全部精髓,是整个佛学的缩影、中枢、心要和核心,是群经之首、万法之典。确确实实,这话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心经》虽然只有数百字,却涵括了佛法里的根本教义、基本法理和核心内容: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空、度、苦、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八圣道、无智、无得、无所得、六度波罗蜜、菩萨道、颠倒、涅槃、三世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分析起来,总共有七个部分和三十个佛教术语的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是佛法的基本教义:观自在,菩萨,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度,苦。

1. 观自在,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佛法精要的话,就是“观自在”的“观”字。观什么?观心!观心做什么?看它自在不自在。不自在就是“苦”。觉察到这个“苦”,就是菩萨。

2. 菩萨,就是“觉有情”,有情就是有喜怒哀乐的生命总称。喜怒哀乐的根源就是“苦”。那么,如何脱离这个“苦”?如何才能得自在呢?就去“行”,去努力修行。而且是“深”行,就是大慈大悲而勇猛精进的菩萨行。

3. 般若波罗蜜,简单的解释就是“将大智慧到彼岸” 的意思。是求取觉悟解脱的无上法门。

4. 照见,简单的解释就是“体察觉知和感悟”的意思。由“观”而“照”,因“照”而见。

5. 五蕴皆空,简单的解释就是“诸法皆空”的意思。是宇宙和生命的根本实质。

6. 度,简单的解释就是“度脱”或“解脱”的意思。

7. 苦,是四圣谛之首。意思是说,生命的实质就是充满了许多困难、病痛和烦恼的。

总之,在觉悟后的菩萨眼里,人生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能不能“观自在”,就在于能不能彻底地觉悟,从而揭开宇宙万有的真相大白,最终照见“五蕴皆空”的终极真理,因此而得到无上的般若智慧,通过“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的深入修行,直至成佛脱离一切苦难,最终享有自在无碍的无上喜悦。

一句话,佛陀一生所教导的,无非就是如何去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如何去脱离人生的苦难,如何去过上安祥和乐的清净生活。所以说,佛教的总法门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据说,唐朝的白古易听到后,很不以为然,说这连三岁小孩儿都知道的啊。告诉他这句话的老和尚就说,三岁小孩儿都知道的道理,八十岁的老汉却未必能做到啊。

§§§第二部分,是佛法对宇宙万有的基本概念:四大,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处,十八界,三科。

8. 四大,佛教里的“四大”不是指人们通常以为的“酒、色、财、气”,而是指有着“坚、湿、暖、动”这四种性能的“地、水、火、风”。佛教认为,“地、水、火、风”这四大就是世界的基本构成。世界上的所有,包括生命,无一不是这四大暂时的假合变化而成的。简单地说来,就是和合而生,分散而灭,成坏无常,虚幻不实。所以说世界的本质其实是“四大本空”的。

9.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简单地说,蕴是聚集的意思,五蕴就是构成我人色身与心识的五种类别。也就是说,色蕴是指各种可见的物质现象。受蕴是指各种感官感受。想蕴是指各种思维想象。行蕴是指各种意志行为。识蕴是指各种知觉意识。

10. 六根,分别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11. 六尘,分别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12. 六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13. 十二处,分别是:“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

14. 十八界,分别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15. 三科,是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的总称。

§§§第三部分,是佛法对生命的基本概念:三世因果,十二因缘。

16. 三世因果,“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又称“业因果报”。“业”是指身心所造作的行为意识,有“意业”、“口业”和“身业”之分。所有由“意”、“口”和“身”所引起一切行为,都是有因有果,因果相应的。也就是说,任何行为意识,都是过去的业因所产生的果报,同时又是产生未来果报的业因。所以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7.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是指产生凡夫众生的生死流转轮回的十二种因果关系。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第四部分,是佛法的声闻乘(小乘)的修行法门:四圣谛,八正道。

18. 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这四个真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简单地说来,人生要面对诸多的烦恼和问题,这就是“苦”的存在。去发现产生“苦”的原因和根源,这就是“集”。找到了原因和根源,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灭”。正确而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道”。四圣谛的真实含义,说穿了,就是如何正确面对现实世界的四个真谛。

19. 八正道,就是四圣谛中“道谛”的细说。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分别意思为:正确适当的见解认识,正确适当的思维方法,正确适当的诚实言语,正确适当的意识行为,正确适当的谋生职业,正确适当的努力实践,正确适当的念头思想,正确适当的坚定不移。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西藏佛教

