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4000000025

第25章 小说家:艺术、事业与虚构才能(2)

王小波显然觉得,文学应该多样化,单纯追求作品的教育意义,并不能促使我们国家文学事业繁荣,反而只能对其的发展形成阻碍。何况,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糟不可言的事情,他不相信我们国家几万万读者都傻愣愣地在等待着接受教育。他觉得事情恰恰相反,我们国家读者的水平是很高的,他在接受采访时和在自己的文章中都提到这一点:读者的水平很高,所以,我们根本不必通过小说负起道义的责任,通过小说给读者以教育意义什么的,这完全犯不着。

但是,文学应该具有教育意义,这是大家对小说主流的看法,很多编辑也对他说,希望他的小说能让人可以看懂,还要有点教育意义。王小波倒觉得这件事挺逗的,因此在文章中使劲讽刺这一点。他的短篇《茫茫黑夜漫游》中多次涉及了这一点,说他讲的故事,在美国听了没人不笑的,中国人听了却没人笑,还反过来问他说,这个小说的教育意义在哪里,倒能把他给逗笑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他就只好也给自己的故事准备两块四四方方的板砖一样的教育意义,在故事讲得差不多时,掏出来给你一下,打得你迷迷糊糊,觉得很过瘾。

这显然不是王小波理想的创作理念,什么教育意义,这是他从来不考虑的问题,在他看来,写作要追求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把小说写好了,反反复复地修改,直到把每一处地方都写得让自己满意为止。王小波把这种写法叫作“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他特别喜欢杜拉斯的《情人》,那部小说就是这样写成的。他自己的书,也在用这种方式写着,譬如他的《黄金时代》,他就改写过很多遍,反反复复地调动其中的每一个章节,进行重组,直至小说达到完美。

这样的写作方式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一个朋友曾打算要写小说,就问王小波,小说应该怎么写,王小波就把自己这样的写作方式告诉她,结果对方听了之后觉得太困难,就把写小说的念头放下了。其实这过程虽然是繁难的,但是在写的时候,作者是非常享受这一过程的。每次看到自己的文章质量有所提升,那种感觉本身就是写作带来的收获。因此,王小波觉得,任何一个作者,都应该尝试一下这样的写作方式,这对自己来说是有好处的。

文学作品的格调问题

王小波的这种写作理念有点超前了,因此受到了不少批评,最主要的批评是,他的小说格调不高。王小波的作品《黄金时代》出版的时候,就有人这么批评他。这促使王小波开始关注有关格调的问题。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格调高不起来,事实上他也不觉得写作的时候应该想着格调什么的,如果让他来看的话,写作的时候不仅不应该想着格调,反而还应该放弃格调。

别人说,他的作品格调是不高的,但倘使你问对方,到底什么是格调,其实他也说不出来,因为细细去想,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王小波引入了科学定理,才算将格调的意思解释清楚,得出的结论也说明了,写作的时候不该注重格调,否则写作就会遇到灾难。由此再来看,倘使那些批评王小波的小说格调不高的人,他们真正弄明白什么是格调的话,也就不会再批评他了。

王小波又举出了电影里面的例子来说明,就像《庐山恋》,男女主人公在庐山上大喊:“I love my motherland!”喊得连大地都在震动,于是他们的格调就很高,影片本身格调也很高,后来还得了奖。但是光顾着追求格调,片子就显得有些不切题,因为在男女主人公相爱时,说的应该是“我爱你”,而不是爱祖国、爱人民什么的,因此有人就说没看懂这部电影拍了些什么。

举出这个例子,王小波是想说明,有时候艺术和格调是不相容的,如果一味追求格调,那么艺术就会走上衰亡。“文革”的时候那些作品就是这样,一味追求格调,写的全是高大全人物,最后就导致了谁也不爱看它们。因此,如果是王小波的话,在艺术与格调相互矛盾的情况下,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艺术,放弃格调,也正因为这样的理念,他的小说受到了批评,被人认为格调不高。

