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6100000021

第21章 人生要义,择友为先

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好的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砾砺,不仅可以成为情感的慰籍,也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选择朋友是人生第一要事,必须选择志趣远大的人。

我们可以毫不虚夸地说,曾国藩之所以能办团练以至最后扑灭太平天国,这与他朋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以下是曾藩的交友心得。

二十四岁以前曾国藩足迹从未踏出过湖南,到过的地方只有长沙、衡阳等地。他也像所有读书人一样,把科举考试看作改变自己命运的惟一途径。在湖南家乡,除郭嵩焘、刘蓉等外,也没有结识几个对他以后人生有特别重要影响的人。曾国藩在1843年2月17日从北京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

四弟上次来信,说想找个书馆外出教书。我的意思是教书馆废功误事,比在家中私塾还要厉害。与其出去教馆,不如待在家塾中。如果说一出家塾,就会有明师益友,而我们那里的所谓明师益友,我都知道,并且已在深夜认真计算了一下。只有汪觉庵老师和欧阳沧溟生,是我认为确实可以作为明师的。同学又都是平庸、卑微、胸无大志的人,又最喜欢取笑人,家乡没有朋友,实在是第一等的恨事。不但没有好处,且很有坏处。习俗感化人,所说鲍鱼共处,也变得和它一样了。我曾和九弟说过,说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不可以读书,因为有害的朋友太多的缘故。现在以四弟你的意愿,一定要跟从觉庵老师学习,那么千万听我嘱咐,只获取明师的益处,别受恶友危害!

又说:

我少时天分不算低,后来整日与平庸鄙俗的人相处,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心窍被堵塞太久了。等到乙未年到京后,才开始有志于学习诗、古文和书法。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当时的友人,感到很不满。最相信有作为的老师,也只有汪觉庵和欧阳沧溟生罢了。他所说的衡阳的风俗,和轻浮浅薄相近,虽然有些近似武断,但也是确有所见才这样说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国藩由此感到交友不可不慎。1843年2月15日,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在曾国藩看来慎友的原因是“相友可知人”,“习俗染人”。他曾这样说,看到你的朋友,就可知道你的为人,朋友的好坏,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一个人在世上若有几个好朋友,相互帮助和交流,生活和事业就可能有好的局面,相反,若交了坏朋友,受到坏的习气的影响,生活和事业就可能出现坏的局面。所以人才总是一批一批的出现,在某一个时代人才辈出,在某一地区人才辈出。这并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比另一个时代的人更杰出,这个地区的人比另一个地区的人更优秀,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或这个地区的人团聚在一起,相互激发,相互砥砺,才出现了一个令人钦佩的群星灿烂的好局面。

所以,要了解一个人,不一定非得观察这个人,只要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了。这就是“相友而知人”。古时候楚国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给人看相十分灵验,名声大得连楚庄王也知道了,把他传召到了宫中。庄王问他,“你是怎样给人看相的?怎样有预知他人以后的吉凶呢?”他回答说:“我不会给人看相,不过是从他所交的朋友来判断他的未来。一般老百姓所交的朋友,如果是孝敬父母,尊兄爱弟,不违法纪,那么他就会一天一天兴旺起来,所以可以判定他日后必有福。这就是所说的好人。一般当官的,如果他所交的朋友讲信用,重德行,那么他就会帮助君王做出很多有益于国家的好事来,所以可以判定他可以升官。这就是所说的好官。君主圣明,大臣贤能。如果君王有失误,大臣们会当着您的面直言劝谏。那么国家就会一天天兴盛起来,君主也一定受人尊敬。这样的君王才是好君王。我不会给人看相,只不过能够观察他所交的朋友的情况。”

《史记》说:“不知其人,视其友。”实在是经验之谈。虽然你是好人,若是交了坏朋友,也不得不时常防备别人也把你当成坏人,于是影响了自己事业,或是无辜坏了自己名声。

对交友对于人一生贤良与否的深刻认识,使曾国藩更加自觉地去接近那些品学兼优的朋友。他在写给家里的书信中,曾介绍过当时所结交的部分朋友:

