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900000031

第31章 白族古代碑刻的体式与语言(1)

体式和语言是文学存在的最基本和最表层的符号形态。它们显现了文人的艺术思维和情感形式,同时承载了文人的文章风格。因此,要全面认识白族古代碑刻就不能不考虑体式与语言上的特点。白族古代碑刻以东汉时期《孟孝琚碑》为始,至清代宣统年间为止,绵延发展近两千年。综览白族古代碑刻的发展史,从体式的角度看,可谓丰富多样。大凡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主要文体,如诗歌、散文均登台亮相。另外如诔、铭、箴、颂等文体亦是不乏佳作。语言方面则呈现多种风格并用,汉语碑刻长期占主流,白族语、蒙古语、梵语等其他语言的碑刻则为白族古代碑刻语言增添了异彩。

$第一节 文体丛生

一、白族古代碑刻的文体概况

在白族古代碑刻中,碑除了具有本身的文体属性外,还成为人们运用各种文学体式书写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白族碑刻中可以看到多种文体的身影,形成了文体多元并生的壮观景象。

历代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文体进行了划分。陆机将文体分为十类: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萧统《昭明文选》将文体分为赋、辞、颂、箴、戒、论、铭、诔、赞、诏诰、表奏、碑志十二类。刘勰《文心雕龙》中列于篇名的文体有三十三种,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集古代文体分类之大成,所论文体达一百二十七种。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将文体分为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杂记、赠序、颂赞、箴铭、碑志,一共十三类。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将文体分为三门十一类,著书门包括论著类、词赋类、序跋类,告语门包括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哀祭类,记载门包括传志类、叙记类、典志类、杂记类。古人对文体的划分都十分细致,除了一些细微的差别之外,对中国古代文体的看法较为一致。

对照白族古代碑刻,可见大部分古代文学的文体。诗如《冯补衮咏唐梅诗碑》、《洱海行诗碑》等;词如《天华山八景摩崖》之《又八景词三》等;诔如《高第先生西逝诔词》碑;铭有《崇圣寺雨铜观音像铭文》碑、《杨和丰铜像铭文》碑、《石宝山海云居铜钟铭文》碑等;箴有《敬一箴碑》、《儒学箴言碑》等;哀祭有《祭杨弘山文》碑、《祭安边将军文》碑等;传志有《师荔扉先生传》碑、《用周禅师道行碑记》等;杂记有《湖塘碑记》、《新建昭应寺碑记》、《同游太极洞》碑、《石宝山记》碑、《游洱海浩然阁》碑、《虎山碑记》等;赠序有《王崧墓碑序》等,十分丰富。

二、一体多文

仔细而论,白族古代碑刻文体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对某些文体的运用不乏佳作。这里以记中的人物传记与山水游记为例说明白族古代碑刻体式运用的艺术成就。

首先看人物传记碑刻。对照白族古代碑刻传记文的发展,可见传记撰者的身份涉及的社会面颇广,并无定规。有的是传主的后嗣,如《明赵仪夫妇行述记》碑的撰者为赵仪之子赵汝廉,赵汝廉乃为“通议大夫南京都察院协管院事右副使都御使致仕”。有的是传主同时期的人,如《明节烈孝廉崇祀乡贤南星高公传》碑的撰者,为“岁进士考品知县眷社晚弟张相度、汪如甫”。《玉波和尚功行记碑》的撰者为叶榆崇圣瑞鹤观法门人正怀,《真如沙门之碑》的撰者为“赐进士出身朝议大夫前翰林院编修姚邑方外友人榘堂刘荣黼”。

撰文者多样的身份,也使得白族古代碑刻人物传记文的创作类型不拘一格。其中书写“股肱辅弼之臣”的人物传记作品如《明赵仪夫妇行述记》碑,赵仪为应天府推官、大军储等职二十余年,办案清白,赈灾济民,被百姓称为父母官;《师荔扉先生传》碑中所记的师范先生为清代地方“名臣良吏”的典范。《明节烈孝廉崇祀乡贤南星高公传》碑则突出高南星的节操。另外《明赵仪夫妇行述记》碑中所记的赵仪之妻段氏是普通的家庭妇女。僧侣传记如《用周禅师道行碑记》、《云南鸡足山建悉檀寺本无上人记》碑、《省机禅师行实碑记》等则有杂传的性质。

