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700000028

第28章 度长絮大(2)

所谓“修饰性”是指“定中式”的关系,“状中式”的关系只有名词做状语,在前边已举例。“定中式”所以能构成比喻,“定语”是一个名词,是用“定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喻体,来比喻“中心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中心语”就是本体,当然“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要有相似点,且二者是不同类的事物。如: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芥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用定语“纤”和“芥”比喻中心语“祸”,相似点是小,“纤”细纹丝帛,“芥”小草。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王有虎狼之心。”“虎狼之心”即“如虎狼一样的心肠”,本体为“秦王之心”,喻体为“虎狼”。

由于比喻结构逐渐凝缩,语言中一些定中式的词组或其他结构的比喻,逐渐凝固,久而久之,成为一个词,或成语化。

“冰壶”已经成词,构词关系“冰”与“壶”是“定中式”。如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加以清规日举,湛虚照于冰壶;玄鉴露凝,朗机心于水镜。”,但最初还不是词,是一般的比喻句: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冰肌《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苏轼《洞仙歌》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又如“冰轮”,谓如冰之车轮,是定中式的比喻,后来凝固成词,用以代月:朱庆余《十六夜月》:“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苏轼《宿九仙山》:“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前诗“云峰”也是一个“定中式”的比喻。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吴声歌曲。读曲歌》:“花钗芙蓉髻,双鬓如浮云,春风不知著,好来动罗裙。“双鬓”本体,“浮云”喻体。但后来凝固成词了:

“云鬓”是一个“定中式”的比喻,以“云”比“鬓”: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当然此句“花颜”也是一个“定中式”的比喻。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亦同。

古人好以云喻女人头发,除了“云鬓”还有:“云鬟”,《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鬂发如云”,沈约《乐将殚思未已应诏》:“云鬟垂宝花”,杜甫《月夜》:“香雾云鬓湿,清辉王臂寒。”

“云髻”曹植《洛神赋》:“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元张昱《织锦词》:“蝶使蜂媒无定栖,万蕊千花动衣袖。”以“蝶”喻“使者”,以“蜂”喻“媒人”。朱淑贞《断肠诗》:“蝶使蜂媒传客恨,莺梭柳线织春愁。”以后凝成为“蝶使”“蜂媒”。

“霜鬓”,以“霜”喻“鬓”,言耳边白髮如霜。唐高适《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苏轼《寄吕穆仲寺丞》:“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

“雷叹”以雷声喻叹息声,马融《长笛赋》:“雷叹颓息,掐膺擗揼。”萧统《有所思》:“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后句“雨泪”也是以“雨”比“泪”的。

“鸟篆”,“篆”为篆体文字,形如鸟迹,故称,则以“鸟爪”喻“篆”,《后汉书蔡邕传》:“本颇以经学相召,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晋书索靖传》:“科斗鸟篆,类物象形。”

“蛾眉”“蛾”蚕蛾触须,弯曲而细长,用以比喻女子长而美之眉毛。《诗经·卫风。硕人》:“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滔。”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蝉纱”,“蝉”谓蝉翼,以“蝉”喻“纱”,谓薄如蝉翼之绸纱。《嘉庆一统志》,漳州府土产谓“蝉纱”。

“钩章棘句”,“钩章”之“钩”即钩子,“章”谓“文章”,以“钩”喻“章”,谓文章如钩;“棘句”之“棘”为棘刺,“句”为文句。以“棘”喻“句”是指文辞艰涩难读,为文艰苦。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钵心,迎刃镂解,钩章棘句”,《宋史选举志》:“时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寝失浑淳。

“虬文”,“虬”指虬龙,“文”为花纹。以“虬”喻“文”,即盘曲如虬龙之花纹。汉李龙《德阳殿赋》:“连璧组之润浸,杂虬文之蜿蜒。”