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唐镜海先生、倭仁前辈,以及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数人;穷经学理者,則有吴子序、邵惠西;讲习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朱廉甫、吴莘畲、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余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要结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京师为人文渊薮,不求则无之,愈求则愈出,近来闻好友甚多,予不欲先去拜人,恐徒标榜虚声;盖求反以匡己之不逮,睇大举办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

从曾国藩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谈起良师益友之时是多么兴奋!让我们介绍几位曾国藩的同乡好友,这些人在曾国藩的事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江忠源,字岷樵,湖南新宇举人。在北京,经由郭嵩焘的引见,与曾国藩相识。交谈过后,江忠源告辞,曾国藩对郭嵩焘说:“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承平日久,众人都十分惊疑。刘蓉称赞江忠源“交友有信,与士卒同甘苦,临阵常居人先,死生患难,实可仗倚”。在与曾国藩的交往中,以有血性、有胆有识,被引为益友。曾国藩称赞他“儒文侠武”。日后江忠源果真成为湘军的主要干将。

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与曾国藩是同县人。他家境十分贫寒,却能“溺苦于学,夜无油炷灯,则把卷读月下,倦即露宿达旦”。他的道德学问,时人称他为有数的人物。他研究程朱理学,标榜自己为宁儒。年轻时,他连遭不幸,丧母、丧兄嫂相伴而来,继而长子、次子、三子连丧,其妻连哭三子之丧,双目失明。罗泽南并未因如此沉痛的打击而一蹶不振,反而“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因此,曾国藩十分敬重他。常在书信中表示敬慕之意,称他为家乡的颜渊。后以儒生的身份带兵征战,立勋名于天下。(颜渊,即颜回,孔子的学生,家境贫寒,一生没有做官,住在简陋的小巷里,用竹筒吃饭,用瓜瓢喝水,却自得其乐。)

欧阳兆熊,字晓岑,湖南湘潭人。1840年,曾国藩病在果子巷万顺客店中,病情沉重,卧床不起,幸遇欧阳兆熊,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才没有死去。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

曾国藩所交益友,对他的一生及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给他出谋划策者,有赏识提拔者,有危难之时两肋插刀者。从各个角度烘托着他的事业。因此,他比别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必须把握住进退隐显、出处决断的好时机。曾国藩为母亲回籍奔丧的这段时间,是否出山办团练,与他一生功业关系极大,其进退为难之际,就全靠了众多好友的竭力相推和晓喻决断。

咸丰二年(1852)六月,曾国藩授为江西省乡试正考官,奏准回籍探亲。当他走到安徽太湖县的小池驿时,忽接母亲江氏去世的讣闻,遂调转方向,由九江登船,急急回原籍奔丧。

曾国藩一到湖南,满耳听的是太平军节节北上,清军抵挡不住,形势如何紧迫的风。实际上在曾国藩逆长江行至汉阳时,湖北巡抚常大淳便告诉他:长沙已被“粤匪围困”,只得由水路改走旱路,经湘阴、宁乡而达湘乡。

回家奔丧,本该好好祭悼生他养他,一别十几年,临终又未得见上一面的慈母。但是,这些却被太平军北进的消息冲淡了,长沙之围虽解,但太平军是主动撤围,意在加快北上的速度。不久便攻克岳州,攻占汉阳、武昌、太平军所到之处,清军无不一触即溃,闻风而逃。

清军不是太平军的对手,清政府派往前线的统帅也非死即逃,再无人能领导抗敌了。当赛尚阿被降级处分,向荣、乌兰泰被革职留用,太平军围长沙,下岳州,克武昌,攻湖南之时,曾国藩突然接到了朝廷命他留籍襄办团练事务的谕令。

咸丰皇帝让曾国藩留乡办团练既有一般性又有他特殊的背景。

此时,太平军势力浩大,清军无力对抗,清政府下令地方官举办团练,尤其任命回籍的官员为团练大臣,利用人地两熟,在地方大有号召力的官员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仅仅1853年3月到4月,就先后任命四十五人为团练大臣,仅山东一省就有十三人,曾国藩也是在这时被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的。但是,曾国藩的被任命,有他不同一般的个人背景:在他回籍奔丧的路途中,早年的朋友和老师唐鉴向咸丰皇帝荐举了他。

