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700000011

第11章 学佛要有自己的佛学思想

1990年我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利用暑假去拜见空有和尚。我对他说:“我要即身成就!”他说:“痴心妄想!佛门里讲三大阿僧祇劫,你怎么能想今生就成就?”我说:“这就是我的最后一世,你怎么知道我未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当时他睁大眼睛盯了我一眼,他知道我是在诡辩。

但我从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修行人应该有胆识、有魄力,深信这就是自己的最后一生、最后一世,这次来就是为了超三界、成佛。如果每个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今生,今生就一定会成就。如果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今生一定没有希望。

但很少有人这样想过今生成就,好多人都把心态摆错了。错误的心态往往是偏见导致的。尤其是修净土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临终往生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土,甚至是凡圣同居土。为什么不把希望寄托在生前呢?这就是根器的问题。

禅宗的思想是从不把希望寄托在来生,或者临终,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如果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你就是佛。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也许这一个当下觉悟了,下一个当下又迷了。

禅宗、密宗的祖师们通常都爱问一个问题:你学佛是为了什么?你们也可以想一想,内心必须有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证明了他的根性。对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是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个东西摆在面前,每个人的评价会不一样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见。

实际上现在好多学佛的人,学了十年、二十年都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都是在学“佛”的思想。偶尔有个人有了自己的佛学思想,又被视为歪门邪道。为什么祖师大德都有自己的佛学思想呢?当然,许多祖师在当时也被视为“邪道”。清朝著《心灯录》的湛愚老人是一个大成就者,当时雍正皇帝就不认可他的这本书,说是歪门邪道,《心灯录》被他列为第一禁书。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别人是邪知邪见。自己又没开悟,怎么知道别人是邪知邪见呢?人家写出来是人家学佛的体会和思想,你自己没有,不觉得惭愧,还说别人的不对!难道学佛就不允许有自己的佛学思想吗?是不是只有符合你所理解的悉达多的思想才是正确的,不符合就不正确呢?

曾经有人对我讲过这样一句话:大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每个学佛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是只有符合你理解的释迦佛的思想才是正确的,不符合就叫歪门邪道。许多菩萨、祖师、大德都有自己的思想。

现在有许多学佛的人,别人不和他走同样的路,他就认为人家是错的,不和他一起学佛,他就觉得人家很可怜。我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也从不劝人学佛,只是说出自己的思想,让别人印证一下。

自古以来各教都说自己教派的圣人等级最高,是至高无上的。基督教说耶稣最高,伊斯兰教讲穆罕默德最高,道家说老子最高,儒家又讲孔圣人最高。我经常分析自己的内心:是否对释迦佛不够尊重?或者不忠诚?因为我从来没有认为我的祖宗最高,别人的不高,也从不觉得不学佛的人可怜。《圣经》《道德经》《古兰经》《四书》我都读过,我觉得他们都是圣人,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尊重。人们常说卖瓜的都说自己的瓜甜。我在家时曾经种过瓜,卖过瓜,但从不说我的瓜比别人的瓜甜,只是让人家尝一尝。人家不尝,也不勉强。

实际上我学佛十几年,从来没有主动度过众生,甚至连随缘度众生都不愿意,有的缘分来了我还推掉。我觉得他们生活得好好的,并不觉得痛苦,你给人家讲一通娑婆世界这也苦,那也苦,如同火宅。人家一听,可能觉得很苦,也可能不认可。好多人度众生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有时我也很佩服那些上门宣传,劝人学佛的人。但不知为什么自己就没有这种想法。

有人问我闭关是什么愿力,我说:“没什么愿力,就是效仿古人的做法,住到山洞里,很自然、很轻松地就闭关了。”就像现在建这个闭关中心一样,也没发什么愿。很可能是自己心量太小,当时闭关时,山民在附近砍树,炸石头,放火烧山,开荒。我觉得他们把这里的风景破坏了,劝说他们,他们就说:“这又不是你的山,是我们的地方,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气之下,我就把这片山买了下来。买下来之后要干什么呢?慢慢地思路就出来了,干脆建些关房吧。这一切好像是被缘的力量推着走。

回忆自己出家这十多年,几乎每件事都是被一种力量推着走。古人讲:“随缘消旧业。”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消旧业,还是在造新殃。因为国内目前还没有人建闭关中心。我想办好这件事,但不知能否办好。因为建关房容易,领众修行很难。

有人讲:“100个人闭关,99个着魔!”实际上并不是闭关都会着魔,只要境界出现时不去执著,即便是魔,也会为你所用。就看你执著不执著,执著就着魔,不执著就增长道业。

我们做任何一件利益众生的事,只要动了做这件事的念头,“感应”和“护法神”就会出现。尤其是你真的为这件事去忙,去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天地鬼神都会出现。

好多学佛的人对“龙天护法”“鬼神”是否真有还持怀疑态度。实际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对存在。比如有天就有地,有土就有石,有看得见的就有看不见的,怎么会没有鬼神呢?鬼神,有的是人转化的,有的是精灵鬼怪修成的。