从写法上来看,有的人物传记碑刻发扬“纪一人之始终”传统传记的文风。

《明赵仪夫妇行述记》碑中顺叙了赵仪一生的经历。碑言:“天顺辛巳十月十六日生”,又言“戊子闰十月十九日,卒于邸舍。享年六十有八。”从其出生为始,其间历述赵仪幼年居乡,后踏入仕途为官,告老还乡,直至去世的整个人生。碑文排比大量的材料,详尽描述,展现了赵仪丰富而精彩的一生。撰者乃赵仪之子赵汝廉,他对父亲幼年及居乡的事迹乃是“习闻于乡郭父老者”、“习闻于母氏者”,即听从乡亲及母亲所忆而记,显得较为概括。但对其父的为官经历,赵汝廉因“从宦先君”,“乃历官之节,则汝廉间能记之”,耳闻目睹,所记尤为详实动人。碑文突出了赵仪判案的典型事例。碑言其判案时,常曰:“治狱者当以情求律,不当以情迁于律。”可谓秉持情法并行。赵仪将十多年未判决的案件公正地办理,使得纠纷双方心服口服。庚戌年,赵仪任司大军储时期,秉公办事。碑言:“出入之数,丝毫有稽,人服精敏。”又言:“以先君得者,不下数百人。”又 “行之日,父老泣跪道周,曰:‘父母去我矣。’”因赵仪从不贪赃枉法,廉洁办公,在其为官期间,因其判案严明而生还之人不下百人,其高尚的德行为百姓传扬。在其离任之时,众乡亲依依不舍,视为父母官。可见,传记突出了赵仪作为朝廷命官恪尽职守的事迹,塑造了赵仪清正廉洁的形象。

而在一些僧侣传记中,也采用了史传文体的写法。《用周禅师道行碑记》中撰者细述用周禅师的家世以及出家修行过程。碑言:“系出晋阳杜氏之子,初习儒书,亦综诸子,以夙植德本,慨然知两者非向上事。”在出家之前先研习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经典,后转向佛经的研究。碑言:“览般若经,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省,遂投古林和尚为师,薙染焉。”在遍览佛经有所领悟后决定出家,拜古林和尚为师。其出家后,先是在佛寺中“初力田舍”,后来辞师游历。碑言:“汝当遍参知识,顿悟自心,吾日望汝树赤帜于名山也。”从古林和尚的寄语中可见对其寄予了厚望。碑言其“至曲阳”,“抵楚”,“蹑云雾山”,“至峨山四会亭”,“初参荡山印光”,“访天性”,“谒无穷和尚”等。用周禅师游历天下,拜访了多位高僧。碑言“于郡甸普贤寺依壁栖岩,静关乐道”,“以佛法为己任”,“开楞严之讲席”,“瑶铃定堂之嫡孙,发光大方之法侄,构水月庵以居,因水月号焉”。返回滇中后,开始在云南(大理)传布佛教,自号水月。用周禅师一生传扬广大佛法,成为高僧。碑言“于己酉冬二旬香浴辞众,端坐而化”。用周禅师坐化而终。这篇传记如实地记录了用周禅师出家、修炼、传扬佛法直至西逝的人生历程。如碑文交待,用周禅师生平资料的收集经过,先由用周禅师的法嗣克心、野愚等口述于家伯,后来家伯“抵鸡山,谂师出处,言行或见之著述,或征诸老宿,或质之遗干,殷殷向往,有古德之遐思焉”,到鸡足山收集了大量关于用周禅师的履历事迹资料。之后,“适余得告,挽驾梓里,遂千里命使,亟行状而索一言,以垂不朽。”家伯又将用周禅师的人生行状告诉撰者后,才最终写成传记。因此,这篇传记读来,所叙详尽可信,抒发了撰者对伯父孜孜以求的务实精神及对用周禅师不凡的人生境界的崇敬感佩之情。

僧侣传记《真如沙门之碑》言祖真禅师之母“梦白莲入口,觉而有娠,自此不茹荤腥,以乾隆甲申年七月三日诞师”为始,叙述祖真禅师出家和修行佛法、传布佛教的整个人生历程。传文详细记叙了祖真禅师先后“参天台严头陀”、“礼拜回参妙高归源和尚”、“礼拜海玉和尚”等学习醒悟的过程,最后“礼拜得法于会下,嗣临济第三十五世,归地藏寺化缘接众”,修成正果。在这篇行传中,人物对话是传记的一大特色。如祖真禅师与无为禅师同参,遍游诸方的佛法的这一段尤为精彩。不但在对话中交代事件,生动地展现了祖真禅师机敏睿智的形象,同时省去了其他的枝蔓,行文简练而生动活泼,别具一格。