    西藏佛教

    本书第八章噶举派和第十四章西藏佛教文化由牛宏编写,第九章格鲁派由牛宏、才让共同编写,其余各章由才让编写完成,最后由才让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统稿。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发展的历史又错综复杂,本书只是概略性的介绍,旨在希望有助于读者掌握和学习藏传佛教的一般知识,能起到一点对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作用,并希望有助于民族间的文化沟通。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在编写的体例结构到叙事方式多有不如意处,恳请读者谅解。我们欢迎读者的批评指正,使我们将来能再作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热门推荐
  • 玄音

    玄音

    他,走路都能被陨石击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一片陌生大陆……陨星大帝的出现将引领他走向怎样的巅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
  • 璀璨婚途:前妻萌娃宠翻天

    璀璨婚途:前妻萌娃宠翻天

    签下离婚协议书的那刻,她以为与他从此陌路,一切都结束了......谁能料到,这只是刚刚开始......这是一场豪门夺权,她为了守住属于他的功业,不惜身陷囹圄。一朝终于荣登富豪榜,成为第一商妻,却意外爆出惊天秘闻,再次卷入一场政坛风云。身负血海深仇的她又是如何叱咤商政两界,找出凶手的?
  • 九天雏龙

    九天雏龙

    想进华夏最高学府“燕京大学”深造的高考状元姜文龙,偏偏被父亲逼着进了第一军校——“国防大学”;男女感情上属于弱智的人,又偏偏有省委书记女儿的追求;被雷电劈击后大难不死,还偏偏拥有了超越时代高科技知识的大脑。使他从一个普通青年到崭露头脚,叱咤风云,走向颠峰。
  • 猎人同人之双生恶魔

    猎人同人之双生恶魔

    “姐姐,他们好可怕!”某白毛哭丧着脸,直往某黑毛身后躲。某黑毛鄙视地看了白毛一眼,说:“可怕个毛!”说完,还象征性地往前走了一步。不料,前方忽然出现一只蟑螂,黑毛大叫一声:“啊——”整个人猛地跳了起来,正好让身后的白毛抱住了,白毛灰常无语地看着黑毛,“姐姐......"
  •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从国内外总体情况来看,研究民事错诉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深度还严重不足,我国司法实务界对民事错诉认识的态度还相当保守。这表明了民事错诉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我国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由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主持起草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中,都曾将民事错诉行为列为侵权行为之一。遗憾的是,有关民事错诉的相关规定没有出现在正式公布的民法典中。这恐怕与民事错诉的研究不够彻底有一定关系。
  • 孤儿无心

    孤儿无心

    她,是孤儿,生长在孤儿院,一次阴谋,孤儿院葬身于火海之中,她幸免存活下来,只为找到凶手,直到他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最年轻的心理学家和推理家,独霸一方的教授,可没有人知道这些荣耀的背后,究竟经历了多少磨难。当她身在水深火热中时,他一脸焦虑的说:“我让你死,别人不敢让你活,我让你活,别人休想动你一根毫毛”当他知道了他爱她时,他说:“如果知道后来会爱上你,那么从一开始就应该把你吃了”。某天,他把她壁咚在墙角邪魅的看着她:“我从来都不知道我的情商是如此之高,言语无法表达出我对你的爱,所以我只能用行动来表明”他把她从一个深渊中拉了出来,却又让她踏入了另一个深渊。
  • 炮灰女逆袭人生

    炮灰女逆袭人生

    某女醒来发现怀孕,而且还是上大一的学生,她选择生下来。没想见到原主好友与同学时才知道自己穿到一本书中,还成为了炮灰女配,为了不让自己被炮灰掉,她决心奋斗改变人生,离男女主远远地。
  • 异能杀手之弑天

    异能杀手之弑天

    杀手,何为杀手。一个真正的杀手,那么他就对不会是一个冷血之人,且看主角叶天南,诠释的有情杀手吧!
  • 网游之终极火力

    网游之终极火力

    CF中,他是一匹黑马,荣耀一时。百城联赛,他神秘逆袭,手段层出。与‘名人堂’成员对拼,他占尽上风。母亲去世,他颇受打击,从此消失游戏界。划时代网游横空问世,风靡全球。王者回归,且看他的问鼎之路。。。“我是李峰!”‘传说’。。。。由我铸就。。。
  • 小王子

    小王子

    全球发行语言超过100种,销量仅次于《圣经》,数亿人为之感动。这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温馨的美丽童话,讲述了法国飞行员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上遇到了一个古怪奇特而又天真纯洁的小王子,他来自一颗遥远的小星球,游历了分别住着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地理学家的6个星球。作者通过小王子的游历暗讽了成人世界的荒唐和虚伪,情节别致而曲折,行文富于诗情和哲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于爱、人生等重大命题的深刻体会与感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