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1800000005

第5章 北京直立人遗址与人类起源的探索(4)

丁村的石制品共发现有2000多件,以角页岩为主要原料。多数石器用碰砧法打制,石片角偏大,也有用锤击法打制的。石片石器三分之二以上为单面加工,用交互加工约占四分之一。器形较大,主要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单边形器、多边形器、尖状器、厚尖状器、石球等。其中以大三棱尖状器最富特色。

类似丁村的石器文化分布较广,如山西南部的曲沃里村、侯马南梁,山西中部的太原古交、交城范家庄,河南灵宝孟村,陕西蓝田涝池河等地均有发现。丁村文化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两传统之一的“匼河-丁村系”的代表,与西侯度、蓝田、匼河等文化有着密切的源流关系。

(5)其他人类化石

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除上述的金牛山人、大荔人、许家窑人和丁村人外,着名的还有马坝人、长阳人、巢县人、许昌人等。

马坝人化石1958年发现于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山的一个石灰岩洞中。仅有一残头骨,包括额骨、顶骨、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推测为一中年男性个体。额骨向后逐渐倾斜,眉嵴粗壮而向前突出,眉嵴后方的额骨部分明显缩窄,骨壁较薄但仍比现代人为厚。其形态明显地区别于直立人,应为早期智人。与马坝人伴生的动物有大熊猫、鬣狗、东方剑齿象等。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铀系法测年数据为距今12万至14万年。

长阳人化石1956年发现于湖北长阳龙洞的角砾岩和深黄色沙质泥土中,仅存左上颌骨1块(保留2枚牙齿)和另1枚牙齿。颌骨吻部并不明显前突,表面粗糙不平,牙齿冠面有较多皱纹,犬齿隆突显着,鼻腔底壁较平,梨状孔下部稍宽,这些都是早期智人的特征。铀系法测年数据为距今17万至22万年。

巢县人化石发现于安徽巢县银山的溶洞堆积中,以枕骨和上颌骨为代表。枕骨化石发现于1982年,上颌骨化石于1983年发现。枕骨可能属青年女性个体。

枕骨骨壁较薄,枕平面与项平面不呈角状过渡,枕外圆枕不发育。上颌骨化石不完整,但带有较粗壮的6枚牙齿。与人类化石同出的有中国鬣狗、肿骨鹿、剑齿象等化石。铀系法的测年数据为距今16万至20万年。

2007年在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其眉嵴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据同层伴存的动物群性质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其年代为距今8万至10万年。

4.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5万至1.2万年。这一时期以山顶洞人、柳江人为代表的人类,已基本完成了体质上的进化,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属于晚期智人(新人)阶段的人类。晚期智人在石器制作方面,除了沿用直接打击法外,还发明了新的剥片与加工技术——间接打击法,出现了主要用于装备复合工具的细石器。在骨器和装饰品制作方面,开始使用刮、磨、钻孔等新技术。采集和狩猎经济发展到了高级阶段,捕鱼业可能已成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1)峙峪文化

峙峪遗址1963年发现于山西朔县西北峙峪村附近。该遗址位于桑干河上游黑驼山东麓的峙峪河第二阶地上,遗址地层清楚,底部为二叠纪含煤地层,其上依次为晚更新世的沙砾层、文化层、白砂层及马兰黄土层。文化层中含有大量动物化石,其中有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斑鬣狗等绝种动物化石,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性质相近,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晚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8万年左右。

文化遗物有石器、骨器和装饰品。石制品极为丰富,共发现2万余件。原料有脉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燧石和火成岩等。石核常见有两极石核和多面石核;石片分一般锤击石片、两极石片和小长石叶。石器以小型为主,大型石器极少,砍砸器罕见。小型石器以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数量为多。刮削器形制复杂,有圆头、盘状、双边刃和单边刃等类型。还发现石镞。在出土的文化遗物中有一面穿孔的石墨装饰品1件、骨制尖状器1件。还出土了晚期智人枕骨化石1块。