有的传记中,撰者选择了传主人生中的精彩片段进行组合书写,意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人生经历,而对其人生的“始终”则约略带过。

《明赵仪夫妇行述记》中赵仪之妻段氏的传记,就采用这样的行文方式。段氏是一位平凡的家庭妇女,传文选取了段氏人生中典型的事件,突出其性格特征。传文在对段氏生年、身份简略地交代后,引用了其父赵仪的一段话,作为对母亲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宽厚待人的概括介绍。碑言:“尔母少称凝重,濡染懿轨”,又言“吾无内顾而得小就者,尔母之力居多”,将赵汝廉仕途上的成功归功于段氏,并评价母亲吃苦耐劳的品性比起父亲所叙述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赵汝廉特别叙述了父亲赵仪去世后,段氏破除外死者不入家之俗,坚持将其灵柩停放家中一事。碑言“或曰:‘柩入家弗利。’先母曰:‘此吾夫宅也,舍之何适?’”段氏不顾人们的劝告,执意将丈夫的灵柩停放家中,表现了她对赵仪的情深意重。丈夫赵仪去逝后,段氏“旦夕临哭,遂病嗽,而水饮蔬食,哀伤愈切。病剧,却医不治,后先君八阅月而卒,己丑之七月二十日也,享年六十有三”。最后段氏因悲痛过度患病,日日思念亡夫,不肯就医而病卒。段氏对丈夫的爱至死不渝,感人至深,重情重义的形象跃然纸上。

《明节烈孝廉崇祀乡贤南星高公传》以简练的文字,集中突显了高公的忠孝品行。碑言高公“四十八岁以前,完得一个孝字;四十九岁以后,完得一个忠字”。可见,四十八岁是高公人生的分界点,四十八岁以前,高公的人生以孝为大。碑言:“公承清宦之后,力贫攻苦,而后母弟妹茕茕以待教育,公自游泮,旋以月支养亲。每试高等,学宪莫不器重。”高公一心以孝敬后母和供养后母弟妹为任,努力读书,参加科考。碑言:“两赴选拔,八赴秋闱,始以乙酉获售。售之冬,玉溪翁始下世。”可知高公为了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曾经两次参加选拔,八次科考,颇为不顺。就在获售的冬天,其父去世。四十八岁以后传文所记突出了高公的“忠义”形象。碑言:“明年二月,沙贼围城,公力与城守。及城破,公义不与俱生,遂投池水而死。”高公力守城池,城破后为了“取义”而“舍身”,其刚烈而高尚的情操和义举,可歌可泣。高公用其人生,对忠孝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另外,白族古代碑刻中有亦有不少自传。

《云南布政司令史杨公并妻赵氏寿藏铭》乃杨公将及天命之年预营寿藏而自传。碑言:“乃将及五十而知天命,卜地弘圭之阳,营择风厚之土,立于寿藏。其妻同穴,附其先茔。”又言:“一日,持其轴状谒于馆下阁,清(请)文以垂其后,不获辞而次之”,他写好了自传,请姚安军民府教授滇池段澍根据他的自传为其传文。

《锦江偕配寿藏记》中的锦江先生杨珘则是自书传文。碑言:“余年将重轮花甲,嗣子曲指且喜且惧,欲为预造寿藏。余从之,仍欲请文,第名不称。非我志也。素不能文,乃援笔自书。”碑主自述了儿子因其进入花甲之年喜忧参半,要为其预立寿藏。因没能找到合适人选为自己写传,便自书传记。在其自传中,碑主杨珘主要叙述了自己的家庭关系,对其子世仁,其孙化愚婚配、家庭交代颇为详细。

白族古代碑刻中,亦有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作品。

大理的秀山丽水,为文人们撰写山水游记营造了天然的意境。《同游太极洞题记摩崖》中,作者书写了与友人同游太极洞的经历。作者以移步换景之法描述了太极洞的美景。碑言:“洞在南衙西山之阳,山半有窍洼然,右偏一径,斗折而入,深数十丈许。其下有潭,清碧可爱。”可见,太极洞中无论是潭水、洞穴,还是奇石,均清丽可人。碑言:“中一石,卓立如屏,洞深而明,势邪而正,夏凉而冬温,可以避风雨,可以娱心目,其幽奇绝特,莫可名状,殆天造地设之,以遗其人乎。”这里,将作者游太极洞时产生的人与自然契合的深刻感受充分表达,抒发自然风景带给人的轻灵美感。

