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700000012

第12章 明心见性与证果三者的区别

今天讲一讲明心、见性、证果三者的区别。

学佛的人经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什么学佛一定要明心,一定要见性,一定要证果呢?明的是什么心?见的是什么性?证的又是什么果?没有明心,能不能见性?没有见性,能不能证果?为什么古人把它们排列得如此有序?明什么样的心,才是真正的明心?见到哪种程度的性,才是真正的见性?提到证果,学佛的人都知道要分很多层次。罗汉分四个等级,菩萨有十地,就连佛还分法身、报身、化身三种。

常听到大家说某某学佛已经见性了,这种人见的是哪种程度的性?见性之前是否明心了?心有真心、妄心和肉团心。肉团心与佛门所讲的“心”是不一样的,修行人明的不是这个心。无论你明的是哪个心,学佛首先要明白真心与妄心的区别。什么是妄心?什么是真心?通常讲:“这个人妄想多,很散乱。”这讲的就是妄心。有时听人说:“这个人功夫很深,入了境界如如不动。”这指的就是真心。

为什么说“明心见性”,而不说“见心明性”呢?对于初学佛者,佛门里通常把心分为真心与妄心。但对于大成就者,真心与妄心是同一个东西。想知道乃至明白自己的真心,需要妄心的显现。尤其在静坐中,当杂念特别多,很散乱时,这个境界指的就是妄心。有一天你明心见性了,会发现:散乱的杂念也是真心在起妙用。但这个境界是功夫,不是理论。如果你的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会感受到“心”与“性”是一不是二。既然如此,为什么祖师要把它分成两个呢?把它一分为二来讲,大家会更明白。

如果用“理”和“事”来讲,明心偏重于理,见性偏重于“事”,也就是功夫。如果你是从理走到功夫上,再从功夫上走出来,你会感到理和事原本是一体。如果不是这样(理→事→走出来),理还是理,事还是事。

大家可能会问:“理和事怎么衔接?怎么运用?”这就涉及到大家经常提的一个问题:是闭门修炼自己,还是走出去修炼自己?这是一个让出家和在家修行人都疑惑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应该彻底地走出去,通过做人做事来修炼自己。有的人则主张与世隔绝,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修炼。实际上你会用功,两种方式是一样的;你不会用功,哪种方法你也用不上功。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下手呢?就像刚才静坐时,念佛机一直在播放六字大明咒。期间有几秒钟我被念咒的声音转走了,也就是住在声音上了。六根降伏不了,就会被六尘带走。我们用功不应该住在色、声、香、味、触上。如果眼睛看到好看的颜色移不开,就著在了色尘上;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移不开,就著在了声尘上;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如何管好六根,不让它被六尘带走呢?就是要用功进入状态。用一句流行话来说就是“进入功态”。就像看电视,如果非常投入,进入到电视情节里面,周围的声响、动静都感觉不到,这也是进入了一种状态。一个人打坐一旦有了境界,就被内在的境界抓进去了,六根自然容易关闭,六尘也就干扰不了六根。而我们现在是被外界的声音拉走了。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内在的境界,自然被外在的境界所转。

打坐时,听到有人叫你,或者听到歌声,这是过去世脑子里录进去的东西,不是外界的声音。

要降伏妄心,就必须把真心找出来,也就是必须“见性”。心、性是一不是二。一个用功的人就怕境界不出现,只要境界出现,就会有禅悦和法喜,就不会腿痛。虽然佛门里很反对人谈境界,总是呵斥谈境界的人,但如果没有境界出现,说明你修行还未见到消息和苗头。

境界是修行过程中的消息和苗头。就像打井一样,如果打了很深还未见湿土,说明还没有消息。继续打下去发现了湿土,甚至快带水了,就说明水快被打出来了,也就是见到消息和苗头了。

我们现在打坐还没有境界,如果有,也是以胡思乱想为“境界”。古人所说的境界是指比较高的境界,比如天眼有所打开,接收到一些隐态的信息等。但是,一旦执著在这些境界上就会很麻烦。所以祖师大德们都强调不要执著境界。

