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认识的简·弗里德曼,已经想不起来了。作为大众出版的龙头企业,哈珀·科林斯出版集团在国内外业界是大名鼎鼎的,简当时是该出版集团的CEO。有印象的第一次见面是出席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酒会上,我与简坐在同一桌相邻的位子上,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因为有事要提前离场,我对简说sorry。她表示理解,并告诉我,在美国,她也是如此,每天要参加若干应酬,经常是in and out各种场合。我真的感谢她的理解,几乎忘了与同桌的其他人打招呼就扬长而去。
此后,我们来往频繁,只要她来中国或我去美国,我们总要相约见面,谈点出版合作的事情。也许同为女性,且对简的经历有所了解,所以我对她除了对长者的尊重之外,还有对其职业精神的钦佩。可能她也觉得我虽然是官员,但尚属懂得出版业务,有共同语言,所以一见面就有很多话说。2007年,简成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顾问,我们之间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更多了。
2008年初,我们新闻办的老主任赵启正与美国基督教福音派领袖帕罗的新书,《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由哈珀·科林斯旗下的宗德万出版社出版美国版,简邀请我出席在纽约的首发式。首发式搞得既热烈又隆重,美国出版界乃至传媒界的朋友来了不少,来得最多的是记者。当然这也得益于其母公司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是传媒界的巨子,与赵启正又是老朋友,他自然要出席,但他没有抢简的风头。
简穿了一件中式服装,一袭中式大红丝制披肩让她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她拉着我的手,在人群中穿梭,为我介绍她的老板,传媒大亨默多克先生,也介绍诸多出版人和记者。让我想起哈珀·科林斯每次在中国举办酒会时她的热情。想起她初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顾问时的演讲。出乎意料的是,简还邀请我参加哈珀·科林斯的编务会议,类似于中国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研究选题和销售的会议。会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与我同去的新世界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张海鸥女士对参加这样的会议显得格外兴奋,看得出来,她肯定没参加过,特别是国外出版机构这样的会议。按说,这样的会带有某种商业秘密,简肯让我们参加这样的会议,显然一是把我们当朋友,二是真的希望帮助中国图书“走出去”。对图书的策划乃至销售,她已经给我们讲了很多,但那些都是理论,她是希望能给我们一些鲜活的实践活动,实地看看美国是怎样运作图书的出版和发行的。从中我们知道了美国的畅销书绝不是生来就畅销的,它需要设计、运作,包括很多营销手段,通过这些,就可能将一本图书化平淡为神奇。
我们回国不久,简退休了。我虽吃惊却也认为正常,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我们也都会面临这一天,只是简的这一天来得没有任何征兆。我即致信表示慰问。简不久回信说,她虽然从哈珀·科林斯CEO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依然很忙,首先是把大儿子的婚礼办了,接下来还有二儿子,还有过去没有享受到的没有压力的旅行。可能还有睡觉睡到自然醒吧,我想。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简重出江湖,她联手电影制片商杰弗里·夏普成立了综合媒体数字出版公司,打造以电子书为核心的多媒体世界。简果然不凡,一出手就让人刮目。她一定是研究多时了。她打造的平台正是我想要的,可以看书,也可以看电视,是立体化的媒体世界。
是的,一个女性,据说是从一个接线生做起,一直做到了世界知名出版集团的CEO,简的一生一定充满了传奇。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一定聊聊人生,聊聊做女人的真谛。
哈珀·科林斯出版集团
哈珀·科林斯出版集团系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英文书籍出版商之一,总部位于纽约。哈珀·科林斯旗下的出版集团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包括哈珀·科林斯大众图书出版公司、哈珀·科林斯儿童图书出版公司、哈珀·科林斯英国出版公司、哈珀·科林斯加拿大出版公司、哈珀·科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出版公司、哈珀·科林斯印度出版公司和宗德万出版社。
今天的哈珀·科林斯是一家具有多样化产品的出版集团。除魔幻文学、浪漫文学、工具书、宗教类图书外,其纯文学、商业小说、财经图书、儿童图书及烹饪类图书亦颇具实力。凭借近200年的出版历史,哈珀·科林斯推出过在全世界都极负盛名的作家,包括一些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和纽伯瑞奖得主。
哈珀·科林斯始终处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最前沿。它是第一家将图书内容数字化,并创办一所全球数字书库的出版商,以保护作者的权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促成其他商机。
哈珀·科林斯的母公司新闻集团是一家经营多种媒体业务的集团公司,其业务范围包含电影、有线网络节目、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图书出版、报纸、杂志及消费者市场营销等领域,其商业活动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大陆、英国、澳大利亚、亚洲及太平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