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6400000017

第17章 本命年记(2)

春节记忆

每逢过年,单位过节费虽说没发几个钱,却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所有回老家与父母团聚的职工,都尽量派车一一送回,大家皆大欢喜。您瞧,像咱当兵的,一家三口加上包裹年货,把小车塞得鼓鼓的,也算“公车私用”一回。如不这样,似乎还真回不去,汽车站到这个时候,人山人海波涛汹涌,总是一票难求。挤挤客运车,大人倒不怕,心疼小孩路上受罪,更别说捎点年货了。想想这个难忘的鼠年春节,南方百年不遇的雨雪之灾,让多少人滞留在回家的征途中,饱受饥寒交迫,心里便有一种说不清的酸楚,这样对比起来,感觉自己很幸福。

领导毕竟是领导,总是把一盘棋下得稳稳当当。眼看除夕快到了,人心蠢蠢欲动或惶惶四散之际,时常表现出运筹帷幄把握大局的风范,从冒严寒进京跑部委汇报工作,不厌其烦慰问离退休老干部,逐个发放困难家庭生活补助,乃至于安排节假日各工种值班人员,大门口高挂红灯笼之类的芝麻事,不但忙而不乱条理有序,关键时刻总是很体恤下属,还催促准备回家过年的部下,说别等太迟回去,这样司机同志也可赶早返回,大过年的谁都不容易啊,让大家心里都很受用,再次感觉温暖如春,坚定了新的一年继续努力工作的决心。过去的一年,咱提要求确实增加了领导的压力,讲待遇更是贬低了自己的人格,闹情绪破坏了团结友爱的氛围,明争暗斗更会把机关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我们要立志做好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祝福短信息开始不断地发来了,到除夕夜达到高潮——一年之最。尽管文字异彩纷呈,内容雅俗共赏,我却觉得,人们越来越不会写信,却会“写”短信。尽管自己也会写点什么,每逢节日在高科技电子产品面前,我总是很被动,短信收得多送得少,“贪污”了不少。有时候觉得,大千世界熙熙攘攘,朋友之间通个电话很艰难,找机会见个面不容易,碰头时有共同语言的更是少得可怜。或许,此时冰冷的手机正可派上用场,可以躲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千篇一律或老酒新装或东拼西凑发短信给认识的人,不论交往深浅,不分男女老少,甚至发给根本没见过面的朋友。是好朋友,心中时常挂念,短信祝福已是多余,效果可能不如通话和见面;如若不是,那手指一摁,只能说是完成一个任务,勉强行个礼节而已,说不定还影响别人休息与安静。

似乎过年的几天都是这样过来的。除夕一早,随高中同学到街上选篮鲜花,到洪同学老家拜年。洪老兄早年下海,闯荡江湖颇有建树,一向热心公益事业,对同学会的有关活动也慷慨解囊。更值得称赞的是,在这个人人都说寒冷的冬天,我们把自己裹得像粽子似的,他依旧是衬衫加夹克,身材匀称肌肉结实,丝毫没有任何中年人应有的赘肉,而且一大早起来冲冷水澡,说是开始一天的新感觉,让人目瞪口呆。

初一,兄弟几个到村庄附近的亲朋好友家,拱双手道吉祥,喝两杯功夫茶,吃几块花生糖,天南地北拉家常,虽然如走马观花地转,却是最原始的富有人情味的拜年方式,是电信手段根本无法媲美的。

初二,开始大串门喝酒猜拳,谁家客人多搞得热闹,便是新年旺盛的表现,尽管吃得杯盘狼藉,抽得腾云驾雾,喊得震耳欲聋,女主人厨房厅堂,忙里忙外,却越发欢喜,偶尔还顶替男人喝一两杯酒。

初三,东兄依旧招呼众兄弟,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师弟阳家,坐下来十几人,团团围住餐桌,几乎把他家的冰箱清个半空。

初四,一年一度的同学会雷打不动在县城举办,大厅始终洋溢着春节的喜气和同窗的情谊,由个别事业有成的同学友情埋单。我不敢贪杯,敬过各位老师同学后,照例在下午坐上大巴,前往外地岳母家拜年。由于人地生疏,加上他们家基本不设泡茶喝酒的器具,春节娱乐很多时间是泡在麻将桌上,我一窍不通也无兴趣,正好让肠胃休养几天。

今年提早一天即初七上班,眼看着就要开始节后上班,过年便基本接近尾声,心思便放到工作上了。

惊蛰记

一寸光阴一寸金,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正月逐渐接近尾声。翻开日历,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来临,蛰伏于地下的动物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山里桃花红,野外李花白,鸟儿越飞越高,让人心旷神怡。