只要路走对了,每一步都会有道中的消息,除非你没有入门。如果一个人不把对外界执著和留恋的心转移开,他是无法深入到内在境界中去的。为什么有的人腰杆子一挺,眼睛一闭,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因为他享受内在的境界去了,外在的境界干扰不了他。这时候即便六根没有完全关闭,前五根也可以完全关闭。

关闭眼根比较容易做到,但静坐的人耳根非常敏锐,外界一点点声音都能听到。如果这两根能关闭,自然会耳聪目明。刚开始打坐无法关闭第六根(意根),但前五根完全可以关闭,并渐渐渗透到第六根,自性之光就会渐渐升起。如果六根能完全关闭,自性之光就会完全显现。

如果现在把灯关了,你们闭上眼,眼前是一片漆黑,这就是所谓的“漆黑桶底”。修行就是要打破眼前的无明,也就是要打破这个漆黑的桶底。眼前的无明不打破,你就无法往上修。有一天闭上眼,看到了光明,你的修行就上路了。即便只是一点点的亮光,也是悟道的消息。如果眼前的无明打破了,出去讲法,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讲圆满。自家宝藏永远是属于自己的。

妄心的力量与真心的力量是同一个力量,只是你还没有认识到,更没有降伏这股力量。眼为什么能看?耳为什么能听?嘴为什么能说?你会说这些器官自然就具备这些功能。那么人死后,这些器官还在,为什么就不能用了呢?这说明眼、耳、嘴的背后有一个操纵者,能看、能听、能说的不是眼、耳、嘴,而是那个操纵者。眼、耳、嘴用的是同一个力量。那个力量、那个幕后操纵者只有借助眼、耳、嘴这些工具,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它每天都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显现它的作用。

如果你通过一种训练方法,把眼、耳、鼻乃至六根这些工具都关掉,幕后操纵者就不会再向外作用了,这股力量自然就会显现。它在哪里显现呢?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你所在之处它就在,你不在之处它也在。它不会因为我们在与不在,而存在或不存在。

那么你们会问:这个力量或东西是靠明白的,还是靠见到的?是靠见到的,也是靠身心感受到的。但是在见到和感受到之前,必须有一个明白真心和妄心的过程。

明心容易,见性难。经书和祖师大德们的开示都是同时讲两边的境界。因为通过讲两边才会有比较,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世间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一个,你会明白另一个。比如在白布上放红色的牡丹花,就是为了让你把牡丹花看得更清楚。要想让任何一个图案完全体现出来,都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底色来衬托。修道也是如此,真心犹如牡丹花,妄心犹如白布,只有用妄心来衬托真心,我们才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但用功的人往往不喜欢底布,总想直接看牡丹花。没有底布,再加上功夫不够,你怎么看得到牡丹花呢?只有当你的功夫特别纯熟时,才不需要底布来衬托牡丹花。

如果你想通过静功把真心找出来,你如何把静功培养出来呢?当静功培养出来以后,你又如何把真心找出来呢?天天关在屋子里以静求静只是一个阶段。如果能把握自己的六根,根本不用把自己关闭起来。你走到大街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六根不动,这与把自己关起来有什么区别呢?你关不掉六根,把自己关起来,只是看不见外在的事物,你的功夫仍然用不上去,又有什么用呢?

今年夏天我到五台山,在一个女众道场讲开示。一个比丘尼说她天天被六根烦得不得了,问我能不能帮她关掉。我说:“有一个很快的方法,少则三天,多则七天。五台山有一条香火街,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那儿挤来挤去。你把头剃得亮亮的,穿得整整齐齐的,每天在这条街上走十个来回。至于什么结果,现在感受不到,过段时间我会打电话问你。如果相信这个方法,你就去做。”

她果然去做了。后来我问她,她说头一天根本无法忍受,快崩溃了。第二天轻松多了。第三天就更轻松了。我问她:“当你晚上回到寺院,闭起眼睛,白天的所见所闻,你能记住哪个镜头呢?”她说全部都看到了,但哪个也记不清。三天下来,她真的达到了见而未见,闻而未闻。她走路的时候也在看,是自然的看,而没有看具体的东西。