峙峪文化是华北旧石器时代两大文化传统之一的“周口店第1地点-峙峪系”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传统的基本特征,是用不规则小石片制作多种类型的细小石器。它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越来越发达,并成为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典型细石器工艺的先驱。

(2)下川文化

下川遗址位于山西沁水下川乡所在地的下川盆地,同类文化遗存见于山西东南中条山主峰历山及附近的山岳地带。文化遗物分布在下川盆地周边的第二阶地地表,以及阶地上层的晚更新世末期灰褐色亚黏土层中。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并作过多次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距今2.4万至1.6万年。

石制品包括细小石器和粗大石器两大类,大多是以燧石为原料、用间接打击法和压制法制作的细石核、细石叶及以此加工而成的工具。工具种类有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琢背小刀、石镞、石锯、石钻等。石核式刮削器数量较多,多用厚石片制成。雕刻器有斜边、屋脊形、鸟喙形等多种,其中斜边雕刻器数量最多,器形固定。

尖状器以三棱尖状器和扁底三棱尖状器制作最为精致。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其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边轻敲细琢,使其变钝为厚,成为刀背,而另一边保持石片固有的锋利边缘,作为刀刃。粗大石器比例较小,种类有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砺石、磨盘等。其中刮削器有锛刃状、椭圆形、直刃等多种。磨盘为圆盘状,器形与新石器时代磨制谷物的磨盘有明显区别,但作用相类似。

锥状石核、柱状石核、楔状石核、漏斗状石核及与之相应的细石叶、细石器,代表了下川文化的石器制作工艺,它上承峙峪文化和小南海文化,下开新石器时代早期高度发达的细石器工艺的先河,在华北地区细石器工艺传统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3)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紧靠周口店第1地点。1930年发现,1933、1934年进行发掘。遗址由四部分组成: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前三部分都发现有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下窨只发现动物化石。据放射性碳素测定,其年代为距今1.8万年左右。

山顶洞人化石包括相当完整的3个头骨及头骨残片、下颌骨、牙齿、脊椎骨和肢骨等,至少代表8个个体。体质明显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成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成年女性约为1.59米。

石器数量很少,总共只发现25件,且不典型。石器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砂岩和燧石,大多采自附近河滩。器形有砍砸器、刮削器和两极石片。其中制作较精致的是凹刃刮削器和用砾石打制的砍砸器。两极石片的制作沿用了北京直立人的制作方法。骨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枚骨针。这件标本保存尚好,针眼上缘残缺,下缘至针尖保存完好,长82毫米,针身浑圆,针尖如芒,针眼从残存部分看,是挖刮而成的。

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似为成串的项饰。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颗小石珠,原料为白色石灰岩,形状不规则,但大小相近,孔眼由一面钻成,珠表面被染成红色。一些石坠系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岩浆岩小砾制成,两面扁平,其中一面经人工研磨,在中央对钻成孔。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为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技术奠定了基础。

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这些动物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堆积中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骨,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已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

下室似为山顶洞人的公共墓地,发现老年男性、中年女性和青年女性头骨各1具,在老年头骨的左侧发现穿孔的介壳、穿孔的狐狸犬齿等,在骨盆和股骨周围找到赤铁矿粉和赤铁矿石。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4)柳江人和资阳人

柳江人化石1958年发现于广西柳江通天岩旁的一个洞穴中。化石材料包括头骨、股骨、髋骨、椎骨、骶骨等。除股骨可能属于女性外,其余属同一男性个体,年19龄约在40岁以上。柳江人基本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但还保留有若干原始性。头骨属中头型,前囟点的位置靠后,面部短宽,眼眶低扁,鼻部宽阔,门齿为铲形。据体骨和股骨知其身体比较矮小,与现代华南和东南亚人比较接近。铀系法测年数据为距今6.7万年。

