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0500000051

第51章 苏辙卷(10)

自周之衰,齐、晋、秦、楚(2),绵地千里,内不胜于其外,以至于灭亡而不救。秦人患其外之已重而至于此也,于是收天下之兵而聚之关中,夷灭其城池,杀戮其豪杰,使天下之命皆制于天子。然至于二世之时,陈胜、吴广大呼起兵,而郡县之吏,熟视而走,无敢谁何。赵高擅权于内,颐指如意,虽李斯为相,备五刑而死于道路。其子李由守三川,拥山河之固,而不敢校(3)也。此二患者,皆始于外之不足而无有以制之也。至于汉兴,惩秦孤立之弊,乃大封侯王。而高帝之世,反者九起,其遗孽余烈。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于是武帝分裂诸侯,以惩大国之祸,而其后百年之间,王莽遂得以奋其志于天下,而刘氏子孙无复龃龉(4)。魏晋之世,乃益侵削诸侯,四方微弱,不复为乱,而朝廷之权臣、山林之匹夫,常为天下之大患。此数君者,其所以制其内外轻重之际,皆有以自取其乱而莫之或知也。

夫天下之重,在内,则为内忧;在外,则为外患。而秦汉之间,不求其势之本末,而更相惩戒,以就一偏之利(5),故其祸循环无穷而不可解也。且夫天子之于天下,非如妇人孺子之爱其所有也。得天下而谨守之,不忍以分于人,此匹夫之所谓智也,而不知其无成者,未始不自不分始。故夫圣人将有所大定于天下,非外之有权臣,则不足以镇之也。而后世之君,乃欲去其爪牙,翦其股肱,而责其成功,亦已过矣。愚尝以为天下之势。内无重,则无以威外之强臣,外无重,则无以服内之大臣而绝奸民之心。此二者,其势相持而后成,而不可一轻者也。

昔唐太宗既平天下,分四方之地,尽以沿边为节度府,而范阳、朔方之军,皆带甲十万,上足以制夷狄之难,下足以备匹夫之乱,内足以禁大臣之变。而其将帅之臣常不至于叛者,内有重兵之势,以预制之也。贞观之际,天下之兵八百余府,而在关中者五百,举天下之众,而后能当关中之半。然而朝廷之臣亦不至于乘间衅以邀大利者,外有节度之权以破其心也。故外之节度,有周之诸侯外重之势,而易置从命,得以择其贤不肖之才。是以人君无征伐之劳,而天下无世臣暴虐之患。内之府兵,有秦之关中内重之势,而左右谨饬(6),莫敢为不义之行,是以上无逼夺之危,下无诛绝之祸。

盖周之诸侯,内无府兵之威,故陷于逆乱而不能以自止。秦之关中,外无节度之援,故胁于大臣而不能以自立。有周秦之利,而无周秦之害。形格势禁(7),内之不敢为变,而外之不敢为乱,未有如唐制之得者也。而天下之士不究利害之本末,猥以成败之遗踪而论计之得失,徒见开元之后,强兵之将皆为天下之大患,而遂以太宗之制为猖狂(8)不审之计。

夫论天下,论其胜败之形,以定其法制之得失,则不若穷其所由胜败之处。盖天宝之际,府兵四出,萃于范阳。而德宗之世,禁兵皆戍赵、魏,是以禄山、朱泚得至于京师,而莫之能禁,一乱涂地,终于昭宗,而天下卒无宁岁。内之强臣,虽有辅国、元振、守澄、士良之徒,而卒不能制唐之命,诛王涯,杀贾囗,自以为威震四方,然刘从谏为之一言,则震慑自敛,不敢复肆。其后崔昌遐倚朱温之兵以诛宦官,去天下之监军,而无一人敢与抗者。由此观之,唐之衰,其弊在于外重。而外重之弊,起于府兵之在外,非所谓制之失,而后世之不用也。

【注释】

(1)作:发生。

(2)齐、晋、秦、楚:皆东周时诸侯国。

(3)校:计较。

(4)龃龉:比喻不合,相抵触。

(5)以就一偏之利:意思是偏执于一个方面(或内重,或外重)的好处。

(6)谨饬:谨慎。

(7)形格势禁:被形势阻止。格,阻止,阻碍。

(8)猖狂:狂妄而放肆。

周公论

伊尹既立太甲,不明而放诸桐(1),天下不以为不义。武王既没,成王幼,周公摄天子之位,朝诸侯于明堂,而召公不说,管叔、蔡叔咸叛(2),天下几至于不可救。二者此其故何也?