别人会有这种看法,最主要的原因是,王小波的小说里面写到了性。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性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格调低下的,小说写到了性,格调就也高不起来。但是王小波不赞同这样的看法,食色,性也,这本身就是人的一部分,不能说这是格调低的东西。而且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格调是高是低也很有问题,因为众所周知,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写到性。事实上很多文学大家的作品都有这种内容,所以,文学作品的格调永远高不起来,除非把小命根一刀割掉。

那些看文学作品要追求格调的人,对作者来说当然是一种损害,就算是对读者,这种态度也是很要命的。因为这样一来大家势必纷纷效仿,以证明自己格调很高。这就是王小波在文章中讨论到的关于媚雅的问题,即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当初王小波在美国的时候,朋友热情邀请他去听了几场高雅的音乐会,王小波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在里面熬了两个半小时。说实话他根本没听出那些高雅的音乐有什么好的,所以在这期间他感到痛苦不堪,由此他得出结论: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对人也是有害处的,尤其是像他这样的俗人!

幽闭型小说和想象力

在王小波写作的时候,文字在他笔下是充满自由的。1995年之后,他写的杂文明显少了,开始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他的那几部长篇创作上。这几年他写了三部历史长篇小说,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这三部长篇小说被收进《青铜时代》一书出版。王小波自己对此的形容是,“很长的、古怪兮兮的小说……比较个性化”。就他本心而言,他还是喜欢写这样的东西。

王小波觉得,作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解释自己,一类是开拓世界。前者如海明威,其实海明威还不够典型,像《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更加明显。这类作者写发生的一切,往往注重笔下故事的真实性。笛福就是如此,每次在小说的序言或者正文里面,他总是要发表声明说,他的故事是真实的,毫无虚构。他甚至觉得,虚构是可耻的东西,是一种谎言。而后者则像卡尔维诺和尤瑟纳尔,用想象力来营造世界,王小波的写作理念倾向于后者。

在王小波看来,一个作者如果要把写作当成终生的事业,还是应该走后一条路。尽管,大众流行的观点,觉得小说还是应该贴近生活云云,但是从艺术的角度讲,用想象力营造小说世界,是更值得作者尝试的。也正因此,王小波不同意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真即是美”的文学理念,觉得只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和想象力的世界才是美的。因此,大家常常说的,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就觉得,其实生活之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不配出现在小说里面的。

因为有着这样的看法,王小波就不太喜欢张爱玲写的东西,她的作品多半写到旧社会的家庭生活,媳妇和婆婆之间的斗争,那种早晚唠叨、尖酸刻薄、捕风捉影、指桑骂槐、透着琐碎和烦躁的生活。王小波坚持认为,一个人可以写痛苦、写绝望,但是不该总写些让人心烦的事情,一件事已经让人心烦了,写出来让人看了更加要烦,从中丝毫收获不到快乐,只有痛苦,这很要命。

像张爱玲的这类小说,王小波把它称为“幽闭型小说”,即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充满压抑的情调。张爱玲笔下的家庭,就像是一个囚笼,一个噩梦。但是,这不过是很小的噩梦,还有像社会这样更大的噩梦,“准确地说,是人文环境,假如一个社会长时间不进步,生活不发展,也没有什么新思想出现,对知识分子来说,就是一种噩梦,这种噩梦会在文学上表现出来”。

王小波说,初次读张爱玲的小说,是在他美国留学期间。那时他读着那些小说觉得怪怪的,回国之后发现青年作家的作品都是这个味,这时候他才知道不是张爱玲怪,而是他自己怪,但他依旧觉得,小说不仅仅只有一条途径,它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他的作品就背离了这条主线,在想象力中恣意遨游。

王小波始终觉得,“文学事业可以像科学事业那样,成为无边界的领域,人在其中可以投入澎湃的想象力”。想象力就好像一朵朵美艳的鲜花一样,透露出精致和美雅,给人以自由和兴奋的感觉。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认为的那样,写小说的人要让人开心,就要有虚构的才能,并且要有施展这种才能的动力。而看小说的人想要开心,也要能欣赏虚构,并且能够宽容虚构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大法师

