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1800000004

第4章 北京直立人遗址与人类起源的探索(3)

(1)西侯度文化遗存

西侯度遗址位于山西芮城西侯度村,文化遗存埋藏在河湖相砂砾薄层和交错砂层中。1961和1962年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一批石制品、有切割痕迹的鹿角、烧骨和大量动物化石。

石制品共32件,原料主要为各色石英岩,另有少量的脉石英和火山岩。石制品的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打制方法有锤击法、砸击法和碰砧法,石器种类大致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等。这些石器大多为石片加工而成,且以单面加工者为主。与石器共存的一些遗物中有带切割或刮削痕迹的鹿角,也有烧过的动物骨骼、角和牙齿,许多动物的头骨被砸碎。

共存的动物化石种类颇多,有河狸、鬣狗、鸵鸟、剑齿象、平额象、纳玛象、李氏野猪、双叉麋鹿、晋南麋鹿、山西轴鹿、山西披毛犀、古板齿犀、三门马、三趾马、古中国野牛、粗壮丽牛、1.25m浍步氏羚羊、步氏鹿等。其中绝属动物占47%,绝种动物占100%。据动物群判断,其地质年代属早更新世,经古地磁法测定,年代不晚于距今180万年。

(2)元谋直立人及其文化

元谋直立人遗址是1965年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西北小山丘的褐色黏土层中发现的。这里出土了2枚人牙化石和一些石制品、带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烧骨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2枚牙齿化石属同一个体的上中门齿,石化程度高,并呈现浅灰白色。其形体粗壮硕大,磨蚀程度不高,切缘刚露出齿质,可能属于青年男性个体。牙齿的特征是齿冠基部肿厚,底结节发达,呈圆丘状隆起,有发达的指状突,舌面有铲形舌窝。

其形态同北京直立人较接近,但似乎又更原始些,被命名为元谋直立人(Homoerectus yuanmounesis)。

石制品主要为石英岩打制的刮削器,也有尖状器和石片。它主要用锤击法制成,加工粗糙。遗址中发现有许多哺乳动物肢骨碎片,有的碎片上有明显的人工切削痕迹。伴随这些骨片出土的还有一些烧骨和大量炭屑。

共存的哺乳动物化石有爪蹄兽、剑齿虎、柱角鹿、元谋狼、云南马、中国犀牛等数十种,其中以食草类动物为主。这些动物包含大量华北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成员,缺少华南洞穴堆积中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典型动物。据动物性质判断,元谋人遗址地质年代应属早更新世,古地磁法测定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

(3)小长梁和东谷坨文化遗存

小长梁遗址是1978年在河北阳原官亭村之北小长梁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东谷坨遗址距小长梁不远。

两个遗址的石器出土于泥河湾地层中。原料以燧石为主,也有脉石英、石英岩和水晶。制法有锤击法和砸击法,不少石片未经加工即直接使用,上面有清晰的使用痕迹。石器种类复杂,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多种。总体特征是器型较小。

因此有学者认为,东谷坨石器为研究华北小石器文化脉络及探索细石器传统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伴生的动物有三门马、三趾马、披毛犀、古菱齿象、羚羊等。据古地磁法测定,其年代距今100万年左右,处于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的交接点上。

2.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00万至20万年,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更新世中期的大部分时间。这一时期的人类体质有了一定的进步,以北京直立人为代表的古人类,脑量有所增加,但仍保留有较多原始性,属晚期直立人(晚期猿人)阶段的人类。石器的制作仍较粗糙,但类型增多。此时的人类仍从事采集、狩猎等经济活动。已经有了可靠的用火证据。

与旧石器时代初期相比,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与化石地点不仅在数量上显着增加,而且其分布范围也明显扩大。除北京直立人遗址外,该时期的文化遗址和地点在河北、河南、辽宁、山西、陕西、山东、湖北、重庆、贵州、云南、安徽、江苏等省市均有发现。

(1)蓝田直立人及其文化

蓝田直立人遗址是1963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其中公王岭发现了1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和3枚牙齿化石,还有石器和动物化石;陈家窝发现了1块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化石。