唐鉴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致仕,告老还乡,到江宁主讲金陵书院,名震江南。咸丰二年(1852)七月,咸丰帝召他入京,连连召见,垂问军国大计。唐鉴向咸丰帝举荐曾国藩,请皇上任命他为湖南团练大臣,授给他便宜行事之权。并且详细地向皇上讲述了曾国藩的出身、学问、为人、才干,说“曾涤生才堪大用,为忠诚谋国之臣”。他还以自己的一生名望做担保,请咸丰帝坚信曾国藩将来必成大事。

曾国藩于咸丰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853年1月8日)先接到帮办湖南团练的命令,当时热孝在身,虽接命令,并无立即出山之意。但是形势的发展,即越来越令曾国藩感到决断去从之难,大有骑虎难下之势。

此时,太平军在湖南的节节胜利,激起湖南地方官吏和地主、士人保护乡邦的激情,同时又有几股力量冲击着曾国藩。

即使是与他相处多年的湖南老乡老友都劝他应积极创办武装力量,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如曾国藩向皇帝推荐的人才之一江忠源,早在道光末年,湖南农民反抗运动兴起,他就主动举办团练,与起义力量相对抗。道光二十七年(1837年)湖南雷再浩起义,他又亲自组织乡勇对抗起义军,并战而胜之,以知县用。太平军起义,赛尚阿为统帅时,咸丰帝下旨命江忠源从军,江令其弟江忠浚募故乡兵勇五百人前来,号楚勇。此后一直与太平军作战,参加了桂林、永安、全州、道州、桂阳、郴州、长沙诸战役,屡立战功,他所率楚勇作战较清军勇猛十倍,是地方练勇参加正规战役的先导和表率。听说曾国藩回籍办团练,他多次来信,坚决支持。

罗泽南亦是曾国藩向皇帝推荐的人物,直至这次回家奔丧,二人才得见面。此时罗借着举人身份和乡村教师的地位,培植忠于清政府、仇恨农民起义的力量,其弟子中如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沣、刘腾鸿、杨昌浚等,后来都是湘军的勇将。曾国藩回籍后,罗泽南正举办团练,感念曾国藩对他的知遇之恩,极力怂恿曾国藩出山领导地方团练。湖南地方官也力请曾国藩出山。

当太平军围攻长沙之前,云南巡抚张亮基授调湖南巡抚,赶赴长沙抗拒太平军。当时身为举人、做乡村教师的左宗棠投军做张亮基的幕僚,左向张推荐了曾国藩,请曾国藩出山协助镇压太平军。张亮基一边上奏要求皇帝下旨令曾国藩出山,一边给曾国藩写信,请求他出来相助。

但是曾国藩仍然有所顾虑。这时,母亲的灵柩尚未安葬,如此时出山,有违丁忧离职守制大礼。自己满口满纸讲孝道,如若违制,别人会耻笑。再则自己为一文员,不懂兵法,如今投身战场,须有打仗的真本事,肯定会有巨大磨难,甚或办理不善,连官职性命都保不住。还有,他深虑官场腐败。要办一事,处处荆棘,率兵打仗,要人、要枪、要饷,必然要同上下各级官员发生纠葛,办起来一定很难。

想到这里,他一边写信拒绝了张亮基的邀请;一边具折,让张亮基代发,辞谢皇帝的命令,请求在籍守制三年。

恰在此时,传来太平军攻克武汉,又有反攻湖南的消息。张亮基又命郭嵩焘连夜赶至曾家,劝说曾国藩出山。

郭嵩焘与曾国藩是至交,虽然几年不见了,书信从来不断。他与曾国藩一样是翰林出身,也因丁忧回籍守制,太平军攻湖南,主动至张亮基处出谋划策,也是他主动到曾国藩家游说其出山的。

郭嵩焘来到曾家,在曾国藩弟兄的陪同下,祭奠了家母,之后当着曾国藩兄弟的面剖陈了利害,敦请曾国藩出山。

郭嵩焘告诉曾国藩兄弟,自唐鉴推举曾国藩之后,皇帝又征询了内阁学士肃顺及老恭亲王的意见。二人都竭力保举,说曾国藩是林则徐、陶澍之类的报国忠臣,如今洪、杨造反,非得这样的人物出山不可。