“蓬首”,“蓬”即飞蓬,蒿草飞卷之状,以“蓬”喻“首”谓发乱如蓬。《后汉书董祀妻传》:“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晋书王徽之传》:“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然“蓬首”究其来源,见于《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虎符”,兵符,调兵遣将之信物,因形似虎状,故名,是以“虎”喻“符”:《史记。信陵君传》:“则得虎符,夺晋鄙军。”

“虬髯”,“髯”谓髯须,胡须。以“虬”喻“髯”,谓卷曲如虬之髯须。唐张说《王氏神道碑》:“小头锐上,猿臂虬髯。”

‘鹑衣”,“鹑”鸟名,因鹑尾秃,故以“鹑”喻“衣”言衣破旧如鹑。

“蕙心”“蕙”为香草,“心”指心地,内心思想。以“蕙”喻“心”即诗文中常以“蕙心”比喻女子纯美之心。鲍照《芜城赋》:“蕙心纨质,王貌绛唇。”“纨质”亦即以“纨”喻“质”。又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唐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兰质蕙心何所在。”

文言“定中式”的比喻,在现代汉语里边没有,现代汉语偶尔也用一种比喻,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边有这样的句子“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叶圣陶在《多收了三五斗》里边也有“希望的肥皂泡”这样的句子。但这与古代汉语“定中式”的比喻恰好相反,文言“定中式”比喻是以“定语”比“中心语”,现代汉语则是以“中心语”比“定语”。

③判断式比喻

现代汉语的“暗喻”(或称隐喻)把“明喻”里边的比喻词“象”改换成“是”,于是论者便以为“正文和譬喻之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不露比喻的形迹,主体和喻体的关系更密切,更直接。”“现在不说‘象’而说‘是’,在语气上更肯定,更能帮助听话人想象和理解”。依上边几家所言,似乎把比喻词由“象”换成“是”,“本体”“喻体”的关系似乎就更密切了,更直接了。更能帮助听话人想象和理解了,给人造成一种感觉似乎“暗喻”就比“明喻”更好。其实不然,比喻修辞里边所追求的。并不在什么“本体”“喻体”外在形式的关系密切不密切,而在于两者“相似点”的选择。更能帮助听话人“想象”和“理解”的原因,也绝不在于把“象”换成“是”。这些说法的不足,也在于过份重视“比喻词”,只是从比喻词和角度去说“是”,而没有从判断句判断动词“是”的角度去说比喻词。如果从判断动词“是”的角度去认识“比喻词”,则“是”与“象”一样,正如同说“象”和“好象”一样。因为“是”用在判断句,而判断句的语气是“断定”语气,而“象”用在一般叙述句,它的语气是陈述语气。“教师象园丁。”和“教师是园丁。”两句从比喻关系看,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并没什么密切不密切的区别,只有语气上的区别;前句是描写叙述,是陈述的语气,后句是判断,断定语气。这两个比喻也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差别,关键在于上下文之中是需要一个断定,还是需要一般陈述。

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式比喻,实际上就是文言里边以判断句形式出现的比喻。现代汉语判断句依靠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而古汉语的判断句,没有判断动词“是”,依靠语气词“者”“也”和“主语”“谓语”的语序来判断的,而“谓语”也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如:

《左传文公十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赵衰,冬日之日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的形式,主语是“赵衰”,判断谓语是“冬日之日”,实际上是一个比喻句。后一个判断句的主语“赵盾”是比喻的本体,谓语“夏日之日”是喻体。因冬日温和,故杜预解曰“可爱”,以比赵衰之为人可亲可爱。“人”“日”其类相异甚远,其相似点在“冬日”温暖,人爱而曝之。“夏日”炎烈,故杜注曰“可畏”,以“夏日”比赵盾,相似点在赵盾威严与夏日之威炎,使人敬而避之。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公,豺虎也。”是以“豺狼虎豹之凶残,比喻曹操之为人。亦为比喻,语气肯定。

《战国策·秦策》:“韩,天下之咽喉。”以人之咽喉,比要扼之地:进而比喻韩国为战略要帮,亦为比喻。

李贽《史纲评要》:“斯,龙也;高,蛆也。喻体为“龙”,本体为“斯”即李斯,喻体为“虫”,本体为“高”即赵高,亦是比喻。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者,卧龙也。”此与前同,以“龙”比“人”。

