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8100000011

第11章 人物星空(10)

有这样一份材料,统计了《晋察冀日报》10年间出版地点变换近40次的情况。尤其在抗战期间,有时一个月就得转移好几次。战争年代,邓拓领导的报社没有安定的编报出报条件,常年处于打游击状态,服从战斗需要,随时准备搬家。1943年9月,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规模秋季“扫荡”,几个月内报纸都是在灵寿、平山、五台、阜平四县交界处的高山密谷无人区出的。就在这次撤退转移中,阴雨蒙蒙,暗夜漆漆,报社与敌遭遇,有三位同志牺牲,邓拓心爱的青骢马也在战斗中负了伤。战争条件下办报,编辑记者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既是报人,更是战士,邓拓也是又当社长主编,又当战斗指挥员,在敌寇的清剿合围、“扫荡”蚕食和袭扰破坏中坚持出报,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

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敌后办报的物质条件是极为艰苦、甚至是极为低劣的:铅字不足、纸张不足、油墨不足……怎么办?在邓拓领导下,报社全体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自制“黑人牌”油墨。没有油墨,工人们想出了好办法,挨家挨户到老乡家里去铲锅底,用锅底灰来制。黑灰弄得大家满脸都是,大家相视一笑,幽默地说:“这是‘黑人牌’油墨。”

自铸铅字。《抗敌报》初创刊时用的是原始的油印机,稍后改为石印。1938年4月起,报社先后从冀中、晋东南等地搞来几部铅印机,但由于铅字不够,工作起来困难还是很多。工人们自己想办法,用铅坯刻成铅字,用胶泥做成翻泥盒,再用字坯翻铸成字模,然后铸成铅字。铅字来之不易,哪怕发现有一个铅字落在地上,邓拓也都会赶紧捡起来,一面心痛地说:“嘿!宝贝,宝贝!”

为适应战争需要,便于轻装转移,少带铅字,邓拓要求大家“三千个常用字内做文章”。他自己带头这么做,其他同志也都能自觉遵守,并能保证稿件质量。有人风趣地说,这是让我们戴着镣铐跳舞呢!铸字排字工人开动脑筋,把铅字字体缩小,把字架改装成可以拆卸的轻便架子。印刷工人牛步峰还把笨重的印刷机改造成只有80来斤重的小型印刷机,报社转移时负荷大大减轻,全部家当用几头牲口就可以驮走。“八头骡子办报”的佳话就是由此而来的。邓拓爱读书,但报社经常转移,笨重的书箱不便于携带,受白求恩马鞍形手术箱的启发,他也做了一个同样形状的书箱架,行军时常用书籍就可以一起驮走了。

诗人郭小川曾有这样的诗句:“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邓拓和夫人丁一岚的结合,就是新美如画的战士的爱情,一直在新闻界被传为美谈。1941年春,邓拓在来稿中发现了一篇题为《血的控诉》的通讯,讲的是平山县一个童养媳因参加抗日工作而被丈夫和公婆残害致死的事情,文章爱憎鲜明,文笔流畅,写得很感人。邓拓将稿件修改发表了,并亲自给作者“路群”去信予以鼓励。路群是谁呢?她就是担任平山县妇救会宣传部长的丁一岚。丁一岚是《晋察冀日报》通讯员,有时写些关于妇女工作的短讯。当她看到自己采写的第一篇长稿变成铅字,感到欣喜与快慰,特别是社长的亲笔信,更使她深受鼓舞。她朦朦胧胧觉得,邓拓很有学问。书来信往,鱼雁频频,未曾谋面,已含深情。这年岁末的一天,他们终于初晤于平山县瓦口川。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二人又并肩漫步在滹沱河畔,谈理想,谈生活,共同憧憬美好的未来。卷地风沙肆无忌惮地嘶鸣着,但这并不能冲谈他们心中泛起的层层暖意,反而更增添了战士的豪情。“滹沱河畔订心盟”,邓拓用诗记录了他们当年相恋相依的情景。1943年初二人结婚,聂荣臻司令员设便宴祝贺他们喜结良缘,并风趣地说:“欢迎新郎新娘,要吃喜糖。”婚后,丁一岚曾短期在报社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当了张家口地区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在邓拓支持和帮助下,她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一个办报,一个搞广播,二人常常各忙一头,难得聚在一起,但心心相印的深情使他们的家庭充实和谐,美满幸福。

