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000000045

第45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三)(3)

以下还列举了近似佛教传统观点作了论证,谓“我“是存在的:和合,利益他众生故。譬如瓶衣、车乘、田宅、山林、树木、象马、牛羊,如是等物,若和合者则有利益,此内五阴亦复如是,眼等诸根有和合故则利益我,是故当知必定有我。

复次……有遮法故。如有物故则有遮碍,若无者则无有遮;若有遮者则知有我。是故当知必定有我。

复次……伴非伴故。亲与非亲非是伴侣,正法邪法亦非伴侣,智与非智亦非伴侣;沙门非沙门,婆罗门非婆罗门,子非子,昼非昼,夜非夜,我非我,如是等法为伴非伴,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对外道的此类说法,佛陀并未全部否定,而是作了这样的分析:“若有沙门、婆罗门有常有乐有净有我者,是非沙门、婆罗门。”就是说,这些外道若真的体认了“常、乐、我、净”,就不成其外道了。问题是,是诸外道,终究“迷于生死”,虽口说“常、乐、我、净”,仍非“正法”。于是佛说了以下一段话,表示佛教与外道的区别:沙门婆罗门等沉没诸欲,善法羸损故;是诸外道系在贪欲瞋恚痴狱,堪忍爱乐故;是诸外道虽知业果自作自受,而犹不能远离恶法;是诸外道非是正法、正命自活。何以故?无智慧火,不能消故;是诸外道虽欲贪著上妙五欲,贫于善法不勤修故;是诸外道虽欲往至正解脱中,而持戒足不成就故;是诸外道虽欲求乐,而不能求乐因缘故;是诸外道虽复憎恶一切诸苦,然其所行未能远离诸苦因缘。是诸外道虽为四大毒蛇所缠,犹行放逸,不能谨慎;是诸外道无明所覆,远离善友;乐在三界无常炽然大火之中,而不能出。是诸外道遇诸烦恼难愈之病,而复不求大智良医;诸外道方于未来当涉无边险远之路,而不知习善法资粮而自庄严;是诸外道常为淫欲灾毒所害,而反抱持五欲霜毒;是诸外道瞋恚炽盛,而复反更亲近恶友;是诸外道常为无明之所覆蔽,而反推求邪恶之法;是诸外道常为邪见之所诳惑,而反于中生亲善想;是诸外道怖食甘果而种苦子;是诸外道已处烦恼暗室之中,而反远离大智炬明;是诸外道患烦恼渴,而复反饮诸欲咸水;是诸外道漂没生死无边大河,而复远离无上船师;是诸外道迷惑颠倒言诸行常,诸行若常无有是处。要而言之,早期佛教只见到了人生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一面,把这一面夸张为人生的全部,规定为世间的本质,所以既是实亦非是实;外道看到了人生具有常乐我净的一面,但他们或者言行不一,所行与常乐我净之道相反,或者认识颠倒,把非常乐我净误为常乐我净,故亦实亦非实。佛在此处倡导的常乐我净,避免了二乘和外道的这两个片面,而将它们纳入了“佛性”这一全新的观念中。

为了与外道划清界限,经文依然采用了传统的“三法印”标准,以示区别。

佛说:“我观诸行,悉是无常。”(卷一四,下同)为什么?“若有诸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所以只能属于有为范围。驳斥“外道”的这一理由很充分,而且还从有为法的构成即“色”、“心”两个方面考察:心法无常,色法无常。但是,为什么“佛、法、僧”就不是因缘法,一定是“常”、是“无为法”呢?回答是:“是诸外道不见佛性、如来及法,是故外道所可言说,悉是妄语,无有真谛”,而“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无为”。据此,外道的错误根本不在那些具体的例证上,根源是没有见到佛性;一旦见到佛性,外道亦不再是外道。

