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40600000041

第41章 利用书展全面展示中国

采访:中国网

时间:2009年9月24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金秋十月,中国将首次作为主宾国亮相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出版交流活动,也是全面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一次空前盛会。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国务院新闻办三局副局长吴伟女士做客中国访谈,就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的相关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欢迎您!

吴伟:谢谢。

主持人:吴局长,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公认的规模最大,也是版权型的国际书展。国新办几年前推出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这次书展上,这个“推广计划”有哪些活动?您觉得中国的主宾国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呢?

吴伟:刚才主持人说了,法兰克福书展是书业最大的书展,我们都称法兰克福书展是书业的奥林匹克。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展,这是第一次。书展组委会很多年以前就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展,但一直没有成行。中国书业一直在准备着,这一次我们准备好了。

今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大年,是我们共和国60周年大喜的日子,各行各业都在为庆祝中国成立60周年做工作,书业当然不能例外。特别是这次法兰克福书展我们是主宾国,我们更要把书业的风貌展示出来,通过法兰克福书展这个平台展示中国。

刚才你问了三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二个,就是法兰克福书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法兰克福书展是要展示中国书业国际化的进程。中国书业的国际化、中国出版的国际化,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四个层面的工作,或者我们叫做“分四步走”。首先是实物出口,第二是版权贸易,第三是合作出版,第四是在境外直接出版。当然,我们所说的四步不是一步一步地走,而是同时进行,几乎是叠加的,通常不是做完这个再做那个,而是并肩前进的。所以,这四个层面的工作一直都在做。

四个层面的工作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说实物出口,我们虽然在贸易额上还是逆差,但是从2007年开始,我们在贸易量上已经实现了顺差,基本达到进1出2的水准。版权贸易也是这样,这么多年经过书业同行的努力,大家一直往前走。版权贸易从1999年的进15出1,到2007年已经变成不到5:1。这不仅仅是从量上我们说逆差已经大大缩小,更重要的是质量大大提高。我们现在一个图书版权也能卖出10万美元,卖出10万欧元、10万英镑的水准,而不是过去那种只是出口,或者是版权贸易到港澳台、东南亚,现在已经是遍布五大洲。仅仅是从“推广计划”申请资助,并且得到批准的项目上看,现在资助的项目在国外已经超过150家出版社,包括几十个国家,涉及的文种超过20个。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资助了990个项目,1380多种图书。现在这些图书经过外国出版商的出版和发行,已经进入到外国读者的手中。

这次法兰克福书展,我们要通过这个平台向大家展示“推广计划”的成就。我们除了把图书展示出来以外,重点的与“推广计划”直接相关的有两场活动,第一场活动是开幕的第一天,就是当地时间10月14日下午2点到3点,是“中外出版商3 3对话”活动,这个活动实际上我们请了三位中国出版商和三位外国出版商。中国出版商一位是中国出版集团的李朋义先生,一位是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也就是外文局的黄友义先生,还有一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刘媛女士。外国出版商也请了三位,一位是圣智出版集团的总裁,一位是哈珀·科林斯的总裁,还有一位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总裁。这六位算是在中外出版界都很有名的人士,通过他们的对话,一方面讲中国出版怎么“走出去”,另一方面也是借鉴国外的经验。三位外国出版商也是“推广计划”的外国专家顾问,也许他们会现场给中国出版业如何“走出去”支招,也欢迎我们中外出版人能够去参加他们的对话。这是一场。

第二场活动在同一个地方,都在中国主题馆,也是14号下午3点30分到4点30分,是奈斯比特先生和夫人的新作《中国大趋势》德文版的首发式,以及中文版、英文版的宣传推广。这个形式有点像对话,是作者和出版商、读者的对话,我也许会作为读者参加他们的对话。中文、德文和英文的出版商也会参加。为什么做这个活动呢?这就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除了鼓励、资助国外出版商翻译出版中国图书以外,我们非常欢迎外国的知名作家、作者写中国主题的图书。奈斯比特先生因为写《大趋势》而闻名全世界,他又写了《亚洲大趋势》。这次他为了写《中国大趋势》,专门在天津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经过三年的精心研究、准备以后,《中国大趋势》面世了。9月份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们已经做了中文版的首发式,反响非常好。这次在德国,德文版也已经出来了,借助法兰克福书展的平台,我们帮助大家认识这本书。不能说认识,其实奈斯比特我们大家已经很认识他了,很多人可能还没有见过他。上次在中国网,奈斯比特夫妇和赵部长已经有过一次对话,我想中国的观众可能通过中国网已经认识了他,还希望通过法兰克福书展能够见到他们。这是两场活动。

我们有什么样的目标呢?我们“推广计划”的目标应该是在这个书展上,能够有更多的图书为外国的读者、出版商所接受、所认识,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

主持人:吴局长已经介绍了中国出版业近两年的发展情况,也提前告诉大家在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主宾国的活动,的确,书展上的活动非常吸引大家关注。作为主宾国,书肯定是主角。那么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当中,今年会推出哪些特色图书?