曾国藩在朝中与恭亲王、肃顺都有接触,认为二人各有优长,都是皇族中拔尖的人物。现在,有恭亲王、肃顺在朝中支持,不怕地方的事办不好。曾国藩怕消息不准,郭嵩焘遂取出好友周寿昌的亲笔信,周是长沙人,翰林出身,当时为侍讲学士,是京官中闻名的百事通、“包打听”,他的消息既快又准,绝对无误。

郭嵩寿又为他分析:“长毛”绝不能成功,其致命之处是崇拜天帝,迷信《新约》,而以中国数千年的儒教为敌,所到之处毁学吕、砸孔庙、杀儒士,文人学士无一不切齿恨之。连乡村愚民、走卒贩夫也不容其毁关庙、焚庙宇。我辈出以卫道争民心,正可以应天命、顺人心、灭洪杨而振国威,正可一展鸿图,乃天赐大好时机,不可错过。这样,郭嵩焘就消除了曾国藩在出不出山的当口所顾虑犹豫的问题。郭嵩焘又向曾国藩介绍湖南巡抚张亮基的殷切相盼及张的爱惜贤才、与人为善及左宗棠的大才可用等情况。

郭嵩焘的一席话打消了曾国藩的重重疑虑,决定应命出山。但又怕在守制时出山,被人讥笑。郭嵩焘说,现在国家正在用人之计,皇帝下令让回籍的官员就地举办团练,已有多人在居丧时期出山办团练。如若认为尚有不便,可以郭嵩焘出面请曾父出来催促,可上应皇命,下应父命,名正言顺。

曾麟书此时正是湘县的挂名团总,当郭嵩焘陈说让曾国藩应命出山之后,立即表示赞同,面谕儿子移孝作忠,为朝廷效力。

第二天,太平军攻陷湖北省城。咸丰又急旨催促曾国藩等人组织团练,奔往前线,抵抗太平军。曾国藩安排了家中之事,四个弟弟都要随哥哥离家参战,曾国藩只答应带曾国葆一人离家,叮嘱曾国荃、曾国华先在家守孝,等待时机。于是,再祭母灵,求母亲谅他难尽孝道,“墨绖出山”,尽忠国家。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干一件事特别是干大事,光凭一个人之勇和一个人之智是根本不行的,必须要善于集众人力量于一身,方能成事。从这里我们要明白“朋友”二字的含义,这对我们后人也是有所启发的,特别是那些想干大事的人更应该好好思考了。

成功语录: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同类推荐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本书分为圣马丁、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等部分。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赫鲁晓夫全传

    赫鲁晓夫全传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尼基塔·赫鲁晓夫是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敲鞋子的苏联领导人,事实上,他也是20世纪最复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谴责斯大林,释放数以百万计受害者,并为他们平反昭雪。他努力减缓冷战紧张气氛的笨拙尝试引发了柏林与古巴两次危机。作为斯大林之后头十年的苏联统治者,赫鲁晓夫给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打上了其自身矛盾的深刻印记。此外,他的一生和从政经历为我们勾勒了苏联时代的整体画卷: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工业化、恐怖政治、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时代、后斯大林时代。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热门推荐
  • 安得明珠福无泪

    安得明珠福无泪

    富察·福康安,乾隆嫡皇后富察氏的亲侄子,因相貌酷似已故太子,又因其赫赫战功,而得乾隆恩宠,冠古绝今。阿颜觉罗·明珠,依例入宫选秀,却被皇帝赐婚于臣子!无谓命运安排的冷清人,莫名遭遇穷追猛打的暖情人,是耽于皮相肤浅的一时冲动,还是一见钟情最深沉的爱慕?寒冰渐融时,昔日与明珠青梅竹马的札兰泰却因打了尊贵的公主妻子而被皇上押入宗人府!怨恨丈夫忘不了旧爱的九公主冲来质问明珠,竟又被门外的福康安听闻一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品高手在都市

    绝品高手在都市

    大山高手来到都市,却遭遇美女纠缠!为了征服美女总裁,为了儿时妻妾成群的伟大梦想,身怀绝世功夫的猪脚,在这繁华天地里,嚣张逆袭,一路高歌!踏巅峰,掌生死,纵横都市,醒掌天下权;泡美女,扩后宫,玩美无数,醉卧美人膝!
  • 逆天狂女:腹黑妖孽甩不掉