公王岭的头骨大约属于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其特征是头骨骨壁极厚,额部明显后斜,前额低平,没有额窦,眶上圆孔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横行的骨嵴。圆枕两侧向外延展,向后明显缩窄。头骨高度较小,脑容量约为780毫升,小于北京直立人的915~1255毫升,接近爪哇直立人的750~975毫升的下限。陈家窝的下颌骨化石大概属于一位老年女性,其性状也比北京直立人原始。

由于两者的主要特征所显示的阶段性相似,故定为同一类型,称为蓝田直立人(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

蓝田直立人遗址发现石制品34件。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类别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不一,技术粗糙,器形也不规整。这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与蓝田直立人伴生的动物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梅花鹿、中国缟鬣狗、东方剑齿象、蓝田剑齿虎、中国獏、中国奈王爪兽等,它们带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公王岭的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测年数据有二: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的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早期偏晚,古地磁测年数据同样有二: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

(2)匼河文化遗存

匼河遗址1959发现于山西芮城匼河村,1960年发掘,总共在11个地点发现石制品138件,以及烧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

石制品的原料除少数为脉石英外,绝大多数是采自河滩的石英岩砾石。石器打制采用锤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有的用原砾石的平面作台面,有的则用已打过石片的疤痕作台面。石片大多宽短。石器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大三棱尖状器、小尖状器、石球等,多用石片加工而成,也有由石核制成者(如石球等)。砍砸器分单面刃和双面刃两种,刮削器则多为单面加工,即从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而成。匼河石器的特点是个体较大,类别比较明确,同蓝田直立人石器乃至西侯度石器有不少相似之处,应是与蓝田直立人一起继承西侯度而发展起来的石器文化。在匼河发现烧骨一块,表面呈灰褐色,骨壁里面呈灰蓝色或黑色。

与石器伴出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三趾马、肿骨鹿、斑鹿、剑齿象、纳玛象等,其时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与蓝田直立人的年代接近。

(3)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存

贵州黔西观音洞遗址是中国南方中更新世时期的典型遗址,1964年起先后经过4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动物化石。

发现的石制品有3000多件,原料为燧石、硅质灰岩、细砂岩和火成岩。石核大部分不经修理即行打片,只有少数修理台面。多数使用锤击法,也有用碰砧法制造的。石器多用石片做成,形状不甚规则,大小相差悬殊,种类也较复杂,主要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其中以刮削器数量为最多。许多器物有第二步加工痕迹,加工方法多样,有单面加工、错向加工和交互加工,其中以单面加工为多。

与石器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有20余种,其中有大熊猫、剑齿象、巨獏等,属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遗址年代大致与北京直立人遗址同一时期。

(4)其他人类化石

这一时期发现的直立人化石较多,除了上述的蓝田直立人、北京直立人外,还有和县直立人、汤山直立人、沂源直立人、南召直立人、郧县直立人、郧西直立人等,他们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由此看来,大约在中更新世,直立人在中国大地已有相当广泛的分布。

和县直立人化石发现于安徽和县龙潭洞,有头盖骨1个,下颌骨1块,牙齿5枚,代表3个人的个体。头骨化石的氨基酸法测年数据为20万至30万年,牙齿化石的铀系法测年数据为15万至19万年。与和县直立人化石伴出的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剑齿虎、肿骨鹿等化石,它们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汤山直立人化石发现于南京江宁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出土头盖骨化石2件和牙齿化石1枚,伴出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头骨的总体性状与北京直立人头骨相似,脑量约为1000毫升。动物群属中更新世晚期,经电子自旋共振和铀系法测年,距今约30万年。

沂源直立人化石发现于山东沂源骑子鞍山的一个石灰岩裂隙中,包括头盖骨1块、眉嵴骨2块、牙齿6枚,及其部分肢骨。眉嵴的粗壮程度和牙齿的形态与北京直立人相近。同出的动物化石有肿骨鹿、梅氏犀等。

