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300000038

第38章 听南怀瑾讲禅宗 (12)

真心当下即是,动念即无。当你恰要用心的时候,会发现其实真心无以为用。真心超越语言思维,率直而出不觉得滞碍繁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要在道理上去纠缠,就容易陷入名相的泥潭。真心是用即无用之广大境界,心入无所着之境界,是为无心,大慈悲心即无心,无着心即无心,无心方能起大用。若真心经常自起心用,相生执着起,那常用之心将趋于昏眛不灵,而起不了心用。现在所说之无心状态,是心之不着一切有相,有心无心本为一体,有心之外没有无心,无心之内没有有心,这一境界和有心之用并无不同。将心觅心,即成法执。修行人所以不成圣道,流入偏见者,都缘于不识心之本体。执心是有者落常见,无者落断见,离此二路,虽知有无兼带,然又以为有而后无,无而后有,这也是未明真心。

在竞技赛场中,运动员们越想夺金牌,越带有各种心理障碍,都可以称之为“用心”,在临场发挥时,就处于“恰恰用心时”的位置上了。但任何运动员的心理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就绝对发挥不好——“恰恰无心用”,自己的功能、技巧反而发挥不好,处处被那个“用心”所牵制而不得其“心用”。对禅宗见道的追求同样如此,而且更是如此。有心于道,道反而隐不可见;而无心于道之时,道却显而愈明。

自法融大师之后,以文辞妙句达禅道心要的,莫如舒州天柱山的崇慧禅师。崇慧俗姓陈,唐四川彭州人,住安徽天柱山二十二年,是牛头宗五世智威禅师的弟子。

一天,一个初来天柱山的僧人问崇慧道:“天柱山的妙境在哪里?”崇慧以诗句答曰:“主簿山高难见日,玉镜峰前易晓人。”

僧人又问:“菩提达摩没来中国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呢?”崇慧回答:“没来之前的事暂且别问,你如今的事怎么样啦?”僧徒表示不领会,崇慧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一点化,让对方豁然开朗。

僧人问天柱境,实际上是在问什么是佛法大意。问的是本体,而诗答的是现象。主簿和玉镜是天柱山中的两座山峰。诗的前句在于揭示天柱山的自然景色之妙,是客观的;诗的后句在于点明人对自然之景的能动感受,是主观的。山高难见指佛法不易得,也借指其僧迷头认影,向外追寻,无有得法之时。峰前易晓喻佛法无处不在,只要学人粉碎迷情,发现自我,则佛法如峰现前。然而僧人仍胶着于有无,崇慧禅师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答之,希望其僧能体会当前,当下承当。

禅宗重视自修自度,并不特别看重外在力量的特色。万古是时间,长空是空间。太远太空,不切实际。出家人进修行,活在当下。佛法处处,佛法就在当下。无处不是佛法,无时不有佛法。达摩带来了达摩禅,与中国有没有佛法没有关系,跟当下亦没有关系。“一朝”是眼前、是当下。“风月”是具体,是自然如是,法尔如是。无数的“一朝”,延续成为“万古”,无边“风月”才会展现“长空”。没有无数的一朝风月,也就没有了万古长空。观万古长空,而不着力于一朝风月,就是空言玄谈,毫无修为的意义。只有抓紧当下,着力当下,认识了一朝风月,才能发现万古长空,体悟万古长空。失去了一朝风月,也就失去了万古长空;失去了眼前、当下,也就失去了过去未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长空万古不变,风月朝朝不同。每个时代,修行人都应当立足眼前,努力修持,心上用功,体解大道,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握了一朝风月,即与万古长空合而为一。佛家讲实际,这就是实际。现代人讲现实,这就是现实。若说现实主义,佛法就是现实主义。一朝风月,是着力于现实。万古长空,是发现了发展了更广大的现实。

◎马祖道一禅师

据禅宗资料的记载,马祖天生异相,大有王者之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南怀瑾先生指出,这样一位堂堂大丈夫,后来成就为南宗禅门的大宗师,声名教化隆盛一时,这与他生具的威仪秉赋也有极密切的关系。

——《禅话》

六祖慧能在世时,对他的弟子怀让预言,说他门下将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这匹小马驹,就是被后人称为“马祖”的道一禅师。道一俗姓马,在佛教僧侣中,以俗姓称祖的,可能就是他了。南怀瑾先生指出,“马祖”这一称谓,是中唐以后其弟子对他私谥的尊称,因为达摩所传的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后,谁都不敢擅自称“祖”,所以这种私底下的称呼虽不尽同于佛教的教仪,也不符合当时的官式法定,却表达了弟子们对他的由衷敬意。

