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9000000022

第22章 克服不良情绪以养生

传统医学所称的“情志”,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方面的反应,中医将这种反应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养生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对外界客观环境或事物情绪反映的自我调节及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人们健康长寿的方法。

人们对外界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内心的相应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换句话说,就是遇到令人高兴的事就应该高兴,而遇到沮丧的事就应该忧伤,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是代表人的情绪表现健康的标志之一。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情绪经常会失控,严重的还会造成身心方面的疾病。所以应该注意修身养性,舒畅情志,以保持稳定的情绪。人们的思维方式对情绪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自己不良的思维方式,纠正自己错误的认知过程,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用积极的态度解决现实问题,就会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从而保持轻松愉快的好心情。

所以我们应该消除不良情绪,甚至是心理阴影带给健康的影响,寻求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以便于精神养生。

一、抑制愤怒

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如果仅仅是白了头,那么还可以使用染发剂使头发变黑,问题是发愁生气还会给人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一)生气致病的原因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当人受到精神刺激造成心情不畅、精神抑郁时,会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液的功能,对女性来说,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对月经是否按时来潮有重要的意义。对妇女来说肝脏功能正常是保证月经周期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

肝脏还有通过调节气机辅助脾胃消化以及运输饮食的精微的功能,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气机不利,则不思饮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令人非常生气的事情时,就会没有食欲,不想吃饭。

肝脏还与精神活动有关,肝气不舒则急躁易怒,而情绪激动有时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生气会引发哪些疾病

1.月经不调

有的妇女平时性格内向、抑郁,有了不愉快的事情或产生某些消极想法的时候,不能通过向他人倾诉、与他人沟通来排解,以减轻压力,她们往往会自己生闷气或与人发生激烈的争吵。

长期的压抑导致肝气郁结、经脉气机不利,经前出现周期性的乳房胀痛、头痛、失眠、情绪波动、易激怒等现象,甚至出现闭经、崩漏或更年期提早到来。更有甚者因为肝气郁结,发生良、恶性肿瘤等严重后果。

2.乳腺疾患

由于肝经循行布两胁,所以肝气不舒、气滞血淤,经脉运行不畅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临床结果显示,中年女性乳房肿块,经前胀痛,经后缓解,并伴有心烦急躁、胸胁胀痛、口苦、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减少、血色暗红等症状。

这些症状及疾病的发生都与人的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三)避免动怒的方法

生气竟然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危害,使得人们会思考:采取什么办法才能少生气或者是不生气呢?

对于不同的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灵丹妙药,不过是从心理上来抑制生气的苗头罢了,下面提供一些可以抑制自己生气的方法,不妨试试。

一个人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需要别人做些事情。

在生气之前问问自己:我究竟希望他做什么?我想通过愤怒来达到什么目的?不要被愤怒蒙住了眼睛,要想清楚在愤怒背后你的那些欲望是什么。

你希望和别人交朋友,而他却让你失望了,如果你因此就生气甚至扇人家耳光的话,那么你就永远失去了和别人亲近的机会。与此相反,你可以对他说出你真正的感觉:

“我很重视我们的友谊,但有些事情威胁到了我们的友谊,这让我很失望。我希望可以和你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矛盾怎么样?”

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问自己:我真的是对这个人感到愤怒吗?我愤怒的真正原因是我所说的那些原因吗?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我之所以对他愤怒,是因为对他发火比较安全?不要把别人当替罪羊,这样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只会让你的情绪变得更糟糕。

要认真想一想,自己的愤怒有多少是来自于自己的基本需要和欲望不能被满足?你对全世界都不满吗,有某人或某种情境让你感到深深地受伤或无助吗?你有必要责备这个人或这种情境吗?你是否感到没人关心你,没人爱你?你感到在世界上孤零零的,感到世界到处都充满了陌生人吗?你是否需要生活中有更多的快乐和关爱?如果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需要找出获得爱和快乐的方法,愤怒才会消失。发泄愤怒只会让你更受伤。

你所谓的愤怒是否是你用来掩饰自己受伤的一种高傲的方式?是你作为人的生存受到了威胁,还是你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为自己的形象而斗争有没有必要?有多少必要性?为了面子而奋斗会时常让你感到失落,失落又会让你感到愤怒,而这种愤怒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如果你成了别人愤怒的目标和牺牲品,可以问一问自己:“我一定要接受这个人给我安排的位置吗?我一定要为他这样做而感到受伤吗?”其他人和你一样也会寻找替罪羊,但是,每个人都不应该成为罪羊。即便别人选择了你,也可以避开。不要上钩,不要去参与和你没关系、你也赢不到什么的战斗。

很多时候愤怒来自于我们的不自信和没有安全感。有效地表达愤怒会提高我们的自尊感,使我们在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勇敢地战斗。

愤怒并不排除爱、感激等积极情感。你可以深爱某人,同时对他做的某些事情感到怒不可遏,但仍然继续爱着他。俗话说:“恨铁不成钢。”愤怒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爱得太深,甚至有时候,愤怒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无论什么原因,你都要对自己的愤怒负责。不要给愤怒寻找任何无关的理由,你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空洞的胜利。

(四)正确的表达愤怒

学会区分短期的愤怒和长期的怨恨。可以找个笔记本记下你在不同情境下对不同人的愤怒程度,根据这些内容总结一下自己的愤怒共有多少种类型。这会帮助你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表达愤怒,应该表达什么样的愤怒,如何表达愤怒。

回想上次你暴怒的情况,真的有必要那么愤怒吗?愤怒本身并不是有害的,你的愤怒不会杀人,他人的愤怒也杀不了你。但是如果我们固执地坚持用那些有害的方式表达愤怒时,愤怒就能造成悲剧。

真诚、负责地表达你的愤怒,不要采取暴力的方式;暴力只会带来更多的愤怒、伤害和复仇,甚至会造成恶性循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躯体的攻击都不会熄灭怒火。正确的方法是:告诉别人是什么让你感到愤怒或受伤害,告诉他们你真正希望他们做的是什么。

(五)缓解愤怒的办法

缓解愤怒的办法也是因人而异的,具体要看你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地选用一些克制愤怒的老办法也是很有用的,如愤怒的时候从1数到10等。

不要假装你没有愤怒,不要通过否认愤怒来麻醉自己,因为压抑自己不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只会让你感到迷惑、内疚和抑郁。

抓住让你愤怒的事件,而不是人来表达愤怒,说“这件事情真的让我很生气”是针对事件,说“你这混蛋,怎么做出这种事情”那就是针对人了。

点缀那些让你烦闷的情境。如去排队时就带上一本书,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一下;塞车时就趁机放松一下,趁机听听音乐等。

愤怒的时候可以马上写一封信,可以是写给你发火的对象,也可以是写给报纸、杂志或领导,而且,这封信写得越详细越好。把这封信放一天然后再读一遍,再考虑那件事是否真的值得发火。

