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800000041

第41章 皇权往事——继承人问题上的博弈与争夺(6)

十月初一,也先挟持英宗,绕过大同重镇,大举入寇,旋即攻破紫荆关,直逼京师。十月十三,两军在德胜门展开激战,明军大胜。这是明军保卫北京的第一次会战胜利。十月十四,瓦剌又进逼彰仪门。于谦亲自指挥作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京师百姓纷纷加入战斗,从房顶投掷砖石。瓦剌军逡巡不敢进,明军乘机追击,瓦剌又败退数里。也先原想借英宗身价逼迫明军投降,却屡战屡败,士气大跌,成功无望,不得不于十五夜间拥着英宗西退。十一月初八,瓦剌退出塞外,北京宣布解严。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也先夺取北京的企图,稳定了北京的形势,挽救了明王朝。于谦运筹帷幄,镇定自若,在京师守备空虚的情况下迅速集结军队,激励士气,身先士卒,起了决定全局的作用。

随着明军取得的胜利,也先速战速决、轻取北京的想法破灭。更重要的是,明朝已另立皇帝,英宗成为空壳。也先一时进退两难,杀之怕激怒明朝报仇,放回去又心有不甘,一时无计可施。思虑再三,认为与其杀之不如送还明朝,既得到金银财宝,又可与明朝结好,恢复马市贸易,更可以落下好名声。于是再三遣使致意,请北京派使迎驾。

一些主战派大臣认为此是也先故伎,不可相信,极力反对议和。于谦力排众议,认为也先屡败,其议和态度可信,劝景帝遣使迎驾。

然而,景帝朱祁钰此时的心态已经起了极大的变化。朱祁钰当初不情愿当皇帝,是因为当时面临的是一个乱摊子:六师倾覆,强敌压境,直扑根本之地,明朝已到了危机存亡之秋,皇帝的责任极重。景帝受命于危难之间,大明朝廷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他怕万一担负不了重任,成为明朝的千古罪人。但现在,局势已经大大不同,瓦剌势力被遏制,大明重现大朝势头。最重要的是,朱祁钰亲身体会到了皇帝九五之尊的荣耀。自古以来,罕有皇帝主动提出退位的,景帝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当年宋高宗赵构的心情:倘若宋高宗赵构真的迎回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是他的兄长,到底谁做皇帝?即便宋徽宗和宋钦宗仍然保持太上皇的名位,但赵构为子为弟,行事岂能不受擎制?

于是,朝廷这边一再拖延,瓦剌也先倒是沉不住气了,派了使者到北京请和。礼部尚书胡濙上奏说:“应该趁此机会,奉迎上皇。”景帝便御文华殿,召群臣会议,先说道:“朝廷因通和坏事,欲与瓦剌断绝来往,卿等屡言和议,是何理由?”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表示不想与瓦剌讲和。但群臣中不尽是只知奉迎上意的人,吏部尚书王直说:“上皇蒙尘,理当奉迎归国。今瓦剌既有意送归,请陛下务必遣使迎驾,免致后悔。”景帝一听脸色就变了,说:“我不是贪恋皇位,当初是你们非要让我坐在这里,现在又出尔反尔,我真搞不懂你们是什么心思。”

景帝显然是太急切了,还没有人暗示他应该让出皇位,只不过请他派人迎接回兄长,他便发了怒。群臣见皇帝如此,一时瞠目结舌,不知道该如何对答。还是于谦对景帝的心意比较了解:景帝此时正患得患失,总以为群臣要迎太上皇回来,意在复位,于是便站出来说:“皇位是完全确定了,任何人都不敢有其他的意见。不过就情理而言,应该速派人迎回太上皇。即使是也先使诈,曲在对方,理在我们,也就有话可说了。”景帝听到自己的皇位有了保障,这话又是从他最信任的于谦口中说出,这才转怒为喜,对于谦说:“从你,从你。”商议后,决定升礼科给事中李实为礼部右侍郎,大理寺丞罗绮为少卿,率领指挥马显等随员,于七月初一出发,持敕书出使瓦剌。

英宗要回来了!有人喜,有人愁,喜的人多,愁的人也不少。景帝自然就是这为数不少的人之一。在迎接太上皇回朝的礼仪上,景帝与大臣产生了矛盾。礼部尚书胡濙拟定的流程是:胡濙主持仪礼,首先由锦衣卫具全副銮驾,迎候于居庸关外;入关至龙虎台,礼部陈奏仪节;文武百官迎于土城外;至德胜门外的团营教场,诸将迎接;至东安门内、面南设座,景泰帝谒见,百官朝见;最后迎入宫内。