用这种方法走了七天,她寺庙的出家人对她评价说:“喊她,她听不见。和人走对头了,也不知道让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她的六根即将或者说有所关闭,内在的力量已经慢慢升起来了。这股力量是从外面返回去的。因为她不用眼根、耳根等六根了,六根自然关闭,这时候有眼等于无眼,有耳等于无耳。一旦达到这个境界,根本用不着把自己关闭起来。严格来讲,这个境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闭。但这也是沿途风光,也不究竟。

我们现在闭关是强迫性的闭关。因为平时达不到六根关闭,所以才走进山洞,贴上封条,强迫自己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到。如果你很幸运,强迫上一两年,也能把内在的力量逼出来。逼出来以后再把关房打开,你也能“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这时候你自然昼夜六时与自性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外在的境界再好看、再好听,你也可以随时回到内在。

刚开始一不留神可能会被外境拽走,就像刚才我一不留神,被念佛机的声音所转一样,但是“知”就像一把宝剑,会把外境与内在一下砍断,你又会回到了了觉知的状态。有时候你把人骂了,打了,过后又后悔,这是“事后觉”。真正有觉知功夫的人是念起即觉,也就是佛门里讲的做得了主。一个做得了主的人是生死自在,来去自由,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如果临命终时觉知未出现,就会被业力牵着走。

死亡是大昏迷,晚上做梦是小昏迷。如果小昏迷做不了主,大昏迷就更做不了主。因为做梦时前五根都关闭了,只有第六根(意)在作用。临终时也是如此,死亡后,第六根也会随之关闭。我问学净土的人:“你怎么往生?”他们都说临终靠佛接引。我说:“尽管你很自信,但做不了主还是不行。即便佛来接你,你也不会跟他走。因为那时候你是处于昏迷状态。”

“明心”是理上的开悟,开悟后在功夫上就不会出偏差,所以明心后才能迈步。但现在大家还没有明心就开始迈步了,所以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明心,你怎么迈出第一步?纵然迈出了第一步,离证果还很遥远。

问:见性后还会不会堕落?

师:见性后,你的贪、嗔、痴不断,怎么会不堕落呢?如果你什么都不爱好(财色名利和吃、穿、用等种种享受),说明你已经超越了六根,什么都不执著了,你见性后就不会堕落。就像我特别爱听音乐,临命终时就可能被音乐接走。

我刚出家时,一位法师对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天天什么都不做(不看、不听、不讲,六根不工作,不追逐外境),又不感到寂寞,这样用功修道就比较快。”十几年前这句话并未引起我的注意,但现在我经常用这句话去观察来到我身边的人。

如果一个人一无所住,转入修道,就是非常利的根器。实际上一个人的根器很容易看出来。如果一个人耐得住寂寞,又一无所求,这个人前世已经修到很高的境界。有的人一没事干就感到空虚无聊,这说明他内在没有力量,必须靠外在的事物来支撑自己。

同类推荐
  •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将对以下内容作出论述:一、命运真的存在吗?如何改变命运?二、人生真如梦境一样是虚幻的吗?一个人活着的生命意义究竟是什么?三、到底是心在脑中,还是脑也无非是心中一物?终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四、灵魂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是“无我”的?这与灵魂是否存在有什么关系?五、如何悟道?涅槃境界究竟在哪里?又如何证入涅槃?六、真正修入禅定到底入的是什么?真实入定境界到底是什么感觉?如何入定?入定的基本步骤和细节是什么?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因“见性“而悟道,那么如何见性?见性是见什么?如何通过量子佛学方式快速见性?本书将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方式,让你直趋明心见性和顿悟佛学实相。
  • 道教

    道教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讲到宗教时,曾说:“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和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以结合成一个民族”,根据这个道理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固有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崇奉的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王)”,相当于一般人通常所称的上帝,这就是中国人所奉拜的相同的神。而我们信仰相同的祖宗就是黄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因此道教是我们大部份中国人所信奉的宗教。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原典凡两万余字,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白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刺客祖师

    刺客祖师

    康宁,在《上古世纪》游戏中,是一个600级幽影刺客,荣誉未满,带着600级幽影刺客的经验,以及对《上古世纪》的了解,重回哈里兰大陆。身为一个刺客,第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实力。而是,懂得完美地隐藏身份。什么是刺客?拥有高超的杀人技术?还是赴死的决心?真正的刺客,一击未中,远遁千里。看见我的时候,你已经死了。ps:康宁说:“我这样出色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好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光亮。但我不说,你肯定不知道,其实我是一个刺客。”
  • 桃落倾城

