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5100000026

第26章 掌握人情术,关系定成败:低头中的求人哲学(4)

把握好了送礼的对象、时机、方式,最后一项就是礼物了。“礼”要送得恰到好处。称得上好的礼物,并不一定都是价值不菲的,真正可贵的,是你送礼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只要活动一下脑筋,你就能想到既经济又能传递情感的礼物了。礼物不在多与少,也不在贵重与否,而是在于心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唐朝缅伯高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总之,送礼是一门艺术,有礼走遍天下,巧妙地施以小礼,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能够让我们事业成功,生活顺心。

把握好分寸,央求不如婉求

凡事都需要把握分寸,求人当然也不例外。有求于人时,方方面面体贴周到是极其重要的。你要考虑,自己的请求会不会给对方带来压力?会不会让对方过于为难?这些难处,你自己首先替别人想到,比他自己本人说出来要更好。把话说得圆满,滴水不漏,感情真诚,别人也会尽自己的力量来帮你。

美国《纽约日报》总编辑雷特身边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他把目光瞄准了年轻的约翰,他需要约翰帮助自己。而当时约翰刚从马德里卸除外交官职,正准备回到家乡伊利诺伊州从事律师行业。雷特请他到联盟俱乐部吃饭。饭后,他提议请约翰到报社去坐坐。那天,从许多电讯中间,雷特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当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他对约翰说:“请坐下来,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个消息的社论吧。”约翰自然无法拒绝,于是提起笔来就写。社论写得很棒,大家看了之后都很赞赏,于是雷特请他再帮忙顶缺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约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打算,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试想,假如当初雷特央求约翰放弃做律师的打算,留下来做记者,约翰未必会同意。但通过这种方式,雷特心甘情愿地留了下来。由此可见,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要想办事成功,没有一定的办事套路是行不通的,而婉求与诱导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办事中,要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别人对你的事情感兴趣,必须先诱导他们尝试一下,这往往是一种与人合作、求人办事的有效策略。

人的心理是非常微妙的,往往一言不合,你就难以达成目的。所以,想要在求助的时候不失分寸,仔细揣摩对方、抓住对方的心理、引起对方的知音之感是第一要诀,也是说服他人帮忙的一大技巧。

很多时候,如果你开门见山提出要求,会很容易碰钉子。但倘若你先和对方沟通感情,就能让对方对你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从而对你产生信任的感觉,认为你的动机是友好的。这时候,你再婉言提出自己的请求,效果就会十分明显。

某钢材公司的销售经理小宋听说某公司要进一批钢材,正在联系货主。于是,小宋就和该公司联系。但是他发现已有数家钢材公司同时和这家公司联系,竞争十分激烈。小宋通过调查该公司人员材料发现,该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竟是自己高中时的同学小马。虽然二人已经十多年没见面了,但小宋还是决定约见小马。

周六晚上,小宋和小马在“聚仙楼”酒家相聚。见面后,自然是感慨万千,各自唏嘘不已。一阵寒暄后,小宋就谈起了高中时的往事:

“小马,不知你还记不记得,高一时我们的那次春游。那时真是天真烂漫,记得爬山时的情景吗?咱班的莉莉怎么也爬不动了,让你拉她一把,你脸红得不得了,还不好意思呢!”

小马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我那时哪有那么大的胆子,不比你,用一条橡皮‘蛇’吓得女生们都不敢往前走了。还是我揭穿了你的诡计,把你的‘蛇’扔到了山下,你还吵着让我赔来着。”说着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两个人又谈起了高中时的许多往事,越谈越来劲,越谈越动情。

时间已经不早了,两个人又聊到了当前的工作。小宋顺势说:“我们公司最近有一批好钢材,质优价廉,听说你们公司正需要,怎么样,咱兄弟也合作一回吧?”

当时的小马还正沉浸在高中的回忆之中,一听到老同学有所求,自己公司又需要,二话没说,当即就说:“这不是太容易了嘛!回去我就跟我们的销售经理说,只要你们的钢材质量过关,保证没问题。”果不其然,几天后,在老同学的帮助下,小宋顺利地签订了购销合同。

小宋正是利用与小马的这层同学关系,先勾起对方的回忆和感情,再顺水推舟婉言提出合作之事,小马也乐得做个人情。双方既增进了友情,又做成了生意,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外,在求人帮忙时,你若适当地承诺给予对方一定形式的回报,对方会觉得他的付出是值得的,你是真心实意的,也乐意为你做事。所以,不妨委婉地表示愿意在事成之后给对方某种回报或口头感激对方的帮助,即使不能马上回报,也可以承诺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一定会鼎力相助。有时候,即使你没有什么能力和条件回报对方,只要把话说到,表达这种感激的意识,对方也会对你多一分好感。