《游洱海浩然阁宴集临水亭记》碑则将人身处苍洱怀抱,与自然相谐的愉悦感书写得淋漓尽致。碑言:“浩然阁在榆郡东郊,上出层霄,俯瞰洱海,洋洋乎大观也。而临水一亭为尤胜。”这段话位于游记开头,先交代了浩然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后作者追述自己的出游经历。作者自言曾两次出游,皆因“值风而返,兴致索然”,以至于“求一游不可得”。戊申季夏六日终能与朋友相约成行。碑言作者先目见“宿雨初晴,新秧遍野”的美景,后又“击楫中流”,在临水亭一边品尝洱海“跋浪之鱼”,一边欣赏苍洱美景。后言:“凭栏四顾,其西则苍山耸翠,瀑布湍飞,白云飘渺,掩映苍松古洞间。东则冈峦屏峙,塔影矗霄,蟹舍蜗庐,微露而隐。南北则上下龙关雄峙左右,汇泽百里,商舶往来不绝,村落棋布,烟火万家,令人慨然想当年蒙段废兴之故,兴今日小民乐利之休。”苍山叠翠,流泉飞瀑,塔影绰约,白族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洱海上商船往来,犹如绘制了一幅人间美景图卷。就在作者徜徉于自然风光的怀抱时,不觉“心旷神怡”,“飘飘乎有凌虚之想”。

将该碑与《同游太极洞题记摩崖》相比较,各有千秋。从总体上来说,《同游太极洞题记摩崖》行文简洁明快,《游洱海浩然阁宴集临水亭记》则是篇幅较长,读来情致绵延。从两文的意境来说,《同游太极洞题记摩崖》描述了太极洞景观的自然呈现。而着重描写了作者内在心绪与外在自然的契合。在表现形式上,《同游太极洞题记摩崖》中,作者对太极洞的描述客观,以目之所见,描绘“天造地设之,以遗其人乎”,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游洱海浩然阁宴集临水亭记》中,作者借助艺术的联想,将苍洱自然风景与心理活动勾连,同时又将出游乐趣与社会太平、风调雨顺天时地利等方面联系,将作者个人内心世界的超脱澄澈与自然、社会和谐有机交融,使得文章气韵生动而混融深邃。

三、一文多体

白族古代碑刻一篇作品中亦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文体,即“一文多体”,充分体现了文体文学性和实用性的紧密结合。如《大理国渊公塔之碑铭并序》、《故大师白氏墓碑铭并序》、《故大理路杨氏躬节仁义道济大师墓铭并序》等碑中,可见传与铭、序等文体杂合。骈文与散文结合使用者亦是不乏例子。“如《南诏德化碑》是使用当时汉族中流行的骈散兼行的文体”,《袁豆光敬造佛顶尊圣宝幢记》、《兴宝寺德化铭并序》、《护法明公德运碑赞摩崖》等等,亦都属此类。

这里以“二爨碑”为例分析白族碑刻中多种文体的综合运用。

爨氏是古代白族的大姓之一,《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白族代表性的碑刻作品。

《爨宝子碑》采用的文体中,除了墓碑常见的传记之外,还综合运用了“铭”、“诔”、“哀”、“吊”多种文体。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接吻简史

    接吻简史

    接吻是人人都了解的事,但其来龙去脉鲜有人知,丹麦学者克里斯托弗尼罗普教授围绕“接吻的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历史,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吻”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演变之路,将“吻”分成爱情之吻、友谊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类型,用大量的引经据典和诗歌故事,将接吻的整部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书中配以大量世界名画及精美插图,与吻的罗曼文学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本美轮美奂的接吻之书。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旁征博引,为你讲解近300条国人误用至今的文史常识,分析易错的文史常识的来龙去脉,辨析易错的礼仪知识、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法、讲述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典故、揭秘丰富多彩的民俗……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让你恍悟文史知识的真正用法,避免误用的尴尬,增加国学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是编辑、记者等文化工作者及学生的案头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历史枕边书。打开本书,带你进行一场充满奇趣的文化旅行,让你轻松掌握近300条文史常识的准确用法。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成语故事·第一辑

    成语故事·第一辑

    该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具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采取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套图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本套图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凡魔记

