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8100000012

第12章 品味历史明珠,莫以表相论英雄(3)

关键时刻,刘备为什么火上浇油置对自己有恩的吕布于死地呢?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心里对吕布当年夺他徐州恨得慌;另一个则是因为如果把吕布收了的话,刘备就有可能再回去当徐州牧。还有一个原因是隐藏于真相之下的——刘备知道,曹操是故意考验试探自己,他当时的身份只不过是曹操府上的一个过客,对于处理吕布这样的重大问题,没有什么真正的决定权。刘备很清楚曹操生性多疑,如果为吕布求情,曹操势必饶不过他,必定对自己不利。

当时,曹操对刘备来说,绝对是一棵大树,需要依附和贴近,曹操对刘备还算可以,不但收留他,还管吃管住,待为上宾。刘备很清楚,只有低调处世,夹着尾巴做人,潜身蛰伏,才能等到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刘备在涉及自己贴身利益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吕布,说出了曹操未曾说出的顾虑。

从此事来看,刘备一点儿也不踏实,更重要的是,刘备在未有自我根据地时喜欢跳槽。十八路诸侯开始讨伐董卓时,刘备想来凑热闹,可人家袁绍根本不带他,曹操出来为刘备帮忙,说:我观此兄弟三人,龙虎之徊。”意即其三人很威武,能干点儿事。由此可见,曹操对刘备绝对有知遇之恩。可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后,刘备迅速背叛曹操,与其他割据力量勾搭上,还直接跟曹操发生很多冲突。

别看刘备成天哭哭啼啼的,让人觉得他心软,其实他心狠手辣,算计起人来,连自己的族弟也不放过。刘璋是皇亲,按辈分算起来是刘备的弟弟。刘璋的谋士张松说:张鲁在北边虎视眈眈,曹操也时刻能打来,我们自己兵力又不行,素闻你的族兄刘玄德仁义过人,请他来襄助,势必能壮大势力。此时的刘备在川中已占据一定的优势,得了民心之后,他找借口向刘璋借兵。刘璋不敢得罪刘备,凑了4000老弱残兵送来了。刘备以此为借口,攻击刘璋。这时,刘璋想要抵挡刘备,却早已无计可施,因为刘备在川中几年,已彻底了解他那里的地形概貌、兵力布置。走投无路的刘璋只好把大印拿出来献给了刘备。最终,刘璋被流放至荆州,郁郁寡欢。

老梁论成败

罗贯中在写作《三国演义》过程中秉承“双为正统”的观点,所以他吹捧刘备。可是还原历史,任何一个谋求天下的人在战术上虽各有不同,但在战略上都差不多。如果脸不厚、心不黑,很难在军阀争夺战中占据先机。刘备是个擅长粉饰自己的高手,是个真正的“变色龙”,在没有实力的时候,懂得自我保护、韬光养晦,一旦有实力,就主动攻击。

刘备的哭,刘备所谓的仁义和忠厚,都是一种表面功夫,目的是让世人感到他是个慈悲为怀、关心天下苍生的仁义之士,借此为自己拉拢人才,实现自己的战略野心。因此,我们不能光看刘备仁慈和善的表面,而忽视了他阴险恶毒的另一面。任何一个朝代,争夺江山都是个残酷而且严肃的事,倘若刘备真是个忠厚、老实、仁德之人,他不可能在群狼四起的情况下获得三分天下,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被误钉在耻辱柱上的潘仁美

“潘仁美是大奸臣”这个说法最早来自《杨家府演义》这本书,这是明代长篇历史小说,全名为《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序文后题“秦淮墨客校阅”,但作者究竟是谁,现已很难确定。

这一无名作者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也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之人。正是因为他著此一书,杨家将的故事才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而潘仁美的恶名也被越传越广,成了一个坏蛋、奸臣的典型,但这实在是千古奇冤。

龙袍加身——潘美功不可没

潘仁美的原型潘美其实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名将。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乃河北大名人,军校出身。周世宗时,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年轻将领。跟随赵匡胤后,赵匡胤曾亲自将其排入建国功臣中的第二名。