《晋察冀日报》有不少编辑人员是新来的青年学生,政治素质好,但没有实际办报经验。邓拓积极扶植青年人,鼓励他们独立采写新闻,在实践中成长提高。张帆1939年抗大毕业来到报社,由于业务不熟,开始几个月内写的稿件几乎都不能用,有些灰心。后来邓拓派他去灵寿县一个村公所作调查,亲自指导,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区政权建设刍议》,从此在新闻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解放战争初杜导正随邓拓奔赴大同前线采访,他刚刚参加新闻工作,摸不着路子,由于邓拓的传帮带,经过深入采访,写出了《攻克“沙岭子”》等四篇战地通讯。他把邓拓称为“出色的启蒙老师”。不少在报社工作过的新闻前辈回忆起邓拓,都说他德才兼备,是难得的党报领导人。

邓拓认为,作为报纸主编,只有自己不断地写作,不脱离新闻工作实践,才具备当领导的资格。他自己身体力行,为《晋察冀日报》写作了大量社论和评论。由于战乱,手稿没能保存下来,很难确定他究竟写了多少篇。据娄凝先、陈春森同志回忆,报纸的社论“大部分出自邓拓之手”。1988年在太原迎泽宾馆开会期间,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将自己编写的关于邓拓的教材初稿送给丁一岚老师,请她“批评指正”。没想到她用一个晚上就看完了,还用铅笔修改了个别词句,并在第48页眉批了“一日三篇社论论提高一步”的字样。循着这个提示,查找有关资料,我终于补充了这个事实。1945年5月22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提高一步》,阐述新闻工作的有关原则。邓拓作为党报领导人,凭着政治上的敏感和自觉的党性,深刻领会了社论精神,并就“全党办报”的重要性,为《晋察冀时报》一日之内写就三篇社论《如何提高一步》《再论如何提高一步》《三论如何提高一步》,创造了党报史上的奇迹。有人惊讶地说:一天就能写出三篇这么高水平的社论,真是天才呀!邓拓笑了:“写是一天写出来的,但考虑就不是一天两天了。写东西,腹稿是基础。”虽然邓拓讲得轻松,但我们谁都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

《晋察冀日报》不仅“战史编成三千页”,而且在邓拓领导下出版了500多种书籍,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抗日救国和人民解放的道理。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于延安《解放》周刊,邓拓读后,激动地对周明和方炎军说:“《论持久战》写得太精辟了!实际,雄辩,逻辑性很强,通篇充满了辩证法,是指导抗日战争的理论武器,要让边区的干部和人民很快都能读到。我们的报社,不但要出报,还要出书,还要办成出版社。抗战一周年就要到了,我们就用‘七七出版社’的名义,先印这本书吧!”《论持久战》是报社印的第一本书。1944年,受聂荣臻、程子华、刘澜涛同志的委托,邓拓主编出版了中共党史上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为无产阶级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晋察冀日报》10年,邓拓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党的新闻战士的位置上,“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战鼓,浩荡入关东”。他依靠集体智慧,把《晋察冀日报》办成了根据地最好的报纸之一,创造出许多成功的战地办报经验。他提出一些重要的新闻观点,如,关于创办公开党报的观点,关于党报的群众观点等等,丰富了无产阶级新闻学宝库。他写下了大量社论、通讯、诗词作品,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光华灼灼的。由于邓拓理论修养、宣传才干都很突出,又有10年担任地方党报领导人的新闻工作经验,1949年10月,党中央任命他为新中国《人民日报》第一任总编辑,时年37岁。

美丽的福州山水,赋予邓拓良好的天资才情,弥漫的北国硝烟,更锻炼了邓拓战士的品格。他从闽江走来,在绵延逶迤的恒山脚下,在晋察冀英雄的土地上,以笔作刀枪,抗敌气如虹,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谱写了雄浑豪壮的爱国主义战歌。

恒岳巍巍,是不朽的丰碑!