气温明显回升,刚刚过去的寒冷冬季,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虽然身居闹市,依旧可以想象,山区受灾之后疮痍满目,重建和发展迫在眉睫。往窗外阳台望去,各种绿色植物之中,随处可见被冻伤的叶片发紫转黑,或者艰难地扯起焦黄的末梢,低垂如同战败的旗帜。我想,它们正与所有动物一样,静静地期待着春雨的到来。

母亲怕冷,早晚捂着棉衣,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儿子刚跑开几步,便叫嚷着要脱去一件衣服,远处的风吹来,他脸蛋和手腕的细嫩肌肤不再开裂,耳朵上红肿的冻疮逐渐消退,边缘的疤痕开始愈合。母亲继续放任他和伙伴们在地上摸爬滚打,不知不觉一点一滴地长大。

夕阳西下。我带着篮球,拉着儿子的小手,看绿灯亮起,穿过居家附近的马路,跟机关值班卫兵打个招呼,走近这个城市的祖山。我不擅长体育运动,我的儿子也是,拍了几天球投了几次篮,我俩对篮球都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作为小孩,篮球咚咚着地的声音,以及上下弹跳的模样,明显地鼓舞着他的学习劲头,技艺一天天长进。篮球场边,是一汪人工调节的水池。近期,因低温冻害或水质不洁致死的鱼儿,静静漂在水面,让人看着心酸:自由自在的鱼,有时竟然也难逃大自然的浩劫,葬身于它日夜畅游的液体之中!

广场上,几部小车送走主人,懒洋洋地停放在周围;个别迟下班的干部骑车回去,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没入万家灯火;高低不一的照明灯齐齐亮起,与街道的霓虹灯对比,更映衬出机关大楼的寂静和肃穆。小区里保洁员夫妇完成一天辛勤劳动,再次相互依偎绕山行走。山在八小时之外,于天高云淡的日子里,很少发出神秘指令和严格要求。入夜,这城中祖山,终于退却威武和纷繁,恢复原始的慈祥和包容。

春季前后,时常要几个钟头泡在酒家的包厢里,这让我头昏脑涨,疲惫不堪,体内肠胃呆滞不畅。如果有些应酬可以逃避,我宁可选择在家喝点地瓜稀饭,接着到这里来,跟着离退休干部,走上二三十分钟,再回到电脑前安然而坐,胡思乱想随便敲打,留下几行聊以自慰的文字。

生活中,有些事情祸福相随,人常常是身不由己,这是我一种很简单的想法。当名字出现在媒体,或被公开在墙壁上,因为别人三言两语,或者随口评论,自己还是会心生不快,甚至于耿耿于怀,从而无端影响睡眠质量。白天的杂事累及夜晚的歇息,着实得不偿失。人说四十不惑,而很多方面表明,自己依然是一个大俗凡人。比如生日那天,不动声色约同学聚餐,一时性起放松警惕,牛一样拼酒量,结果在母亲面前酩酊大醉。

夜晚的镇海楼金光灿烂。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城市祖山增添异彩,更成为我每天散步漫游的好去处。元宵节中午,我特意带着母亲和儿子,三代人同登镇海楼。那天阳光明媚,当属春节之后最好的时日,到了祖山名楼之上,老小有点气喘腿酸,俯瞰四周城市,楼盘林立,犹如汪洋大海,浩日当空,蔚为大观,儿子更是从来没有见过,久久不肯下楼。

如今,那些古建工匠在完成一个杰作之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型机械又奔赴另一个战场,建筑垃圾不断被运送下山,楼宇在做最后的修缮和整理。楼门前方台阶之上,缤纷花草簇拥中,一对巨幅青龙浮雕腾空而起,庇佑着八闽大地吉祥如意,春夏秋冬风调雨顺。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当时一些古老树木,因施工需要不得已砍伐和裁剪的,如今基本得到最大限度的抢救和保护,在春天里冒出点点新绿,展露出生命的无限希望。

俗话说身边无风景,祖山身边车水马龙,但很少人认识镇海楼。或许在某些方面,我可能算是有心人,关于她的来龙去脉,我在几年前就查找资料,开始不断地关注和牵挂着。如今,镇海楼巍然屹立,气象万千。媒体已披露,不远处的鼓楼重建指日可待。

专家说,惊蛰之后,一般要等到清明才有雷声。仰望长空,我期待着在打雷下雨的日子里,能领略到镇海楼的另一番景观。那时,我依然会走出家门,撑着雨伞来到这里,就像几年前那样,闲庭漫步。

放爱一条生路

经过再三思量,我终于决定在野菊怒放、金桂飘香的深秋,把家中饲养已久的小乌龟放归大自然。

小乌龟是两年前从宠物市场买来的,与两三个晶莹的小贝壳为伴,食用专门的饲料,放养在塑料桶里。有时,顽皮的儿子趁大人不留意时把它放到地板上兜风,小乌龟便高兴地满屋子转悠,常常要一两天以后才能在床底下或在角落里发现它的踪影。光阴流逝,小乌龟也随之慢慢长大,原先仅有的生活空间日益变得逼仄,它的食物、照护和未来等问题开始摆在全家人的面前。媒体关于动物福利的宣传报道,也深深地震撼了大家的思想。