南召直立人化石发现于河南南召杏花山第二阶地的褐黄色砂质黏上层中,仅得右下前臼齿1枚,其特征与北京直立人牙齿相似。伴出动物既有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分,又有华北肿骨鹿——剑齿虎动物群的成分,表现为南北过渡型的特征。

郧县直立人化石发现于湖北郧县龙骨洞,出土牙齿化石4枚,形态与北京直立人牙齿相似。同出的还有1件石核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大熊猫、剑齿象等。

郧西直立人化石发现于湖北郧西白龙洞,出土牙齿化石7枚。同出人工打制的石片20余件及许多动物化石。动物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3.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20万至5万年,相当于地质年代的中更新世之末到晚更新世前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人类体质有了较大的进步,以金牛山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等为代表的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已介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属于早期智人(古人)阶段的人类。早期智人在石器制作方面,虽然仍沿用传统的直接打击技术,但显得更为熟练。其进步性表现在石器加工的规范化和类型的多样化。

采集和狩猎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可能有了捕鱼活动和发明了人工取火方法。

(1)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化石1984发现于辽宁营口西南永安乡金牛山的洞穴裂隙中,属25~30岁的男性个体,其头骨、脊椎、肋骨、髋骨和四肢骨保存相当完整。其特征明显比北京直立人进步,如眉嵴较低,颅骨骨壁较薄,牙齿也没有北京直立人那样粗壮,应属早期智人或由猿人向智人过渡的类型,也有学者认为金牛山人应归入晚期直立人。铀系法测年数据为距今21万至30万年。

金牛山人遗址发现了两处灰堆,其中一处由3个直径约50~60厘米的圆形灰堆连成。在灰堆中有烧土和炭屑以及烧过的动物骨骼。在两处灰堆之间约7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有大量动物骨骼碎片,有些碎片有明显的人工敲砸痕迹。伴出的动物化石有肿骨鹿、梅氏犀、三门马、巨河狸、中国貉、变种狼等。

(2)大荔人

与金牛山人大体同时的还有1978年发现于陕西大荔甜水沟的大荔人。其化石是一个基本完整的头骨化石,大约是属于一个30岁以下的男性个体。头骨粗壮厚实,属长头型,颧骨不高,眉嵴厚重,额骨低平,额部后倾,头顶有矢状嵴,骨壁厚度大于北京直立人的平均值,脑量约1120毫升。应属早期智人的一种古老类型,被定名为大荔智人(Homo sap iens daliensis)。铀系法测年数据为距今18万至23万年。

与大荔人化石同出的石器多以石英岩和燧石为原料,用锤击法打制,器形主要为直刃、凹刃和凸刃的各种刮削器,个体较小,加工也较简单。伴出的动物化石有鸵鸟、肿骨鹿、古菱齿象等10余种。

(3)许家窑人及其文化

许家窑人1976年发现于山西阳高许家窑的黄绿色黏土层中,同出的还有大量石器、骨角器和动物化石。

人类化石有顶骨11块以及部分枕骨、颌骨和牙齿等,约属于10多个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个体。其体质特征是骨壁较厚,顶骨曲度介于北京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脑动脉分支比北京直立人复杂,后枝比前枝长。枕骨圆枕没有北京直立人那样宽而突出,位置也比较高。上颌骨粗壮,吻部仍然前伸,但不及北京直立人那样显着。牙齿粗大,嚼面纹理比较复杂,显示出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性质。铀系法测年数据为距今10万至12万年。

许家窑的石制品非常丰富,先后发现有3万多件。原料有脉石英、燧石、火山岩等。打制方法以锤击法和砸击法为主。石片大多较小。石器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石球、雕刻器、石钻、小型砍砸器等,其中石球发现有1000多件,成为许家窑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遗址中发现许多骨片有锋利的刃口,刃部有的还留有加工痕迹。另有少量角制品。伴生的动物有鸵鸟、古菱齿象、披毛犀、许家窑扭角羊、马鹿、普氏野马、普氏原羚、原始牛等。

(4)丁村人及其文化

丁村遗址1953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附近,1954、1976、1977年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先后在汾河两岸10多个地点的沙砾层中发现了大量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同时发现有人类头顶骨化石1块和牙齿化石3枚。