吴伟:实际上,我们从开始推出这个计划就一直在朝着这几个方面努力。“推广计划”进行的三年多时间里,更是一如既往。一个是中国国情,一个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以及科学,希望这几个类别的图书能够尽可能多地介绍给世界。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这次法兰克福书展一方面要展出我们已经资助出版的图书,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推介的图书也要在这个书展上亮相。我在各种场合都呼吁,一个书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宣传,就是要让人知道你想做什么,并且你都有什么,我们要广而告之。刚才说的两场活动实际上是为他们做一个预告。第二就是要有产品,我们的产品就是书,并且外文书越多越好。如果将来世界人民都学汉语,能够直接读懂中文书,我们就不再强调这一条,但是现在还不行,现在能看得懂中文书的还是极少数。所以,我们的产品如果能够让世界接受,能够让读者读懂,就要尽可能多地出版外文图书。

主持人:这么多年来,国新办一直在做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一系列推广活动,包括您说的在今年的书展上首发德文版本的奈斯比特先生的图书。我想知道在国际书展上策划这样一系列活动,它的初衷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国际影响?您对它的期待又是怎样的?

吴伟:应该说图书只是一个载体,就像你刚才说的,我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要的职责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图书是说明中国的一个手段和载体。为什么要有这些书?为什么要有这些说明?现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多。前几天我会见一个法国人,他讲了一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他说,现在中国的变化非常大,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这都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但是外国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变化很小。这就是说30年前他对你是什么看法,可能现在有点变化,但是变化不大。这就是我们做外宣的,作为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工作者的问题,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些,所以我们要用各种方式来向世界说明中国。

我们曾经对了解中国的方式作过调研,世界了解中国的手段大致是三种,一个是电影,一个是报纸,当然报纸指的是地方报纸,第三就是图书。现在电影的情况咱们都知道,中国电影的投资越来越大,还参加各种电影节,不能说没影响。地方报纸,比如说属地国的报纸,我们会影响他们,但是作用不是很大。无论是报纸也好,电影也好,这都是需要大投入的,但是图书不一样,只有图书性价比是最高的。我们可能投入不多,但是影响很大。一本书可能经过若干读者广为传播,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图书。

刚才说我们策划了这么多活动,可能今后还会策划更多,特别是能够让世界读者接受的图书面世。

主持人:既然图书是一种传播和推广形式都非常好、性价比都非常高的载体,中国的出版商就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在身上。像您刚才介绍的这次出征德国的几个很大的出版商,比如说中国外文局也是其中之一,中国出版商在国际书展上要呈现各种各样的产品,您对他们有什么期待呢?

吴伟:中国外文局,也就是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这几十年来一直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走在前面是应该的,如果外文局走在后面就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事情。我听说今年外文局为法兰克福书展组织了1000种外文图书,首先是展示外文局的风貌,其次是展示我们中国出版界的风貌,进而展示整个中国方方面面的风貌。我觉得外文局应该在说明中国方面多作贡献。过去已经贡献很大了,今后还应该再接再厉,应该作更大的贡献。

各个出版集团、出版社尽管过去出版外文书比较少,但是现在因为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要让世界知道中国,这个任务在整个出版界都是责无旁贷,所以各个出版集团,特别是地方出版集团要把这件事当成自己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掉以轻心,或者是稍微松懈,就有可能落在后面,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外文局始终走在前面,始终成为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排头兵和先锋队。

主持人:其实可以说现在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领域已经是一个大国了,但是可能与欧美国家相比,它还不是一个出版的强国。请吴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中国出版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什么样的?我们要真正“走出去”,目前的效果和我们的期望值还有多远?

