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5400000015

第15章 周作人(4)

这才顺理成章提出:“为什么这样的要结缘的呢?”回答是:“我想,这或者由于不安于孤寂的缘故吧”。这是全文的点“意”之笔,却说得如此婉转而留有余地,这正是周作人非绝对化的相对思维方式所致。但周作人的“意思”也是明确的:这是一种“人生的孤寂”,是“人”所难以避免的。话说到这里,才缓缓道出关于“人”的本性的一番思考:“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这里显示着对“人”的内在矛盾的一种把握:“人”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前者使他(们)本能地“爱群”,产生“结缘”的欲求,后者则引发出“与一切绝缘”的“孤立”(孤独)感。而“人群中”的“不可堪的寂寞”这一生命体验、心理感受则将前述源于人的本性的内在矛盾强化与诗化了。尤其是这种充满矛盾与痛苦的诗情得到了仪式化的外在表现,即如周作人所说,用“结缘豆”的“仪式”“来施行拔除”,连“豆”(与烧饼)也成了“圣餐的面包葡萄酒似的一种象征”,“寄存着深重的情意”:这样,“结缘豆”的宗教民俗就从人的本性上得到了一种诗意的解释;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周作人对人性的发现。

这同时是一种自我发现。于是,“内核”剥出以后,又有了一点余文:周作人说他是“以小文章”代“念佛拈豆”,也就是说,他的写文章不过是“不甘寂寞”,借此“结点缘罢了”。这说的是老实话。周作人曾在《自己的园地》序言里说过,他是“因寂寞,在文学上寻求安慰,(才)夹杂读书,胡乱作文”的。这种寂寞感,更确切地说,这种“在人群中”所感到的“不可堪的寂寞”,对于周作人是刻骨铭心的,甚至可以说,是他心灵深处最基本的生命体验和心’理积淀,并且构成了他的一切活动(无论读书还是写作)的原动力。这位苦雨斋老人,正是在与“想像的友人”(包括古人)的“文字缘”中找到了自我与人世间的“微末情分”,而于孤寂中感受到生命的淡淡喜悦。这是自有一种动人之处的。

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从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

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名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们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赏析】

周作人是一位颇重雅趣的作家,然他笔下的雅趣往往脱胎于野趣,《故乡的野菜》即是—个鲜明的印证。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不惮其烦地绍介了习见于故乡的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紫云英,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浙东民俗。而文中引述的“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野趣也真沸沸十足。这正如周作人自己所说:“王阮亭评梦粱录,亦谓其文不雅驯,盖民间生活本来不会如文人学士所期望的风雅,其中不能中意自是难怪,而如实地记述下来,却又可以别有雅趣,但此则别为他们所不知者。”然而如果全部“如实地记述”,大概要夹杂一些恶俗的东西,这就需要作者笔下长眼,要有分寸,要有取舍:“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音乐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与杜鹃的花束。”用笔极其简炼明净,从而传达出作者的审美情趣。由此可以见出,以质朴的语言对民俗的东西忠实地记述,以存野趣;以独特的审美标准去芜存精,是这篇散文以及周作人若干散文化野趣为雅趣的契机之一。还不仅仅如此,周作人往往把浙东的民俗推广到深厚的文化背景里去。《故乡的野菜》虽然只不过千二百字,引文却占据了将近六分之一。其中他征引了明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顾禄的《清嘉录》,以古证今,把浙东民俗提高到文化史的层次从而古今打成一片。由于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周作人也往往喜欢以东洋的习俗同中土比附印照,譬如说到黄花麦果时即以日本的“御形”做比,“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而在记述紫云英时又引证《俳句大辞典》,充分体现了作者渊懿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又把浙东的民俗置于一个横的文化比较的剖面。辛稼轩有词:“春在溪头荠菜花”,庶几可以贴近周作人某些散文以及这篇散文的一种境界。泽泻集

乌篷船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啰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鸟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吧?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吧。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鸟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薜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在儒山下,本来可以给你绍介,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赏析】

这篇散文采用书信体的形式,以导游者的口吻,向朋友介绍了作者故乡一种富有水乡特色的乌篷船。

故乡在人们心中永远都是亲切和难忘的,而坐乌篷船长大的人,在远离故乡后,在电车、汽车、人力车的交织而成的闹市中,是会时时回想故乡那宁静安闲的景致和悠然徐行的乌篷船。作者的思乡之情寄寓在乌篷船上,他那支笔仿佛领读者们走上了乌篷船。先是介绍了乌篷船的种类及结构,大的叫“四明瓦”,小的叫“脚划船”,中型的叫“三明瓦”,并从船的外形、装饰、构造中说明“三明瓦”的好处。接着他又以自己坐乌篷船特有的感受,叙述由船中所见到的沿岸风光,“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鉴湖、贺家池、壶觞、兰亭。接下来又充满诗意地写道:“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至于在船上可看、可睡、又可饮酒,这真真是“理想的行乐法”,不用说更令文人雅士们心驰神往。