不要因为一时愤怒造成了不好的结果而指责自己或者悔不当初。拿出你发泄愤怒时的勇气来,去道歉!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能表达的愤怒,要替这些情绪找到发泄的出口。体育锻炼是一种很好的释放方式:慢跑、打球、在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等都可以。

愤怒过后,试着去了解是什么真正让你愤怒,并把你的想法告诉另一个人。一个中立的倾听者能帮助你理清情绪、认清目标。

愤怒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了解自己愤怒的来源,我们可以把愤怒的能量转化为建设的动力。

当我们为一些生活中琐碎的事情生气,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之前,要想一想生气带来的损伤,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而且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我们就会退一步海阔天空,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来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二、过度悲伤

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无法避免的失落,例如:离开你所喜爱的工作或朋友;身体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失去宠物;梦想破灭;亲人和朋友的离别甚至死亡,都会带给自己或周遭的人伤感哀恸。

(一)悲伤情绪的身体反应

悲伤的人在某一时段中(经常从20分钟到1个小时)会有肉体上痛苦的感觉,觉得喉咙变紧、呼吸困难、需要叹气、腹部觉得空空的、肌肉无力,而且还有心痛紧张的感觉。

亲人或朋友去世时,除上述反应外,哀痛者还会啜泣与号哭,人们称这些身体的痛苦感觉为“剧痛群”。这种剧痛常常发生在死者死亡不久(死后几小时或几天)并会持续到两个星期。

一般情况下,这种剧痛不会马上产生,哀痛者常会觉得麻木,他们好像没有感觉或根本没有知觉,但这种麻木不会持续很久,它很快就会被另一种强烈的感觉所打断。

总之,悲伤者因为悲伤所产生的身体反应主要有:胃空空的感觉;胸口郁闷;对噪声的过度反应;呼吸困难并易喘;喉咙变紧干燥;肌肉无力;缺乏气力。

“心碎”是对悲伤者的一种最古老的隐喻,而如果人们过度悲伤的话,事实上也是如此。

许多有关悲伤者的研究指出,悲伤者的疾病和死亡比率都会随着悲伤的程度而增加,尤其是心爱的人死后的六个月内,情况最严重。经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虚弱,这种虚弱是导因于分离焦虑。

另外有一些研究指出,中年寡妇的悲伤者经常有:神经质、忧郁、害怕会发疯、持续的恐惧、梦魇、失眠、工作能力减退和疲劳等症状。有时也会也现头痛、晕眩、失神、消化不良、呕吐、皮肤疹、心脏急速跳动、胸口疼痛,及其他的生理症状。

而产生这些症状的最好的解释是悲痛者疲劳、食欲不振、生活习惯紊乱和受到社会习俗的限制。更有可能是由于忧郁和绝望会引起悲伤者的内分泌变化而对疾病的抗拒能力减弱。

(二)过度悲伤时的调节办法

面对生离死别,人们会感到很悲伤,适度悲伤是没有问题的,可一旦过度就会危及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沉浸在悲伤中的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首先,必须接纳失落的事实,就是死亡事实上已经发生,对于亲人和朋友的去世应尽快接受。

如果否认死亡或死亡的意义,常会延长不健康的哀恸的时间,偶尔有病理学的哀恸出现。

其次,必须懂得哀恸是痛苦的。

人们在悲伤时,往往会想办法排解,喝酒、服用药物包括镇静剂,想办法避开愤怒、悔恨和悲哀的感觉,不需要的过度工作压力等,都是哀恸者用以逃避哀恸痛苦的不健康策略。

再次,需要适应那些已无死者存在的环境,哀恸者应该面对现实,接纳新的角色改变,并承担以前死者所负的责任。

最后,需要把过去投入在死者身上的情感转移到新的人或物上,找到其他的精神寄托。

这并非是对死者的背叛,而是面对人生更有意义的追悼。

以上是对于稍微有些悲伤的人,可以采取的自制方法。然而,对于沉浸在悲伤中失去理智的人来说,这种方法显然是不起作用了,那么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他的亲人或者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从一旁帮助悲伤者摆脱这种损害身心的哀痛了。

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处理这类问题:

第一个方面,强化死亡的真实感。

让悲伤者必须接纳“人死不能复生”的事实,才能面对因死亡而引起的复杂情绪与反应。尤其是突然死亡,在毫无心理准备下接到噩耗,心中一定会有强烈的不真实感,这就要想办法使死者的亲人或朋友尽快接受事实。

强化死亡的真实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鼓励悲伤者面对死亡和谈论由此引起的失落。例如:灾难发生时你在哪里?如何发生的?当时的情况怎样?是谁告知你的?葬礼怎么举行的?亲友们如何谈这件事?

关于死者临死前的一些问题的讨论都有助于证实死亡事件的发生,从而强化死亡的真实感,让悲伤者接受死亡发生的事实。

第二个方面,鼓励悲伤者适度地表达悲伤情绪。

大部分时候悲伤还会有其他情绪出现,而这些情绪都是令人不安的,例如:恐惧、无助、愧疚、愤怒、紧张、焦虑、压抑和悲哀等。随着这些情绪的出现,在失落发生的初期会有麻木、幻听、幻觉、幻想、混乱、托梦等悲伤行为随之而来。

可是这些情绪和行为在人们遭遇失落的早期,由于大家都还处于混乱状况中而无法被人认知,或未被察觉其哀伤的强烈程度而被忽视。应使悲痛者认识到这些悲伤情绪和行为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应鼓励他适度地表达以缓解不安。

必须要弄清楚失落对悲伤者的意义及冲击到底有多大,例如:愤怒的情绪对象是谁?愧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幻听、幻觉、幻想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要适当且有效地予以评估,判定出较为明确的问题焦点以便排解。否则,只会让悲伤者更加痛苦。

因此,必须引导悲伤者表达悲伤情绪,而且谈到与逝者的往事时最好鼓励从正向的回忆开始。

如果会谈时悲伤者先从负向的回忆谈起,即使正向的回忆很少,也应想办法鼓励他谈谈逝者的一些好处,或过去曾经拥有的美好回忆。这样才能够让悲伤者通过辅导,缓解和消除对逝者的矛盾情绪。

第三个方面,帮助悲伤者适度地处理依附情结。

对悲伤者而言,如果突然失去了一位长期亲密的依附者,必然会产生陷入绝境的无助、恐慌、茫然、苦思等反应。应该帮助生者适度地处理这种依附情结,让他认识到与逝者之间过去所扮演的依附关系已经结束。

他必须在失去逝者的情境中,想办法在其往后的人生舞台重新拉起另一幕戏,扮演新的角色、建立新的关系,继续演出人生的戏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应该了解悲伤者在处理与逝者的依附关系所时面对的问题。