§§§第10节我和徐迟:未曾谋面的记忆

徐迟的名字,自然当在名家之列。而我,只不过是他的作品的崇拜者之一。但是,20多年前的一段文字之缘,使我有幸结识了这位老人,并得益于他的影响,滋养了我的人生。尽管我们从未谋面,我总觉得他离我很近很近,即使在他已辞世整十年的今天,他的思想和才华,他对生活的激情,仍然时时给予我生命的启迪。

两封信

最早知道徐迟的名字,是在1978年春天。

当时,已接到大学中文系录取通知书,做着入学前的准备。2月初的一天,在县委大院遇到一位文友,他兴冲冲地拿着一本《人民文学》,见了我老远就喊:“你看了吗?好文章!好文章!”我打开一看,一下子就被“哥德巴赫猜想”这几个怪怪的却又很新鲜的字吸引住了。跑回办公室,一口气读完,好像还不能完全读懂,却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回家再读一遍,仿佛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户,天光云影,美妙无穷。从此,记住了科学家陈景润,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徐迟。

这是科学的春天。走进大学,如饥似渴地读书、听课,摇头晃脑地背诵先秦诸子、唐宋诗文,激情澎湃地讨论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兴趣盎然地观看“解放”了的老电影和时尚话剧,那是多么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啊!尽管还得吃玉米面窝窝头,买肥皂白糖之类还要凭票供应,但是,思想解放潮流与为祖国四化而学习的气氛汇成昂扬向上的校园交响曲,催人奋进。时不我待,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就在那时,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极大地吸引了我,我读了徐迟更多的报告文学作品,如《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生命之树长绿》《在湍流的涡漩中》等等,很陶醉于他的作品的美学氛围。

转眼进入大四,要考虑毕业论文的选题了。由于对徐迟作品的喜爱,我将试评徐迟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征求当代文学刘梅文老师的意见,她非常支持我,并提供了徐迟的通讯地址。初稿完成后,我于1981年10月12日给徐迟先生写了一封信,向他请教了三个问题:第一,报告文学可以有细节的虚构吗?虚构能够加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但这样是否失真?第二,报告文学与人物通讯有何区别?第三,您五十年代未完之作《火中的凤凰》可否看作一篇构思宏伟的报告文学?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当时文学理论方面的某些难点。

10月19日,收到徐迟先生复信。

启元同志:

回答你的问题:

(一)文学、艺术无一可以缺少虚构。虚构逼真,就是文艺的真实性。这个道理,现在懂得的不多。梅兰芳演杨贵妃,跟我写李四光,都是虚构。

(二)现在很多报告文学没有多少文学。人物通讯写得好,也就成了文学。两者之间,没有多少区别。有人作了严格的区别了吗?没有写好,就出现了区别了。

(三)《火中的凤凰》是作为传记文学写的。

我一直在考虑,就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虚构写篇文章,但一直未能动笔。

寄你一册书,或可以供你参考。

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来信问的。

祝好!

徐迟

10月15日

信中提到的寄赠我的书,就是他刚刚出版的《文艺与现代化》。

徐迟老人的信回复及时,为我指点迷津。论文初稿《“一枝红杏出墙来”——评徐迟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完成后,我曾寄他一份。记得先生又回过一封信,大意是,文章主题鲜明,行文流畅,总体不错。但提出一个问题-“墙”何所指?以我当时的认识水平,借用古诗句作论文标题,主要着眼于徐迟报告文学的“新”。至于每个形象的寓意,则并无细致的思考。“墙”并无特指,如果对应联想,“红杏”是他的作品,“墙”应该指报告文学领域。先生再无回信,现在看来,想必先生当时对我如此孩子气的解释并不满意。那么,他为什么会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或许,在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冲击的知识分子,都还有些心有余悸吧!