马祖生于公元709年,汉州什邡(四川省中部)人。史书载此人容貌奇异,牛行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触到鼻,脚下有二轮文。童年时期到资州(四川资中北)从“唐和尚”处寂出家,后来到渝州(重庆)圆律师处受具足戒,还曾受法于成都净众寺无相禅师“金和尚”,曾住长松山,游学干州。唐景云元年(710)前后,慧能的弟子怀让禅师到南岳般若寺(观音台)传法,逐渐远近闻名。马祖听说怀让慧能“顿门”禅法,便前往皈依受法。马祖在怀让门下是如何受法的?《传灯录》中记载了一则很有趣的故事。

马祖从四川来到南岳,住在离观音寺西面约一公里的一个草庵里,每天在庵前一块大石头上全神贯注地坐禅修道。怀让禅师见这个年轻和尚天天坐禅,认为他是一个可造就的人,于是便见机施教,拿了一块砖头,当着他打坐的地方,天天去磨砖。

马祖看了几天,开始觉得好奇了,忍不住问:“老和尚,你磨砖做什么啊?”

禅师说:“磨砖做镜子啊!”

马祖感到很吃惊:“磨砖怎能做镜子呢?”

禅师笑而问道:“你学坐禅,是为了什么?”

“要成佛啊!”马祖十二岁便出家做了和尚,却从未有人这样问。

“你既然说磨砖不能做镜,那么打坐怎么可以成佛呢?”禅师说。

马祖冷汗迭出,便很恭敬地问:“那么,怎样做才对呢?”

“这道理如同牛拉车一样,如果车子不动了,你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禅师面带微笑看着马祖,“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状态。”

禅师见马祖若有所思,接着说:“你如果学坐佛,就等于扼杀了佛,你如果执着于坐相,便永远不见大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马祖才真正悟道,跟随怀让禅师整整十年。南怀瑾先生评说,怀让禅师力辟以静坐为禅道的错误,同六祖的作风一样,也是对当时求道修证之徒的针砭。马祖从学习禅静而求佛道,是正常的风规。但一涉及融汇大小乘佛法的心印,就需要像怀让禅师这样的得道者“点铁成金”的一招:

传说马祖俗家以编卖簸箕为生。马祖自怀让禅师处得道以后,曾想回到四川弘扬佛法。四川人听说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到了成都,大家争相膜拜。结果一看是马簸箕的儿子,便一哄而散,没有人相信。因此马祖很感慨地说:“学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

开元、天宝之际,马祖于建州建阳(福建建阳)佛迹岭聚徒传法。建阳人志贤、慧海等都是他的开门弟子。

天宝三年(745)左右到抚州临川(江西抚州)西里山(又名犀牛山)传法,后又在虔州(江西南康)龚公山(宝华山)传法。住虔州三十余年(742—773),开创禅林,聚徒说法,广结法友,成为一个颇具影响的人物。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马祖移居钟陵(江西进贤)开元寺,便以洪州(江西南昌)为中心,广泛开展传法活动,直至贞元四年(788)去世,春秋八十。他的弟子遵其遗嘱将其遗体火化,建舍利石塔于石门山(江西靖安)。宪宗元和年间,谥“大寂禅师号”,赐塔额曰“大庄严”。

马祖门庭繁茂,英才辈出,有弟子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南泉普愿,称洪州门下三大士,计有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后各为一方宗主,散布天下,禅宗至此风靡南北,称洪州宗。另因大师于江西阐扬南岳系禅风,称江西禅,以“江西马祖”闻名于世。

南怀瑾先生指出,马祖门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识,其中尤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称为翘楚。改变佛教东来的制度,首先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而且正式垂作丛林规范的,尤其得力于百丈,所以有百丈创立丛林的说法。

自马祖以来,洪州禅沿着慧能、怀让的性净自悟的方向,进一步突出禅鲜明而强烈的生活意味,认为在众生的日常生活中,事事处处都是真理的体现,众生的起心动念、扬眉瞬目等一切活动和表现,都具有真实的价值和意义。洪州禅提倡“顺乎自然”,休息心思,对善恶也不作思量,进而逐渐构成“平常心是道”的心性论新体系。

心外无法,平常心是道

南宗禅自慧能六祖以下,经青原行思和南怀让两位杰出弟子的作育,已经一反历来死困在经纶义理中的传统,渐启中国佛法的光芒。自怀让大师再传到马祖的手里,以他秉赋博大闳深的气度,充分发挥了活用的教学法,更使极其高明深奥的佛法妙理,显现在平实无奇的日常应用之间,开放了中国文化特殊光芒的异彩。