    大法师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告诉洪蒙,只要他能够在《创世》中混出名堂,那么女孩儿就成为他的女朋友。洪蒙最终被女孩儿的诺言给征服了,于是,毫无顾忌的进入了《创世》,意外的获得了隐藏职业冰霜法师,于是,菜鸟开始蜕变...鸿蒙,公众微信号:hongmeng0316作品最新资讯会在这里告诉大家
  • 始有集

    始有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向达、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外国文学的翻译,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作品的翻译问题。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
  •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本书是一本提高睡眠质量的指导书,旨在帮助读者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心疲惫的状态。作者深入浅出地解答睡眠中的一切问题,告诉读者如何才能克服障碍。
  • 邪王魂妃:妖孽废材七小姐

    邪王魂妃:妖孽废材七小姐

    她本是24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血王.至高无上,不想被“亲生”妹妹陷害,最终坠落生死崖.一朝穿越,她已经不再是那至高无上的王,而是一个豪门世家的废材七小姐.一个连武、魂者都成不了的废物。但是好不好的是,竟然带着24世纪创举之作的逆凤系统重生在此.从此踏上女帝传说,只是为毛不知为何后边跟来了一个甩都甩不掉的某货,谁来要啊,某女举起双手双脚拍卖......【片段一】某妖孽邪魅地一笑,一把拦着某女的腰,无良地笑道:“爱妃,给本王生个娃怎么样?”某女听都没听,直接一脚踹上去,潇洒走人.
  • 荒唐的觅食者

    荒唐的觅食者

    某酒楼的服务生彦子锋为了赚取更多的工资决定转行做太平间守夜员,最后一天招待的客人中的一位美女却出于某些特殊原因尝试联系他,彦子锋平凡得人生从这里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 上古世纪之守卫一战

    上古世纪之守卫一战

    上古世纪之守卫一战简介他们,来自上古时代,他们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那儿的人们安居乐业……突然,一天,占卜法师告知天下:天生异象,巨龙随红光从天而降,血流成光,家破人亡,世界末日,八位勇士……(欲知详情,敬请阅读!)
  • 吾家炮灰初长成

    吾家炮灰初长成

    来自高等文明的机甲师重生在了一本名叫《名门千金复仇记》的小说世界之中,成为了爽歪歪剧情之中完全没露过脸,缩在穷山沟子里的短命小炮灰。为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不得不操起老本行,成为一名机械改装小能手!修的了汽车改的了坦克,心灵手巧萌萌哒^_^
  • 风起九霄

    风起九霄

    九霄有风起,域外有云落。一朵云,自天外而来陨落九州,不恋天穹蔚蓝,只为风卷其躯。一朵云,自九州而起登顶九霄,不为天穹高远,只为与风相聚。一阵风,自宇内而生落入凡尘,不识人间烟火,不为世间权利。一阵风,自九劫而醒凛冽世人,不畏人间艰险,不畏九幽炼狱。那一刻血雨飘舞,自此风的双眼不再明澈,人间不再清净。那一刻他看似自由,一往无前。不在乎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在乎曾经拂过的山岭树叶,一路风尘,无法挽留。直到那一刻有云随风而动……
  • 星尘烟若雨

    星尘烟若雨

    他,羿凝风,冥界死神之主,原本不相信一见钟情,却看了她一眼便倾心于她。尤志希,“我爱你十年如一日沉淀,放手给你所有碧海蓝天。”尤志希放手了对他的爱竟遇到了羿凝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当他们相见,尤志希竟然是自己的契约主?“既然我是你的主人就放心被我坑吧。”“......”“尤志希我爱你,不许你多看别的男人一眼!”“......”“没想到最后还是要分离...”“......”哭到最绝望的时候却没有泪。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