据史料记载,潘美19岁从军,数载征战中建立战功无数。令其扬名的是著名的高平之战。公元954年,依然为后周臣子的赵匡胤率部下潘美等人参加了著名的高平之战。那一战是由后周军事指挥能力最出色的皇帝周世宗柴荣亲自指挥的。该战中,后周以一万之众大破北汉三万大军。此次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恰恰是在此战中,赵匡胤日后的地位得以彻底奠定。

高平之战中,由于后周的左翼军败退,导致周世宗柴荣的中军被围,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赵匡胤率领右翼军3000余人,出其不意地直接杀入北汉皇帝的中军,几乎生擒了北汉皇帝,一举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使得北汉军大败而逃,从而奠定了后周乃至以后的大宋问鼎中原的局势。

除了赵匡胤以外,那一战立功最大的就是潘美。再以后,潘美支持赵匡胤称帝,建立了大宋。在征讨四川、平定湖广、扫平江南的历次战役中,他屡立战功。

比如,攻打四川时,面对后蜀皇帝在剑门关布下的重兵,潘美一面假意集中主力攻城,一面暗中派大将穿过剑阁小道,出其不意地偷袭了成都,结果令后蜀皇帝惊慌失措,不得不献城投降。“难于上青天”的蜀地仅5个月便被平定。

后来,因为进入成都的将领纵兵抢掠,造成了极坏影响,此时,又是身为主将的潘美主动站出来承担了责任,奏请宋太祖,自请降级罚俸。

在平灭湖广一战中,潘美的领军智慧再一次凸显——面对依托韶关地势、据险死守的南汉军队,他并没有一味地强攻,而是暂时退兵400里,之后又利用南汉军队的松懈,派人化装成百姓混入韶关,然后轻骑一天一夜疾驰400里,进抵韶关城下,与埋伏在城内的接应里应外合,一举夺取天险韶关,为进军南粤大地、最后平定南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两次战役的成功充分显示了潘美过人的军事才能。

最能体现潘美之勇的战役,当属扫平南唐的战役。当时,南唐拥兵10万,与宋军不相上下,又依托长江天险和水师的优势,想做困兽之斗。但是,潘美向当时的宋军主帅曹彬建议,通过搭设浮桥跨过长江,把水战变成了陆战,以发挥宋军擅于陆战的长处。这一提议获得曹彬的同意,使得宋军顺利渡过长江天险。这时,南唐主帅企图驾驶小舟,利用火攻来烧断浮桥,截断宋军的退路。关键时刻,是潘美率军,力战南唐军队,使得宋军得以顺利地渡过长江,包围了金陵城,最终迫使南唐降服。

也恰恰是因为潘美忠贞不贰,赵匡胤才会在“杯酒释兵权”中保留了潘美的兵权。当时,潘美是唯一一位没有丧失兵权的将军。潘美与太祖交情之深,史书中另有记载:“太祖无事时,常召潘美辈禁中议政,或与之纵饮,至令宫女解衣,无复君臣之礼”。而且,在雍熙二年(985年),宋太宗的儿子赵恒(后来的宋真宗),娶了潘美的女儿为妻,两人正式结成了儿女亲家。

据《宋史》记载,宋军在太原之战中以少击众,杨业兵败后躲在壕沟里,靠城上垂下的绳索逃生,十分狼狈。此战胜利后,潘美知幽州行府事。班师回朝后,又被任命为三交都部署,屯兵守卫边防。也就是在这一战,宋军收服了杨业——后来杨业被任命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成为潘美的部属。

论地位、论能力、论战功,杨业和潘美都不可同日而语。而当时,杨业是弃旧主、投新主者,像这样一个智勇双全、战功显赫之人,怎么可能嫉妒一个投降过来的杨业?