——《禅话》

马祖的禅法,虽沿续慧能以来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的宗旨,但有着自己鲜明的特性。大师以“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弘扬禅法,用棒喝、隐语、动作、手势等方式接引学人,取代以往看经、坐禅的传统,机锋峻烈,杀活自在,蔚成一股自由活泼的禅风,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禅宗公案,主要围绕着人达到觉悟解脱的心性依据和应当如何对待修行这两个问题。

越州(广东合浦县)大珠慧海禅师,俗姓朱,建州(福建建瓯县)人,依越州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他初到江西见了马祖,马祖便问:“你来这里做什么?”

慧海回答说参方学道,希望求得佛法的宝藏。

“我这里一点东西都没有,还有什么法可求?”马祖敞开怀抱说,“你自己有宝藏还来向我求。”

“什么是我的宝藏?”慧海莫名其妙。

马祖说:“你没管好自己家里的宝藏,甚至还没有发现自己家里的宝藏,只顾东奔西跑,向外去找宝藏,其实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找,都没有你自己的那个宝藏来得最可贵。真的宝藏还是在你自己的家里呀!”

大珠听了反躬自省,当下便体认了自己本来的心地,并不由于知觉和感觉,以及外界的反应而生。此后六年,大珠随侍马祖左右,后因他受业的师父道智和尚年事日高,他不忍心不管他,便禀明了马祖,即回越州侍奉业师。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男配上位

    重生之男配上位

    爱上一个对的人,两情相悦,温柔缱绻以相老。爱上一个错的人,不过是伤心一场,相别陌路。若爱上的是个人渣,却会让人丢了心、失了财,丧了命。叶欢歌一直以为郑绍是她命中注定的良人,到最后却发现所谓的良人不过是披着好男人皮的渣男。重活一世,看她如何双剑合璧,斗渣男,批黑蜜,奔向幸福大道。
  • 寞桃花开自倾华

    寞桃花开自倾华

    陶夭是个不谙世事的姑娘,单纯,热情,引人向往。冉邵熙是华王朝的战神,冷漠,无情,令人恐惧。首次见她,一袭粉衣,三千青丝绕人心肠,眉眼弯弯歪头看他。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脑海里在看到她时便蹦出这句诗。她给指明道路,他不负圣望又一次立下战功。"我叫陶夭,陶瓷的陶,夭折的夭。""夭夭,我定不负你一生年华。""夭夭,我从不管你是谁,只要是你我便认定了……""夭夭,夭夭,我的夭夭……"
  • 漂世界

    漂世界

    海边的山坡上,一个日渐老去的男人,对于曾经的那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他的儿子云强肩上背负父亲当年留下的阴影,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山之巅,云强俯看着这个城市,灯火通明,他像一个失落的幽灵,游走于城市的边缘,在无人之地,独自悲伤与逃亡,这是一个黑暗与疯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云强漂在自己的世界里。
  • 思路决定出路的24堂课

    思路决定出路的24堂课

    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即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普通人,思路决定自己一个人和一家人的出路。对于领导人,思路则决定一个组织、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出路。任何的成功都是起因于一个思路,任何的失败也都是起因于一个思路。好思路成就你一生,坏思路毁掉你的一生。所以说思路就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所以导致了人生的出路不同。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思考模式的不同。任何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和方法,更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结果改变人生。思想有多远你就能够走多远!
  • 重生之小妻大翻身

    重生之小妻大翻身

    重生回到十八岁,亲人都还活着,婚礼还没开始。这一次,再也不会傻逼的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十年后任由他一纸离婚协议而羞耻的在家里偷偷地搞自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疡科心得集

    疡科心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回国入学,本想平静度过高三,殊不知这一年内却发生了太多令人诧异之事。刚来学校不久,便相识了校园几大男神,并与之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碰撞,在生日来临前的十一天,每天都能收到来自神秘少年的蓝色妖姬,明明是双生子,但她与哥哥生日却不一样。生日当天,一场巨大的阴谋和真相浮出水面,神秘少年再度出现,带来了蓝色妖姬和桔梗花,在两种花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令人揪心的秘密?她与哥哥究竟是不是双生子?得知真相之后,旧爱与新爱如何抉择,而她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 让老板欣赏的白领秘书

    让老板欣赏的白领秘书

    本书全面解答了秘书工作中各种疑难问题,阐述了秘书的自我角色界定,与老板相处的艺术,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形象等策略。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1)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