一幅题词

1990年,徐迟先生赠我一幅题词,让我欣喜万分。

这事还得从我父亲说起。

徐迟是著名诗人、翻译家。我的父亲钟声扬也是诗人。父亲在从事长诗创作的同时,开始散文诗创作和散文诗理论研究。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父亲被选为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山西散文诗学会会长,与徐迟开会见面时大概提到了我。徐迟先生说,对山西的这个女学生印象很深。

1990年,中国散文诗学会第五届年会在山西朔州市召开,时任朔州市文联主席的父亲是主要筹办者。一时间,这个雁门关外的新城云集了一批著名诗人和学者,徐迟、柯蓝、朱子奇、雷达等,诗人兴会,盛况空前。会上,徐迟先生主动问起了我的情况。父亲告诉他,启元毕业留校,已经是讲师了。先生非常高兴,当即用碳素软笔在一张宣纸上题词一幅,嘱咐一定要转给我。

“书赠钟启元讲师”的内容充满激情:

呵,自由的共和国,屈辱的日子过完了,旭日东升,黑夜消失,光彩鲜艳的生活正在开始。假如头一天是新的,第二天它又更新,其所以是新中国,它天天都是新的。

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老人酣畅的情思一如他作品的风格,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荣辱。我懂得,他将这些诗句书赠给我,一定是期望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这种精神血脉得以代代传承。

大学毕业前,我曾应校刊之约,就与徐迟先生通信的事写过一篇小文章,标题是《尺素溢满护花情》。其中有这样的话:“人如花朵,亦如小苗,在它的生长期,有人浇一点水,施一点肥,就会催它喜绽芳苞,怒发新芽。我读了徐老的回信,浑身便充满了这样一种奋然向上的力。”赏读徐迟先生赠我的题词,有着同样的感受。

无尽的怀念

1996年12月底,我从媒体上看到了徐迟先生离世的消息。简直无法相信,这位对生活充满火一样激情的人,会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人生。飞雪飘飘,寒风凄凄,为他送行。而我,却四处搜寻关于他的一切信息,希望更多地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以寄托自己无尽的怀念。

徐迟1914年10月15日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一个书香门第。湖州,曾出过赵子昂、沈尹默、茅盾、钱三强等大文学家、大书法家、大科学家。徐迟的曾祖父徐延祺曾在清末总理衙门担任过相当于内阁中书之职,专司向皇上条陈有关外交政策的奏章。他的父亲徐一冰,1905年留学日本,1908年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并任校长。徐迟出生那一年,徐一冰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现代体育刊物《体育杂志》。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他住在河北迎宾旅馆里已经三年了,他是一个很和蔼的少年人,也是一个思想宏富的著作家;他很孤凄,没有父亲母亲和兄弟姊妹;独自一个住在这二层楼上,靠东边三十五号那间小屋子里;桌上堆满了纸和书;地板上也满了算草的废纸;他的床铺上没有很厚的褥和被,可是也堆满了书和纸;这少年终日里埋在书丛纸堆里,书是他唯一的朋友;他觉得除书以外,没有更宝贵的东西了!书能帮助他的思想,能告诉他许多他不知道的知识;所以他无论对于那一种事情,心里都很能了解;并且他也是一个富于感情的少年,很喜欢听人的赞美和颂扬;一双黑漆漆的眼珠,时时转动,好象表示他脑筋的活动一样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热门推荐
  • 纸牌屋2:玩转国王

    纸牌屋2:玩转国王

    发誓要扳倒首相取而代之的党鞭长弗朗西斯厄克特施展一个又一个计谋,终于如愿以偿,入主唐宁街成为新一任首相。为了巩固新晋地位,保护既得利益,他过河拆桥,踢掉昔日的同谋,买通新的媒体,并将美丽性感、精明能干的民意测验专家萨利奎因收为己用,令她帮助自己操控媒体的风向和民意的走向,甚至对高高在上的国王和君主立宪制度宣战。他在首相宝座上树起了新的敌人,开启了一场新的权力游戏,以及又一段隐而不宣的秘情。与此同时,被弗朗西斯抛弃的昔日帮凶不堪屈辱,意欲抓住他的把柄试图报复;而国王也不愿坐以待毙,正精心布局展开反击。弗朗西斯能瞒天过海,守住来之不易的权力宝座吗?
  • 莲露

