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5400000014

第14章 周作人(3)

读《雨天的书》,有一个感慨:一些平平常常、琐琐屑屑的事,诸如野菜、鸟声、苦雨、喝茶乃至苍蝇等等,到作者笔下皆可妙笔生花、点铁成金。就以喝茶而言,这是平常人天天少不了的最平常不过的事,当然,喝茶有学问,甚至有大学问,所以也很可以写出一篇大文章来。但周作人并没有在他的文章中卖弄学问——要是如此,岂不俗矣哉!他只是平平常常讲述他喝茶的体会。就像他正和你促膝闲谈,就像面前就放着一杯茶,他和你一面品茶,一面闲聊着茶道、茶食以及他的故乡有关喝茶的民俗风情。听着听着,在不知不觉间你就给吸引住了,沉浸到喝茶所特有的氛围之中……

作者只是在讲喝茶吗?是,又似乎不是。说是,因为他确乎在讲喝茶;说不是,因为他让你咀嚼到一种喝茶以外的东西,甚至品味到某种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对你说:“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你由此能体会到喝茶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纯粹功利性的喝茶,目的只在于解渴;一种则是审美的、文化的活动了。作者说茶道的意思,是“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这是升华到一种审美境界和哲学境界了。作者又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再对照他在《雨天的书·自序一》中说的:“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自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这恐怕不仅是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作者所倾心的一种人生境界了。

喝茶喝出审美境界和人生境界,当然并非只有周作人是如此。明人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中也有一篇讲喝茶的文章:《阂老子茶》,作者因慕闵老子茶之名而专访,闵“导至一室,明窗净几,瓶溪壶成宣窑瓷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瓷瓯无别而香气逼人”,此等境界,正该是周作人所赞赏的。张岱在文中所记述的品茶的过程,是地地道道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欣赏的过程。我不敢肯定周作人写《喝茶》是否受张岱的影响,但我凭直觉,总感到周的散文中有陶庵的影子。他们的文章风格很接近,《陶庵梦忆》和其他明人小品一样是周爱读的作品。周自己说他作文“只想说自己要说的话”(《雨天的书·自序二》),文章题目都是信手拈来,不论大小,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也很像陶庵,不过他们也有区别。陶庵老人是因为在明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痛,痛定思痛,大梦惊觉,悟彻人生。这一“悟”才悟出一个“淡”字来。淡泊仕途、淡泊名利,一切的一切都归于平淡。所以文章也就洗尽铅华,返朴归真。《红楼梦》有诗赞白海棠云:“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淡,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周作人也追求平和冲淡的风格,但他并没有张岱那种梦醒以后的彻悟,也不像张岱的文章那样始终充溢着故国之思,他所追求的“平淡”的背后,多半有“闲适”的影子。“闲”就是闲情吧。他曾说他特别喜欢“雨天的书”这个题目。因为在这种天气,“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漫,……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无别的意思,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罢了。”(《雨天的书·自序一》)这就是一种闲情吧。“适”的含义比较多,自在、舒适等等,当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喝茶》中不难体味出作者那种闲适的情性和他醉心其间的闲适的人生境界。他的“平和冲淡”多半出之于这种闲适的情性,这和陶庵老人因家国巨痛而悟彻人生,就有天渊之别了。

结缘豆

范寅《越谚》卷中风俗门云:

“结缘,各寺庙佛生日散钱与丐,送饼与人,名此。”敦崇《燕京岁时记》有“舍缘豆”一条云:

“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刘玉书《常谈》卷一云:

“都南北多名刹,春夏之交,士女云集,寺僧之青头白面而年少者着鲜衣华履,托朱漆盘,贮五色香花豆,蹀躞于妇女襟袖之间以献之,名曰结缘,妇女亦多嬉取者。适一僧至少妇前奉之甚殷,妇慨然大言日,良家妇不愿与寺僧结缘。左右皆失笑,群妇赧然缩手而退。”

就上边所引的话看来,这结缘的风俗在南北都有,虽然情形略有不同。小时候在会稽家中常吃到很小的小烧饼,说是结缘分来的,范啸风所说的饼就是这个。这种小烧饼与“洞里火烧”的烧饼不同,大约直径一寸高约五分,馅用椒盐,以小皋步的为最有名,平常二文钱一个,底有两个窟窿,结缘用的只有一孔,还要小得多,恐怕还不到一文钱吧。北京用豆,再加上念佛,觉得很有意思,不过二十年来不曾见过有人拿了盐煮豆沿路邀吃,也不听说浴佛日寺庙中有此种情事,或者现已废止亦未可知,至于小烧饼如何,则我因离乡里已久不能知道,据我推想或尚在分送,盖主其事者多系老太婆们,而老太婆者乃是天下之最有闲而富于保守性者也。