景帝却认为仪礼过重,应该从简。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担心英宗大张旗鼓地回京,倘若百姓夹道欢呼,百官倡议复位,诸将拥护,直接奉英宗御午门之上的五凤楼,宣布复统大政,那就麻烦大了。不少大臣上书,据理力争,景帝却回答说,前日收到英宗的手书,说奉迎之礼务必从简。群臣面面相觑,再无话可答。有没有英宗的手书,无人得知。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英宗到达北京,一轿二马悄然进入安定门。路人漠然注视,不知轿内坐的竟是北狩一年的太上皇。英宗在安定门换上“法驾”,由安定门到东安门。百官于东安门外迎接,景帝于东安门下辇迎接,英宗下轿答礼。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兄弟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经过了这一形式上的礼节,英宗“驾入南宫”,开始了七年的幽禁生活。七年间,英宗未能踏出南宫半步。名为太上皇,实为囚徒。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七月,明景帝朱祁钰宠爱的杭妃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朱见济。此时英宗虽然被囚禁在南宫,但名义上的太子依旧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景帝对此自然不甘心。从儿子朱见济落地的时候开始,景帝便处心积虑地开始了易立太子的计划。

如果说当时景帝即位还是形势和国家的需要,但景帝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将是公然对祖制的破坏。因而,景帝一开始也不敢公开表露,先是将自己的意思告诉发妻皇后汪氏。出乎意料地,汪皇后却对丈夫的提议持反对意见,认为景帝这样做会让天下人笑话。景帝不以为然地说:“父死子继,天经地义,谁会笑话?”汪皇后反问道:“兄未终而弟及,又是什么天经地义?”景帝大怒,当即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向汪皇后砸去。汪皇后闪开了,但帝后不和的矛盾由此悄悄在宫中流传。这其中,最高兴的人当然要数生下儿子的杭妃了。

景帝立自己儿子的决心已下,但生怕众大臣反对,便先试探大宦官金英的态度,问金英道:“太子的生日是七月初二吧?”七月初二其实是景帝儿子朱见济的生日。金英也不是不明白景帝的意思,但他心向太子朱见深,答道:“太子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景帝下面的话就不便说了,只好默然不答。

既然金英不开窍,景帝便去问宦官王诚、舒良的意见。王诚建议景帝先贿赂大臣,景帝欣然采纳。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正月初十,景帝派宦官兴安到内阁传旨,赐给内阁大学士陈循、高穀、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等人银百两,金五十两。这是从所未有的事,明眼人已经看出这是景帝在为易储做准备。然而,景帝登基之时,曾许诺将来传帝位于英宗长子朱见深,并立其为太子,当时诏告天下,人所共知。如今景帝为了私心要改立太子,事关国本,即便是收了景帝贿赂、明白景帝心意的大臣,也不愿意主动迎合上意。

不久,景帝正式提出易储之事。户科都给事中李侃、吏科都给事中林聪及御史朱英三人率先反对。但于谦、王直、胡濙等重臣都不表态。宦官兴安厉声喝道:“此事今天一定要决定下来。同意的请署上名字,不同意的不必署名,但不可以首鼠两端。”于是掏出一张纸,让群臣署名。

群臣见兴安早有准备,事已至此,大都表示赞同,称“父有天下必传于子,此三代所以享国长久也”。签名首先从内阁开始,内阁大学士陈循、高穀等人事先收过景帝的贿赂,内心有愧,签得都比较干脆。下面轮到吏部尚书王直,他面有难色,不肯署名。内阁大学士陈循将笔塞到他手里,王直最终还是签了。下一个便轮到于谦。于谦提起笔的时候,犹豫很久,迟迟不肯下笔,显见他内心的迟疑和波澜,但他最终还是缓缓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后面的大臣见素有刚直之名的于谦都签了,自然也都跟着签了。

满朝文武,无论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都署上了名字。这次早有预谋的投票表决几乎是全票通过,只有吏科都给事中林聪拒绝署名。但林聪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他随后被调为春坊司直郎。虽然春坊司直郎是从六品,比他原来的吏科都给事中还高了一品,但却是个闲职,典型的明升暗降。