吴伟:你说的很正确。现在中国每年出版的书的品种和数量年年都在递增,每一年都和往年的情况不一样。现在年出书品种超过25万种,这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所以我们说中国是出版大国,而且中国也是文化大国,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当然是这样。但是我们既不能说我们是文化强国,也不能说我们是出版强国,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传播不够。

美国一个麦当劳、一个好莱坞就风靡全世界,就是因为它的传播力。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么致力于建设文化软实力,实际就是要建设传播力,我们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使我们的文化能够传播出去,能够让人们看见、听见、知道、了解。当你的文化,也就是说你的核心价值观被人认识了以后,这个国家才会被人接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怎样才能被人理解,怎样才能被人接受?实际上是它的文化被人接受,它的核心价值观被人理解了,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才能被人接受。所以,我们的任务确确实实是非常非常艰巨的,出版业界的人要想各种办法来完成我们的任务。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传播影响力我们可能有所欠缺,就像前不久在北京国际图博会上有外国专家这样说:“中国的出版要走向世界依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这个挑战不光是语言或文化的障碍,可能更多的是源于中国出版人对西方文化或西方读者习惯上的缺乏,或者是不了解。”您如何看待他这样的说法,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呢?

吴伟:这个说法我很认可。有时候我们的出版人在策划选题的时候,在家里、在办公室里面想外国人会喜欢什么,外国人会觉得这个选题怎么样,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为什么要鼓励、资助外国出版商来翻译出版中国的书,为什么这么欢迎外国的作者来写中国,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特别强调要合作出版,有中国出版商和外国出版商能够合作策划选题,能够一块儿找中外作者合作来写一个题目。为什么?因为如果中外出版商合作策划选题,就不是你一方坐在家里和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对方完全不认可的选题。这次奈斯比特夫妇来中国,他们举过一个例子:爱斯基摩人因为成年累月地生活在冰天雪地里,他们对雪花的描写就有30多种,另外生活在沙漠里面的人对沙子的描写也有30多种。如果说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爱斯基摩人和生活在沙漠里的人在想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是想不到一起的,一定是没法沟通的。所以要想让对方互相了解,一定是我们坐在一起商量,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题目,或者说相互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我们想知道什么,或者我们想说的话通过什么方式能够让对方理解,让读者能够了解,这样做出来的书才会真正符合人们的需求。

其次就是写书的时候,中国的作者和外国作者的写法是不同的。有时候中国的作者习惯于先写结论,比如说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然后再写市场上有什么东西。外国人通常不会这么做,外国人可能通常会写一个老太太早上挎着篮子出门去市场上买东西,看见茄子、辣椒、白菜、黄瓜等等,非常丰富的物品、非常便宜的价格,那么他就会让读者自己得出市场繁荣的结论,他不会上来就写市场繁荣。

包括奈斯比特先生写的新书《中国大趋势》,实际上它是讲了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中国大趋势》对趋势的预测不多,对中国模式的总结占了主要分量。八大支柱是讲支撑新社会的八个方面,理论非常强,但是用什么来支撑,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来支撑八大理论。所以,我们在邀请外国人写中国主题图书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学习他们组织书的结构、他们的话语方式、他们讲故事的方法,这对我们都是非常有启发的。

现在这本书是中国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的中文版,他们在整个运作上学习了国外的先进营销模式。比如说先出试读本,然后请方方面面的人看,提了意见再出正式版本,这是国外营销图书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主持人:也就是说中国出版业在这么多年的摸索中,也从国外借鉴了很多先进的经验,而且要把中国图书推向世界,必须像您说的要有一种受众国或者受众国读者的思维模式,让他们读得懂,读得有意思。

吴伟:否则的话就是鸡同鸭讲。我们现在说你写的东西首先要让人看得懂,看得进,最后是让他们能够接受下来。如果写的这个东西他根本就看不懂,他就没有兴趣再看,看懂之后是看得进,然后才是接受,你才能影响他。否则你说你写了半天,我们过去确实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觉得不错,我们自己感觉很好,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所以推动和欢迎外国知名作者来写中国,这个工作我们会长期坚持下去。我们也希望国际出版集团能够在这方面作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中国网向国内外业界以及作者有一个宣示,就是我们欢迎外国作者来写中国,特别是那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又客观、公正的人来撰写中国,来描述中国,向世界展示一个大家还不很熟悉甚至是陌生的中国,但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中国。

主持人:我知道吴局长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国图书的对外推广,在这里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在节目的最后,请您给大家预测一下,中国图书要真正地走向世界,您觉得还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呢?