    桃落倾城

    完成了一个高难度任务以后,正常情况是不是要奖赏她很多很多东西吗,可是为什么却要把她赶出去呢?单纯可爱的某剑灵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是一场早就被策划好的阴谋。不过......“你们可以把我赶出去,但是不准没收我的银子!”某男真想狂吼一句,呆瓜,钱真的比命重要吗......
  • 非缘勿扰:千金总裁婚迷不醒

    非缘勿扰:千金总裁婚迷不醒

    如果用颜色比喻爱情,那顾凌翔是黑色,立坤苏是白色,陆暖暖曾幻想自己的老公怎么着也要是灰色,但想想刘子皓的脸,怎么想都觉得他不是?但他究竟是什么颜色,陆暖暖一下又说不上来。但他的帅气不同于顾凌翔,也不同于立坤苏,他们两人是分明的黑与白,清冷和阳光,而刘子皓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色,自成一体的雅痞,清冷和阳光交替,冷起来可以冰冻你的心,笑起来可以温暖你的心。嫁给你是我情非得已,但到最后我才知道原来你是我的山穷水尽,我愿在这段婚姻中婚迷不醒!
  •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所学校是一部历史,沉积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
  • 大大大妖怪

    大大大妖怪

    这是一个讲述妖现代魔鬼怪的故事。这是一部现代妖怪战争史。
  • 光圈与白鹅羽

    光圈与白鹅羽

    从高中开始,我与小午互相暗恋着对方,但因为小午家庭的原因一直将这份感情留在心里,学校庆典之后,我被转学来的网友小月抢先告白,从此我们走上了虐心的三角关系。小午的出国归来以及她对我表达的强烈思念不断挑战着我对小月的忠贞,直到小午结婚后一切尘埃落定,我对小午的爱情会永远藏在心里直到人生尽头……
  • 护花狂少

    护花狂少

    原是资深级别的穷屌兼学渣,在杨恒的一起英雄救美中,无意中被萌妹纸咬了,却阴差阳错的得到僵尸之血,变成僵尸。从此,杨恒的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泡校花,虐校霸,拳打高富帅,脚踏官二代。黑社会?那是什么,僵尸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清纯校花、杀手萝莉、呆萌僵尸妹、刁蛮古武美女,杨恒游戏花丛,一边是妹纸的贴身高手,一边是牛逼哄哄的超级杀手!
  • 好想和你在一起

    好想和你在一起

    柔和的灯光,铺了满床的玫瑰花瓣,以及单膝跪在她面前的纪言信,这一切……让戚年手足无措,“你起来……起来说。”“你见过谁求婚的时候是站着的吗?”纪言信没忍住笑意。“我、我没有准备……”“我比你大五岁,我已经做好了慢慢等你的准备。家庭的责任感并不用你努力去学,你要分担的,只有我。而别的所有,你都不用担心,最重要的……是你愿意。”她憋回眼眶里的酸涩,放缓了语速,一字一句道:“我愿意。”你知道,我对你一见钟情。
  • 古武杀人术

    古武杀人术

    牛角号一响,战场硝烟四起,嘶喊声、咆哮声、惨叫声、绝望声,绵绵不绝。一场战役结束,数以万计的灵魂进入长眠。以为终于解脱,却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
  • 盗墓王妃之冥皇地宫

    盗墓王妃之冥皇地宫

    她,聪慧漂亮的盗墓女因一次机缘得知了可以重回现代的冥皇瑰宝。为了得到它,她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寻宝的旅途。却不曾想,她的到来绝非偶然亦是必然。他,俊美博学潇洒的王爷。因挚爱“死而复活”让他黯然的生活再一次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爱她、疼她、宠她,护她,将他的一切都给予了他最挚爱的女子。为了可以守护在她的身边,他毅然决然的随她走进了未知的世界。可当他面临做出选择的时候,他又要何去何从呢?是该选择所挚爱的她?还是那一抹来自未来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