也许他舍不得离开已经被毁灭的家园,也许他想要尽速离开这个让人难忘的伤心地,也许他认为建立新关系、将自己的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到其他的人或物身上对逝者是一种背叛,也许他认为根本没有人可以取代逝者的地位等。虽然这些质疑可能是对的,但必须协助他面对并作适当的处理。

最后要强调一点,就是悲伤时不要草率作决定

有个原则必须要注意,就是不要鼓励仍然处在剧痛期的悲伤者作任何重大改变生活的决定,如变卖财产、改行、换工作、搬家领养孩子或很快跳入一个新的亲密关系中。因为在极为悲伤的时刻,人的情绪尚未稳定,很难有好的判断力,并且容易产生不良适应而影响到对未来新情境的适应或新关系的建立。

重要的是告诉他,不要仅为减轻现在的痛苦而仓促作决定,当他准备好时,自然就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决定并采取行动。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大的创痛。人们必须借由表达悲恸来哀悼失落,宣告分离,而且一定会重新建立新关系。逝者已矣,应学会接受。否则,必会造成身心的不适和疾病,而无法走过悲伤。

三、摆脱抑郁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疾病随之也越来越多,其中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抑郁症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社会病。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说,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时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全球每年有5.8%的男性和9.5%的妇女,即共约1.21亿人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抑郁。

简单而言,抑郁症是指一种持久性的心情低落。这种心理疾病不仅使人情绪低落,降低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而且对健康有许多不良影响。

长期患有抑郁症的人,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分泌异常,使人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症、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并且极易患感冒;对女性来说会出现月经紊乱;对中年人来说可以加速衰老和动脉硬化;对老年人来说容易诱发脑卒中、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症等。

(一)抑郁症发生的原因

抑郁症发生的诱因是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而具有抑郁易感的根本原因则是内因。

有3种人最容易出现抑郁:

对自己的想法、感情以及身体各部分的感觉过于重视和担心的人;

面临各种压力时不知所措,而且不积极采取解决办法的人;

竭力压制感情,不使感情外露的人。

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容易抑郁的人都是由心理防卫过度造成的。

抑郁的发生与外界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气候的突变或持续异常,就容易诱发抑郁,光线与日照长短也有一定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在日照时间长的地区,居民抑郁症的发病率仅为4%,但是在漫长的冬季,28%的人出现了抑郁症状。药物同样可以引起抑郁,例如某些抗高血压药、口服避孕药、激素、抗精神病药物。由于滥用药物现象比较普遍,这一原因也不容忽视。

在抑郁症中,还有约20%的病人患有易引起抑郁情绪的内科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容易导致抑郁,而抑郁症又加重这些疾病,可谓是恶性循环。

(二)判别抑郁症的标准

既然上述的内外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抑郁症,那么,应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呢?

一般来说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如果人们表现下面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就表示他患有抑郁症。这些症状必须是病人以前没有的、或者极轻的,而且至少包括症状(1)和(2)中的一个。

1.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心情不太好,或者是由病人自我报告(例如,感到伤心,心理空空的),或者是通过旁人的观察(例如,暗暗流泪),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以表现为易激怒,而不是明显的心情抑郁。

2.在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部分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了兴趣。可以通过病人自我报告,或者通过旁人的观察。

3.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表现为缺乏正常的体重增加。

4.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不只是自我主观感觉到的坐立不安或者不想动,旁人都可以观察得到)。

6.每天感到疲劳,精神不振。

7.每天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这不仅是普通的自责,或只是对自己的抑郁感到丢脸。

8.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一天比一天下降,作决定时犹豫不决。(自我报告或者经旁人的观察)

9.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经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早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

(三)抑郁症的治疗

有抑郁症的人对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需要积极治疗,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山重水复”的抑郁空间呢?

解铃还需系铃人,面对自己心中的这个障碍,其他人只能起辅助作用,只有凭借自己的心理力量才能加以克服。

1.面对现实

人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后,通常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先是无法置信,而后感到失望、沮丧,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也有一些人不愿接受现实,不断对现实加以否定。无视不幸处境,属于消极的心理防御,只会加重心理障碍。

因此,首先要做的是以宽容的态度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既要宽容别人,也要宽容自己。

2.自我暗示

应该明白不论感到多么痛苦,生活还要延续下去,不应因此而颓废。

要有发愤图强的意愿,告诉自己要坚持,并且可以重新开始。这是摆脱心理阴影、重新开始的第一步。自我暗示疗法本身就是对意志的锻炼。

3.学会发泄

当一个人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要自我压抑,而应该采取疏导的方法,寻找一种恰当的方式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发泄出去。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亲人、朋友,向其倾诉自己的苦衷,把烦恼一吐为快,在这同时也可以听一听朋友的劝导和安慰。

也许你并不需要他们说些什么,需要的只是在可以信任的人面前将内心的苦闷与烦恼和盘托出。如果想保有自己的隐私,可以在安静独立的环境下将自己的情绪写下来。这样做会使郁闷的心情得到宣泄,可以帮助平和不安的心境,重获心理上的平衡。

融入社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参加群体性的活动,如各种体育、文艺活动、旅游等。一方面可以转移注意力,使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可以使心胸开阔。

4.走向大自然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暂时离开平时的生活环境,打好行囊外出旅游。在山川河流之间,在潮起潮落的海边,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体会大自然日月更替、斗转星移、海纳百川的变化,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也许到那时你会对眼前的失败和困难有更深刻和积极的认识。

5.心理咨询和治疗

当自己感到不能摆脱负面心理困扰的时候,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正确的心理学干预不仅是一种直接的治疗,而且可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人们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性情孤僻、感情抑郁的人,平时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和压抑的状态,往往难以经受任何重大挫折的打击,陷入痛苦不能自拔,甚至产生自杀的倾向,这些人更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有一些抑郁症是比较严重和顽固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人容易出现意外情况,这就有必要服用抗抑郁药。目前已经有一些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的抗抑郁药,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对于季节性抑郁症,可以采用上文提到的方法治疗。

总而言之,我们要不断肯定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才能“柳暗花明”,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四、避免嫉妒

相传刘伯玉的妻子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神的美貌,断氏听到后,气愤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来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是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这就是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

(一)嫉妒心理的基本特征

那么,到底什么是嫉妒心理?它又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因此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在如何界定嫉妒心理的含义时有很多的争论。

日本《广辞苑》给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别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的感觉。”该定义的特色引进了嫉妒之中,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产生的基础之一。

《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在爱情等方面的表现是: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的不信任,尤其是妻子、丈夫和恋人。”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主要是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非常大的。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所作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人们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综合看来,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嫉妒的产生是基于嫉妒主体与相对主体的差别。

这个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他既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人和某一现象,还可以是某一集体或群体,例如单位与单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

与相对主体的差别既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和相貌的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差距,如才能、地位的差别;也可以是不真实的幻想出来的差距,例如总感觉其他室友之间特别亲热;还可以是对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威胁和伤害的假设,例如上级对于下级才能的妒忌。

2.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由此可能引发巨大的消极性。

嫉妒心理同时也是一种憎恨心理,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嫉妒心理的对抗性来源于在比较过程中产生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性常常会带给社会巨大的危害性。

例如,1991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才生卢刚在美国爱菏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就是嫉妒。

3.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

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民众是完全没有嫉妒心的。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就“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经历。

4.嫉妒心理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而且无法轻易摆脱。

发泄性是指嫉妒主体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动外,绝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而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

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与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会存在一天。

此外,嫉妒心理还有几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然是从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有可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等有关。

(二)嫉妒心理的发展阶段

其实,嫉妒心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要经历哪些阶段呢?