《乌篷船》写于1926年,这是周作人创作观转变的时期,从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转向表现性灵、闲适。这篇作品便可见这种转变的迹向,朴素自然,信笔所至,舒徐自如,格调平和冲淡,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至于文中流露的闲适隐逸的情趣,又体现出作者所提倡并取得较大成就的小品文的神韵。

同类推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一号楼

    一号楼

    离开诗坛再次回归,写诗已经成了最安静的事。褒贬诗歌少了,关注新人也少了。诗歌于我已经不带有任何世俗的色彩和诱惑,它更像我心中雨后的一抹彩虹,美得短暂,更美得珍贵。与诗歌多年断断续续的情缘,让我只想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它带给我的心灵的滋养。
  •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诗人。毛泽东诗词艺术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光辉足迹,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画卷,是一部中国人民的理想史、奋斗史、创造史和建设史。本书根据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指点江山一一毛泽东诗词故事》及其解说词编辑而成,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以诗意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度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

    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

    十年磨一剑。这是一位血液里流着语文热情和激情的青年教师的智慧结晶。全书不仅记录了春来老师十年的追梦心路历程,而且全面展示了春来老师对语文的解读对语文问题的思考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诠释。
热门推荐
  • 永恒证道录

    永恒证道录

    十万年前一件绝世宝物的出现,掀起一场席卷整个修行界的末日浩劫,修行之道极其繁盛的苍羽界在浩劫之中支离破碎,世界支脉陷入沉睡,盛极一时的苍羽界急速衰落。十万年后在一位穿越者的搅动之下,世界支脉复苏,整个苍羽界开始风起云涌。
  • 夫君心机重

    夫君心机重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俞乐泉觉得自己一定得罪了这场戏的编剧,谁能告诉自己,为毛自己总是躺着也中枪。俞乐泉:女王,前一晚我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明星,没想到今天我竟然就火了,果然,帅哥的魅力是无穷的,可是,为毛我的终极目标是蒋允达,我的终极目标明明是他旁边的那位混血小帅哥!
  • 创世仙圣

    创世仙圣

    无一者,一无所有,这就是奋斗前行的理由。苦难,人生之财富。怀揣心中所梦,纵艰难困苦,纵付出血泪,亦岿然不动,毅然朝着问道之路踏去。
  • 十一宠妃:凰本天命相公

    十一宠妃:凰本天命相公

    戏阳:“戏阳姓,无名”——墨十一:“”她是墨漫笙,我是墨十一,我与她是两个灵魂。你要的,到底是谁?“——陆离:“她疯了两年,我陪了两年,原来,她在两年前就已不是她了”——戏阳葵:”麻麻,我要去找粑粑”墨十一:“站在原地不要动,默念麻麻是大美女一百遍,就可以看到他了。””戏阳葵笑道:“麻麻今天我们晚饭吃什么啊?”——戏阳一曲墨漫笙,唯见十一舞
  • tfboys爱就别离开

    tfboys爱就别离开

    青春有太多伤痕,一次次的受伤~让我们分开,她们的爱情还会坚持下去,顺利下去吗?
  • 学会人际沟通

    学会人际沟通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意识?怎样提高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怎么才能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始终保持自信、阳光、乐观?这《学会人际沟通》将给你满意的答案。《学会人际沟通》精选的一个个关于沟通的小故事,以生动鲜活的语言介绍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以及人际交往中应该掌握的技巧,让小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养成主动与人沟通的好习惯,领悟沟通的魅力,了解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学会更好地处理以后的人际关系。
  •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 之一。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 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那么李嘉诚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1943年,李嘉诚的父亲病危,临终时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留下,只好反 问:爱子可有话跟他说,当时,11岁的李嘉诚对父亲说:“我们一家人一 定生活得好好的。”
  • 金枝闹:缠上傲娇太子

    金枝闹:缠上傲娇太子

    观音庙里阴差阳错的初遇,无端拌嘴,她甩了他一记耳光,从不相识到相识!姐妹间的嫉妒、皇兄间的储位之争,她无心卷入,却遭人暗算!百花街里机缘巧合的再遇,他救她出水深火热之中,从此掀起了一段欢喜爱恋!患难与共,她与他缘定今生!“臭女人,你竟敢赖账!要不再来一次!”正确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上了正确的人!逃婚出宫的俏丽公主偶遇异国英俊太子,这两个拌嘴冤家一路上经历了怎样的劫难,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捡个盟主是肉团

    捡个盟主是肉团

    某男凝睇着眼前命人抓来的一个完美的肉团,不敢相信面前的就是号称武林第一美人;第一才女;第一侠女,天下所有男子女子心目中的女神……白语画。这是一个妖孽男被盟主大人捡了去最后机关算尽想要调教盟主,结果被反调教的故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胜利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胜利篇

    长达6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本书以苏军的全面反攻为开端,依次描述西欧重获自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进攻、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等一系列鼓舞人心的节节战事,最终这次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