失策北伐,将军功败垂成

史书记载,潘美是个为人耿直、脾气暴躁、不善钻营的人,其功劳也在杨业之上。明人黄道周编的《广名将传》收录的100名将领中,潘美在北宋排第四,而杨业却没入选,这就是证明。

据一些野史笔记记载,潘美为人忠诚仁厚。如《随手杂录》、《默记》中记载,赵匡胤夺取皇位初入宫时,见一宫女抱着一个小孩,问之,宫女答道:“是世宗的幼子。”赵普等人说:“杀掉算了。”潘美在旁不语。赵匡胤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潘美于是向赵匡胤要求自己来收养这个孩子,把他抱回了自己家中,改姓潘,取名惟吉。赵匡胤后来也不问,潘美也不复言,这个孩子长大后也在朝为官。

作为一位将领南征北战数十年,潘美为宋王朝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随太祖征讨淮南叛将李重进,淮南平定后,又率师挥戈前往湖南,讨平湖南叛将汪端,接着继续南下,攻克南汉的北部屏障郴州,继而荡平南汉20万大军,擒南汉主送往京师。

太祖开宝七年(974年),朝廷决定平定江南李煜之残余政权,潘美与曹彬分率大军进攻秦淮,潘经数日短兵接战,为曹彬主力杀开一条血路,一举攻破金陵,李煜最终成了曹、潘大军的俘虏。之后,潘美还朝奏捷,席不暇暖之际披挂为帅,征北汉刘氏,刘继元借契丹重兵,才暂保疆土。

太宗即位的第四年(979年),命潘美以北路都招讨之职攻打北汉,刘继元大败,北汉亦归宋朝所有。后来,为了安定河东,太宗再命潘美留镇太原,他是北宋第一任太原知府。不久北伐契丹,节节胜利,封代国公。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决定大举北伐,欲收复后晋石氏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潘美与曹彬、崔彦进分率三路大军向北挺进。潘美率领大军,一路摧枯拉朽,连下寰、朔、云三州。后遭遇了辽国大军,与其大战于朔州。当时辽军兵力雄厚、势力强大,不能强攻只宜智取,但监军王诜邀功心切,主张强取。他命令杨业进军,杨业认为不能这样,在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的情况下,只能服从军令出兵。

出兵前,杨业与王诜、潘美约定,请他们在陈家谷口安置伏兵接应。潘美确确实实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等到中午还没见到杨业,王诜以为他取胜继续追击去了,便带兵撤离,潘美一直阻止但却拗不过王诜。此时杨业与辽军作战已伤亡大半,原以为有人接应,谁知到了陈家谷口却空无一人,最后被俘。

杨业被俘后叹息说:“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即拒绝进食,三日而亡。

太宗对此十分恼怒,将潘美降官三级,并将王诜罢官。第二年,将其外放正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不久,改放太原府。潘美戎马一生,晚年因一失足而使北伐大业功败垂成,心中怏怏。虽然次年太祖又将他唤回重用,一度升为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但他终究难忘兵败之事。几个月后,潘美去世,享年67岁。死后赠中书令,封号为武惠。

咸平二年,太祖命配飨太宗庙庭——这是非常高的礼遇,古人死后可以进入太宗庙,远比现在死后进八宝山要难。

前面这些记载,基本上说明白了潘美这位爱国护国忠心耿耿的将军的一生。由此可见,《杨家府演义》的作者不仅把一代名将写成了权奸,而且让这位“权奸”死于忠臣开封府尹寇准的刀下,可谓大谬。

火烧晋阳,烧掉潘美一世英名

观其一生,潘美可算是善始善终、因果圆满之大宋功臣。史书上记载,他虽身为朝廷重臣,却对自己的子女要求极为严格。

潘美共有五子一女,长子潘惟德官至宫苑使,次子潘惟固为西上阁门使,三子惟正为西京作坊使,四子惟清为崇仪使,五子惟熙娶秦王女,当上了平州刺史,女儿嫁给韩王赵恒为妃。

但是,在《杨家将》中,潘仁美的女儿是宋太宗宠妃,借着这等裙带关系,阴险刻薄的潘家人在朝中地位极高,不断打压与自己不和的忠良之辈——但事实上,潘家没有一个为非作歹、作奸犯科之人。