嫉妒心理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最早的阶段是程度较浅的嫉妒,它一般深藏于人的不易觉察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学相处很好,对于他的优势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过每次想到这些,心中总会感到有一种淡淡的酸涩味。

程度较深的嫉妒,是从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的。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抑,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作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

非常强烈的嫉妒,嫉妒主体此时已丧失理智。向对方作正面的直接的攻击,希望置人于死地而后快。这常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

(三)避免嫉妒的调节方式

嫉妒心理不仅对别人有危害,而且对自身也极其不利。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这种不良的情绪,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绪的出现呢?

首先,正确看待人生价值。这样,你就能很快摆脱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更不会花时间与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

一个埋头于追求自己事业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俗语说“无事生非”正出于此。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无所事事,就会去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不但自己不进取,而且还阻碍他人前进,唯愿众人都平庸度过,相安无事。

其次,发挥自我优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追求万事超人前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某些方面自己不如人,但却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因此,应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掘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以便改善现状、开创新局面。

再次,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本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而且每个人都会“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提高自己。这样就能从病态的自尊心与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来。

最后,加强交往,加深理解。

许多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的。嫉妒主体误认为对方的优势会造成自己的损害,从而耿耿于怀。所以要打开心扉,主动接近别人,加强心理沟通避免发生误会,即使发生了误会也要及时妥善地消除。

五、驱散恐惧

恐惧症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现象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并以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为特点的一种神经症。恐惧对象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的,常见的有动物、广场、高地、社交场所等。这样的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没必要,但还是会反复出现,难以控制,因此,自身感到很痛苦。

(一)恐惧症发病的原因

成人单纯性恐惧症来源于童年时期曾有过的体验,如儿童对动物的恐惧,害怕黑夜鬼怪、暴风雨或雷鸣闪电等,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到了青春期会自然消失。但当人体受到疾病的折磨而变的软弱或被新的精神刺激所诱发,过去经历过的恐惧就可能重新出现。

有些儿童的害怕是受父母或其他儿童的影响。恐惧症的遗传学家认为,场所恐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同情感性障碍关系密切。有报道称,广场恐惧症患者的家属中有19%的人患有类似疾病。

(二)恐惧症的种类

恐惧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如害羞、被动、信赖等。

恐惧症的中心症状是恐惧,而且因为恐惧会引起剧烈害怕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根据恐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交恐惧

这种类型的人主要是害怕出现在众人面前,特别是对于被人注意更为敏感。他们不敢到公共场所,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害怕自己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等行为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因此,他们总是不愿从安静的会场走出,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坐吃饭,从不与人面对面就坐,尤其是回避与别人谈话。

赤颜恐惧是这种类型中较常见的一种,病人只要置身于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病人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与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惧。

2.单纯性恐惧

单纯性恐惧比较常见,儿童时期发病较多。如对蜘蛛、蛇或高处、黑暗、雷雨等发生恐惧。对雷雨恐惧的人,不仅对雷雨觉得恐惧,而且对地发生雷雨的阴天或湿度大的天气也可能感到强烈的不安。甚者为了消除焦虑主动离开这些地方,以回避雷雨发生。

3.广场恐惧

这种类型的人不仅对公共场所恐惧,而且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难以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而感到焦虑。这些公共场所包括火车站、超级市场、理发室和影剧院等。因此这些病人喜欢待在家里,不轻易出门,以免引起心神不定、烦躁不安。

4.旷野恐惧

患者在经过空旷地方时就会发生恐惧,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因此病人很怕越过旷野,严重时会害怕越过任何建筑,如害怕跨越桥梁、街道、庭院和走廊等。

5.闭室恐惧

这一类患者害怕呆在较小的封闭空间,如怕乘电梯、地铁火车、客船等。患者多呈慢性起病,可持续多年,但大部分人的病情逐渐有所改善,一般起病急者易缓解。

6.某些特殊的恐惧症状

物体恐惧是指对某一物体发生恐惧现象,如对刀、棍、钳等物体发生恐惧;处境恐惧表现为对某一特殊环境的恐惧,如高地恐惧、广场恐惧、黑暗恐惧等;疾病恐惧表现为对某种疾病产生恐惧,如对癌症、肝病、性病、狂犬病等比较严重的病症的恐惧等。

(三)恐惧症的判定方法和治疗方法

怎样才能确定自己或他人得了恐惧症呢?现代医学已经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

第一,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第二,具有恐惧症状的主要特征;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有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对恐惧症采取心理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心理治疗主要采用系统脱敏法。采用这种方法还需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同时,心理医生还应该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其对有益事物的浓厚兴趣与活泼、开朗的性格,锻炼自己的意志。

目前,国内外治疗恐惧症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理治疗

恐惧症应以鼓励、劝告和指导等心理治疗为主,教育患者要勇于面对现实,发挥主动性,树立战胜恐惧的信心。在医生的要求与指导下进行模拟性或渐进性训练,使病人逐渐克服对物体或处境的恐惧。

2.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又不受场地限制等因素影响。行为治疗效果明显,一般数次治疗后症状就会显著改善,所以病人也易于接受。

行为治疗有多种类型,其中系统脱敏法和冲击暴露法最适合治疗恐惧症。

系统脱敏法始创于1958年,首创者发现当人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时,心跳、呼吸也会变缓,对恐惧的反应也明显减弱。

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时先放松全身,让病人回忆其恐惧的对象,此时出现的恐惧反应远较接触实物时轻,在放松后继续想象恐惧对象,并逐步增强想象的刺激强度。

如蜘蛛恐惧症,最初可想象在极远处有只蜘蛛;接着蜘蛛逐渐走近,最后爬上了身体,直到极强的刺激不再引起恐惧反应后,就可转移到现实中的恐惧事物,方法也是逐步升级。

冲击暴露法与系统脱敏法的操作方法刚好相反,它最初就直接将病人恐惧的对象置于其面前,使其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医生则在一旁进行鼓励和解释,以帮助其建立战胜恐惧的信心。