但问题接着来了:“见佛性”是不是也需要因缘?如果需要,是否也是有为法?如果不需要,一切修习不都成了多余了吗?《寿命品》之三,佛告迦叶:“当为汝说如来所得长寿之业:菩萨以是业因缘故得寿命长。”这里且不管他所谓的“业因缘”指的是什么,但成就如来寿命需要条件是无疑的,为什么出自佛陀之口,即使因缘法,也变成了无为法?又,佛、法、僧为什么一定是“常”?把“僧”从有为法中排除出去,似乎是当然的事,但即使在佛教内部也不会得到共识。像这样一类重要判断,整部经文没有任何论证。所谓“法”,即使特指佛所说法,也包括“有为”和“无为”两大类,并非都是无为,这是佛教沿袭下来的常识;阴、界、入都是佛说,而且说得最多,也不全属无为法。

这类混乱,依照有部之说可以得到解释。按有部的分类,阴、界、入虽然不属无为法,但其法体恒有,同样是“常”,就是说,种类、概念、一般,以及单一性,其性皆常。从这种哲学分析,佛、法、僧都可以谓之“常”。然而若将这一哲学原理贯彻到底,不但阴、界、入是“常”,因和缘也是“常”,大大有违于此处视它们为“无常”的主张。在佛教史上,早就有将五阴、十二因缘等定为无常、空的学派,《成实论》是,般若经类更是。而持之为“常”的观念,则有说一切有部。因此可以说,《涅槃经》所谓的“常”及“我”,理论来源即是说一切有部;而用以驳斥“外道”的,多半采用空宗思想,不惜维护佛教的某些原始观念。作为佛教的一种,大约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所以对于自己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为了维护自己的基本观念,可以随意采取任何佛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关于“常”的主张如此,关于“我”的主张也是如此。

对于外道所说的“我”,《圣行品》之四也确立了一个相反的命题:“诸行无我”。注意,“三法印”的第二句谓“诸法无我”,一切法皆无我;这里称“诸行无我”,无我只限于“行”,仍属“有为法”的范围。“行”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是有意说成一件事了。不过具体仍分一切法为两大类,所谓“总一切法谓色、非色(即心)”(卷一四,下同)。其中,“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坏、可裂、可打、生增长故。我者不可破坏、裂打、生长”。同样,“非色之法,亦复非我。何以故?因缘生故”。据此也一一驳斥了外道关于“我”的论证,但唯独对“我知故我在”和由“执作业”有“我”,没有作出回应。重点驳斥的是由“有相貌”得知有我的说法:“若诸外道以相貌故知有我者”,则“人睡时不能进止、伏仰、视眴,不觉苦乐,不应有我;若以进止、伏仰、视眴知有我者,机关木人亦应有我”。这一批驳显然无力,不过由此强调,如来“不进、不止、不伏、不仰、不视、不眴,不觉苦乐,不贪、不恚、不痴、不行,如来如是真实有我”。这样一来,则“真我”无所表现,不可认识,当然也就成了无法论证的了。

《金刚身品》将“常、乐、我、净”归为“法身”的属性,即以“常住”称之。此常住之身,除佛以外,任何人也不得而知,所谓“不可思议”。其中有言:“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无有足迹。”这表明佛的法身依旧是不可知领域。

区分世间说“我”和此处所说“我”有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世间所说全是颠倒,佛陀所说都是真实,而不必过多地考虑事情本身。《如来性品》之四说:世间之人亦说有我,佛法之中亦说有我。世间之人虽说有我,无有佛性,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间之人说佛法无我,是名我中生无我想;若言佛法必定无我,是故如来敕诸弟子修习无我,名为颠倒。这里毕竟提出了一个衡量“我”之真伪的标准,那就是看是否承认佛性的存在:主张无“佛性”的“我”,是颠倒的;肯定有“佛性”的“我”,则是真实的。而“佛性”即是“佛法有我”。显然,这是逻辑上的同义反复。一方面说其是不可知的,另一方面却用这样一部大经加以表述,这又是一种矛盾。