离开大殿时,群臣表情不一,心情更是各有滋味。林聪深深叹息,不看别人,唯独望着于谦的背影,无限惋惜。

事后,老臣王直顿足长叹:“此何等事,吾辈愧死矣。”显然为在同意改立太子的书上署名懊悔不已。

于谦却没有更多的表示,这与他辅佐景帝即位时的坚决果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史料为了美化于谦,将于谦说成是当时唯一一个没有签名的人。诚然,于谦的赫赫功劳足以掩盖他曾经彷徨困惑的心态,但作为重要的历史人物,朝廷重臣,他当时是有能力左右局面的。面对混乱的政局时,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做出的选择,不但对其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还将影响到历史的走向。十分可惜的是,于谦在皇室问题上一再彷徨,直接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不久后,景帝正式下诏,立皇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改封故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有诏特赦,宫廷宴贺。群臣也因景帝改立太子成功被加官晋级,拿双份俸禄。对此,群臣按惯例推辞,唯于谦再三辞让,这多少引起了景帝的不满,景帝因此逐渐疏远了于谦,始终未让于谦进入内阁。

被软禁在南宫的英宗听到消息后,心中百般滋味。英宗在漠北一年,尚能得到瓦剌上下的礼遇,这其中虽然有也先的政治企图,但还算是仁至义尽。而自己的亲弟弟不但夺了自己的皇位,将自己像囚犯一样囚禁在南宫内,还废了自己的太子,绝了他的后望。此时英宗的处境,不见得比身为瓦剌俘虏时强多少。到底谁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是瓦剌,还是自己的亲兄弟?

景帝朱祁钰出于私心,废除了英宗子朱见深的太子位,将破坏朱元璋所制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推向了极致,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夺门之变。

景帝朱祁钰下诏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时,只有皇后汪氏一人谏阻,义正词严地说:“陛下由监国登基,已算幸遇,千秋万岁后,应把帝统交还皇侄。何况储位已定,诏告天下,如何可以轻易更改呢?”景帝大怒。没几天,汪皇后被废,幽于宫中。景帝另立杭妃为皇后。

历史往往是富有戏剧性的,景帝朱祁钰费尽心机,废掉了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甚至不惜讨好群臣,废除原配皇后汪氏。这一赤裸裸的出于私利的做法对提高景帝的名望和威信毫无帮助。朱祁钰在改立太子的斗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胜利太短暂,朱见济当太子仅仅一年,便夭折在襁褓之中。因为景帝只有朱见济一个儿子,历史的天平再次向朱见深倾斜。民间甚至有不少议论,认为景帝朱祁钰夺兄位废兄子,是犯了天忌,所以老天爷都不帮他。

英宗朱祁镇回来以后,以太上皇的身份住进南宫。刚开始,英宗尚能为终于平安归来而庆幸。当他看到才二十岁出头的钱皇后为他哭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时,感动万分。但一家人团聚的喜悦很快就被政治上的失意冲淡了。英宗被禁锢在南宫,不得出入。景帝视英宗为最危险的政敌,特意加派靖远伯王骥守备南宫,不允许英宗和外面交往,生怕英宗借机联络群臣复辟。

王骥是几朝老臣,沙场老将。当时英宗朱祁镇率京军亲征时,王骥正率领明军主力在南方作战。王骥虽然威名赫赫,政治上却是个投机者,有点官迷的味道,因此于谦很讨厌他。王骥见景帝虽然当权,但却没有儿子,当今太子依然是英宗之子朱见深,这皇位搞不好将来还是要回到英宗手中。因此,对英宗极为照顾,这倒是大大出于景帝的意料。

英宗因为当过十几年皇帝,皇宫中的老太监大都跟他很熟,看守南宫的老太监阮浪便是其中一个。阮浪是个念旧的人,服侍英宗极为周到,英宗因而很是感激。有一回阮浪过生日,英宗将自己用过的金刀送给阮浪作礼物。这金刀是天子之物,制作十分精致,阮浪门下宦官王瑶见到后爱不释手,阮浪便大大方方地送给了王瑶。这一送,便送出了一场大狱。