经过几次冲击式的暴露后,病人的恐惧逐渐减弱,直至自己可以完全控制。

同样以蜘蛛恐惧为例,让病人一开始就想象有无数只蜘蛛爬满了全身,病人会立刻出现极度不安,随着治疗的深入,病人对爬满全身的蜘蛛的恐惧反应越来越弱。这一疗法也可以先想象,而后转移到现实的恐惧事物。

3.催眠疗法

这种方法是应用催眠治疗来对抗面临恐惧处境时所产生的焦虑反应。也有训练病人应用自我催眠疗法,在面临恐惧处境时保持肌肉松弛,与恐惧对抗。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恐惧症所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一种方法。三环类抗抑郁剂可以减轻广场恐惧的症状,但停止服药则有较高的复发率。所以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疗法。

六、摆脱焦虑

脑筋和身体一样,要经常活动,但不能过度、过制性地思索问题。长期思劳过度,会引起头痛脑涨、胸腹痞满、食欲不振、失眠倦怠等现象。

思虑过多所造成的最严重后果便是患上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研究表明,在城市中大约有4.1%到6.6%的人在一生中会得焦虑症。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是,病人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焦虑和担心,但是,这些担心和焦虑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

其实,这些担心、焦虑与正常的、由现实危机引起的担心、焦虑很相像。比如,他们经常会为家里的经济情况而担忧,即使他们的银行账户上的存款远远超过了六位数;或者他们会每天为自己孩子的安全担心,生怕他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更多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但是,就是感到极度的焦虑。

(一)焦虑症的主要表现

焦虑症的焦虑和担心持续在六个月以上,它的具体症状包括以下四类:

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无名的担心和过分机警。

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一起出现。其具体表现分别为:

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总是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这种类型的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容易出现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症状。

对未来无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与自己相关的所有事情。

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一样,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时时刻刻都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时的注意力,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二)诱发焦虑症的原因

焦虑症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它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焦虑症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现有的研究显示,引起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某些身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

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都可能引发焦虑症。而且,许多研究者试图证明,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

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神经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研究发现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大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清素的水平会发生急剧变化,但是,我们并不很清楚这些变化是焦虑症状的原因还是结果。

第二,认知过程,或者思维状态,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焦虑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理解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一定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三,在有应激事件发生时,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症。

对焦虑症的起因,虽然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这些意见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的,有些还是互补的。

(三)焦虑的治疗办法

找到了焦虑症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症治疗了,可是,怎样治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按照现代养生学的规则,可以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精神分析治疗

因为精神分析学把焦虑症的起因归结为压抑的无意识冲突,因此,焦虑症的精神分析治疗,就是帮助患者领悟他们内在心理冲突产生的根源。

这种治疗方法的关键是精神不要过度集中,不要思虑过度。

当某个问题一时不能解决时,应暂时摆脱,搁置一边,出外散散步,听听音乐,或干点别的事情,来调剂一下精神状态,让大脑休息一下。这样不仅有利身体,也有利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2.认知行为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运用行为治疗的医生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焦虑症。

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某些确定的情境有关,那么,医生通过运用“情境分析”这种行为治疗方法,来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医生运用“系统脱敏”的方法,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

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游离于几种特定情境也就是不与某种特定环境有特殊的关系,那么医生就会运用“放松训练”的办法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

另外,由于焦虑症患者经常表现出无助感,所以医生会帮助患者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

由于焦虑症患者特有的认知方式——容易把模糊的刺激解释为威胁,容易过高估计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认知治疗常常被用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

3.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但是抗焦虑药物的副作用很多,比如嗜睡、抑郁,长期服用甚至对某些内脏器官有损害。而且抗焦虑药物往往会使人上瘾。

抗焦虑药物的最大问题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症状会重新出现。

当病人是通过服药来降低焦虑症状,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症状的好转归结为药物的作用,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改变。于是,当他们停止服药时,当然会觉得情境是不可控制的,于是会再次变得焦虑。

七、消除自卑

“自卑”一向被认为是个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卑的解释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当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剖析自卑时就会发现,自卑有“真”和“假”之分。

所谓“真自卑”是指个体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生理或病理缺陷,如先天或后天的伤病残疾、弱智等,使个体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学习、工作、生活能力。与正常人相比,感觉自己在各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自我心理。

这种自我评估、自我认定,可以说是客观的、现实的。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少女,她深知自己失去的是什么,而她必须直面人生,自律自勉,用坚强的意志推动生命的车轮去创造新的生活,从自卑中升华自强,这就是一个健全人格所表现出来的“真自卑”。

所谓“假自卑”是由于人格偏离或人格变态而产生的一种自卑心理。称其为“假自卑”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不存在“真自卑”者那样的病残缺陷。恰恰相反,“假自卑”者大多数智商中等偏上,而且身体健康。以健全人格的观点来看,他们没有任何产生自卑的“理由”,因此称其为“假自卑”。

(一)自尊产生的原因

无论“真自卑”还是“假自卑”都源于他们对自我认定的错位。

这种自我认定错位的产生与主、客观因素及自我评价都有密切的关系,其表现有三个方面:

1.胆怯封闭

一些人由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与他人交往或者从事某项事业时必败无疑,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参与竞争,不干有风险的事,坚信“安全第一”。但是,越是封闭自己,就会越对自己没有自信,从而造成不良循环。事实上,我们发现自卑的人很少会主动与人交往,在一些有激烈竞争的事业中更难觅芳踪。

2.自傲逼人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过分的自卑以过分的自尊表现出来,尤其当屈从的方式不能减轻其自卑之苦时,就转而采用好斗的方式。有自卑感的人,他们比任何人更加注意不让别人发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可能会发现时,便采用这种好斗的方式阻止别人的了解。人们常会发现这种人动辄就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寻找借口衅事。但事实上,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反而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3.跟随大流

丧失信心的人,常对自己的决定缺乏自信,便随大流以求与他人保持一致,去应验那句“人随大流不挨罚,羊随大群不挨打”的古训。这种人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努力寻找他人的认可。

对自卑者来说,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他们在做某一件事之前就会想:别人是不是这样的看法?我这样做会让人耻笑吗?会不会被认为是出风头?在做了事之后,又想: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人?如果刚才不这样做就会更好等。总而言之,求同心理极强。

由此可见,产生自我认定错位的根源是他们完美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思维方法出了偏差,总习惯拿别人的优势与自己的劣势作比较,比较的结果当然是使自己相形见绌,从而产生自卑。

但是他们并不服气、不甘心,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智力水平不比别人差。这种“不服气,不认输”的心理正是自卑者的关键特征。自卑在强迫型变态人格中的表现最多。完美主义的人生观使他们因为达不到“全能”而痛苦,不甘落后而又无力摆脱。

(二)自卑对身心的不良影响

自卑对于人的身心影响非常大,其最主要的危害是自卑容易加速人的衰老进程。

自卑的人,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只想与人疏远,所以他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自卑的人,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因此也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自卑的人,常会感到疲劳,心灰意懒,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没有效率,因此缺乏生活乐趣。