善用光环效应,借势求人胜算大

所谓光环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假如一个人被认定是好的,那么他身边的其他人也都被认为是好的,有点“爱屋及乌”的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有这样的心理:名人必然有过人之处,名人的生活环境有着特殊之处,与名人有联系的必定是不一般的。基于这种心理,人们纷纷追逐、效仿名人,所以,与名人沾边的东西也就容易成为抢手的东西。而现代的创富理念是:借助别人的人气给自己创造财富。所以,巧妙利用名人效应,恰当、和谐地处理和利用来自方方面面的种种人际关系,包括善于借用名人的声望地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美国一个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借总统之名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知道了他的想法,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这下,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悉数售尽。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做任何答复,出版商便做广告说:“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却借总统之名大发其财。

贵人不一定都是名人,可名人无一例外地基本都可以成为助你成功的贵人。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打好名人这把“伞”,巧用光环效应改变自己的事业轨迹,其实也不是一件难事。关键看你会不会把握时机,变不利为有利。

在现代社会,借势这种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巧借名人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如请社会名流为你题个词,请专家教授为你写的书作个序,作为提高你的身份和能力的资本等等,借助“实力人物”的名声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

一时借名人的影响力都可以达到这么不同凡响的效果,那么如果能够与名人建立长久的联系并维持好友善的关系,岂不更事半功倍吗?其实,结交名人并不是什么难事,通过名人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这跟推销某种商品的性质是一样的,其途径不外乎就是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那些成功者肯定没有三头六臂,也同样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他们无论个人能力有多么全面,都没有靠自己一个人解决一切问题。但是,他们却解决了这些孤军奋战的苦恼。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构建什么样的人脉圈子最能带给自己帮助,结识什么样的人能够给自己一个前进的台阶。他们还拥有充足的人脉,并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其实,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成为顶尖人物的机会。生活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败下阵来。究其原因,除了专业知识、工作态度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无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如果你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就必须注意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主动结识能帮助自己的贵人。人脉竞争力提高了,你的出路就会宽广,你就能在工作生活中找到机会,展现自己的竞争能力。如果单单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不注重经营人脉,你的成功或许会姗姗来迟。

在如今这个年代,贵人是自己寻找和长期经营得来的,核心秘诀就是用心+坚持。抱着付出的想法去结识他人,你的收获一定比别人多。

认识关键性的重要人物,首先就要不局限于你经常接触的圈子,除非你本身已经是个很高端的人物。譬如学生就可以争取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种重要活动、成功人士讲座、校外会展等;毕业生争取进入一流大公司,通过职业交际结识更多的杰出人士。

然而,一个名人或者一个贵人的作用是非常有用的,一个人想要发展、成长,不能只接近一位名人或者贵人,而是应该利用众多名人联合起来的效应,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形成一张坚实的关系网。他们可以帮助你了解业界的最新动态,甚至可以分享有关职位的内部消息。有了每一层阶梯的扶手,让你不至于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名人的效应就能让你的一生改变,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无意识地寻找能给你带来这种效果的人。如果你能瞄准目标、精确出手,吸收名人的知识、人脉、视野,必然可以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类推荐
  • 因为迷茫,所以叫人生

    因为迷茫,所以叫人生

    心中的梦想还要坚持吗?脚下的路还能继续走吗?所做的选择后悔了吗?未来的方向还看得见吗?……如果你感到迷茫了,恭喜你,说明你进步了。因为只有进入新环境或接受新事物时才会迷茫,若只是简单复制,一万个不会迷茫。这就是人生,穿越一个又一个迷茫的历程。
  • 摆平现实,跑赢大势

    摆平现实,跑赢大势

    本书作者在查阅艾米尔·贝科特相关著作中的基础上,梳理了他的教育励志思想,将以往的人生经验和教训归纳、总结、梳理成99个忠告,通过99则精辟故事,将这些经典思想一一奉献给读者。
  •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人要了解他人、褒贬他人是容易的,若要真正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却十分困难。要打扮、粉饰自己的外貌是容易的,但要做到事事都无愧于心并不容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做到以诚待人,要对人真诚,不要用欺骗的方法来与人相处。
  • 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