第一个提出放生建议的是母亲,我便随声附和。起初,妻子和儿子一百个不乐意。究其原因,有与日俱增的情感因素,但恐怕更多的是即将失去时才有的珍惜。母亲上了年纪,有着虔诚而深厚的宗教情怀,她试着从佛的高度给予诠释和注解,不厌其烦地做各方面的思想工作,并暗中与我设定放生的日子和地点。

原定放生的地方是凭门票出入的风景区,往来过客熙熙攘攘,水塘内乌龟族群日见密集。我从生态学的角度粗略地权衡了一下,便改在居家附近屏山南麓的两汪池塘里。其中的一汪,观赏鱼类繁杂,人鱼嬉戏喧嚣有加,不是很理想。另外一汪,虽稍显寂静,却有白玉兰树和紫荆树相伴,就成我为小乌龟选择的修身养性之地。

即日,无钟鼓齐鸣之肃穆,亦无众目睽睽之送别,随我走出家门的小乌龟引颈抬头四处张望,在微风中感受着野外深秋的种种信息。你看吧,我刚轻轻把它放在石栏上,这陌生而新鲜的地方一下就让它兴奋起来,随之从石栏上高高地往水中扑腾而去,在小鱼们的簇拥下潜入水底。令我有几许惆怅的是,没有出现通常传说中回头顾盼依依不舍的感人场面。也许它不愿为井底之蛙,对新生活向往已久。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还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偎依在窗前读书,突然听到几声清脆的啁啾,那音色扣人心弦,韵律婉转悠扬。因这年头真假难辨,假的益发像真的,我起初以为是人工吹奏的模拟鸟声,但用心聆听却非常之真切,犹如置身雨后山林,天籁之音环绕不绝。为手中书卷所困顿的我不禁为之一振,循着声源找到阳台,发现防盗网上正停泊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好奇地注视着囚在水泥钢筋楼房加铁丝网里的主人,上下雀跃一番之后,又一声脆鸣,在空中画一条弧线后从我眼前消失。不知它从哪里来,也不知它到哪里去,却留给我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是呵,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这样难得的惊喜了,继续坐下来看书的我便有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好心情。

猜想,若这只自由自在的小鸟是我笼中把玩之物,于鸟而言温饱无忧,于我来讲熟视无睹,便断然没有这扣人心弦的吟唱,更没有在这苦读劳作之余难得的感动。同样,圈养的小乌龟获得新生,大自然将馈赠予它一份崭新的灵性。相比之下,我少一种观赏之物又有何妨呢?多年以后,假如有缘再次与这小鸟或乌龟邂逅,虽是相视无以过多的表达,但同是芸芸生灵不论生命长短,吾心已平添一种言之不尽的旷达。

美因距离而生。有一种美丽叫分手,有一种拥有是离开。生活处处有爱,放爱一条生路,纵然永世不再相遇,但除却羁绊便心胸坦然。

绿色家园

楼道拐角处的绿萝不翼而飞了。

早上出家门时,我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接着便发现眼前已没有了往日熟悉的绿色。六年前,自己刚从单间宿舍搬至套房新家,一派喜洋洋。我和爱人到花卉生产基地挑选花花草草,不辞劳苦用自行车驮回这盆绿萝,并得意地摆放在客厅里。说是新家,其实是旧屋,稍加粉刷修葺之后,我便在居室橱柜里摆书本,往墙壁上挂字画,竟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味道。

绿色,是生命的主色调,总让家园充满着希望。时光流逝,或许因室内光线不济,这绿萝长势日现萎靡。年初,我寻机将她搬出家门,放在楼道拐角一隅,这样一来既放风又见阳光。半年后,藤蔓攀爬,绿叶茂盛。出门时,她依依送我下楼;回家时,笑靥迎人归巢。楼房上上下下的人都说,这花卉长得生机勃勃的,煞是好看。

可如今,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怎的,我惶惶然地想起年初邻居的入室盗窃案。早上散步的路上,邂逅已退休的楼长老黄,我就把这事跟他聊了一下。他惊讶地说,还以为你搬回屋了呢,那植物个头不小,挪动挺费力的,不大可能是外人抱走的。

家,永远是生活的避风港。下午,看着楼道空荡荡的角落发呆,思念如网一般罩住我。前段时间,我到省外出了一趟差,也忘了交代家人照看,约摸有一周多没有给她浇水了。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敬重与惜别

    敬重与惜别

    本书是张承志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疾呼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 千里暮云平