自卑的人,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并且绝少有欢乐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转换,中枢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应地也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同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而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而且,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机体的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早生白发、皮肤多皱、面容憔悴、牙齿松动、性功能低下等,这都是衰老的征兆。

也就是说,自卑这种不利于健康的有害心理,会促使你在人生道路上常走下坡路,从而加速自己衰老的进程。

(三)克服自卑心理的办法

要想找回自己的青春年华,就必须克服自卑心理。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不良情绪呢?可以通过下列这些方法来调整:

1.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就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2.学会正确地寻找失败的原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因为能力不足造成的。

3.提高自信心。当你在干某件事之前,首先要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因为事先在心理上作了准备而不至于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4.体验成功。经常回忆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来激发自信心。

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而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自己:“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

6.建立新的兴奋点。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如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或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以便缓解压力和紧张。

7.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

一是以勤补拙。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要有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

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工夫,最终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8.注意自我激励。自卑的人通常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所以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

例如,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当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然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成功的不断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9.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最好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和事作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就免不了会产生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即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

总之,要振奋精神,直面人生,开发潜能,自强自立,树立“我就是我,这就是我”的正确的自我定位。

八、跨越孤独

孤独症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能力和交流技巧的障碍、动作和兴趣异常以及复杂多样化的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的发现可追溯到1938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名叫唐纳德,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症状:这个孩子似乎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他旁若无人,记忆力惊人却不能与人正常对话,两岁半时他就能流利背诵《圣经》中的23节以及历届美国正副总统的名字,他还迷恋旋转木棍、平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同时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规律的轻微变化都会感到烦躁不安。

后来凯纳又陆续观察到10例症状与唐纳德类似的孩子,1943年他报道了这11名儿童。这些孩子被凯纳诊断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因为这个症状是凯纳医生首先发现的,又被称为凯纳综合征,就是现在我们称作的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

很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都会问:“孤独症是怎么引起的呢?”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导致孤独症的真正原因。

大量的研究推测,孤独症可能与遗传基因、胎儿期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有些研究者认为孤独症也可能与慢性汞中毒有关,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取得肯定的结论。

凯纳医生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曾经认为产生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的,但是,后来的研究彻底否定了他的这一观点,这使许多父母亲摆脱了痛苦和自责。

由于孤独症是一种伴随终身的疾病,在目前还找不到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正,才能对他们有更大的帮助,帮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

(一)孤独症的特征

孤独症虽然无法准确找到其发病原因,但仍然可以把握其发病时的症状。

与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一样,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但是症状都比较严重。

儿童通常在三岁以前发病,三大障碍在儿童发育的不同时期表现也有所不同,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

1.社会交际障碍

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儿童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婴儿期不喜欢拥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总是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小朋友一起玩,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通常不怕与陌生人接触,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与父母亲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在有需要时通常会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是并不能用手指指出来,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2.语言交流障碍

这个症状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

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患儿表现为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的现象。

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重复刻板语言,或是自言自语,而且语言内容单调,有些语言内容奇怪使人难以理解,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孩子的听力通常是正常的。

3.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儿童一般都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比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喜欢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往往在某一段时间会出现某几种刻板行为,并非一成不变。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以在某些方面显示出较强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大部分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数字、年代等。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异常,包括对某些声音的特别恐惧或喜好,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像的恐惧,许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痛觉迟钝也是常见的症状。

此外,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孤独症患儿中表现较为明显,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孤独症儿童中普遍存在,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二)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对于孤独症的治疗,目前在医学界通用的有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教育训练法。

1.药物疗法

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可以使用适量抗精神病药和中枢兴奋剂加以治疗。

抗精神病药可以使用小剂量的氟哌啶醇和小剂量舒必利,有利于改善患儿兴奋多动、刻板重复行为、自言自语、模仿语言及无法控制的尖叫和发声,有利于改善患儿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情况,增进语言交流的倾向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对烦躁不安、情感冷淡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中枢兴奋剂包括利他林、匹莫林,对治疗部分孤独症儿童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涣散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大剂量的维生素B,与镁剂合用对约半数孤独症患儿有帮助,坚持服用后患儿目触情况转好,兴奋行为减少,对四周环境的兴趣增加,哭闹减少而语言增多,变得较为正常。

对孤独症患儿进行药物治疗时,应严格按医生处方用药,切不可乱用。

2.饮食疗法

科学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以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患儿的大脑具有麻醉作用,会影响患儿的行为、智慧、情绪、痛感的极限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影响大脑中与说话和听觉统合有关系的颞叶以及减少血液里的含糖量,因而造成脑子反应缓慢。

该疗法就是通过控制食用此类食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3.教育训练法

这种方法是有目的地劝导患儿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对患儿进行行为治疗,以改善其各项缺陷,使患儿能有良好的举止,更能适应广泛的社会生活。

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千差万别,治疗时应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切不可一刀切。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大医院和研究机构开设了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中心,各种专门性的早期干预中心、教育中心也相继出现,为对儿童孤独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更好的教育训练提供了可能性。

一旦发现儿童患有孤独症时便对他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这一病症就不会被带到成年,我们的成人社会就会充满交流与沟通。

上面我们介绍了几种不良情绪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治疗办法,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可以保持心愉快的方法。

真心欢笑

“笑一笑,十年少”,这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有关精神方面的谚语。它是精神情绪与健康长寿二者关系的最生动、最精辟的总结,也是古今中外的一条被验证了的“长寿秘方”。人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体,身、心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一个人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生活以及身体健康。从医学上来看,笑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反应,是精神愉快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笑的种类很多,它们绝大多数都能让人找到年轻的感觉,让人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

笑的种类

——含笑,是一种程度最浅的笑,它不出声,不露齿,只是面含笑意,意在表示接受对方,待人友善。这种笑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微笑,是一种程度较含笑深的笑。它的特点,是面部已有明显变化:唇部向上移动,略呈弧形,但是牙齿不会外露。它是一种典型的自得其乐、充实满足、知心会意、表示友好的笑。微笑的适应范围最广。

——轻笑,在笑的程度上比微笑深。它的主要特点是面容进一步发生变化:嘴巴微微张开一些,上齿显露在外,不过仍然不发出声响。它表示欣喜、愉快,多用于会见亲友、向熟人打招呼,或是遇上喜庆的事情时。

——浅笑,是轻笑的一种特殊类型。与轻笑稍有不同的是,浅笑表现为笑时抿嘴,下唇大多被含于牙齿之间。它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示害羞之时,通常被称为抿嘴而笑。

——大笑,是一种在笑的程度上又较轻笑深的笑。它的特点是面容变化十分明显:嘴巴大张,呈现为弧形;上齿下齿都暴露在外,并且张开;同时口中发出“哈哈哈”的笑声,但肢体动作不多。它多见于适逢开心时刻,尽情欢乐,或是高兴万分的情况。