太甲既立矣,而不足以治天下,则夫伊尹犹有以辞于后世也。盖周公之事,其迹无以异于伊尹,然天下之人举皆疑而不信,此无足怪也。何者?天下未知夫成王之不明,而周公摄,则是周公未有以服天下之心而强摄焉,以为之上也。且夫伊尹之摄其事,则有所不得已而然尔。太甲虽废,而伊尹未敢有所复立,以召天下之乱,故宁以己摄焉,而待夫太甲之悔,是以天下无疑乎其心。今夫周公之际,其势未至于不得已也。使成王拱手以居天下之上,而周公为之佐,以成王之名号于天下,而辅之以周公,此所谓其势之未至于不得已者矣。而周公不居,则夫天下之谤,周公之所自取也。

然愚以为不然。挟天子以令天下,此诸葛孔明之事耳,而周公岂不足以知之?盖夫人臣惟无执天子之权,人臣而执天子之权,则必有忠于其心,而后可以自兔于难(3)。何者?人臣而用天子之事,此天子之所忌也。以一人之身,上为天子之所忌,而下为左右之大臣从而媒蘖其短(4),此古之忠臣所以尽心而不免于祸,而世之奸雄之士所以动其无君之心而不顾者也。使成王用事于天下,而周公制其予夺之柄(5),则愚恐成王有所不平于其心,而管、蔡之徒乘其隙而间之(6),以至于乱也。使成王有天子之虚名,而不得制天下之政,则愚恐周公有所不忍于其志,赧然其有不安之心也。是以宁取而摄之,使成王无与乎其间,以破天下谗慝之谋,而绝其争权之心,是以其后虽有管、蔡之忧,而天下不摇。使其当时立于群臣之间,方其危疑扰攘(7)而未决也,则愚恐周公之祸,非居东(8)之所能免,而管、蔡得志于天下,成王将遂不立也。呜呼!其思之远哉!

【注释】

(1)伊尹既立太甲,不明而放诸桐:伊尹立太甲为王,因其不明智而放逐到桐宫。伊尹,商汤的大臣,名挚,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跟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汤死后,其孙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

(2)而召公不说,管叔、蔡叔咸叛:召公,姓姬,名奭,周的支族,周武王之臣,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或召伯。成王时,与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而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说,通“悦”。管叔、蔡叔,二人皆为武王之弟。古史相传,武王死,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公(周公旦)将不利于孺子(成王)”周公闻言惧而避居东都。其后,成王迎周公归,管、蔡于是挟纣子武庚叛乱,周公出兵征讨,杀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叛乱被平息。咸,都,全。

(3)难:疑难,责难。

(4)媒蘖其短:诬陷说他有短处。媒蘖,比喻诬陷。

(5)制其予夺之柄:意思是周公掌握着成王的权力,制,控制,掌握。予夺之柄,给予或剥夺的权力。

(6)间之:离间。

(7)扰攘:混乱,纷乱。

(8)居东:居于东都。

老聃论上

善与人言者,因其人之言而为之言,则天下之为辩者服矣。与其里人(1)言,而曰:“吾父以为不然”,则谁肯信以为尔父之是是(2)?故不若与之论其曲直,虽楚人可以与秦人言之而无害。故夫天下之所为多言,以排夫异端而终以不明者,唯不务其是非利害,而以父屈人也。

夫圣人之所为尊于天下,为其知夫理之所在也。而周公、仲尼之所为信于天下,以其弟子而知之也。故非其弟子,则天下有不知周公之为周公,而仲尼之为仲尼者矣。是故老聃、庄周(3)其为说不可以周、孔辩也。何者?彼且以为周、孔之不足信也。夫圣人之于言,譬如规矩(4)之于方圆尔。天下之人信规矩之于方圆,而以规矩辩天下之不方不圆,则不若示求其至方极圆,以阴合于规矩。使规而有不圆,矩而有不方,则亦无害于吾说,若此则其势易(5)以折天下之异论。

昔者天下之士,其论老聃、庄周与夫佛之道者,皆未尝得其要也。老聃之说曰:“去仁义,绝礼乐,而后天下安。”而吾之说曰:“仁义礼乐,天下之所待以治安者。”佛之说曰:“弃父绝子,不为夫妇,放鸡豚,食菜茹(6),而后万物遂(7)。”而吾之说曰:“父子夫妇,食鸡豚,以遂万物之性。”夫彼且以其说,而吾亦以吾说,彼之不吾信,如吾之不彼信也。盖天下之不从,莫急于未信而强劫之。故夫仁以安人,而行之以义,节之以礼,而播之以乐,守之以君臣,而维之以父子兄弟,食肉而饮酒,此明于孔子者之所知也,而欲以谕其所不知之人,而曰:“孔子则然”。嗟夫,难哉!

