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300000014

第14章 令人心想事成的月光宝盒(3)

报冤行和随缘行,这两者合起来,正应了一句中国古话,叫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倚”,就是那个“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好事和坏事都是相生相成的,不要因为遇到好事就沾沾自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郁郁寡欢,还是放下这一切,以平常心来对待。喜也好,忧也好,都不能永久地持续下去。平静地对待这一切,不受它们的影响,始终保持一份从容自在的心情。这样,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能看清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你都能明白事情的结局将会如何。然后,顺其自然。既不逃避,也不抱怨,既然发生了,就是应该发生的。既然发生了,就总归是要发生的。既然发生了,也终究会成为过去的。等到有一天,当一切消逝无痕,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不过是幻梦一场罢了。与其死去活来地痛苦不堪,还不如泰然处之地随风就雨。无论如何,别忘了,时间会改变一切。

什么是无所求行呢?

无所求就是不能贪心。世间种种的苦恼烦忧,从来都是因为贪心的缘故。有了还要有,好了还要更好,永无止境。所以,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首先就要杜绝不必要的贪求。

事实上,就像我曾经说过的,个人的财富需求终究是有限的。一张床,一间房,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一床被子,一个枕头,等等,终究是有极限的。即便是世界首富,他睡的仍是一张床,而不会在一夜之间从纽约的总统套房睡到丹麦乡间的农舍小屋里。一个人一天最多把胃口吃得撑撑饱饱的,那也要不了多少食粮。更何况吃多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呢。

更有一句古话叫作“人到无求品自高”。说到底,世间的种种痛苦烦恼,无非就是因为有所贪求,所以就有所欲望,所以就会被贪求和欲望所摆布。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除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外,其他的都不作过分的奢求。幸福生活的一个真谛,其实就是简单朴实。过分的奢华往往是产生灾祸的根源。

什么是称法行呢?

称法行就是自觉而觉他,自利而利他,既为自己求得解脱,也为社会大众谋求福利。换句话说,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个人才能真正地获得彻底的解脱。具体地来说,就是佛法中的菩萨道:四摄六度。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总之,就是只要你能找到“般若波罗蜜”,并按照其精神去在生活实践体现,那么,你就会逐渐地断除掉许多不必要的妄想,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日积月累,最终就能达到随心所欲而欢喜无悔的“观自在”境地。

其实说穿了,一个人的幸福生活,不在虚无缥缈的未来,也不在逝去无痕的过去,只在当下平静如无风的水面一样的心灵,在抛开斤斤计较得失利害所带来的恐惧之后,重新归于宇宙深处的那种祥和、宁静与空灵,在无牵无挂无是无非中,在不喜不怒不悲不忿中,在忘我陶然悠然神往中,感受自己其实与大自然本来即是一体,无分无别。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那么,这篇《达摩四行观》就是最佳的行动指南。原文其实不算难懂,多读几遍就会明白。不过,光明白其中的道理还远远不够,如果不能照着去做,终归是替人数钱,空欢喜一场。

附《达摩四行观》全文: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复,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为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那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救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名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者,性尽之理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净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4.心悟成佛,心迷成魔

这里介绍的《佛陀的最后教诲》,是佛陀涅槃前讲的重要内容,原文已经是现代白话文,内容很好理解。我们先来概括提要一下:

一、信佛自度不依靠

要自己度自己,不要指望依靠其它人。要为自己作照明,要以佛的教义作照明,不要依靠其它外道教义。

二、生命无常要珍惜

生命如此的短暂。世上一切都是无常。你们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行于正轨,要使自心清净,要使自己忠诚。

三、 悟成佛迷成魔

你们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心悟成佛,心迷成魔,所以你们必须降服自己的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四、 要争辩要尊重

不要彼此争辩,要相互尊重,共同修行,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五、 空无真常不生灭

要记住生命是短暂的,是无常。你们要由此证悟”空”理,由”无常”证悟”真常”。死亡只是形躯生命的消逝,形躯会消逝,但真常的法身却永恒,不生不灭。

《佛陀的最后教诲》原文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

佛说:“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它。要为自己作照明,要以我的教义作照明,不要依其它外道教义。