    千里暮云平

    江锦的文章,文如其名,纯美中透着飘逸,读起来不但语感美,而且意蕴美,节奏更美。平日的各种细小情绪、微妙神思,都可成文。手里那支笔就是世间最懂己心的知音。他笔下的人物性情静好,宛如他心中的世界一样,岁月安好,人无恙矣,只有时光留下的美好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 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韩国第一畅销书作家孔枝泳,写给读高三的女儿蔚宁的24封信,感动韩国千万年轻人,成为他们夜深人静时阅读的枕边书。这24封信中写满妈妈对女儿的期许和理解,无限关爱,浸透信纸。既让迷茫中的年轻人受到启示,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又让无数颗孤独的心灵得到有人在一旁加油的安慰。信中,孔枝泳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女儿说着发自肺腑的话,文字亲切而贴心,字字可见一个母亲的深情。无条件支持,无止境付出,无限度理解,这是妈妈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珍惜这份此生不再的宠爱吧! 本书自出版以来,再版多次,屡创畅销奇迹,被誉为韩国版的《傅雷家书》。
热门推荐
  • 生存的智慧

    生存的智慧

    孩子是生活的弱者,为了避免生活的伤害,孩子最需要生存的技巧和智慧。怎样学会自我保护?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面对不怀好意的行为?怎样让自己在生活中立足,并处于不败之地?怎样让自己活得精彩……孩子是生活的弱者,为了避免生活的伤害,孩子最需要生存的技巧和智慧。怎样学会自我保护?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面对不怀好意的行为?怎样让自己在生活中立足,并处于不败之地?怎样让自己活得精彩?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入手,通过“看故事、品道理、悟人生”的方式,教给孩子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技巧,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和强者。
  •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些坏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父母应如同好的园丁懂得如何修剪树木的杂枝一样,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学习过程的坏习惯。本书为父母指点了87条迷津,帮助父母"修枝剪叶"。细细品味这本书吧,它将成为父母的良师益友,使父母读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 漫步青云

    漫步青云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日记体作品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一些散文和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相关报刊上,文字较为散淡,多为一些感悟性作品。
  • 我欲骑天

    我欲骑天

    张小龙,来自地球,性情中人,渴望自由,一个厌倦了书山和题海的苦逼学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举笔骂天,只想发泄一下,结果却遭雷劈,离奇穿越到了异界,意外获得揭示人体修练奥秘的神秘功法,一不小心又收服了各种搞怪的神兽,比如笑天犬,加肥猫,竟然还有传说中的泥马神兽……修武道,炼神体,逆苍天,改命运,踩圣子,戏圣女,成霸业,灭神威。从此与众兄弟踏上绝世强者之路,因为只有强者,才能活得有尊严。天道不公,我便骑天。我欲骑天,快乐无边
  • 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

    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

    收录王小波的所有小说,包括早期作品、唐人故 事、似水柔情;黄金时代;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青铜时代。小说 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 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 妖修指南:重生之妖界老祖奶

    妖修指南:重生之妖界老祖奶

    胎穿到仙侠世界,寿终正寝而死,江若表示很满意。但当她睁开眼,又一次活在仙侠世界中,还成了妖界赫赫有名的妖祖。原主前任、现任男友、前世情人……纷沓而至,柔韧专情、霸道强大、温柔腹黑,到底该选哪个?妖修各个争着给她当灵宠;随手创建的天机宫不小心就成了神秘的情报组织。作者这金手指有点粗,求申报吉尼斯~——一句话简介:穿越又重生,人生赢家!——已有百万完结文《女配修仙:素衣仙路》,亲们可放心跳坑~
  • 帝侵王朝女尊天下

    帝侵王朝女尊天下

    她是燕朝的五皇子,更是燕朝的新皇。他是本朝的将军,又是她的发小。权利与情义,舍取由君。多想一个午后,他能亲手为她挽起发髻,她能为她吹箫漫舞。“夜无殇将军,难道要朕扶你起来?”“无殇,朕.......”“无殇,是我啊,清澄!”“夜无殇,你别忘了,朕也是皇帝!”“那就滚回燕朝!”“无殇,你告诉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权力的争斗,情义的牺牲。真真假假假亦真,虚虚实实实尤虚。
  • 重生之逆天小小姐

    重生之逆天小小姐

    “不就点了个不知名的游戏网站吗?!不就半夜玩了一会电脑吗?!至于让我穿越到这个危险四溢的大陆吗?”苏沫澜不止一次这样想。还有还有,为毛让自己穿越到这句没人疼没人爱的身体上......好吧,姐逆袭一次吧,谁说这是废柴?这明明是天才体质!看炮灰宅女如何穿越逆袭!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 在韩国的穿越人生

    在韩国的穿越人生

    一个穿越到韩国的普通青年,慢慢拥有属于自己的穿越人生。(一切穿越文必备的都会有的,另作者有吐槽文青爱好,不喜者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