愚则不然,曰:天下之道,唯其辩之而无穷,攻之而无间(8)。辩之而有穷,攻之而有间,则是不足以为道。果孔子而有穷也,亦将舍而他之。惟其无穷,是以知其为道而无疑。盖天下有能平其心而观焉,而不牵夫仲尼、老聃之名,而后可与语此也。

【注释】

(1)里人:邻里同乡。

(2)则谁肯以为尔父子是是:谁又肯相信你父亲所说对的就是对的呢。尔,你。这句里的两个“是”连用,都是肯定的意思,但前一个“是”用作名词,后一个“是”用作动词。

(3)老聃、庄周:老聃,即老子,春秋战国时人,曾为周藏书室史官,相传著《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余言,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时宋蒙人。曾为漆园吏。相传楚威王闻其名,厚币以迎之。许以为相,辞不就。著书十余万言,往往以寓言来表达。主张清静无为,独尊老子而屏斥儒家墨家,也是道家重要代表人物,后人将老、庄并称。

(4)规矩:规,用来画圆形的工具,矩,用来画方形的工具。

(5)易:容易。

(6)茹:蔬菜的总称。

(7)遂:成就。顺利做到,引申为顺利成长。

(8)无间:没有间隙。

老聃论下

天下之道,惟其辩之而无穷,攻之而无间。辩之而有穷,攻之而有间,则是不足以为道。

昔者六国之际,处士横议,以荧惑(1)天下。杨氏(2)“为我”,而墨氏(3)“兼爱”。凡天下之有以君臣父子之亲而不相顾者,举皆归于杨子;而道路之人皆可以为父兄子弟者,举皆归于墨子也。夫天下之人,不可以绝其相属之亲而合其无故之欢,此其势然矣。故老聃、庄周知夫天下之不从也,而起而承之。以为“兼爱”“为我”之不足以收天下,是以不为“为我”,不为“兼爱”。而处乎“兼爱”“为我”之际。此其意以为,不“兼爱”则天下讥其无亲,不“为我”则天下议其为人。故两无所适处,而泛泛焉浮游其间,而我皆无所与,以为是足以自免而逃天下之是非矣。

夫天下之人,惟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是以其说可得而考其终。今夫老、庄无所是非,而其终归于无有,此其思之亦已详矣。杨氏之“为我”,墨氏之“兼爱”,此其为道莫不有所执也。故“为我”者,为“兼爱”之所诋;而“兼爱”者,为“为我”之所毁。是二者,其地皆不可居也。然而得其间而固守之,则可以杜天下之异端而绝其口。盖古之圣人,惟其得而居之,是以天下大服,而其道遂传于后世。今老聃、庄周不得由其大道,而见其隙,窃入于其间,而执其机(4),是以其论纵横坚固而不可破也。

且夫天下之事。安可以一说治也。彼二子者,欲一之以“兼爱”,断之以“为我”,故其说有时焉而遂穷。夫惟圣人能处于其间而制其当,然“兼爱”“为我”亦莫弃也,而能用之以无失乎道,处天下之纷纭而不失其当,故曰:“伯夷,叔齐(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而柳下惠、少连(6)降志而辱身。言中伦,行中虑,虞仲(7)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夫无可无不可,此老聃、庄周之所以为辩也,而仲尼亦云。则夫老聃、庄周,其思之不可以为不深矣。盖尝闻之,圣人之道,处于可、不可之际,而遂从而实之,是以其说万变而不可穷。老聃、庄周从而虚之,是以其说汗漫(8)而不可诘,今将以求夫仲尼、老聃之是非者,惟能知虚实之可用与否而已矣。

盖天下固有物也,有物而物相遭,则固亦有事矣。是故圣人从其有而制其御有之道,以治其有实之事,则天下夫亦何事之不可为?而区区焉求其有以纳之于无,则其用力不已甚劳矣哉!夫老聃、庄周则亦尝自知其穷矣,夫其穷者何也?不若从其有而有之之为易也。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而又曰:“常有欲以观其徼(9)”;既曰“无之以为用”,而又曰:“有之以为利”。而至于佛者,则亦曰“断灭”,而又曰“无断无灭”。夫既曰无矣,而又恐无之反以为穷。既曰“断灭”矣,而又恐断灭之适以为累。则夫其情可以见矣,仲尼有言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夫老聃、庄周,其亦近于中庸而无忌惮者哉!

【注释】

(1)荧惑:炫惑。

(2)杨氏:指杨朱,战国时魏人,字子居,又称杨子,阳子或阳生。其说重在爱己,不以物累,不拔一毛以利天下,与墨于“兼爱”说相反,同为当时的儒家斥为异端。著述不传。

(3)墨氏:指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鲁国人,作过宋国大夫,死于楚国。他主张兼爱、非政、尚贤等,反对儒家的繁礼厚葬,提倡薄葬,非乐。

(4)机:时机,机会。

同类推荐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河山,抒发自己的郁闷的心绪。但同时他也绘制了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瑰丽的风景画:广大的乡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静静的顿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腾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风雪……在它的作品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无怪当时就有人说,读了普希盘的诗,俄罗斯人的压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罗斯人仿佛从普希金的诗中才以识了自己伟大的祖国,认识了祖国的美。这至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 智慧故事荟萃(上)