文言这种“判断式”比喻,与现代汉语暗喻不同者,无判断动词,亦无比喻词,须首先从文言判断句看。从字面理解,似觉不合逻辑,如“赵衰,冬日之日也”孤立地从判断句理解会不合逻辑,但把这个句子放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原是酆舒向贾季问赵衰、赵盾之为人,贾季以“冬曰之日”“夏日之日”比喻,则更为形象,句子深层是比喻,不是一般的判断。说比喻,也非同一般的比喻,是语气直而肯定的比喻。

④陈述式比喻

所谓“陈述式”是以主谓句,或主谓结构的形式出现。本来,文言里“判断式”的比喻也是一种主谓结构,但因为这种句式是文言较独特的一种句式,它的作用非同一般主谓句。所以我把这种比喻从“陈述式”比喻独立出去,剩下来的“陈述式”比喻主要见于诗歌。如: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在一般主谓关系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而“陈述式”比喻的“谓语”,不但陈述主语,它同时还是一个喻体;“主语”不仅是一个陈述对象,它同时还是一个本体。因而主语与本体重合,谓语与喻体重合。上边诗句,“半亩方塘”为主语,也是比喻的本体;“一鉴开”是谓语,也是比喻的喻体,用“一鉴开”比喻半亩方塘,是言“半亩地大小的一方池塘象打开的一块明镜那样清明透亮。”下边一句却是这个比喻的延伸,说“天色和云影映人池塘,就象从镜子里看到来回移动一样。”

李白《越女词》:“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这是以“新月”比“眉目”。也是陈述“眉目”怎么样。作比喻句,“艳”字是相似点。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句均为比喻,只不过前句的主语“柳”,亦即本体没有出现,而后句却是一个“陈述式”的比喻,主语,亦是本体,即“万条”指柳枝,谓语亦即喻体是绿丝绦,以“绿丝绦”比“万条”是形容柳枝垂下,如同千万条绿色的丝带。

杨巨源《折杨柳》:“水边杨柳麯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此句是以“麯尘丝”比喻“水边杨柳”的。本体与喻体绝不相类,一是“杨柳”,一是“麯尘丝”,即酒麯上所生菌丝,似乎绝无相似之处。原来这是用“麯尘丝”的颜色来比“杨柳”的颜色。古人对春天杨柳的颜色观察很细,有用“鹅黄”者,此用“麯尘丝”是酒麯发酵,上有菌丝的颜色,来比春天某个时期杨柳颜色。

令孤楚《远别离》:“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

两句均为“陈述式”的比喻,以“黄金穗”比喻杨柳的叶子,以“碧玉”比喻杨柳枝的颜色。言春天杨柳叶如同金黄色的禾穗,它的枝条颜色如同碧玉,故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之句。

张祜《听筝》:“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前句以“玉笋”(即春天笋尖),为喻体,来比喻“十指”,作为谓语亦即描绘“主语”,故亦谓之“陈述式”比喻。

“陈述式”比喻,其特征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名词意动用法”的“词类活用式”比喻,也是本体在前而喻体在后,形式上均为“名词(本体)+名词(喻体),但二者语法意义截然不同。

“修饰性”的比喻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形式上也是“名词(喻体)+名词(本体)

三者区别是:

“陈述式”比喻:“本体象喻体”

“意动”比喻:“把喻体看作跟本体一样”

“修饰性”比喻:“象喻体一样的本体”

试比较: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观之,亦不甚惜。”