结缘的意义何在?大约是从佛教进来以后,中国人很看重缘,有时候还至于说得很有点神秘,几乎近于命数。如俗语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又小说中狐鬼往来,末了必云缘尽矣,乃去。敦礼臣所云预结来世缘,即是此意。其实说得浅淡一点,或更有意思,例如唐伯虎之三笑,才是很好的缘,不必于冥冥中去找红绳缚脚也。我很喜欢佛教里的两个字,曰业曰缘,觉得颇能说明人世间的许多事情,仿佛与遗传及环境相似,却更带一点儿诗意。日本无名氏诗句云:

“虫呵虫呵,难道你叫着,业便会尽了么?”这业的观念太是冷而且沉重,我平常笑禅宗和尚那么超脱,却还挂念腊月二十八,觉得生死事大也不必那么操心,可是听见知了在树上喳喳地叫,不禁心里发沉,真感得这件事恐怕非是涅槃是没有救的了。缘的意思便比较的温和得多,虽不是三笑那么圆满也总是有人情的,即使如库普林在《晚间的来客》所说,偶然在路上看见一只黑眼睛,以至梦想颠倒,究竟逃不出是春叫猫儿猫叫春的圈套,却也还好玩些。此所以人家虽怕造业而不惜作缘欤?若结缘者又买烧饼煮黄豆,逢人便邀,则更十分积极矣,我觉得很有兴趣者盖以此故也。

为什么这样的要结缘的呢?我想,这或者由于不安于孤寂的缘故吧。富贵子嗣是大众的愿望,不过这都有地方可以去求,如财神送子娘娘等处,然而此外还有一种苦痛却无法解除,即是上文所说的人生的孤寂。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念佛号的老公公老婆婆也不会不感到,或者比平常人还要深切吧,想用什么仪式来施行拔除,列位莫笑他们这几颗豆或小烧饼,有点近似小孩们的“办人家”,实在却是圣餐的面包葡萄酒似的一种象征,很寄存着深重的情意呢。我们的确彼此太缺少缘分,假如可能实有多结之必要,因此我对于那些好善者着实同情,而且大有加入的意思,虽然青头白面的和尚我与刘青园同样的讨厌,觉得不必与他们去结缘,而朱漆盘中的五色香花豆盖亦本来不是献给我辈者也。

我现在去念佛拈豆,这自然是可以不必了,姑且以小文章代之耳。我写文章,平常自己怀疑,这是为什么的:为公乎,为私乎?一时也有点说不上来。钱振锽《名山小言》卷七有一节云:

“文章有为我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入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论语》多弟子所记,故语意亦筒,孔子诲人不倦,其语必不止此。或怪孔明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陈寿以为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云云,要之皆文之近于兼爱者也。诗亦有之,王孟闲适,意取含蓄,乐天讽谕,不妨尽言。”这一节话说得很好,可是想拿来应用却不很容易,我自己写文章是属于那一派的呢?说兼爱固然够不上,为我也未必然,似乎这里有点儿缠夹,而结缘的豆乃仿佛似之,岂不奇哉。写文章本来是为自己,但他同时要一个看的对手,这就不能完全与人无关系,盖写文章即是不甘寂寞,无论怎样写得难懂,意识里也总期待有第二人读,不过对于他没有过大的要求,即不必要他来做喽罗而已。煮豆微撒以盐而给人吃之,岂必要索厚赏,来生以百豆报我,但只愿有此微末情分,相见时好生看待,不至伥伥来去耳。古人往矣,身后名亦复何足道,唯留存二三佳作,使今人读之欣然有同感,斯已足矣,今人之所能留赠后人者亦止此,此均是豆也。几颗豆豆,吃过忘记未为不可,能略为记得,无论转化作何形状,都是好的,我想这恐怕是文艺的一点效力,他只是结点缘罢了。我却觉得很是满足,此外不能有所希求,而且过此也就有点不大妥当,假如想以文艺为手段去达别的目的,那又是和尚之流矣,夫求女人的爱亦自有道,何为舍正路而不由,乃托一盘豆以图之,此则深为不佞所不能赞同者耳。

【赏析】

读《结缘豆》,犹如剥豆,一层层地剥开,方显出内核。

照例地谈风俗,照例地作“文抄公”,而且一气连抄三条,从南方的《越谚》,到北方的《燕京岁时记》,以至于《常谈》的综述,自会给读者以强烈印象:“这结缘的风俗在南北都有”。然后用小时吃小烧饼的经验加以证实,然后轻轻一点:“北京用豆,再加上念佛,觉得很有意思”,不知不觉间,民俗之外,又有了宗教,读者的注意力自然转向对其背后的“意思”的思考。——此为第一层。