“想一想,我们的形躯,它们都污秽不净。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想一想,世上一切都是无常。只要依循我的教诲,你们都会解脱。我的教诲值得你们永远记取,它们是永恒的财富,如果依循我的教诲,你们永远快乐。

“我的教诲要点是:你们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行于正轨,要使自己的心清净,要使自己忠诚。你们要记住:形躯生命是短暂的。如果能够这样想,你们便可以远离贪欲、烦恼,你们可以远离不善。

“当你们发现自己被贪欲引诱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自己降服自己。你们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贪欲之魔,经常在寻找机会欺骗你们的心。如果有一条毒蛇,住在你的屋子里,你想得到安宁,你必须首先把它驱逐出去。你必须驱逐你生命里的贪欲毒蛇,你必须善自护持你的心。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牲。心悟成佛。心迷成魔。所以你们必须降服自己的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你们要依循我的教诲,不要彼此争辩,要互相敬重,你们不要像水和油,彼此排斥,你们要像水和乳,互相交融。你们要在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你们要在一起共同修行。你们不要把精力和时间,虚耗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无益的争论中。你们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我的一切教诲,都是由我亲证而来。你们要好好地依循它,在任何情形下,都要依循它的精神而行。如果你们疏忽了它,即使站在我身边,也看不见我。如果你们依循我的教诲,即使远离我,实际上就在我的身边。

“我的弟子们,我最后的时候已经来到,我们分别在即。不要悲泣,生命本来就是无常,没有人能避免。我也一样。我的形躯生命就要消逝,它像一辆腐朽的车辆总要毁坏。

“不要作无益的悲泣,要记住生命是短暂的,是无常。你们要由此证悟”空”理,由”无常”证悟”真常”。我的弟子们,你们不要忘记,死亡只是形躯生命的消逝。形躯生命由父母而来,由粮食而养育。它们不能避免老病和死亡。但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躯。形躯会消逝,但真常的法身却永恒,不生不灭。见到形躯的我,你们未见佛。依循我的教诲,即是见佛。

“在我入灭之后,我的教诲就是你们的老师。依循我的教诲而行,你们一定会见到我。

“在最近的四十五年来,我已把所有的一切,全部教给了你们。我的教诲没有秘密,没有隐藏,一点一滴地、全部地、公开地、清楚地教给了你们。我亲爱的弟子们,我的教诲至此结束,在短时间内,我就要入涅盘。以上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后教诲。”

5.不要受任何人的诳惑

生活中最重要,最为要紧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当好自己的主人翁。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

说到底,人生在世,只能以自己为依靠,以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正确知见为依靠,以自己对世间社会的做人原则为依靠,以自己所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依靠。舍此之外,我们无所依靠。

一句话,我们只能自己靠自己。自己的命运其实始终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所经历的种种坎坷,其实是由于我们曾经的无知所种下的苦果。那么,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时刻保持清醒,注意不要让过分的欲望和贪求,迷惑了我们的心智,扰乱了我们的生活。

不要轻易去相信别人,哪怕他是一位世人所推崇的权威。更不要去迷信什么神迹,以为只要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这往往就是一个早已准备好了的陷阱,在等着你引起众人的哄笑。

任何事情和任何现象,都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大脑,经过反复的思考,来得出自己的结论。有时甚至是要去经过实践来检验你的思考和结论。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听听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第五方等等的意见。你了解的越多,越能看清事实的真相,就越能把握自己的主见。

最后,就是一定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

学习,学习,再学习!

努力,努力,再努力!

要知道,这世上的任何问题都能找到最终的答案,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要知道,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的产物。因缘其实就是条件和时机的意思。当条件和时机成熟了,自然就会瓜熟蒂落。

要知道,只要你不断地学习,只要你不断地努力,只要你不断地坚持下去,就总能如愿以偿。

《临济祖师法语》

求道者啊!想得到契合真理的见解,就不要受任何人的诳惑,这样才能解脱,才能不拘泥物相,才能超脱自在,才能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也才能证悟绝对自由的生命!