有人分析,说前一句(白居易文)“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用植物的根、苗、花、果实作喻体,来比喻诗歌的感情,语言、声律、思想内容,这是述宾式”。先断定句子结构为“述宾式”就令人生疑,并不是所有的“述宾式”都能构成比喻,只有“名词的意动用法”这种词类活用的特殊语法意义才能构成比喻,然而究竟是什么“述宾式”呢?明明前一个词“根”、“苗”、“华”、“实”都是名词,怎么能做动词带宾语成“述兵式”呢?唯一的解释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以是特殊的“述宾式”,并且是唯一能构成比喻的“述宾式”。但是如前所论,“名词的意动用法”比喻,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是主语“把喻体看作跟本体一样”。这样如果认为是“名词意动用法”的比喻,那就必须修改前边所说的“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用植物的根、苗、花、果实作喻体,来比喻诗歌的感情、语言、声律、思想内容”的说法。其实,象这样的比喻,究竟用什么比什么很难分清,不能因为白居易在论诗,就必须认定“情”“言”“声”“义”是本体,其实白居易是在论“为诗之道”,“情”“言”“声”“义”是为诗之所用所成,说用“情”“言”“声”“义”来比喻植物的“根”“苗”“华”“实”更为妥当。所以这个句子是“名词意动用法”的比喻,是说“做诗要以感情为根,以语言为苗,以声韵为华,把意义当作果实,写出的诗就是完整的一株禾苗。

至于后一个句子,更是众说纷纭,中师教参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名词动用作意动用,可是却把作意动的那个名词说成是后边的一个“铛”“石”“块”“砾”,这可是古汉语“词类活用”前所未闻的。一个“名+名”的形式,如果活用,无论它是“使动”还是“意动”,这个活用的名词必然在前边,而不会是后边。因此,我完全同意杨世俊先生(见《修辞学习》92年3期13页)和常棣先生(见《修辞学习》83年l期47页)的看法“是主谓式”是“四个省略了比喻词的比喻,就是‘鼎如铛’‘玉如石’‘金如块’‘珠如砾’”,也是我们所说的“陈述式”比喻。从前后句子衔接看,后句“弃掷逦迤”的主语,不是后边句子“秦人视之”的“秦人”,应当承前省略,即为上文的“鼎”“玉”“金”“珠”,因而认为“名词意动用法”比喻,就是“以铛为鼎”则与下文衔接不上。

⑤平行句式的比喻

是由几个结构相似,句式相同的句子、分句或复句并列平行,其中一个句子或复句是本体,是文意之所在,是所论之结果。其余句子是喻体,借句意作比。

《庄子·肤箧》:“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乎而无故矣。”

“川竭”是“谷虚”的原因,“谷虚”是“川竭”的结果,故前两分句之间都是因果关系,而这两个分句是喻体,都是用它们的因果关系比喻下句,亦即本体也具有因果关系。所以说“圣人已死”是“大盗不起”和“天下太平”“无事故”的原因,“大盗不起”也是“圣人已死”的结果。

《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前边两个复句均为假设关系,分别作为喻体,是以假设关系的句意比喻末句,所以末句亦即本体,也是一个假设关系,从而得出“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的结论。

李斯《谏逐客书》:“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前两个复句为喻体,以“不让土壤”“故成其大”,以“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比喻“王者”,也是因为“不却众庶”所以“能明其德”,平行类比,推出“工天下者,应不拒绝众人”的结论,也是全文论点。

《荀子》一书这类比喻很多,如《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这段文字从正反两面论列,正论前三个句子,举“日月”‘冰火”“珠玉”为例,是为喻体,以比最后一句,言于人之中,以“礼义”为明;后边反论,举“日月”“水火”“珠玉”因其“不高”“不积”“不睹”而“不赫”、“不博”“不以为宝”的道理,反复比喻说明“礼义”不加于国家之害。

《史记·刘敬叔孙通传》:“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以裘非一狐,榭非一木为比,言三代之功业非一士之智所为的道理。以上为喻体在前,本体在后者,亦有本体在前,喻体在后者:

《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輓,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后边一个复句是喻体,以“无輓”“无轨”车不可行之理,比喻,人如不守信用,就不可做人的道理,经比喻,使前句意义更为形象、显明。

《孙子虚实》: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言兵,故以水形之理,比行兵之道。

《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矣。”