而且,潘美的女儿嫁给韩王赵恒以后,并未受宠,在韩王被立为太子以前,这可怜的女子便去世了,只活了22岁。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为当时韩王宠爱的是一名花鼓女。虽然她死后被封章怀皇后,但那是她去世十几年以后的事。

所以,《杨家将》中称潘美仗着女儿受宠便如何,实在是罔顾史实的自说自话。但演义永远比正史精彩,为了塑造英雄之需,潘美的故事不断地向负面演绎。而且,文艺上的演绎与夸张会更大程度上左右民众之情绪,所以,世人在论及潘美时,多会被传说驱动,无法看到真正的潘美。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人,特别是太原人痛恨潘美并非全无原因。史书中有言,潘美乐于“乘怒杀人”,这是他最大的缺点,同时也极有可能是他被演绎成奸臣的祸根。宋王朝常常被史学忽略或有意粉饰的一件史实是,在征伐北汉、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潘美、赵光义等人曾数次采取残忍的手段,犯下了滔天罪行。

宋军拿下北汉后,几天之内将繁华的晋阳城烧成了一片废墟。契丹南下所干的坏事,宋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北汉遗民对宋代皇帝与当时的领军之人潘美都不可能有任何好印象。事实上,他们对同为汉人的宋人恨之入骨。在他们眼中,潘美之辈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当地至今有不少丑化潘美的地方戏剧存在。这极有可能是潘美虽然为大宋忠臣良将,但却不断被丑化的最大原因。

北宋部队于晋阳犯下的最大罪行莫过于焚城一事,但偏偏《宋史》却将这件事情隐去,说得含糊而暧昧。《太宗本纪》中有语:北汉主刘继元降后,宋军曾焚城,但对其中的缘由讳莫如深。“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薛王即刘继元虽然降了,但百姓依然坚持抗战,使大宋军队吃尽了苦头。

宋太宗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毁掉晋阳?其实源于当时的迷信心理。潘美拿下北汉都城晋阳后,有人向宋太宗进言称,太原为龙城,不可不防。此话虽然迷信,但也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时,太原称晋阳,是赵国都城。后来东魏的高欢、隋代的杨广、五代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北汉的刘知远,都雄踞晋阳而坐上龙椅。对李唐王朝而言,晋阳更是他们起兵成事的地方,“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凭借的就是晋阳之地士马精强、宫监之中府库盈积的有利局势,不到半年时间,便沿汾河、渭河西进,一路攻入了长安,奠定了唐王朝四百年的基业,所以,唐太宗才将晋阳称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

宋太宗对此类说话深以为然——历史上,太原出了如此多之开国王者,与这“龙城之兆”肯定有莫大关系,而他绝不期望此处再出现危及大宋的帝王。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下令彻底摧毁太原城。为此,他下诏焚城,并要求城中僧人、道士与豪民迁往洛阳,普通百姓则迁居并州。

潘美率军纵火时,城中尚有大批普通百姓,他们或因不愿撤离,或是来不及撤离,都被活活烧死。一时间,这座拥有1500年历史的晋阳古城惨叫连天。火焚以后,潘美又奉命引入汾水、晋水灌城,将城之废墟冲洗一空,企图毁尸灭迹,将晋阳从中国地图上彻底抹掉。

宋太宗焚烧晋阳堪称历史上最为残酷和昏庸的决定之一,这一举动不仅给晋阳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潘美成了晋城人眼中的恶魔。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七):文學文獻

    兰州历史文化(七):文學文獻

    本书介绍了兰州文学的发展脉络,对兰州的文学成就进行总体概览。以历史时代为线,展现兰州文学从古代、近代、现代一直到当代每个发展历程中亮丽的风景。
  • 皇室爱情之风铃摇

    皇室爱情之风铃摇

    三个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男人,三份用生命去演绎的至真至纯的爱,面对这样截然不同的三份情,她究竟该如何选择。
  • 红楼未完结