    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

    这是一本金领自己写自己的杂文集,作者是美国通用电气中国公司公关传播总监。《金领手记》写商业、商务人士的生活、职场生存的秘诀,这些听来严肃的主题在作者笔下变成“成功必有怪癖”,“老板为什么不生病”,“商务人士为什么都白头发”,“你会不会雇漂亮的女秘书”这样轻松诙谐的故事,故事中又带着对职场、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让人读来时会意而笑,时怅然若失,时击节叫绝,时颌首无语。一部值得关注的职场佳作。
  • 十秒钟看透你的对手

    十秒钟看透你的对手

    FBI都不懂得读心术。汇集古今中外众多有识之士的研究心得。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知其人;观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潇洒地辗转于生活的竞技场中,把人生的发球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热门推荐
  • 大神格格你别贫

    大神格格你别贫

    当傲娇天然呆遇见腹黑毒舌男时,是谁先捕捉了谁?男神捕捉攻略:温婉内敛清新范儿?女神捕捉攻略:霸道总裁强势范儿?不不不。这些都out了!撒得一手好娇,卖得一手好萌。该强势时就强势,该煽情时就煽情。对准口味下手快很准,男神女神轻易拐回家。
  • 将梦想置顶

    将梦想置顶

    《将梦想置顶》汇聚了《读者》《青年文摘》《 意林》《格言》等国内著名刊物最知名的签约作家的最新力作。这些作品,涉及方方面面,它们有些直指 心灵,在阅读中悄然渗入心田,给内心带来震撼;有些灵气十足,让你回味值得典藏的温暖和感动;有些 睿智凝练,给你带来直接的启迪,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深情感人,直达灵魂,让你不禁为之潸然泪 下……这些故事,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给你带来感动和快乐,以 及直面生活的正能量。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百杀霸国

    百杀霸国

    裸男穿越,遭遇的不是美少女,却遇到了一群大汉……
  • 思慕之

    思慕之

    说起文案,奴家真真一点也不擅长,可总得接地气的写上一二,那么就从奴家个人喜好说起,年轻时听过这么一句话‘一生一世一双人。’偏也就执拗的相信世上有这样的情感,所以《思慕之》必须是这样的,想想那吴里国君风流倜傥,才貌双全,偏偏却只爱这莞月公主一人,为这一人喜,为这一人忧,这样便是完美。ps:笔力青涩,才疏学浅,只求文章能愉悦自己,愉悦他人,有何不当还请不要计较。
  • 西风度皇城

    西风度皇城

    她在皇宫里着西服、讲西闻、教洋文,无拘又无束,仿佛铜墙铁壁里一股自由自在的西洋风,可终有一日,她才发觉,皇宫是万顷波涛她却只是一叶轻舟……
  • 惊魂人生路

    惊魂人生路

    辛亥革命前夕,武昌新军管带革命党人鲍德明全家被杀,鲍德明之子鲍玉岩因回徽州祭祖逃过一劫。紧随其后是海捕文书到达徽州府,迫使鲍玉岩上了逃亡之路。在清末民初动荡的社会中,鲍玉岩几次落入险境,命悬一线,他将如何生存?鲍一刀是徽州名厨,身怀绝技,招牌菜一品锅名扬四海,鲍玉岩几经周折投其门下学艺。鲍一刀非常严厉,他让鲍玉岩懂得了一个真正的徽州名厨是怎样炼成的?他不仅要有顶尖的绝技,更要有高尚的艺德。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鲍玉岩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与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苦学厨艺。患难中,鲍玉岩与小桃红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情能经受风雨吹打吗?
  • 不嫁豪门

    不嫁豪门

    西汐参加选美大赛,在进入决赛前夜时遭林氏传媒林若设计,被赞助商墨沧潜规则,离开时因有人将消息放给记者,记者闻讯包围,恰好蓝皓出现,记者误以为西汐和蓝皓之间有绯闻,而蓝皓为了回避和林若的婚约,顺手推舟要求西汐做他一年的契约女友,与此同时,墨沧以帮西汐治好她植物人的弟弟西潮为诱饵,要求她反间其商业对手蓝皓的公司。故事由此展开。实际,西汐的母亲西施本是林若父亲林建当年为了林家有一个儿子的借腹对象,但,西潮却被当年林建的夫人所害,变成植物人。这也意味着西汐同样拥有林氏传媒的继承权,而并非林若一人。阴谋,阳谋,商战上演。
  • 偷歡老公

    偷歡老公

    所谓教夫不严妻子过,她这个妻子对待合法丈夫从来就是不严格管教。三天两头,老公携带女伴上头条版是家常便饭,甚至带回家过夜,在她面前上演人肉秀,她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谁教她对感情性冷淡呢,对自己的老公更是……唯独,对闺房之事却热情如火,她有病吗?不!她只是尽妻子的义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