后一个复句是喻体,以“跛而望”与“登高”之不同,比喻“思”与“学”的差异,《荀子》重“学”而轻“思”。

同类推荐
  •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本书是第一本将词作鉴赏与词人生平完美结合的读本。全书共分八卷,包括:明日落红应满径,梦里不知身是客,人生自是有情痴,相思已是不曾闲,流光容易把人抛,任是无情也动人,歌尽桃花扇底风,人间有味是清欢"
  • 美文雅句触心殇:那些美得令人心醉的爱情句集

    美文雅句触心殇:那些美得令人心醉的爱情句集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各色人生和各色的爱情,那么是否有某个瞬间、某句话,触动你的心弦?《美文雅句触心殇》撷取名人的爱情箴言,带你阅尽风花雪夜,尝遍细水流年,聆听心中爱的弦音。
  • 回望点滴

    回望点滴

    读想读的书,听想听的课,学想学的知识,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我希望学习、修身、养性,我希望心安理得、快乐自得、问心无愧。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 任长霞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任长霞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任长霞,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2004年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0岁。2004年0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热门推荐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 未来幻想

    未来幻想

    一千二百年前,一颗巨大的黑色蔷薇突然在夜空下绽放,那随风而散的花粉几乎毁灭了整个人类。一千年前从废墟中崛起的人类爆发了全面战争,人类历史进入了空白两百年。八百年前人类达成了和解,组成了东盟和西盟两个巨大的国度开始向宇宙进军,世界历从此被定为新纪年。新纪年856年沐风从梦中醒来,他似乎忘记了什么,也似乎什么也没有忘记。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来自异界的召唤之冥紫传

    来自异界的召唤之冥紫传

    一所古宅,一张字条,开启了新的开始!异界的冥月大陆,诞生了一场新的冒险,且看冥紫如何的披荆斩棘,走上新的巅峰!又如何回到了曾经自己的家园,如何破解所有的迷题!逍遥天下……女主美美,很全能,也绝对强大!集娇柔腹黑于一体,当然不可或缺的依旧是骨子里的那抹狠辣与果决,还有一些冷漠!友情,有;亲情,有;爱情,也有!既有友情、亲情和爱情。那么,俊男美女当然也不会少啦!兽兽也不会少哦!仇恨也不会少!就让我们一起见证,这段传奇吧!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 逍遥医道

    逍遥医道

    平凡少年获得师傅平生所传,一身武道医技登峰造极!冷雨夜,破庙之中救上落难公主!从此两情纠葛缠绵不断!少年不为力量权势,只为红颜倾心;不为纵横寰宇,只为我心逍遥;修真,只为永伴红颜,只求逍遥天地中;自悟医术之道,感悟天心自然,红颜相伴,逍遥直上九重天!
  • 帝皇殇

    帝皇殇

    万物的王者,宇宙的帝皇,吾名殇。本帝的归来之日,天南寸草不留,以千年血祭天
  • 圣樱学院:一场爱的赌局

    圣樱学院:一场爱的赌局

    公主驾到,是为有你。天注定要和你在一起,云雾拨开,是我先爱上你,还是你先爱上我,一切将成为一场爱的赌局...
  • 恶魔千金

    恶魔千金

    她是楚家小公主,母亲早亡,养成了她从小刁钻的性格。七岁,上流社会孩子退避三舍:宁可头破血流,不惹楚一心魔女。十八岁,她满心欢喜的去找她喜欢了六年的人,结果他却结了婚。二十岁,她暗中掌控楚氏财团,玩弄权术,拉拢各派人士,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可在爱情的路上,究竟谁能陪伴她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轻松做湘菜

    轻松做湘菜

    一首《辣妹子》传唱三江,也唱出了湘菜的特点——辣。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是汉族饮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用酸泡菜作调料,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本书精选了白辣椒炒腊肉、脆笋炒肉丝、干煸四季豆、宁乡花猪肉、猪血焖鸡杂、孜然牛肉等好吃的湘菜。本书内容丰富,简明易学,不仅适合广大家庭阅读使用,同时对餐饮业经营者及专业厨师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