王瑶与锦衣卫指挥卢忠交好,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卢忠听说金刀是太上皇之物后,立即起了歹念,将王瑶灌醉,偷了金刀去告发,说太上皇与阮浪、王瑶勾结,图谋复辟,金刀便是证据。景帝听说后非常重视,立即下令逮捕阮浪、王瑶,酷刑逼供,希望能就此牵连出太上皇。但阮浪和王瑶都甚有骨气,始终只说金刀只是太上皇的生日礼物。景帝却不肯善罢甘休,穷究不已。大概在朱祁钰内心深处一直想找机会置兄长英宗于死地,现在机会自动送上来门来,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因为反复审讯,这场大狱的始作俑者卢忠也得不断上堂作证。卢忠不过是想借诬告升官发财,却没有想到惹了这么一场大祸。卢忠害怕之极,便开始装疯卖傻,竟因此得以逃脱。原告既然是个疯子,话自然不能相信,按理说阮浪和王瑶之狱应该得解。景帝却还是不放心,将王瑶凌迟处死,阮浪年纪已大,不久后死在狱中。

卢忠事件后,景帝大为警惕,不仅加强了南宫的防守,还派人将南宫外成片的树木全部砍掉,防止有人攀越树木越过高墙与英宗联系。南宫的大门也被上了锁,锁里还灌上了铅,这样,即便有钥匙也无法开门。英宗日常的饮食衣物都是从一个小窗户递送进去的。为防止南宫与外面联络,纸笔极少供应。

尽管如此,景帝还是不放心,生怕朝中大臣与英宗暗中结纳,于是开始倚重锦衣卫官校。正统末年,宦官王振乱政,王振党羽马顺既诛,廷臣极言官校缉事之弊。景帝曾采纳,并切责官校首领,命其将所缉人犯悉送交法司察办,锦衣卫官校势焰稍稍收敛。但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景帝欲暗察外事,乃命锦衣卫指挥同知毕旺专司侦访。从此,锦衣卫官校又渐用事。这一切,都是朱祁钰针对亲兄长所采取的防范。

英宗一开始还不知道这些事。有一天出宫晒太阳,突然发现宫外的树木都没有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景帝派人伐掉了。英宗大为惊惧,当即坐倒在地。此时,南宫满园的花草都含着悲意,射在高墙上的斜阳惨红如血。这个名义上的太上皇,终于明白他已经完全丧失了自由和尊严,甚至连生命也时刻处在危险当中。

供应英宗的伙食也不是很好,一家人生活颇为艰难,英宗皇后钱氏不得不做一些针线活儿,托人带到宫外卖掉以弥补开支用度的不足,有时还要靠娘家贴补一些。可以说,英宗的软禁生活就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英宗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经历了明朝所有皇帝中最复杂的人世沧桑。

在中国有“心、态、习、性”的说法。意思是说,心变了,态度就变了;态度变了,习惯就变了;习惯变了,行为就变了;行为变了,人生就变了。英宗的转变就是从心开始的,他强烈地渴望重新恢复天子的荣耀。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英宗又渐渐丧失了同情心和道德感,对人极其怀疑和冷漠。这样看来,英宗后来重新登上皇位后采取一系列残酷手段来清算,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类推荐
  • 悍铭骑

    悍铭骑

    边塞猛士裴云,受尽马贼欺辱!他挎起长刀,杀马贼,扫土匪,竟成为名将。从此开始了新的征程,战匈奴,血染长刀,马踏西域!裴云看着远处乌压压的匈奴,身下的战马扬起前蹄,裴云长刀指天:“冲啊,杀他个片甲不留!”
  • 索伦铁骑

    索伦铁骑

    清雍正年间,为防止沙俄东扩,清朝向北部呼伦贝尔移民戍边。在大兴安岭南的索伦部的三千兵丁及家眷,赶着牛羊马驼,翻越大兴安岭来到呼伦贝尔千里草原戍边。在中心地带海拉尔筑城,设立呼伦贝尔付都统衙门,管辖索伦八旗和新巴尔虎左右八旗。制止了沙俄的扩张野心。乾隆年间,沙俄又在西域(新疆)挑起了准葛尔三部叛乱。作为清王朝机动部队的索伦铁骑应命出征,与满蒙八旗共同苦战一年平定了叛乱,索伦名将海兰察名振西域(清史稿前五十名功臣录),开始了他与整个部族传奇式的故事。
  • 大明二十四监

    大明二十四监

    琉球奉旨久米村,球国唐荣照汉心。唐家闽人卅六姓,营逐倭人显华威。中道勒回灭后金,兴衰拨乱侍我君。大旆彩错辉环宇,明朝中华永世辉。尚云穿越至明未,大明唯一的海外殖民地——琉球久米村,看其如何带领唐营闽人三十六姓,演绎精彩明末。请看《琉明》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点击、投票,梦难成感激涕零。
  • 西夏史