§§§第四节论“佛性”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佛性”的提出,在整个佛教史上有创新意义,在全部哲学史上也很别致。佛教和一般哲学都讨论过“心性”和“人性”问题,但多限于道德范畴,如性善性恶之类;早期佛教有所超越,涉及性净、性染之类,但都没有离开“人”的属性。基督教提出“圣灵充满”的说法,暗示人也可能具有神性的一面;近代西方思潮中主张“天赋人权”,人性中含有“天”的成分——不论是“圣灵”还是“天”,都有外在的给予,非人自身固有的意味。《大般涅槃经》既不简单地将佛性归结为人性或心性,也不承认是外在的给予,只是用“常、乐、我、净”去丰富人的内涵,表明人本性中蕴含有这些美好的东西。

就此而言,“佛性”观念的提出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判断,是对一切人性论的提升,也是对人的无上尊重——特别是相对于那种把人视为罪恶堕落的产物,或视人为卑污低下之物的观念来说,当然,这也是对佛教传统心性论的改造。

“常、乐、我、净”是“佛性”的根本属性。此外,《涅槃经》还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都不出这四德的范围,而是在强化这四德。《寿命品》之三记,佛说:“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夫法性者,无有灭也”。又说,如来“其性常住,是不变易”。据此,涅槃是诸佛之法性,佛性则是佛之法性的略语,亦称“如来性”。《如来性品》之四说:佛性雄猛,难可沮坏,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性若可断,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即是如来秘密之藏。所以佛性也是“我性”,也是“如来藏”:“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以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据此,佛性与如来性、法性,以及法身、如来藏、我、常住等,属于同类概念,表达的都是“大涅槃”的内在规定性。但在经文的具体阐释中,它们各有各的运用范围,尤其是佛性与涅槃,绝对不许混为一谈。因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指的是佛性的共性,从共性上也可以说,一切众生悉有涅槃性。但佛性在不同众生中的表现不同,呈现的特性有别,所以处在众生中的佛性,系共性和特性的统一,被称为“众生佛性”。不过经文的具体论述,并没有明确区分佛性与众生佛性的差别,所以在界定佛性概念时也经常出现混乱。

《师子吼菩萨品》之一记佛说:“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来自般若经典,这里用来既有与般若调和,又有改造般若的意思。所以定义谓:“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为大涅槃。在这里,“第一义空”通过佛性论的诠释,就完全变味了,变成了既承认生死是无常、苦、无我、空,又承认大涅槃是常、乐、我、不空;其中“言空者”,否认有空与不空的区别,即否认大涅槃的存在;而“智者”,则既见到空,又见到“不空”,即肯定大涅槃的存在。此等将“生死是空”同“涅槃不空”结合起来的观察和践行,叫做“中道”。故曰: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这段话也可以从认识论理解:从第一义空到最后涅槃,是一个系列认识过程,其中每个环节,都是佛性的体现,所以不但说“佛性者即第一义空”,也说“中道者名为佛性”。

此外,还有一个提法:“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二七,下同)把获得无上菩提作为成佛的主要标志,是一切大乘经的共同主张,但这无上菩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质,各家或者避而不说,或者说而各异,这里则把无上菩提纳入佛性范畴,但又使之不同于佛性概念,因而在用肯定的语气将佛性与无上菩提等同起来的同时,又说:“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

不论是未来“定得”还是未来“当有”,从文字表达上看,无上菩提都不应该属于众生皆有的范围,也不应该像佛性那样,是超越三世的常法,而应该在“今无当有”的有为法之列。遗憾的是,经文经常有这样矛盾的表达。不过由此可知,“佛性”还有未来定能获得无上菩提这样一层意思,从而使佛性又具有了一切众生有成佛可能性的意思。这样,为了获取觉悟、通向成佛道路的一切修习,也都该归于佛性,因为只有通过修习,才有可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大般涅槃经》吸取和改造了传统佛教的许多理念和方法,将它们融解到佛性的概念中。以下只举它对“四谛”说的改造和融会,以见一斑。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一神教,他的影响已不仅仅是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对世界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在发生作用。在犹太教中孕育并最终分化出来的基督教从中世纪开始成为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历经千年发展积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文学与宗教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热门推荐
  • 丹古大帝