    凡魔记

    《凡魔记》讲述的是一个平凡少年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异界,无意中获得了无数万年前六界生灵为之抢破脑袋的至宝,本一心只想做个“安分守己”的纨绔富家子弟,没事儿上上树,捣捣鸟窝,看看花灯,此生足矣。奈何命运多舛,加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安分守己”的梦想终归破灭,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不得不选择了后者。由此,他便也踏上了一条布满着荆棘、充斥着阴谋与危机的奇幻之旅。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绝望当中,他几乎一无所有,全身伤痕累累,但他没有放弃前进,仅剩的侠义和信念支撑着他继续走了下去,他的事迹感动鼓舞了许许多多濒临绝望的人。
  • 木兰奇女传

    木兰奇女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修真分身

    我的修真分身

    新书【最强快递】已经上传,求收藏推荐。…………在一声莫名的雷鸣后,林夕发现在修真界有了一个分身,从此人生天翻地覆……是龙就要翱翔于九天之上,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位面文明的碰撞,无数天骄的对决,无尽之征战,永无止境的血与火……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位面征服史。也是一个誓要诸天尽暗的大魔头成长录。
  •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正文已完】相府嫡女燕无双被夫君和庶妹联手设计致死,熊熊烈火中,她泣血起誓,若有来世,定让这对渣男贱女血债血偿!惊艳重生,她要颠覆一切!父亲薄情,那就让他身败名裂!庶妹阴毒,那就让她们狗咬狗!渣男装深情,那就让他尝尝什么叫锥心之痛……这一世,她掌握自己的命运,守护好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与心爱之人共同谱写一段锦绣华章!百里霈:双儿,纵然江山如画,亦抵过不你唇边笑!燕无双:阿霈,前世债,今生偿,这辈子,我赖定你!【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无小三】【披着重生复仇文的小言情,不喜勿入!】
  • 怜月歌

    怜月歌

    紫薇城,天下第一城。秦双影、师兄月、李洹歌、彤小姐在这里相伴长大。任性倔强的双影自小爱慕师兄李洹歌。彼时的她,觉得爱一个人,就是努力做到什么都不输给他。她处处和他较劲,却将洹歌越推越远。双影为了抢先李洹歌拒婚,前去完成扫平成家寨的任务,归来后却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看透万事,不再粘着李洹歌。而紫薇城里,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曾经最讨厌她的李洹歌,开始缠着她;师兄月比以往更疼爱她,成了她唯一的朋友;成家寨幸存的二少爷成彦铮为了报复她,复仇而来……那些鲜衣怒马的意气年少,那些纠缠不开的情意,在看似平静的紫薇城里散不开化不掉。又是谁,为一生情谊断送自己?
  • 浴血争霸

    浴血争霸

    这是个科技井喷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极为现实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人人富有,社会平等,想要出人头地,想要高人一等,那么只有更加努力的去拼搏,凌莫为了自己的将来毅然加入危险系数最高的宇宙兵种,迎接他的会是什么?是古文明科技,是异族?还是....................
  • 网游之泣血修罗

    网游之泣血修罗

    地球破灭重建,原界突然出现,出现在人类面前的是选择、是超脱!当传承重现人间,将掀起无尽的血与杀戮。追寻上古神话的脚步,征战!前人走过的路注定成为传说,现在走过的路也注定成为过去,时间会因为岁月的沧桑而变久远,岁月也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变苍白……新书:星河武影
  • 娇兰染情(上)

    娇兰染情(上)

    多年前的相遇,注定了两人今生的厮守,可是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又怎会明白他真正的心意?她一心只为政治上的联婚而联婚,却不知,他为她心动,在这一场你追我逐的游戏中,结局会是怎样一种发展?
  • 英雄无敌之信仰

    英雄无敌之信仰

    一个来自地球的年轻人,居然被雷劈到了英雄无敌的世界里。可是,这个系统里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兑换系统?——各族士兵,永恒之井,世界之树,霜之哀伤……赌博系统?——喂喂喂,不好吧居然要我赌博?什么?不朽之盾?我要赌十个……主线任务系统?——好吧,不就是让我扬名世界吗,这个我擅长。人物亲密系统?——泰兰德,艾格文,吉安娜……我想每天早上睁开眼就能看见你们。掌握了神秘的‘信仰’系统,骚年在努力的改变这个框架恢弘的世界,看林海怎么在英雄无敌的世界里真正掌握万物的信仰。
  • 穿越异世 美男别过来

    穿越异世 美男别过来

    人家是穿越,她也是穿越,穿到这不被记载的世界算了,穿到这女子为天的世界算了,穿到一个人人喊打的恶霸身上也算了,可凭嘛她一睁开眼晴先被追杀,又被赐婚?最后又被打的遍体鳞伤。难道老虎不发威,就真被当成病猫了?不给点颜色,他们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