    逆天狂女:腹黑妖孽甩不掉

    她是二十三世纪全国首席医生,一片轻飘飘的树叶落到了头上,这就死了?穿越?某女在这个世界一步步登上巅峰,呼风唤雨,天下唯我。接连的各种美男,让某女大声怒吼,“都给老娘闪开!”靠之!某女忽然发现,其他美男都甩开了,怎么这人就是甩不开呢?某妖孽一日闲来无聊,去某女的床上做客,结果如下:某女笑吟吟的看着到他床上做客的妖孽,唰的一声银针寒光闪闪,某妖孽撒腿就跑,某女笑道:那谁,你别跑啊,我再给你扎几针!某妖孽很头疼,当初让她强大是为了和她携手天涯,怎么这会儿倒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了?!【书友群:473278442,进群验证书内任意人物】
  • 倾世盛宠夫:腹黑蛇蝎妻主

    倾世盛宠夫:腹黑蛇蝎妻主

    她是身份诡谲能力诡魅的剩女,温儒中邪气,他是身份如迷容貌丑陋的剩男,偏贵雅如兰。他捡她压她本想赖上她,却反被她缠上扑倒赖上来。田园山水,她怕疼怕苦怕累懒若米虫,却宠他怜他护他,带着他发家致富名利双收,叫他富贵无双。身世爆发,危机四伏,她腹黑她狠毒她蛇蝎,却独对他赤诚一片绝无诡计虚言,叫他盛宠冠天下。她说:我只有他,也只要他,谁敢祸害我们,就是我的敌人,死了也白死!他说:妻主说第一她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必须听从,第二如果错了,请参考第一条!【一句话简介】:这其实是两只腹黑剩狼互相宠溺,到联合起来祸害坑人坑天下一路逍遥肆意翻天覆地欢欢喜喜的幸福故事。
  • 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

    本书分“不做工作的奴隶”、“你是老鹰还是鸭子”、“态度决定一切 ”、“在工作中提升人生价值” 四篇。
  • 婚姻无期,秦先生晚上见

    婚姻无期,秦先生晚上见

    本是千金大小姐却遭遇连重打击,父亲的重病在床,继母和继妹的联合打击,未婚夫的背叛,让她重重从天堂跌落地狱,不甘心被如此戏耍,婚宴的男主角一下子换成了那个本已离开的男人,重拾被遗忘的婚约,男人将证书推到她的面前,哄骗她签字“从今天开始,你是我秦冽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夜临

    君夜临

    天轨崩塌,异界各方降临世俗界所在的古元大陆。异界人族,魔族,兽族,灵族和鬼族,都对古元大陆虎视眈眈。就在各族纷争之际,武者联盟却不遗余力的通缉一个少年。叶君横刀指天:“这天下,到底该不该救!?”
  • 假如我有杀生丸大人

    假如我有杀生丸大人

    一篇一个小故事,里面的人物不换,男主是穿越到玲的身体里,为了和杀生丸大人长相厮守要变成妖怪,没想到变成了半妖,满月那天晚上会变成男性,为期一个月,为了寻找能变成全妖的方法,和犬夜叉等人穿越各个时空。
  • 三国小霸王

    三国小霸王

    少林武僧兼黑社会大佬孙河附身到三国江东小霸王孙策身上,使得原本三分天下的吴国发生了重大转折,孙河趁袁曹官渡争斗时,联合刘备奇袭许昌,之后脱身而出,谋荆襄,并交州,吞巴蜀。等袁绍、曹操、刘备混战结束时,孙河已夺取了半壁江山,国富民强,小霸王一匹乌骓马,一杆霸王枪横扫中原,霸王之勇,谁可争锋!
  • 定时之恋

    定时之恋

    “你对我是一见钟情吧?巧的很,我对你也是。”这是一个妹子回到六年前撩了一只忠犬然后“不翼而飞”,忠犬苦寻无果,对妹子又爱又恨,妹子向忠犬解释失踪的理由,希望重续前缘,忠犬傲娇拒绝,经妹子再三保证不再遗弃,这才半推半就以身相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