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800000042

第42章 皇权往事——继承人问题上的博弈与争夺(7)

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死后,景帝颇受打击,为了尽早生出儿子,便开始纵情声色。可惜的是,尽管景帝求子心切,老天爷始终不肯再赏给他一个儿子。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二月,皇后杭氏也得病而死。景帝连受打击,加上纵欲过度,自己的身子也垮了下来。

这时候,景帝不得不开始考虑到底立谁为储,以作后备。沂王朱见深肯定是不在考虑之列的,沂王如果重新当了太子,英宗的势力势必重燃。而景帝是如何对待兄长的,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他还能指望兄长的儿子善待他的身后事么?这样,便只有一个人选,那便是襄王朱瞻墡。

对于襄王朱瞻墡而言,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被考虑立为皇嗣。景帝考虑襄王朱瞻墡,自然是因为朱瞻墡为外藩,如果继位,势必感激他,起码身后事是有保障了。然而,这其中却有一个难处:召集亲王入京的金牌一直在孙太后手中,孙太后怎么可能放着孙子沂王朱见深不立,而去立襄王朱瞻墡呢?种种顾虑中,事情便拖下来了。景帝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子嗣不是什么大问题,没想到一场惊天阴谋就要来临。

南宫复辟实际上是因为景帝病重,某些投机分子临时起意,事先并未有周密谋划。参加这一政变的人,主要有石亨、宦官曹吉祥、王骥、张軏、杨善,以及徐有贞。其中,徐有贞为主谋。

石亨,渭南(今属陕西)人。袭父职为宽河卫指挥佥事,善骑射。正统中,累官至都督同知,充参将,辅佐朱冕守大同。也先进犯大同时,明军兵败,石亨单骑奔还,被关进监狱等待处分。后来北京保卫战时,兵书尚书于谦推荐石亨掌管五军大营。石亨不负于谦所望,立下大功,被封为武清侯。石亨由一个待罪的败军之将瞬间加官进爵,难免受宠若惊,内心深处相当感激于谦。为了表达对于谦知遇之恩的感谢,石亨特意上书,请求景帝加封于谦的儿子于冕。

石亨也知道于谦当初用他,仅仅是因为他熟悉军情,在公不在私。但石亨显然还不够了解于谦的为人。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臣子在道义上不应该顾及个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不但义正辞严地拒绝了石亨的好意,还当众指责他徇私。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石亨十分难堪,又愧又恨。石亨原来的一腔感恩之心,立即化做了怨恨,发誓有朝一日要报复。

景帝倒是十分信任石亨,恩宠有加,恩遇甚至超过了于谦。可笑的是,景帝病重时,精心挑选大臣代行祭祀大礼时没有选择于谦,而是选择了石亨。而刚好是这个石亨,看见景帝病重,起了异心,密谋拥立英宗复辟,立不世功勋。夺门政变后,景帝得知有人兵变的消息,第一句话竟然是:“是于谦谋反了么?”历史人物的微妙之处在这场可悲的政变中展露无遗。

曹吉祥是参与夺门之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英宗在位时就颇得宠信。景帝即位后,王振的同党马顺、毛贵等人都被杀掉,曹吉祥却逃过一劫,并很快掌管禁军与内廷侍卫,成为新皇帝的新宠。

王骥即前面提过的负责看守南宫的靖远伯,他靠战功起家,在英宗一朝和景帝一朝都备受信任。

张軏,英国公张辅的幼弟。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曾被于谦弹劾,心中深恨于谦。此时为前府右都督,总京营兵,是京师中握有兵权的实力派人物。

杨善是迎回了太上皇的礼部左侍郎,他自认为立不世之功,却为景帝所压抑,自然要将赌注全部下在英宗身上。

徐有贞在瓦剌军队进逼京师之时,率先提出“南迁”主张,因而遭到于谦等人严正驳斥。之后,徐有贞名声大坏,屡为内外朝所讥笑,多年未得晋升,因而对于谦恨之入骨。

转眼到了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二,景帝仍然在病中,好几日不能临朝。群臣到左顺门问安。宦官兴安出来道:“公等皆朝廷股肱,不能为社稷计,徒日日问安,有何益处?”群臣哑口无言,只得退了出去。