——狂笑,是一种在程度上最高、最深的笑。它的特点是面容变化很大:嘴巴张开,牙齿全部露出,上下齿分开,笑声连续不断,而且肢体动作很大,往往笑得前仰后合,手舞足蹈,泪水直流,上气不接下气。它出现在极度快乐、纵情大笑之时,不过一般不大多见。

笑对健康的益处

——笑能消除神经与精神的紧张,使大脑皮质得到休息,使肌肉放松。特别是在一天紧张劳动之后或工作休息时,说个笑话,听段相声,会使大脑皮质出现愉快的兴奋灶,有利于消除疲劳,增进健康。

——人在笑时,下颌处于下移状态,而该部位的下移是人体放松的关键。

——能使人从紧张状态中放松的办法,莫过于一笑,平时万念纷飞的大脑只有在笑的时候,才会进入了无念无为的纯净状态,大脑处于一片空白。

——德国科伦大学的乌伦克鲁教授说,笑1分钟,相当于一个病人进行了45分钟的松弛训练,这就是精神放松法。

——大笑过后,血压会回降,同时会减少分泌令人紧张的荷尔蒙,发自内心的笑是精神状态与免疫系统之间直接相连的枢纽,可以在瞬间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欢笑是种特殊的健身运动

——人一笑便引起面部眼、口周围的表情肌和胸腹部肌肉的运动。“捧腹大笑”时连四肢的肌肉也会一起运动,它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全身新陈代谢。

——更重要的是脑部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

——大笑还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清除疲劳,解除胸闷,驱除抑郁,恢复体力,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增进食欲。

——笑对呼吸系统也有良好的作用,随着朗朗笑声,胸脯起伏,肺叶扩张,呼吸肌肉随之活动,好比一套欢笑呼吸操。

——同时,哈哈大笑还能产生“出汗、泪涌和涕淋”的效果,起到促进汗液分泌,清除呼吸道和泪腺分泌物的作用。笑是一种最有效的消化剂,愉快的心情可以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欢声笑语能促进消化道的活动,使人食欲大增。

欢笑可以祛病保健、延年益寿

——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愉快可以使人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无论是躯体还是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心发展,身体强健。”

——在美国出版的《笑有益于血液——幽默的医疗作用》一书中,作者列举了笑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科学道理,书中指出:笑能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度,因此对头痛病特别有效。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因用脑过度,年老时经常头痛,他受到“乐以治病”的启发经常去看喜剧,被逗得大笑不已,最终头痛病不治而愈。

——美国记者卡曾斯得了一种在目前来说医学上难以治疗的疾病,他也是在一次因为看喜剧片大笑可以镇痛的实践下,自己拟定了:看喜剧影片——笑——吃饭——睡觉——笑的特殊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治疗”病情大有好转,十年后当有人遇到他时,他已经是个完全健康的人。

——我国评剧著名演员新凤霞在谈起情绪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时,深有体会地告诫人们“不生气”是保健的一个秘诀。

不适合欢笑的人

——虽然笑能够让人延年益寿、充满活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意乐开怀。那么,对笑有禁忌的都是哪类人呢?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类的人不适宜大笑:

——怀孕妇女不宜大笑。因为腹部激烈抽搐,容易造成早产或流产;

——小孩进食时不要逗他大笑,以免食物呛入气管,造成气管异物堵塞;

——做了胸腔、腹腔、心管、心脏等大手术不久的人不宜大笑,否则有可能影响受伤组织的愈合甚至造成破裂;

——心肌梗死患者不宜大笑,以防强刺激发生意外;

——患脑血栓、脑溢血症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不可纵情大笑,否则会加重病情;

——血压过高的病人,如果不加节制地大笑,可诱发中风、晕倒症状;

——早期疝气患者,经常大笑会加重病情。

因此,我们不仅要笑口常开,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而且要懂得怎样去笑,这样我们才能“青春常在”。

享受音乐

美好的音乐,不但能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而且有利于健康长寿。在历史上,音乐家长寿的很多,如著名的歌剧《茶花女》的作曲者威尔第活到88岁;世界圆舞曲大师施特劳斯活到85岁;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活到77岁;世界钢琴大王李斯特活到75岁等。

那么,音乐究竟为什么能促进人的健康呢?据记载,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也享有高寿,他在谈到音乐时指出:“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闭居,不能治。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则乐之愉然,不知疾在体矣。”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喜剧大师卓别林也酷爱音乐,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高寿,而且还从音乐中得到启迪,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证明,音乐能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好处。

音乐对人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

——《乐记》说:“乐者心之动。”说明音乐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精神作用支配内脏功能,所以音乐对人体内脏活动亦有影响。

——优美的音乐是健康的福音,而不好的音乐是害人的毒品。

——实验表明,优美的音乐有安神、止痛、催眠、降压、通便、益智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够治疗头痛、失眠、眩晕、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而节奏过于强烈和疯狂的音乐,会破坏心脏和血管正常运动的节律,使人的脉搏和呼吸明显加快,心脏和神经受到损害,甚至可导致神经错乱或猝死。

奇妙的音乐疗法

——传统中医学很早就利用音乐来治疗多种疾病。汉刘向《说苑》记载:我国上古时有个名叫苗父的人用音乐给人治病,“以管(乐器)为席……扶诸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并且效果很好。

——宋金时代著名医学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卷三》中提出:“好药者,与之笙笛不辍。”意思是用笙笛一类的乐器给人演奏,是一种很好的药物治疗。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自述:“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既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则乐之愉然,不知疾在体矣。”宫调乐曲大多明快、活泼、昂扬,因此能使人兴奋,而治“忧疾”。

——音乐疗法已被现代医疗广泛采用,不少医院和疗养院采用为病人播放优美轻音乐的办法,来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疾病。有的还将音乐与色光相结合,使音乐与绿光或蓝光组成的冷青光相搭配,称之为“音乐色光疗法”,治疗情绪易怒、头痛、心痛等疾病,能够收到明显的疗效。

——有趣的是,目前国外盛行的音乐疗法的处方就是一些世界名曲。比如勃凯里尼的A大调交响乐和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可治疗情绪不稳定;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2号与西贝柳斯的交响乐《芬兰颂》可治疗精神抑郁症;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及巴赫的小提琴d小调协奏曲可治疗高血压、肠胃功能紊乱等。

——另外,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像《梅花三弄》、《萧湘水云》等曲调可治疗情绪不稳定的病人。《三天》、《喜洋洋》、《步步高》、《瑶族舞曲合奏》可治疗神经衰弱与心血管性疾病等。

益智健脑的音乐

音乐还能增强大脑神经的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我国古代有“老年抚琴,日记千言”的传说,近年瑞典医学家研究证明,对老年人播放优美的音乐,不仅能推迟大脑衰老,而且还能使其记忆情况好转,具有中药“益气聪明汤”的疗效。特别是直接参加音乐的弹奏活动,效果更为显著。