学佛不像做其他事情,世界上绝大部分事情都是向外找,唯独学佛修道是向内找。向外容易,向内难。对一个人来说最难的是了解自己。我们连别人都不了解,怎么可能了解自己呢?实际上能了解自己,就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别人。古人都是先了解了自己,再去了解别人。

成佛,最初就是要先了解自己。你们会说:“了解自己还不容易吗!”果真了解了自己,学佛也就入门了。正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学佛才这么难。如果我们针对自己写一篇文章,把自己剖析一番,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人,再对比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认识一定不一样。

实际上佛就是彻底地了解了自己以后,又了解了众生,当两个了解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了解时,就与众生融为一体了,所以佛能与众生沟通。而我们每天都渴望与佛沟通,就是不愿意与身边的父母、众生沟通。

今天我接到两个朋友的电话,他们讲的是同一个问题,甚至向我哭诉说他理解别人,而别人不理解他。我说:“如果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你真的了解别人,你就能与别人沟通。你认为别人不了解你,实际上是人家不认可你,你才哭。否则,你一定会笑。大家都一样,只是走的路不同而已。”

修行,要与众生接触,与众生打成一片。因为是众生成就了我们,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

同类推荐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 往事百语(三)

    往事百语(三)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末世纪:丧尸来袭

    末世纪:丧尸来袭

    能够在末世里幸存下来的,不是疯子,就是比丧尸更加可怕的怪物。
  • 只要你相信

    只要你相信

    陈晨和李小丹是相依为命的高中同学,高二那年陈晨早恋,而李小丹和自己暗恋多年的人继续无关痛痒的做着普通朋友,偶然的机会他们和另外一班的几个男生人成为很好的朋友,而之后陈晨的早恋并不顺利,已经成为好朋友的李骐骥在这个时候给予了陈晨最温暖的支持,李小丹也心生嫉妒。在高三高考时,一件误会让他们成为陌路,再也没联系。多年后,他们都已经毕业很多年,在C市,陈晨和李骐骥再次相遇,希望命运终于能够眷顾。
  • 许念,这一次我绝不放手

    许念,这一次我绝不放手

    和所有平凡女孩一样,许念步入大学后遇见喜欢的人,陆山。陆山对她宠爱有加。却在结婚前死于非命——亲手害死陆山的那人,她竟然于他有救命之恩。多年前,冰天雪地的夜晚,许念替他取出子弹。脸上被冻得发红,额头和鬓角也都被汗水给浸湿。可她笑的那样好看,一双眼黑漆漆地像是还透着光。他在她眼里看到了欣喜的眼泪,她举着镊子,说话都不利索了:“取出来了……取出来了。”她笑容青涩,就这样取出了他的一生真心。再见他时,他用巨额投资换她一笑;他精心布局,她被迫“金屋藏娇”。
  • 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人是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高智能的人才是支撑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随着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的价值与地位更加凸显,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与核心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大。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人们普遍重视人才战略的研究,并把人才战略作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 女神保镖

    女神保镖

    有着律师职业的梦想,有着称霸世界的野心,有着不平凡的运气,身边有着美女的陪伴,这样的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刺激经历呢。。。。。。。。。
  • 一品婚爱:独溺娇妻

    一品婚爱:独溺娇妻

    为了调查家人死亡的真相,她甘愿委身于他,夜夜承受他疯狂的欢爱。为了隐瞒事情的真相,他用威胁强迫的方式,逼迫自己心爱的女人留在身边。她飞蛾扑火,褪尽光华,在爱与罪恶中沉浮挣扎,一次人为的精心设计,让她身陷死亡的边缘。是妻子?棋子?还是这辈子无力改变的隐爱?
  •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

    拉封丹的寓言诗虽然大都取材千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但是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情欲,因此是一面生动地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 极品仙后

    极品仙后

    “许是有事耽搁了,望诸位天神稍等片刻。”七星宫的管事女官若慈见大伙起疑,怕生事端,急忙安慰众人,回头连忙通知小仙女去探探情况。这大好日子,也不知帝君怎么搞的,一大早就不见人影,这会儿人都齐了,连根毛都看不见,翻遍了天宫都未找到人。听说九重天的神女卫天络也跑了,不知道这两是不是约好了逃婚的,若非天命难为,恐怕这两人这辈子都扯不到一块儿去。若慈紧张得手心全是汗,脸上却是一副微笑接待得表情,若是帝君不快点将人接来,恐怕她也快罩不住了。
  • 郊庙歌辞 晋昭德成

    郊庙歌辞 晋昭德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幸福女人给自己的11个礼物

    幸福女人给自己的11个礼物

    身为女人,就注定了她们具有男人无可比拟的资本和优势,任何事业成功的女性,都完全发挥了她的优势。女人的优势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漂亮、风情,也包括女性强大的内在潜能和人格魅力。本书讲关于女人的十一大优势向你娓娓道来,希望让女性读者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以往不曾发现或不够重视的潜能优势,助你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