    西夏史

    本书将带读者走进一个秘藏于历史深处的西夏王朝并探索它的身世荣枯,品味它独特而美丽的历史画卷。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复仇女神:邪少靠边站

    复仇女神:邪少靠边站

    简介:她们曾经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什么使她们走上了复仇这条艰险而有黑暗的道路?权势?金钱?她们是闻风丧胆的王!因为复仇她们走在了一起,造就了今天的黑道至尊,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复仇。可是,在复仇的同时也收获了完美的爱情,他们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她们的计划,她们渐渐发现爱上了,陷了进去。但,老天似乎要捉弄她们让她们有了幸福之后和再度失望,她们的复仇心理愈演愈烈,3位美女和3位帅哥走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这爱情到最后到底是喜是悲,是爱还是恨呢?她.冷漠冰山她.可爱无良她.妩媚多情他.冷无情是他的代名词他.花心也是他的代名词他.温柔也是他的代名词3位复仇女神和3位帅哥应该何去何从呢
  •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责任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超越能力的素质……
  • 灵魂的指向

    灵魂的指向

    在以后的日子里,“坐”过火车成了我向玩伙们显耀的资本。在向他们描述火车的时候,我刻意隐瞒了它实际的脏乱和简陋,将它夸饰成了童话里的天堂。一时间,“坐”火车成了村里所有孩子最梦寐以求的向往,我也便一跃而成为他们最羡慕的对象。
  • 神界故事

    神界故事

    人间之上有仙、仙之上谓神……神土浩瀚,自灾神化劫,神土分割南北,以本心观世界者谓己为正,以本性者,行事悖于旁人,谓之为邪,自始正邪相称,南北割据,双方并世称雄。
  •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在我国航空公司创业史上,没有一家航空企业可以与四川航空公司的辛酸史相比。一个靠租来的猪圈起家的航空企业,为了实现梦想,经历了几代人的磨难,创造了一代人与旧思想、旧体制的斗争史,战胜自我的牺牲史。川航的创业史必将诱发传媒和读者去思考、去品味、去学习、去推崇。
  • 满城绿帽

    满城绿帽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永恒的,就算是爱情也一样,如果它是流动的,它就流走了;如果它是存着的,它早已风干了。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融合了太多感情的分手与悲伤,为的是让人学会珍惜,不单是男人,还有女人。
  • 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

    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

    爱她,不是从记事的四岁起,而是从出生开始——她已是他的劫难。一个韶华已去的女子,是如何博得一朝皇帝的专宠,乃至一生一世终不能忘的……经典中的经典。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为历史上尽人皆知的一个可恨的女子赋予了新生,宛如她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用她那婉约清丽的声音为我们讲述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苍凉又绝望的爱情。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所治病症:美容老偏方:美白、保湿、晒伤、油性肌肤、黄褐斑、毛孔粗大等。抗衰老偏方:去皱、脱发、老年斑、皮肤老化、脸色不好等。瘦身老偏方:减肥、体型不均、降血脂、瘦脸、萝卜腿、象腿等。筋骨老偏方:手脚发凉、关节疼痛、足跟痛、闪腰、颈肩疼等。妇科老偏方:痛经、月经过多、月经不调、阴道炎、下身瘙痒等。房事老偏方:房事后腹疼、排卵期出血、性冷淡、阴道干涩等。乳房老偏方:丰胸、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部下垂、乳房胀痛等。
  • 这个是变态吗

    这个是变态吗

    “啊啊,要说起我的不靠谱行为,那就应该从性格古怪这方面说起吧……”承游漫不经心的对杜由余说到,说话间还下意识的仰天四十五度而鱿鱼小伙伴却是一脸‘你还没说我就已经不信’的神情:“不!你性格一点都不古怪!明明从一开始你就只是个变态吧!”“喂!是你丫主动来问我的好吧!不要在我还没做出狡辩…哦不,申辩的时候就不由分说的打断我的主动叙述好吗?!”承游转头对鱿鱼怒视之!鱿鱼脑袋上划出黑线旋即以极其怜悯的眼神看着怒气冲冲的承游:“你刚刚说漏嘴了……”“……等等!我刚刚说了些什么吗?”承游面色一惊在零点零五秒之内迅速进入装傻模式“快别装傻了人都追过来了!”杜由余一脸·的小伙伴很受伤的脸色指了指后面的蒙面黑衣人
  •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富人积累财富的能力这么强?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秘密的法宝?这本书集合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六本致富圣经。全方位为您揭秘获得财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