吴伟:媒体界的朋友们在采访我的时候也喜欢问这个问题,你是不是能够预测我们什么时候算是真正的“走出去”了?我说我也不是奈斯比特,我不是未来学家,我不能预测。但是,我应该通过中国网和业界朋友说一句话,就是路漫漫,中国出版国际化的路是长的,我们现在不过是刚开始。但是我们有信心,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随着外国人对中国兴趣的加大,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一定会比较顺畅,中国出版国际化的速度一定会加快,比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快很多。所以,我们还是要不遗余力,要让中国出版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

说到家,中国出版业的国际化就是为了向世界说明中国,那么向世界说明中国做什么?实际上是要让中国融入世界。中国如果发展了,是对世界的贡献。如果中国的问题很大,那也是世界的问题。我们要用我们的努力,为世界作贡献,我们不仅希望中国和谐,也希望世界和谐。和谐中国融入的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要为这个大的目标作出我们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工作和贡献。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吴局长做客中国访谈,在这里我们也祝福在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主宾国的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和读者在这次书展上与中国图书有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节目再会。

同类推荐
  • 两年间

    两年间

    《两年间》:本书是作者于2010年、2011年两年间创作的一部诗歌作品精选,全书分为“心灵的旅迹”、“感念的触”、“澧水的情思”、“远行或怀想”共四辑。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李晋、朱国勇主编的这本书收录了众多名家名作,包括胡适的《大学的生活》、郑振铎的《我是少年》、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林徽因的《蛛丝与梅花》、闻一多的《火柴》、郁达夫的《我撞上了秋天》等,是一本三方联手打造的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让你体验非同凡响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辞章之美、思想之美。
  • 慢下来

    慢下来

    本书包括“心态慢下来”、“节奏慢下来”、“行走慢下来”、“感情慢下来”、“自由灵魂”、“一切随缘”、“简单生活”等章节。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热门推荐
  • 逆天伐神传

    逆天伐神传

    明渊本是风流俊逸的世外仙人,一朝醒来,却被封印记忆,囚禁于神墓之中,千年挣扎,难见天日;而聂紫霄,出生在大贵族之家,却作为祭品被养大,受尽了欺侮;那一次的神宫大祭,二人居然同时逃出生天……紫霄忠厚隐忍,善良坚毅,成了明渊的俗世领路人,明渊许诺,一定要他风风光光的回到聂家,终于,风雨过后,强者又站回了强者的位置……然而当明渊真正的站在阳光里纵声大笑时,陈旧的记忆却突然掀开,千年前的宿仇挑起,谁?还是朋友?……旧爱魂归,却已非故人,痴恋新欢,却原来阴谋重重……他终究没有一人可以信任,仙山绝顶,铁腕平乱,他又一次密谋着,绝地的诛杀……然而朋友,还在的,然而爱人,还在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 拳行天下

    拳行天下

    他的一家以杂耍杂技为生,猴子和一条藏獒的表演引起日本浪人的注意,一路尾随,引发一波又一波的争斗。最后,一家五口中,父母姐弟四人惨死在日本浪人的枪口之下。主人公拜五台山住持为师,立志学好武功报仇雪恨。三年后武艺学成,从此“拳行天下”。
  • 荒古战歌

    荒古战歌

    悠悠荒古,万族争锋。蛮巫化道,穷极天宇。蛮者,掌本体之力,修不灭神体。开天辟地,所向披靡。巫者,握天地之力,成玄奥术法。法天象地,天下无敌。蛮巫双修,得无上战力,一念之间,掀起了荒古之中吟唱了千万载的战歌。
  • 素书(大全集)

    素书(大全集)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是 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颠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本书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一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
  • 放下也是缘

    放下也是缘

    他说:“晴儿,今生跟我到处漂泊,我也知道你爱我无怨无悔,可是我还是为不能给你安定的生活而感到难过。”笑晴:“褀哥,有你在我身边,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伟琪“晴儿,来生我们要生在太平盛世,我要十里红妆,骑着白马来接我最爱的晴儿。让全世界的人都祝福我们。”我笑了、、、、、、为了他的承诺,我倒了孟婆汤,请求菩萨让我不要忘记你,可是当我找到你的时候,你是十里红妆娶新娘,可是新娘却不是我,我泪流满面走到他面前说:“你还认识一个叫柳笑晴的女子吗?”他说:“小姐我们认识吗?”我说:“执子之手,生死两忘吗?”、、、、、、
  • 魔灵保镖の99℃热恋男女

    魔灵保镖の99℃热恋男女

    什么是腐败,什么是堕落?她水俏宁便是!什么是随性,什么是叛逆?他花泽炎就是!两个同是被亲情抛弃的人,一个是腐女一个是腐男。当他们相遇时,糜烂的青春会擦出何种火花?
  • 大玄道

    大玄道

    人没有理想,就如行尸走肉————吴天。这是一个热血的时代,这是一个少年奋斗的故事。
  • 与君离:一世倾城

    与君离:一世倾城

    三月雪,天降异象。凌月祭,万世不离。她,语惊四座,凤临天下。他,默默守护,暗藏身后。一首与君离,传遍世间每个角落。断、负、依、顾、寻,书写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