资阳人头骨化石是1951年在四川资阳的黄鳝溪桥基旁发现的,是一位老年妇女的头骨化石。头骨颅顶保存完整,颅底大部缺失,另有硬腭1块。头骨的形态特征与现代人已基本相似,如头骨高大,最宽处在头两侧的上方,但又有一些原始性质,如眉嵴显着,前囟点的位置较现代人靠后,颞骨鳞部较低矮而平整,弧度较现代人稍小等。放射性碳素的测年数据为距今3.6万至3.9万年。

这一时期发现的智人化石除前举的山顶洞人、柳江人和资阳人以外,还有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的河套人,吉林安图明月镇的安图人,山东新泰乌珠台的新泰人,云南丽江木家桥的丽江人,安徽泗洪的下草湾人,贵州普定的穿洞人,以及台湾台南左镇菜寮溪发现的左镇人等。

第三节 关于人类起源的探索

已发现的众多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显示,中国的远古文化既有独特性又有延续性。那么,创造这一文化的古人类是否也是一脉相承的呢?对此,学术界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不同的看法产生,既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的积累相关联,也同国际学术界有关人类起源探索的理论进展相联系。

一、最早人科与人属成员的探索

19世纪中叶,达尔文、赫胥黎等已经论证了人类起源于古猿。此后在亚、非、欧各洲发现的第三纪古猿类化石,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证据。这些古猿化石中哪种有可能是人类的直接祖先?20世纪80年代前,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较普遍地认为,在第三纪众多的古猿类中,与人类较为接近的有两种:一种是主要发现和分布于亚洲距今约1400万至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另一种是主要发现和分布于非洲距今约500万至14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腊玛古猿化石最早是在印巴交界的西沃里克山区发现的。1932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在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的地层中找到了一块残破的古猿上颌骨化石。

他认为这个标本所表现出的吻部是短小的,是最像人类的一种古猿类,于是命名为“短吻腊玛古猿”。类似的古猿化石以后在中国云南、土耳其的昌迪尔和帕萨拉、希腊的比格洛斯、匈牙利的鲁达班雅、肯尼亚的特南堡等地有所发现。其中,中国云南的开远、禄丰等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有腊玛古猿化石发现,尤其是头骨化石的出土,为腊玛古猿的形态与特征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化石材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西蒙斯和匹尔比姆对世界各地发现的所有中新世古猿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注意到了腊玛古猿比森林古猿有更多似人的特征,如门齿和犬齿较小,上颌牙齿排列紧密,齿弓呈抛物线形等,从而肯定了刘易斯的推测,将它们划归人科,并认为腊玛古猿是人科的最早的代表。据此,他们提出人与猿的分化开始于中新世,大约在距今1400万年前。此时,以某些森林古猿为代表的古猿向现代猿类方向发展,以腊玛古猿为代表的早期人科成员则向现代人类进化。腊玛古猿是人类的远祖的这一看法,在人类学和考古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亚洲尤其是中国云南地区作为人类可能的起源地,也受到科学界的格外关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子生物学家也开始加入到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行列,他们对各种现生猿类和现代人类的蛋白质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具有较多相似的蛋白质,如果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两个生物种分歧的时间较短,则它们具有较多相似的蛋白质,而分歧时间较长的物种之间,相似的蛋白质较少。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生猿类中,黑猩猩和人类具有较多的相似的蛋白质,从而表明它们和人类分离的时间最短,估计只有400万至600万年左右。这一研究结果,同西蒙斯等人所估计的人与猿分化时间在距今1400万年前差距很大,腊玛古猿在人类进化系统中位置开始受到冲击。

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分子生物学的数据是从现代猿类和当代人类的比较中得出的,只是一种间接证据,而且现生猿类和现代人类不是直系亲属关系,而是堂兄弟关系,因此所得出的结果本身并不可靠。

尽管如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大多接受了分子生物学所推论出的人与猿分异的年代,将腊玛古猿排除出了人类祖先行列。

同类推荐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北省份——甘肃省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中国“彩陶王”的出土地、“大禹治水之极地”、“自然生态旅游的乐园”、“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物产,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晋剧百年史话