在朝房中,群臣聚在一起悄悄商议,认为兴安的话大有意味,可能是在暗示大臣们商议立储。正月十四,景帝有谕令下来:“朕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所请不允。”表示皇帝将于正月十七临朝。按照明朝惯例,正月十五皇帝要在南郊主持典礼,大祀天地。群臣都认为这是景帝身体好转的标志,于是各自退去,等待正月十七再议。

然而,景帝却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本想正月十五亲自祭祀天地,正月十六回宫,正月十七临朝,哪知道刚刚站起来,就头昏眼花。叹息了半天,景帝决定选一位可靠的大臣,秘密代替他去南郊祭祀。按理来说,代为祭祀的大臣须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本应从内阁或者六部中选取。但景帝怕自己的病情动摇人心,便决定选一位武将,于是,这重任就意外落在了武清侯石亨身上。

历史就因为这一意外而改写。

景帝将石亨召到病榻前殷殷嘱咐,石亨痛快地答应下来。但他亲眼看见景帝的病态,内心已经打起了主意。石亨退出后,立即派人找到了前府右都督张軏和宦官曹吉祥,告诉二人景帝已经不行了,商议要为自己谋后路。

此时,京师正有一种流言,说大学士王文正力劝景帝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是这样,王文将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即便是重新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谋议是文臣之事,功劳也轮不到石亨、张軏等武将身上。石亨说:“景帝病已沉重,如有不测,又无太子,不若乘势请上皇复位,倒是不世之功。”于是,这三个野心勃勃的投机分子决定将赌注压在太上皇英宗身上,拥立英宗复位,这样三人就是大功臣,能够飞黄腾达。

当场,三人做了分工,宦官曹吉祥进宫去见孙太后,密告她复辟一事,借机取得了孙太后的支持。石亨和张軏则一起去找太常寺正卿许彬商议。许彬听说二人的来意后,当即以手加额,说:“这是不世之功!不过,我老了,不中用了。徐有贞多计谋,你们可以去找他商议。”

石亨和张軏又连夜去找徐有贞。徐有贞大为兴奋,当即夜观天象,见紫微有变,忙道:“帝星已见移位,咱们要干这事,须得赶快下手。”几个人经过详细谋划,决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动手。

正月十六白天,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于谦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沂王为太子。众人推举商辂主草奏疏,疏成后已经是日暮西山,来不及奏上朝廷。于是群臣决定在次日清晨景帝临朝时,再将奏疏递上去。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政变就在这天晚上爆发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许多人的杀身之祸。倘若这复立沂王的奏疏早一天递上,或许于谦等人不会遭到杀身之祸。短短几个时辰,不但改变了大明的历史,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正月十六晚,徐有贞换上朝服,怀着紧张而忐忑的心情离开了家。出门后,徐有贞又顺路邀请了杨善和王骥作为同党。杨善和王骥二人都表示要以死报答太上皇。王骥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不但自己亲自披甲上马,还将儿子和孙子都带在了身边。三方人马会齐石亨叔侄、曹吉祥叔侄后,又等到了张軏率领的大队京营兵,一齐向皇城进发。张軏调兵进城是借口瓦剌骚扰边境,要保护京城安全。而石亨掌管皇城钥匙,所以能够通行无阻。四鼓时分,大队人马从长安门直接进入皇城。进入紫禁城后,徐有贞重新将大门锁上,防止外面有援兵进来,并将钥匙投入水窦中。皇城内的守军见这伙人十分奇怪,不明所以,但也不敢过问。

这时候,天气忽变,乌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众人害怕有逆天意,会遭到天谴,都非常惶恐。精通天象的徐有贞站出来,劝大家不要退缩,说大事必济。于是众人继续前进,顺利地到达了南宫。然而,南宫宫门坚固异常,怎么也打不开。石亨派人用巨木悬于绳上,数十人一齐举木撞门。门没有撞开,门右边的墙反倒先被震坍了一大洞。众人便从墙的破洞中一拥而入。

英宗朱祁镇这时候正秉烛读书,突然看见一大堆人闯了进来,还以为是弟弟派人来杀自己,不禁惊慌失措。谁料众人一齐俯伏称万岁,英宗朱祁镇这才问:“莫非你们请我复位么?这事须要审慎。”