3枚牙齿化石发现于1954年,似属12岁左右的儿童。头顶骨化石发现于1976年,属约为两岁的幼儿。铀系法测年数据为距今16万至21万年。

同类推荐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什么?美女你不孕不育?没事,包在我身上,一个晚上就替你治好。”“你问我怎么治?来,耳朵凑过来我告诉你,嘿嘿嘿……”无赖军医重回都市,在一所中学做起了校医,从此美女老师,清纯校花,源源不断……当最后拨开层层迷雾时,他居然发现……
  • 非分

    非分

    28岁的纪小凡,完美的避开了——颜控的张先生,声控的王先生;手控的李先生,腿控的刘先生……但她偏偏没逃过唇控的谢医生。
  • 霸气修仙者在校园

    霸气修仙者在校园

    他杨贤是一个倒霉蛋……还是一个穷光蛋女朋友跟人跑了就是因为他穷,还没事找事的跑去海边骂老天爷被雷给劈中被人发现送去医院了,接着就被说成是为情自死,太丢脸了,但没有人知道杨贤被这雷给劈中之后纵此在地球横着走人了……什么美女都要给他暖床,比如……空姐,老师吖……明星吖……等等…………喜欢的话就加群469574875等你们来吹我更新你们不吹我没动力吖……嘻嘻
  • 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首席来缠:幽冥总裁请克制

    首席来缠:幽冥总裁请克制

    什么叫做身世凄凉?慕桑榆这就叫做身世凄凉。无父无母不说,还被大学舍友嫌弃,险些露宿街头。机缘巧合之下入住优铭宾馆,只是这位吸血鬼帅哥,你为什么要咬我一口?再次见到她,他不但不认识她,还将她错认为他的未婚妻?总裁,这是……误会!误会?怎么会!无赖帅哥将她压至身下,霸道的挑起嘴角:“女人,我就喜欢你主动的样子。”
  • 80后集体奔三:80后生存文化和生活现状写实

    80后集体奔三:80后生存文化和生活现状写实

    80后的成长历史很特殊,他们一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的年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的成长与改革开放30年同步,面对的永远是应接不暇的新事物,他们在扩招与教育普及的年代求学,不必担心无学可上。然而,当80后走出大学的校门,却发现毕业不包分配了、毕业等于失业了、房价涨得离谱了、结婚生子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不幸的一代,他们充分地享受着时代变革带给自己的盛宴,也同样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 踏血红尘

    踏血红尘

    他来自地狱,他被人称为“修罗”当修罗从地狱走出,那么天空色变,大地颤抖修罗举步,横尸万里猛龙过江还是狼鹰血翅……他踏血为红尘,一怒为红颜……
  • 凌道

    凌道

    天道之下,皆为蝼蚁。众生之巅,且看凌道。
  • 第一庄主:冷夫萌妻

    第一庄主:冷夫萌妻

    她:沐氏集团小公主一枚,小小年纪就显示出她卓越的经商头脑,是集团幕后最高决策者。但是一朝被人追杀,赶上了时下最潮的事‘穿越’落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他:南苍摄政王权倾天下,天下第一庄庄主富可敌国;他:待人冷漠疏离,却独独对她宠溺有加。她单纯,不带表她好骗;她善良,不带表她好欺;她性格迷糊,只是她懒不想动脑筋;且看她如何在古代开学堂、教育育人。开青楼、赌场、粮庄、、、抓经济。开孤儿院、养老院帮助弱小。当迷糊的她遇上那个待人淡漠疏离他;当他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守候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默默的帮助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默默的给她除去险阻。
  • 结婚那点事儿

    结婚那点事儿

    叶枫一直想不通,他想结个婚怎么就那么难?原本敦厚老实的老妈和通情达理的丈母娘相继出招,生生将他和穆纱理应简单顺利的婚事闹的鸡飞狗跳。穆纱一直认为,她的爱情仿佛白水一般平淡却温馨,却没想到,临近结婚,突然就波澜壮阔了……总结:情路难走!婚路堪比黄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