    智慧故事荟萃(上)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上册收录了庞统察虚断案、曹操坐山观虎斗、望梅止渴、曹操施奸防刺、给敌人留条活路、周瑜反间除蔡瑁、庞统假献连船计、周瑜打黄盖、诸葛亮活用兵法等智慧故事。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 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热门推荐
  • 仙妄言

    仙妄言

    天道茫茫,终不见道之尽头,修真到底为何?是天道欺骗了众生还是众生错修了道?亦或是,道本不存在……世人以修道长生,又以长生问道,却始终不知自己追的是什么道,修的是什么果……破碎的大地,苍茫的天空,混乱的法则,枯竭的本源……这,难道就是修真的代价!!!“错了,错了……我们信奉天道,将命运交给天道,但却又想掌握天道……可笑,可笑啊!真正修的,应该是自己!而非道!仙人,你们欺骗了天下众生啊!”
  • 家庭医生参照书

    家庭医生参照书

    现代医疗预防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飞速发展,但各种疾病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涌现,本书《家庭医疗宝典》就是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其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的医疗预防保健知识指导现代家庭的健康生活。
  • 一夜致宠:家有男神好嫁人

    一夜致宠:家有男神好嫁人

    "前世,她痴心错付,爱上衣冠禽兽家破人亡。前世,他爱她护她,甚至为她失去宝贵生命。今生,她婚礼悔婚远离渣男众目睽睽之下跑向他!今生,她定要让那些对不起她的人十倍付出代价!她说:“柯景成,三年前那一夜那个人是你,真是太好了。”他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一夜怎么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五陆征伐记

    五陆征伐记

    一个蓝星的纯正大学生Loser一次雷雨天竟阴差阳错地穿越到六国纷争,妖魅横行,兽人涌动的异世界!在这里他可以实现从小征服世界的梦想不幸的是却穿越到这个世界同样失败的苏毅身上,但这次他不甘心命运的捉弄!试看他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克服重重困难,在异界生存下去,从最低贱的草民,到万人俯首称臣,美女成群,剑指大陆唯一的至高君主!
  • 异世龙魂

    异世龙魂

    陆明龙说:“问鼎昆仑,谁与争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话落,红狮摇晃大脑袋,一个水系——水柱,从口中喷射而出,直喷射陆明龙的脸上。陆明龙意外穿越异界,为了完成敖帝给他的任务,与天魔生死较量。他巧夺天书,失意后的他是否能成功打败天魔拯救三界?又是否能回到属于自己的家?他能做到吗?
  •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西陵下出道七年的巅峰之作!《仙路烟尘》作者管平潮赞曰:简丽朗烈,已具名家峥嵘!著名评论家韩云波评曰:似高山流水,似空谷回响,有余音绕梁之效!前六卷为《沧浪》,第七卷为《沧浪》前传《天下无香》。两部小说均已出版,此为精改版。【唯美情侠】
  • 注意!有人在盯着你:识别身边潜伏的危险

    注意!有人在盯着你:识别身边潜伏的危险

    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你感觉安全吗?你敢在深夜独自上街吗?一个陌生人和你搭讪,你敢相信他吗?你信任新雇的保姆吗?事实上,人们今天所面临的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这些危险不是来自于地震或海啸,而是来自于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危险其实就潜伏在你的身边。一个平日对你笑眯眯的人,可能是想陷害你的人;一个费力讨好你的陌生人,可能是图谋不轨的人;婚前对你言听计从的男人,婚后可能会虐待你。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如何让自己远离危险呢?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加文·德·贝克尔将告诉你:每个人都有识别危险的能力,只要学会使用这种能力,即使坏人把自己藏在好人堆儿里,你也能把他揪出来。
  • 情绪波动与健康

    情绪波动与健康

    本书从情绪调节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情绪波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持正面情绪的处事方法;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波动与自我调节;调节情绪的奇方妙法等六个方面,对情绪波动与健康的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阐述,旨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情绪波动对健康的危害,并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
  • 黑白之间的悔

    黑白之间的悔

    华夏纪元3015年人类迎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超位元素靔的出现轰动了全世界3015年秋科研机构发现了一种新化学元素靔元素因其可以转化为任意元素的特性被称为超位元素人们也习惯称它为万能元素因其独有的特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人们在见证科研机构凭借这种元素“凭空”制造出一块肥皂后全世界沸腾了靔元素被全方位广泛使用,原本安稳不为人知的靔元素变得极度活跃此时的人们还不知道灾难开始了…
  •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50个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50个盲点和误区,给予指向性的牵引。本书奉行感化教育的理念,而且否定了家长的强制教育准则,在无形的趣味中鼓励孩子,让孩子勇敢的去实现自我。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是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