应该指出,用音乐养生治疗疾病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症而异。情绪忧伤消沉的病人,可听振奋人心的军乐或进行曲;情绪烦躁易怒的人,则最好听优美柔和的乐声。而噪声、怪声、强刺激的声音,对人体健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一般来说,听舒缓的音乐对于养生的效果最好。

研究证明,速度舒缓的音乐能够对紧张的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而且当音乐停止后,听音乐的人的心跳节奏与血液循环系统会得到进一步的调整。而那些有过一些音乐训练的人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更加明显的健康效益。

慢节奏、比较安静的音乐可以使人的呼吸器官放慢进气和呼气的速度。舒缓的音乐很容易使人的呼吸速度变慢。当人的呼吸速度变慢时,人的血压也会随之下降,而且还有助于肺部更加有效地工作。

因此,听音乐是否能让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关键不在于听者所喜欢的音乐类型,而在于在听音乐的时候设置的速度。

压力和紧张的情绪都会对人的心脑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舒缓的音乐不仅能减轻人的紧张情绪,同时也能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此外,音乐还能帮助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改善其运动功能。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印度古典乐曲、维瓦尔第的古典音乐、安东·韦贝尔的乐曲和电子合成音乐都属于舒缓而且变化较多的音乐,适合平时经常欣赏。

同类推荐
  •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本书通过以中医的治疗、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手法为中心,通过介绍亚健康的现象,阐述“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手法让广大读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了解到自身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亚健康存在很多的状态,失眠、肥胖、疲劳则是亚健康的典型表现,本书以中医的手法和观点帮助读者如何解读和治疗这些状态。现在亚健康的高危人群有很多,其实白领上班族就是亚健康的一大高危人群,本书正是结合中医的一些方法和理念,介绍了一些在办公室里就能养生保健的方法,适应了白领紧张的工作节奏而无时间运动、保健养生的现象。
  • 科学强身健体

    科学强身健体

    为了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编者们针对健身及日常保健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编写了本书。全书介绍了科学健身的小常识,重点介绍了古今中外名人的科学健身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丰富,叙述平实,选材新颖,语言流畅,有较好的阅读参考价值,读来既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又解谜释疑、引人入胜。
  • 养生长寿指南:中老年保健防病手册

    养生长寿指南:中老年保健防病手册

    本书作者运用中医养生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方法。全书共9章,包括人的自然寿命、老年人划分标准与健康、亚健康的概念,中医传统养生及更年期保健与性保健,中老年人心理特点、心理障碍及其防治,饮食、运动、娱乐、睡眠、生活方式、环境气候等对健康的影响与自我保健,以及常见肿瘤防治和定期健康体检等。全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融知识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对指导中老年保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适于广大中老年朋友及基层卫生人员阅读参考。
  • 水果营养方案

    水果营养方案

    《水果营养方案》介绍了各类水果的营养结构、营养功效、存贮方法、最佳食法、科学搭配、特色菜肴等。根据《水果营养方案》提供的正确饮食法则,您能轻轻松松挑到适合自己的水果,补充到所需的营养素。《水果营养方案》内容科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各类人士使用。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调摄情志。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颐养天年。
热门推荐
  • 左枪右炮

    左枪右炮

    他是占山为王的大寨主,在新婚之夜将要燃情之时被仇家绑票,九死一生之后,外面的世界却是被外族侵略的水生火热。看他怎么让一个个侵略者闻风丧胆,看他怎么去手刃仇家,看他怎么去重振雄风以及打江山揽佳人……现在他左手握枪,右手抱炮,准备去杀出个黎明……
  • 妖孽老公的圈宠

    妖孽老公的圈宠

    第一次见面六岁的她叫他姐姐,只要他出现的地方,她永远让自己默默无闻。可是狡猾的狐狸又怎么会放弃到手的食物!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就为了得到在他心中最为美味可口的食物!看着那张一场冷漠的面孔。多年的守候,到最后换来的只是一句不轻不重的不稀罕。像是在心口上狠狠割下一刀,血流不止,疼痛一下盖过了所有的感官,叶曦莲不再看她一眼走的决绝!她知道这次他们是彻底的说再见了!再见永不再见,转身同样桀骜的迈动脚步,离开这里!一切真的要回归平静!
  • 维情危机

    维情危机

    结婚两年,老公每次都喜欢蒙上我的眼睛。后来我才知道,他根本就无能。为了测试我的忠诚,他变态的设计我和初恋情人。畸形的婚姻,贪婪扭曲的丈夫,几乎将我逼上绝路。为了报复他,我忍着痛,走向那个他不敢反抗的男人。
  • 诅咒乐章

    诅咒乐章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每一个灵魂都是带着特定的使命,来到这个世间,从而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经历特有的人和事,最后的终止即是完成这趟旅程对灵魂特有的意义。祁洛翎在24岁那年,整个世界错乱迷离,莫名卷入一场又一场谜案,各种势力接踵而来,步步悬疑,真相在惊悚中一闪而过,她辗转于上海、波兰和韩国终于找到隐藏在自己身上的秘密......
  • 岳柱臣传

    岳柱臣传

    本文以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的时间段,为历史背景,呈现了以岳柱臣为代表的武术家,在国家遭受外辱,人民罹患苦难之际,挺身而出,以一介武夫之力为国献身的悲壮故事。文中既有关天培、曾国藩、左宗棠、琦善等历史人物,也有陈长兴、杨露禅、董海川等技艺超群的武术宗师,还有岳柱臣、张屠蛟等虚构的艺术形象。在虎门大战,火烧圆明园,大败江南大营等历史事件中,穿插江湖武林的恩怨情仇,真假虚实之间,故事已经开始。
  • 网王之预言

    网王之预言

    一个冷漠的少女意外来到充满青春充满热血充满激情的网王世界。她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个过客,最后才发现自己才是主角,命运到了这竟发生了逆转。没有的亲情,在这里拥有了;失去的友情,在这里找回了;没有体验过的恋爱,在这里喜欢上了……两颗紫水晶,同一命运轨道,注定的相依,预言的爱恋……一句“喜欢你”让她的黑夜中从此不再是黑暗和孤寂。十指紧扣,欲扣住天长地久。
  • 傻小子成仙记

    傻小子成仙记

    一个神秘箱子的出世,改变了一个少年平淡的命运。萧子誉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因为一个出海捕鱼的意外,踏上了修仙之路。且看他在修仙界中,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如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得道飞仙。
  • 战守

    战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狼都帝师

    狼都帝师

    战场上他是军师,战力超绝,为弟抛头颅、撒热血,尽显铮铮铁骨。都市中他也是军师,yy无限,游走在各种女人中间如鱼得水,且看女神总裁、御姐白领、极品萝莉……是如何被他一步步收进掌心的。
  • 道德经篇章玄颂

    道德经篇章玄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