    丹古大帝

    丹书铁卷夺阴阳,三世宙心逆乾坤!生丹劫真火,融炼万火,斩三世之身,掌控过去、现在、未来。奠定丹基,培养生气,蕴育丹火,虚火化真,真火蕴鼎、虚鼎成真、氤氲生丹、九转功成,丹破化魂,虚魂凝真,丹道终成!
  • 冤冤相报终会了

    冤冤相报终会了

    一次意外,她和她意外闯入不知名的王朝;因为缘分,她和他注定相遇相知。她是21世纪的著名侦探,一双慧眼,一颗玲珑心,转眼间,风云变幻,扭转乾坤。她不美,却耀眼,无数天下好男儿都对她倾心。天下第一公子,尊贵的皇室之子,就连清心寡欲的少年将军也为她冲锋陷阵……她一直坚信,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既然上天让她来到这里,她便要活出精彩!且看她如何领着小伙伴,尽享美好生活!
  • 凤舞傲世

    凤舞傲世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就是那展翅重生的凤凰狂傲天下,纵横三界
  • 飘渺红尘

    飘渺红尘

    他有着天人之姿,聪明绝顶,英俊潇洒,风流调傥;她有着绝世容颜,冰雪聪明,才华贯世,一笑倾城。他被迫留在北国,皇袍加身;她冷然拔剑出鞘,改朝换代。他算尽天下,却唯独看不透她的雪色面纱;她执掌乾坤,却无法触摸到他的白色衣袍。不知何时,他的心田里总是飘荡着那个挥之不去的曼妙身影;不知何时,她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那个毕生难忘的俊逸容颜。但他选择了爱情,甘愿命亡在爱人的剑下;她却选择了权谋,无奈圈禁于冷寂的宫堂。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国恨家仇!如果时光可以停留在我们第一次相见时,那该多好?或者说,让我们不再有冤仇?只是,时光可以倒流吗?她苦笑一声,一滴眼泪流下,若有来世,我……必不负你!
  • 扣

    社会关系层层叠叠,无法摆脱的牵扯,一环扣一环,每个人都在影响着你身边的人,任何一个诱因都可能导致你走向深渊……
  • 弃妃难求

    弃妃难求

    等到顾青婉成了刘锦晨的王妃后,顾青婉就忍不住对自己翻白眼,她以前怎么就那么傻呢?这么大好的英俊的忠犬青年放在自己面前多年,她居然能喜欢上那样一个人,她的眼到底是有多瞎?
  • 人脉历练智慧(下)

    人脉历练智慧(下)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可见,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人脉,决定发展!
  • 妃要逆天:天才预言师

    妃要逆天:天才预言师

    当以杀人为乐趣的佣兵穿越为废弃的庶女,当在异世获得无上的能力,当在这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时,她不在是冷血的杀人工具!机缘巧合下,她开了天眼!各种占卜的技能通通学入囊中!从此天地间,没有她不能预言到的事情!你护我一分,我便保你一生!长笛在手,竖剑防身!一声令下,号令群兽!百兽为伍,且看我如何笑傲天下!“我要的东西,你给不起!”她站在他的面前,火红色的衣衫缭乱了他的视线。“若是我给不起,这天下间便再没有人能给得起!”对上她的话,他同样霸道!若是有朝一日倾权在手,定要杀尽天下负我之狗!这天下,不尽是男儿的天下!
  • 滋补养生十堂课

    滋补养生十堂课

    自古以来,滋补养生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压力的增加,我们不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只满足于吃饱,更注重健康保健问题,因而滋补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特编此书。
  • 毒女医妃

    毒女医妃

    传闻:风麟国尊逸王权倾朝野,手握兵权,连皇上也要忌惮三分。传闻:风麟国尊逸王风华绝世,浅笑之间,连九天外的女仙也为之倾心。传闻:她是丞相府的庶出之女,嚣张跋扈且胸无点墨,空有京城第一美女的称号。与尊逸王大婚之日被辱,为世人耻笑,至此疯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