    红楼未完结

    贾珍你有本事,就休了我,这么多年守活寡,我够了。你们俩再闹,我就自杀。蓉儿有话好说。
  • 五代之乱世豪强

    五代之乱世豪强

    这里是五代,没有万人敌,却不得不敌万人。没有钱,所以要挣钱。没有雄心,但注定伟大。他只是在努力的生活着,就像我,就像你。
  • 穿越大唐

    穿越大唐

    穿越了,为什么我不是什么皇帝,皇子?就算是个大臣的儿子也好.不像别人带着什么飞机大炮的我没怨言,可竟然让我成了历史上那著名的小白脸,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捉弄人."既然不能流芳千古,那就让我遗臭万年吧!"李应龙搂紧身边的几个女人如实说!
热门推荐
  • 美少女和恶魔少爷

    美少女和恶魔少爷

    四位美少女从国外回来,一回来就遇见了四位恶魔少爷------------------------------------------------------
  • 诡传昆仑

    诡传昆仑

    扑朔迷离的老宅,稀奇古怪的墓中怪谈,相遇是命中注定,还是偶然……昆仑胎里究竟有什么……
  • 南音:风木含悲

    南音:风木含悲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边伯贤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吴世勋你给我一滴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朴灿烈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那一刻开始。————金钟仁华灯初上,谁许谁天荒地老。————张艺兴
  • 花落街城小巷

    花落街城小巷

    白衬衫总是触动着我的心。——宋凉心你的浅淡如茉莉般让我沦陷。——顾展似乎命中注定,似乎命运捉弄,俩颗心走到一起实属不易,请珍惜。
  • 血之挽歌

    血之挽歌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架空+玄幻+推理+热血2033年,主角因为躲避核爆意外流落到神秘古陆,却发现地球世界竟然是古陆人所崇拜的神界……永生疫苗、第三次世界大战、百慕大三角、金字塔、神秘的古大陆,被称为神界的地球,这一切都有什么关联?主角追寻回家之路,却意外发现自己的人类之身竟然为天生神躯!一路血歌,他又会谱写出一段怎样的泣血传奇?快快点击收藏吧!
  • 王爷滚开之卧底弃妃

    王爷滚开之卧底弃妃

    她是夜王妃,貌美如仙,心如蛇蝎,恃宠而骄,嫉妒成性……她是国际刑警,父母双亡,她卧底毒枭窝,终以身殉职……当她变成她!——天下盛传,夜王独宠夜王妃……全是扯淡!!!他,是名扬天下的南盛国摄政王南宫夜,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他是百姓们心中的神!他痴心痴情,演了前半生,错了后半生!他,是神秘的云山少主云深,公子如玉在云端,不染纤尘下凡间。自诩看透红尘的他,却在与她的相处中,步步沦陷。他,是闻而色变的无回谷谷主玉东寒,一身锦衣墨衫,一身冰冷魔焰,一生骄傲,一生仇恨,均不敌她,轻轻一眼。
  • 极道黑少

    极道黑少

    黑云里,身处名望豪门,八岁被父亲进行秘密训练再次出来时,狂傲嚣张的他又岂会安于现状,他开始创建自己的帝国,黑道因为他重新易主……
  • 若不曾遇见

    若不曾遇见

    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将原本的一切撕扯得面目全非,又用新的事物来填充回首的空洞。原以为天长地久的爱情,也不过是在一念之间,化成一缕握不住的风。但毕竟是爱过。如果不曾遇见你,那终会有不同的结局。但是如果再来一次,还是希望能遇到你。毕竟一切不能随心所欲,不然又怎么会有“如果”这个千回百转的词呢。——慕小晨
  • 永不投降

    永不投降

    结合当下浮躁的商业社会,讲诉一个从一败涂地到涅槃重生的商业传奇
  • 诛鬼

    诛鬼

    爷爷为了送鬼,意外去世,引出了家里一件秘闻。原来我家还有一个别称:诛鬼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