    晋剧百年史话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匆匆一瞬,《晋剧百年史话》(以下简称《史话》)正式出版已经24个年头了。短短24个春秋,祖国大地沧桑巨变,文艺园地姹紫嫣红,当年小打小闹、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纂书修志和艺术研究工作已然方兴未艾,被堂而皇之地列入“治国安邦”的重要领域,诚为幸甚,可喜可贺!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热门推荐
  • 乡野狂医

    乡野狂医

    乡村少妇多妖娆,小小神医凭借着无上医术,肆意纵横花间。身怀绝世神功的他,不仅要在乡间打下一片大大的后宫,还要前往都市成就无上霸业!“春生,我这里难受,你给我瞧瞧呗。”“咳咳,姐姐,莫要着急,待我摸一摸再说!”
  • 世界文化博览(第二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二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极品画骨师

    极品画骨师

    从乡下来城市谋生的萧云,偶得吴道子亲传画中秘术,用画在纸上的图画即可替换人体器官,疑难杂症画到病除!替美女画骨治病,帮贵妇逆天改命,妙手回春俘获美人心的同时,却也引来了他人嫉妒,危机悄然降临……
  • 龙神天域

    龙神天域

    卫凌抬头看见空中有岛、有飞行的魔禽。然后地平线上的群山中传来各种各样魔兽的吼声,散发着恐怖的气息。“这不是梦吧?是吧?是的吧?好像不是!”来到了这个世界,是智力超群过目不忘的天才,是有点轻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卫凌。“所以,来都来了,就算不为别的,只为揍一顿那个自称是神,把我拉到这个世界来的白痴,也要把游戏玩通关才行吧!”
  • 小粥王妃

    小粥王妃

    长于深宫的多病少年,尊贵却难延大限之期许是三生之缘,惊鸿一瞥间再难忘却那绝世女子岂料画虎画皮难画骨——那丫头笑语嫣然:“百里翌,你这兔崽子,再敢管老娘的事,看我不把你的小牙掰下来。”悔娶?晚了何况携手处,乱世的鼓角声已近
  • 重紫·完美典藏版

    重紫·完美典藏版

    睥睨六界,绝世风华,他是仙门至高无上的重华尊者,高高在上,任人仰望,任人敬慕,却永远也摸不到,得不到。冥冥之中,她懵懂地走向他,成了他的徒弟。天生煞气,注定入魔,不能修习术法,没什么关系,只要能陪在他身边就好。可她却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他,无助而绝望,看着他,不敢仰望,又忍不住仰望。只想在他身边,生生世世地陪着他就好。命运却没有如此慈悲,仙、魔两届的恩怨没有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两生师徒,三世成魔。沧海桑田,问情深清浅,爱多恨多?不如闹他个南华山倾,四海水竭,何计来生仙与魔。最怕回首,晴空碧月。归去也,相拥一刻,此心向长河。若星璨,恨逐波!
  • 玄灵至尊

    玄灵至尊

    广袤的玄灵大陆,一句“太昊出,混沌起”,整个大陆随之沸腾,一位清瘦的青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神兵太昊,从此一路崛起,走上了至尊之路
  • 婚期无期

    婚期无期

    12岁时,东少爷痞子一般笑着:程家妹妹,你好。她答:好。她21岁时,东少爷低头敛眉:程月我们结婚,可好。她答:好。29岁时,东少爷死死扣住她的手:程月我们不要离婚,好不好。她答:不好。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去坚持去等,就可以的。
  • 可以不醒么

    可以不醒么

    如果这是一场梦,为什么要醒过来……如果梦到的是你的灵魂,那梦醒的时候,你会不会还在我身边……可不可以永远不要离去……因为害怕梦醒之后,再也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 名门贵女

    名门贵女

    她,穿越而来,名门贵女父兄的掌上明珠,遇名师成为熙照才女,用自己的智慧收获幸福,有阴谋,也有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