顺着读者的思路,自自然然地提出:“结缘的意义何在?”这才款款点出佛教的两个基本概念:“曰业曰缘”,并加以现代的解释:“仿佛与遗传及环境相似”,却又加上一句:“却更带一点儿诗意”。这哲理中的诗意正是东方宗教哲学的特色与精髓,也是周作人所真正属意所在。同样是在不知不觉之间,作者的主体意识浸入了客观叙述之中。于是引述了日本无名氏的诗句:“虫呵虫呵,难道你叫着,业便会尽了么?”之后,又反复申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强调“业”使人“心里发沉”,“缘”则“比较的温和得多”,而又别有一番“人情”在。这样,又在不知不觉之间,引出了“结缘豆”这一具有宗教意味的民俗背后的人性、人情。——这是第二层,显然已逼近“内核”。

同类推荐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爱恨如歌(诗歌)

    爱恨如歌(诗歌)

    诗人用平易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等待自己的爱人的那种渴望与爱人即将到来时的兴奋心情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因为爱人不是骑马或搭车来的,她“绕过天狼星的山峰”,为了驱走“紧随我左右的黑暗”,她是真爱自己的。对于即将来临的真爱,又有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又有谁不雀跃欢喜,这种心情不同于见到初恋情人的心跳,这更是一种经过审视,经历考验的爱情感觉体验,是强烈的感情沉淀过来的一种深沉的情绪。
  •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热门推荐
  • 系统养成:男主攻略手册

    系统养成:男主攻略手册

    沈言一路养成坑爹的傲娇系统,攻略男主路上一不小心惹到了某个男人,就再也没法摆脱了。【男主固定1v1】【已完结放心入坑】
  • 星际始神

    星际始神

    他,天生体内就充满了狂妄的因子,一头蓝发,魔鬼般的天才!为了亲人好友,他无视生死!结果,他真的死了!死,是终点,亦是起点!正为因他临死所发出的强烈脑波,竟巧遇救星,再度复活!从此,他开始了横刀立马、纵横星际的嚣狂一生!
  • 网游之冰女

    网游之冰女

    看过《网游之火女》了?来看看冰女吧!与火女一样的彪悍,但是不一样的风格一样的风生水起一样的白手起家一样的一方豪门一样的叱咤风云看够了火女,来看看冰女吧从头再来,要做祸水红颜收藏+推荐+......
  • 六十种曲琵琶记

    六十种曲琵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

    流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

    朱槐,一个被神界放逐的堕落者。流落到地球,成为了一个拥有着超强身体和智慧的天才。泡妹子、打游戏、混黑道、当老板、发大财,朱槐尝试了他想做的所有事情,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归于平静。且看外星人朱槐如何在地球上闯出一片未来,混的风生水起!
  • 冷情总裁替身妻

    冷情总裁替身妻

    历尘傲冷睨了一眼蜷缩在角落的女人:“记住,你不过是一个代母,只是我用来生孩子的工具!爱上我,你还不配!”女人悲苦地闭上双眸,愤懑的泪珠倾洒而下……为救弟弟,她沦为代母,看着自己生出来的孩子,却不能教她叫一声妈咪。生产时那一声冰冷的“保孩子”三个字彻底的将她的心打入无底的深渊。她的世界暗无天日,既然他恨她,那边离开吧,何必再卑微的爱他。再相遇,她笑颜如花,美眸一撇,视他如陌路!
  • 刁蛮小妻不好惹

    刁蛮小妻不好惹

    她,一个命运崎岖的女人,出身在富豪之家,却受到非人的待遇。他,一个天之骄子,从小出身在优越的环境之中,受到万人的宠爱。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弱小平凡,两个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中却是奇妙的结识。从最初的陌生,相识,到最后的相爱,这一条路走起来居然是那样的漫长。原本以为两人将会相守到最后,但却没有料到家族的压力,身份背景,第三者的插入。各种的因素影响着他们,原本美好的爱情顷刻崩塌。为了爱,他决定放手一拼。而她,犹豫不前。最终的结果,他们还能否在一起呢?
  • 佛说浴像功德经

    佛说浴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荒炎黄

    洪荒炎黄

    我没有豪言壮语,我没有吞天之志,我愿被这世界看做最卑微的蝼蚁,但我绝不容许有人伤害我的挚爱;在这洪荒乱世,我无欲成为主宰,但即使是弱狗被逼急了,也将会拿起屠刀,杀出一条成神之路!
  • 桃花满天下

    桃花满天下

    戴家有女难出嫁,被夫三次休复休。第一回嫁给了天下第一富人,第二回嫁给了天下第一商人,第三回嫁给了天下第一才人,而这一次……嫁给了天下第一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