这时乌云突然散尽,月明星稀。众人的士气空前高涨,簇拥着英宗朱祁镇直奔大内。路上,英宗朱祁镇挨个儿问清诸人姓名,表示不忘功臣之意。

一行人来到东华门,守门的士兵上前阻拦。英宗朱祁镇站了出来,表明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守门的士兵顿时傻了眼,不敢阻拦。于是,众人兵不血刃地进入了皇宫,朝皇帝举行朝会的奉天门而去,并迅速将英宗朱祁镇扶上了奉天殿宝座。殿上的武士们挥金瓜要打徐有贞等人,被英宗朱祁镇呵止。徐有贞等人一起叩拜,高呼“万岁”。石亨敲响钟鼓,召集群臣到来。

这时天色已经微亮,众臣因为景帝事先说明今天要临朝,都已经早早等在午门外,准备朝见。听到钟鼓齐鸣后,众人按顺序走入奉天门。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景帝朱祁钰,而是八年前的英宗皇帝朱祁镇。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上皇复辟了!”朱祁镇对百官宣布道:“景泰皇帝(指朱祁钰)病重,群臣迎朕复位,你们各人仍担任原来的官职。”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英宗朱祁镇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

朱祁镇重新坐上皇位时,景帝朱祁钰正在乾清宫西暖阁梳洗,准备临朝。突然听到前面撞钟擂鼓,立即问左右:“莫非是于谦不成?”意思是问是不是于谦谋反篡位了。左右惊愕万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于谦于国于社稷立有不世之功,尤其在辅佐景帝登位、迅速地安定局面上,于谦所起到的作用无人能及。可以说,没有于谦,景帝的皇位不可能坐得安稳。而后,景帝也对于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恩宠和信任。谁也想不到,原来在景帝的内心深处,竟然如此提防他所信任的人,帝王的薄情寡恩由此可见一斑。

片刻后,宦官兴安回奏说是太上皇复位,景帝连说:“好,好,好。”然后喘了几口气,重新回到床上,面朝墙壁睡下。朱祁钰表面镇定无事,心中却是欷歔感叹,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失望之情。朱祁钰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一切都已经完了,他所加在兄长身上的一切毒辣手段,都要被加倍回返到自己身上。

英宗虽然幽禁了朱祁钰,可心里总是不踏实。想想自己被幽禁6年,最后还是夺了皇位,朱祁钰会不会也这样干呢?自己百年之后,皇太子的皇位保不保得住呢?想到这里,英宗下决心彻底消除这个隐患。

这时,景帝朱祁钰还在生病,卧床不起,虽不见好,可也不见坏。于是,英宗就想起了个主意,在重登帝位的第三天,他召来司礼太监,下了一道圣旨,废黜朱祁钰景帝帝号,恢复其郕王封号。太监到朱祁钰幽禁的西宫传达了圣旨,一下把朱祁钰气得口吐鲜血,病情加重,命在旦夕。但是,经过御医诊治和贴身太监的精心调养、服侍,过了一段时间,景帝不但没有死,反而慢慢地好了起来。

英宗见自己“废帝复王”的手段没能把朱祁钰置于死地,便变本加厉地施展出更加狠毒的另一招。

一天早朝散了之后,英宗召来心腹太监蒋安,附耳轻声交代了一番。蒋安奉了英宗的旨意,经过一番周密安排,便伙同御医来到西宫,假装给朱祁钰看病。经过一番装模作样的望闻问切之后,蒋安示意身边侍奉的太监去倒杯水来。那太监转身刚走出房门,蒋安立即从衣襟里抽出一条准备好了的麻绳,从景帝身后往脖子上一套,用力拉紧,景帝还没寻思过味来,就一命呜呼了。

英宗得知景帝已死,心腹之患根除了,便喜出望外地给蒋安和御医分别升了官,赐了宝物。

景帝被害以后,英宗下诏只以王礼治丧,不许埋进早已修好的景帝陵寝,而是埋在京西的金山。

就在埋葬景帝时,有个叫王应顺的太监建议给已死的景帝穿上笨重的靴子,以防他来世步履轻盈作乱朝廷。英宗是个非常迷信怕鬼的人,于是点头赞成,给景帝换上了一双笨重的靴子,并将两只脚紧紧绑住。一切搞好之后,英宗才批准下葬。

除去景帝之后,还必须除去景帝的大臣,于是新皇帝便指控于谦和都御使王文阴谋迎立外藩——远在襄阳(今湖北襄樊)的朱厚颖亲王的儿子继承大统,把于谦、王文二人逮下诏狱。二人同时被处斩,家产被抄没。