《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劫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偈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同类推荐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长生大陆

    长生大陆

    新书《圣命》已开始上传,希望各位童鞋支持一下,下面有直通车可以直接达到。简介:在这神,圣回归的年代,踏着诸神白骨,寻找漫漫的彼岸之路——云重。
  • 掌家王妃

    掌家王妃

    她是护国公府的纨绔色女,母亲软弱、父兄不喜、爷爷不爱、人人唾弃。她是华夏著名的铁血指挥官,淡定、漠然、铁血,各国竞相争取的人才。墨云千穿越了,只是这接踵而来的破事让她发飙了!.他是镇亲王府的嗜血阎王,克父母、克兄长、克妻子,京城人人避之。君疾风很冷然,送上门来找死的怎能不笑纳!.君疾风说:镇亲王府缺个当家主母,娘子既能管家又能打仗,立刻娶回来掌家!墨云千说:掌家可以,镇亲王府就我一个人说了算,就算是王爷你也不能反抗!君疾风应:遵命,媳妇!手下捂脸:王爷,节操啊!.镇亲王府,王妃说了算,王爷靠边站!.明黄绢布,一纸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纨绔色女嫁嗜血阎王?--京城人人称好,总算不用提心吊胆!色女VS阎王?--是互相撕扯疯狂还是......并肩笑看天下风华?.喜堂上——墨云千对君疾风说:脸上有个疤,够男人,本妃喜欢!君疾风对墨云千说:够胆子,够嚣张,够纨绔,本王喜欢!.月圆夜--她身如挺尸却笑意吟吟,终有一天她会将痛一并还之!月缺夜--他呕血揪心却扯唇冷笑,终有一天他会踏扁豺狼虎豹!.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希望亲们驻留,能够喜欢文文。群么么!.锅锅完结文《将门之惊华嫡妃》http://www.xxsy.net/info/548270.html
  •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超级全能无敌系统

    超级全能无敌系统

    一场雷把一个未来系统发在一个普通的一个差生上。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金钱,对于我来说只是有价值的白纸。美女,对于我来说只是唾手可得。看我如何让看不起的人后悔。
  • 娇妾难宠

    娇妾难宠

    阿秀上辈子是国公府世子的宠妾,难产而亡。得知自己真正死因之后,阿秀只想远离府中的明争暗斗,这辈子争取能出府嫁人,无奈她的脸实在是长得太招眼了……就算是绕着走,还是被世子爷给盯上了。
  • 青风苦涩

    青风苦涩

    一个看似不同的命运,因为彼此的闯入,生活彻底被打乱,也许,这一切,似非似理,是人为的改变,还是冥冥之中,上天早已注定彼此的相遇。
  • 清世宗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清世宗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国倾城:丫鬟不为妃

    倾国倾城:丫鬟不为妃

    艺校校花因拍戏坠楼,离奇穿越。人家穿越都是王妃公主,最不济也是个小姐,她穿越过来却是个又丑又臭的男人,都怪导演的剧本啊。一心想回家的她,相信只有在暖香阁的二楼跳下,就可回家了,可纵身跳下,却被美男接住。想死都死不了。没有工钱的花匠,王爷的贴身丫鬟,暖香阁的花魁,被迫嫁给邻国君王,白胡子老头的徒弟,认识温文尔雅的大师兄……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修身之道。汉代哲学家王修说:“志向高远的人,能够不断地磨炼自己,以成就大业,没有节操的人,懈怠轻忽,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老子的《道德经》中虽然重点讲的是哲学观念,但也讲了许多道德修身的问题,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德性浑厚高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一样纯洁。又说:“重修身,则无不克。”再有,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指明了个人的修养不仅是处世的条件,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根本。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 绯闻女人

    绯闻女人

    女人,是最善于隐藏秘密的。几乎每一个女人,内心深处都藏有一个永远都不能对任何人诉说的秘密。我叫舒画……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和很多女人一样守着鸡肋的婚姻过平凡的生活……一次意外的怀孕……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不要对我的人生妄加评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