    莲露

    "旧金山资深风险投资家吉米·辛普森出海失踪"的浅灰标题,置于《旧金山纪事报》网站首页"湾区及本州新闻"版内第三条。照片中,那个叫辛普森的老头齐刷刷的灰白短发,着深黑紧身运动衫,身板笔直地站在一艘神气的帆船前端,正抬手摘取架在头顶的太阳镜,一脸由衷开心的笑容,顺着脸上那些因常年户外运动晒出的深纹四下散开,让他的脸相显得立体有力,跟我在沙沙里多水边撞见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 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

    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

    人人都渴望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豪,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梦想成真。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一无所有;而一少部分人却能够站到财富的金字塔尖,荣华富贵一生。我们相信富有一定有其成功的原因,如果能够揭开富翁的创富秘密,我们也一定能够借鉴它走上创富之路。凡禹、刘挥编著的《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集结了众多富人的创富经验和智慧,《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中既有精彩的创富故事,又有结合故事所作的精彩论述和创富指导。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梳理了诸多致富思路、提供了诸多致富方法,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为读者呈现了一条清晰的高效致富之路。
  • 末世之寒香倾城

    末世之寒香倾城

    从何时开始,世界出现了基澜丧尸,在这个即将崩塌的世界,剩下的人类,又将如何为了生存而生存,她来到外世,故事便是从此开始。
  • 无字秘藏图

    无字秘藏图

    在学校的小山后面,三个小学生捡到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十八个细细的小孔。这十八个小孔像是没有任何意义,又像是在暗示着什么。三个小学生经过侦查,发觉它原来是一张埋藏珍贵文物的秘密图纸。
  • 钟情古代恶魔美男续集

    钟情古代恶魔美男续集

    钟情古代恶魔美男》续她不惧怕生死,在断头台上上扬着嘴角,骄傲的绽放着青春最后的美丽;不曾想过他那么冷傲的人,会说出那些肉麻的情话....他,拥有着极品美男的冷俊气质,妖冶的笑,优雅的一个俯身便让安小落为之沉沦一生。她因此成了他阴谋计划的一颗棋子,意外的葬送自己的幸福成为小王子的王妃。小王子真诚告白,一次次袒护她,可是她却心系在谋权的恶魔身上。最终恶魔战役失败被千军万马困于山下,她冒死当着小王子的冲下山,只为问他一个爱与不爱的答案。她本以为她也会陪他葬身,却被神奇的手表带回现代……事隔三年,她再次穿越回古代。原来,一切的阴谋诡计都还没结束,都还只是一个开
  • 拔剑称王

    拔剑称王

    一个来自凡武界的家族弃婴,一柄被诅咒的废物铁剑,一只玩坏了的骷髅。且看他们如何斩破凡武枷锁,踏入末武之地,会遍天地英杰,败尽六道神魔。
  • 千金奴婢

    千金奴婢

    她,出身世家,却被家人不容。落难千金,报恩为婢。主子失宠,而身为奴婢的她被累及…乱世,苟且偷生;沦落,是否以色侍人?
  • 诡游请柬

    诡游请柬

    省警校刚入学新生袁志邦没想到,舍友离奇的遭遇,竟然会将他拖入死亡的深渊。一封诡游请柬的到来改变了他平静的生活,他被迫参与到鬼魂举办的游戏中来。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退路可走,唯有顺从诡游请柬的要求参加它举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游戏神秘少年罗飞来到他的身旁,陪着他一起踏入到未知的惊险之中地狱归来的钢琴声,是否能勾人魂魄?孩童中依依呀呀说出的恐怖童谣,是否真的能呼唤鬼魂的到来?孤儿愤恨的眼神究竟是为了什么?……危险步步逼近,袁志邦和罗飞究竟能不能活下去,尽在《诡游请柬》**这篇小说虽然是向周大致敬的同人文,灵异推理向,灵异为主,推理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