景帝下葬后的第二年春天,一个漆黑的夜晚,英宗批阅完了奏折,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刚睡下不久,朦胧中觉得自己和妃子一起在御花园游玩,正玩得高兴,猛然发现有个穿着大皮靴的人从一个大匣子中走了出来,也在御花园中漫游,大皮靴发出“咚咚”的响声。忽然,穿着大皮靴的人发现了英宗,一个箭步冲上来,用手解下自己的腰带,冷不防套在英宗脖子上,越勒越紧,起初英宗还大声喊叫救命,喊着喊着就出不了声了。

皇后听见英宗叫喊,急忙唤醒他询问,英宗便把梦中的情形讲了一遍。皇后说:“皇上忙了一天,太疲劳了,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待明天我去烧个香,许个愿,祭奠一下菩萨和列祖列宗,让神和祖宗保佑皇上安宁吧!”

说来也真巧,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的某一天,英宗真的发现有个穿大皮靴的人在宫中出没,正待差人过问,这个人却不见了踪影,让太监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于是英宗发下敕令,严禁民间穿皮靴,发现者严惩不贷。一时间,锦衣卫在城中四处搜查,把穿皮靴的人全部逮捕,关进了监狱。

英宗一直在这种恐慌的状态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乾纲独断操权柄:慈禧太后与儿子之间的斗争

在多数时候,慈禧太后被描绘成一个没有母子亲情的女人,当然这也成立,因为皇宫中根本就不允许父母子女间产生什么真感情,那是“违制”的。在绝大多数时候,慈禧还是个不苟言笑,喜怒不形于色,也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感情的人。据野史记载,大约就是光绪六年至八年慈禧太后那场大病的时候,年仅10岁的光绪帝曾经学着书上说的样子要为养母割股疗疾,被太监拦住,慈安太后听说后表现得非常感动,慈禧听了之后却没有在人前有任何特别明显的动情迹象。而据慈禧太后的贴身宫女回忆说,慈禧太后对于汉高祖刘邦在战败时“推子女下车”的事迹大加赞赏,认为这才是干大事的举止。由此来看,慈禧似乎还在有意地将自己往无情的权力机器方向塑造。

不过,同治帝毕竟不同于光绪帝,做为亲生的儿子,慈禧太后对他的母子情意虽然表现得不多,但还是不吝于流露的。侍丛女官就曾经记载过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对他幼年的玩具不忍释手的场面。大学士翁同龠在日记中也写到过,同治帝重病期间,慈禧太后面对群臣时“继以涕泪,群臣皆莫能仰视”,及等到同治帝弥留之时,慈禧太后更是“哭不能词”。

同类推荐
  • 长河

    长河

    秦灭六国,一统华夏,暴政20年,天下反。楚国芈布、魏国李烨,三年破秦。魏楚反目,李烨三年灭楚,建立大魏帝国。李炫称帝,尊崇黄老之学,修生养息,恢复民生;分封皇族,设边防军镇,巩固政局;政治清明,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御封武林三宗,统领江湖各派,安定绿林乱局;大魏有相对稳定的十年。李炫泰山封禅病重。安息祆教穆萨?哈鲁尼以巫医之术治愈,京都遂盛行巫风。五年内邪教起,李烨悔而查封邪教,牵连甚广。太子党株连,封国诸子惨死,太子兵败身亡。李烨削藩。楚王举兵,天下大乱。诸王作乱,中央式微,五胡乱华,群雄逐鹿。乱世,英雄现。QQ群:126707586欢迎入群。
  • 三国星际

    三国星际

    在三国演义中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将领最重要。所以作为一个君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抓捕将领。比如赵云,你怎么降服?作为无为而治的君王,首先我可以用智慧降服,不过这个未必能够万全。容易一点的办法,用美色如何?认N个干女儿,赵云挑中哪一个干女儿,赵云就被收编了。但是赵云不近女色,好吧,那只好用金钱。“这是一百亿Q币,赵云你还不投降?”“什么,赵云不要钱?确实赵云这样的猛将会缺钱吗?”“赵云,我要和你单挑,败了就投降我,可敢?”
  • 墨客剑殇

    墨客剑殇

    战国末期,采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开始日益强大,在经历肃清内党嫪毐、吕不韦等内患之后,始皇帝嬴政任命李斯为相,王翦、桓齮为大将军,集结秦国兵力,大举东进,一时间夺掠抢杀遍布中原,顷刻间便哀鸿遍野,但凡妇孺老妪,无一幸免。此举大规模激怒了天下百姓,有志之士纷纷举戈相抗,其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便是墨家所遗后族。因墨家一直奉行“兼爱非攻”之策,故得天下义士纷纷响应,且响应者皆抛诸生死于外,江湖中人纷纷尊之以“墨客”。面对暴秦压境,墨客们能否力挽狂澜,一番生死对决便就此而展开。
  • 战戟

    战戟

    在一次军火交易中,由于同伴的出卖,张龙的心脏被子弹击中。机缘巧合他回到了东汉末年吕布的身体中,从此吕布的命运改变了,白门楼再也不是他的终点。看我战戟在手,换一个太平天下。吕布的命运究竟如何,敬请期待!
  • 大痞臣

    大痞臣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每一天,就有将近一百个传说故事消失,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忙,所以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小孩子讲故事;也有人说,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相信传说,更加不相信传说中的英雄。
热门推荐
  • 天下无双:你的柔情我不懂

    天下无双:你的柔情我不懂

    我永远都没有,不知道爱情可以放弃仇恨。苏智宸从来就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在爱恨的边沿挣扎徘徊很久。如果没有那一场意外提前的相遇,也许一切会改变,一切都不会变的这样不堪。很久,他都是这样想,假如有人阻止了这些年所谓的仇恨,可能两个人永远不会有交集结果,也不会这样惨烈。她的伤心欲绝自己的痛苦无奈。不过是一年的时间,仿佛是一生一世!这些年来活的苏智宸从来就没有见过一个女子的微笑能这样温暖动人,一次次的迷醉失掉心里的防线!
  • 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载人航天器是绕地球轨道或外层空间按受控飞行路线运行的载人的飞行器。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人类就是乘坐它们飞出地球,摘星揽月的。刘芳主编的《载人航天器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内容涉及太空世界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天降鬼妻

    天降鬼妻

    沭阳术士木子李,见习道士一个,刚满二十,兼职赶尸。某天正辛苦兼职中,一个女子由天而降砸他脑门上,容貌姣好,可是怎么没有气息?而这女鬼不知怎的硬要赖上他,这可让他如何是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苏妲己养成攻略

    苏妲己养成攻略

    这阵子林凡有些矛盾。最近他发现自己身边的女性朋友一个比一个不简单。她们都是妖怪啊有木有。”
  • TFBOYS之他们的达令

    TFBOYS之他们的达令

    他们和她们在命运女神将他们放入凡间时,就已将他们的命运规划完整,他们注定在一起!
  • 青涩那些年,曾经

    青涩那些年,曾经

    以真实的五个人作为原材,讲述她们的高中生活。在爱情友情之间该如何抉择,青春没有对错,那些回忆你可还记得?
  • 诸神聊天室

    诸神聊天室

    千奇百异的妖怪娘总是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偶尔遇到,想要去搭讪的心仪女孩说不定也会朝你走来。天真,可爱,拍了拍你的肩膀,力气却大的出奇。“咦,你居然能看见我?”——————————————————1.知晓黑历史的读者请不要疑惑,这是新作。我需要力量,票,以及腐臭的金钱。2.大部分角色皆有立绘,书评区查看.3.书群:414305080,就打德就打德,打德才没有压力4.请多多支持新书,就是这么多。
  • 小生是魔

    小生是魔

    美人如玉,柔指芊芊,燃尽路黯,怎不敌妖魔横行?百年后,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茫茫红尘何归家?千杯独酌,挽琴述悲欢!斜依断剑,孤影乱仙魔,纵他人痴笑,锦袍血染,铺起尸山骨海!
  • 冷若江乔哀

    冷若江乔哀

    一指弹尽世间纷扰红尘,半曲离殇别愁凌肃乱世。遇不见为伤,留不住为愁。叹纷飞往事如尘,念精致妙颜如烟。当时年少,约定为冢之时,谁哀谁悲。不怨君不怨命,只怨心念不该念之人,身托不该信之夫。为三国,乱世闻歌,泪里朦胧遇他,便缘定,开始与结束,都是浩劫。
  • 都市神话之不灭

    都市神话之不灭

    对于今天来说,是唐宋最苦的日子,跟女朋友分手,接到了自家的电话,说是家里出事了,当时接到了电话后唐宋马上的往家里跑去。到了家里后,唐宋才知道,家里出的事很大,大到了让整个华夏都惊到了。神秘的暗中势力!唐家的过去!它们为什么要单单针对唐家?这一切的谜底,最后会不会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