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3800000010

第10章 有风(1)

有风吹过

这段时间总是有一些事情能让我想起塞北来,无论是塞北的风、塞北的雪,还是塞北的阳光。

夏天的时候,同事去长春开会,说是可以给我带回来几张照片,起初我真以为我可以沿着照片追溯到青春的时日,即便是按图索骥,但是等我拿到那些漂亮的照片时,我才知道青春真的一去不复返了,这并不仅仅是物是人非的感觉,而是那片时空早已远去了,消了踪影。

记得是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二日,长春下了那年的第一场雪,那雪好大啊,就那么一刹那间,飞扬的雪漫布整个天空,雪花飘落,飘落,还是飘落,但没有尽头,似乎来势汹汹一样,但飞扬的身姿掩饰了那份跋扈的骄横,在我们的眼里,飞扬起了乐章,化成了天使的翼。那时的我们心也飞扬起来,那向往写满十八岁的脸庞。正上课的老师皱皱眉头,再舒展舒展眉梢,也飞扬起眼神,飞扬起声调,说——那么下课,去看雪,还有,第一场雪是散的,打不成雪仗……哈哈,哪里还能顾得上老师的叮咛,尤其是那些没有见过雪的南方的同学们早就冲了出去。

——书包?——呵呵,留着占座吧。

那场雪就这样留在我的记忆中了,也开启了我对于冬的钟情。

长春的冬天里除了有雪,还有风,那些风多半都是在夜里来的,来的时候安静极了,安静得只剩下了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挺奇怪的,怎么只能听见风却看不见风呢?明明听见风在树梢上呜咽,怎么就不见树梢的回应呢?这个疑问应该是人人都有吧,因为每次风起的时候,宿舍里总有人要趴在窗上往外看,但这疑问谁都不曾说起过,不知道别人是怎样解开谜团的,我自己在后来的一次游园中得知了答案。

长春有个南湖公园,公园里有一片白桦林,秋天是那里最辉煌灿烂的时候,但是到了冬,那里就只剩下沧桑和足够一冬回忆用的斑驳印记了。林子很大,疏松处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些白桦树树干、树梢都朝同一个方向倾斜,整齐,规矩,绝无异样。同行的高年级同学告诉我们这是因为风,因为那些力量强大而且匀速的风,在这样的风中,树只能有一种姿势,没有招摇,没有晃动,也就没有了面对风的呜咽的回应了,就这样,树林留下了风过的痕迹,也许树的这种印记是对风最好的怀念吧。

前天我去校友录,看见长春的同学留言说那里已经结冰了,再细细一回想,可不是嘛,天气预报长春的气温在零度以下已经有好多天了。冬天的冰是要有搭档的,有了搭档,冰才是晶莹剔透的,绚丽多彩的。那搭档就是阳光。这也是到了塞北我才知道的。

冬日里,窗玻璃上结了冰花,房檐瓦上结了冰柱,外面树上结了冰挂,黑土地上到处都是冰碴子,这时候,你看吧,只要有阳光照到的地方就会升起奇异的光,好像冰天雪地里的花朵,一边奋力地绽放,一边还跳跃起一串一串的音符,掷地有声似的。冬天的阳光,不,应该说塞北冬天的阳光一改往日世界主宰的模样,那么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冰的搭档,让冰雪变幻出无穷无尽的美丽。

写到这儿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原来我的青春正以一种姿态牢牢印记在这些回忆之中,就好像那些记住风的树林一样,我记住了那段时光。

2007年11月。

飘的日子

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飘的日子,这是真的,尽管这显得是多么的不真实。

是啊,我曾经是那么急切地希望安静下来,全心全意地安静下来,让太阳和月亮都静置在我的心中,我可以慢慢地走,慢慢地体会。

是的,那时,甚至是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那样想的,那样做的,那样幸福的。但是,现在,我却喜欢上了飘的日子。

什么时候开始了这种喜欢呢?

想一想看,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比较成熟的,别人也这么说,或许就因为我早早地安静了吧!

可最近,我才发现与同龄人相比我的幼稚,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当别人厌倦了飘的日子,想寻找避风的港湾的时候,我才在莽莽撞撞中开始偷偷地喜欢上了那种被叫做飘的曰子。

其实,说真的,我也不知道飘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只是喜欢而已,也可能仅仅是喜欢那种叫做飘的感觉,

我在想,飘的日子也许就像朋友桌上的那一大束艳紫的郁金香,让人一眼就看到了,而且再也不会被忘记,但也就只仅此一瞥,似乎没有人敢真正地凝视那些美丽的异乎真实的花。

可是不管怎样,我还是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飘的日子。

2002年春末,有人告诉我“漂”是一种生活状态,我想或许这个“飘”会少些艰辛,多些美丽。

无处可逃

夏天就这样来了。

湖面上长出了一层绿色的浮萍,似乎不很随意,却立即遮住了整个的水面,就好像一片逃也逃不掉的忧郁渐渐而来,笼上了全部的心绪。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夏日,郁闷的心情也许就真的和被绿萍掩盖的湖水一样,让人无法呼吸,甚至喘不过气来吧!

心里一直以为夏日是懒洋洋的,所有的事情都被浓烈的热包围着,无处可逃,于是总想寻找点什么可以躲藏的东西,然后,自己蜷缩在它的阴影中,以至于不会在阳光下没有了半点潮湿。然而,心却忘记了,在夏的热中,躲避阳光是会生出霉的。

霉慢慢地扩散开来,几乎无处不在,把心中最底层的裹着泪的潮乎乎的东西当成了营养基,肆意地吞噬着。

甚至在夜里,午夜时分,没有了阳光的时刻,它仍然会顺着昏暗的灯光继续蔓延,让心不能有片刻的宁静。

2002年夏初,依稀记得夏初时节的那个夜晚,和昏黄的灯光。

美丽的远方

还是在小的时候,我曾看见过一队队的雁,在天空中缓慢地拍打着翅膀,那么悠扬地在飞,飞向一个传说中很远的地方。

很远。无论南方,还是北方。

那时候我还住在有院子的房子里,每次听到有那种大鸟飞过的时候,我都会在院子里追逐,欢叫,好像我也可以被它们带走。也是在那个时候,看了一部叫做泥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动画片,于是愈发相信我可以和那些美丽的大鸟一起走。

那只是小时候的一个幻想,至于能到哪里去,可是从来没有想过的,只知道很远的地方也很美。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了那个迷人的岛。

那一年夏天,当然,此时的我已经不再幻想了,和朋友们一起去看青海湖和那个传说中美丽的岛。

初见青海湖,并没有预想中的激动,因为我已经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毕竟海比湖大。

沿着湖边,一路前行,越走我越不能无动于衷,除了感动那个湖的美丽之外,我看见了久违的大鸟,越来越多,越来越近,甚至,我几乎可以看清它们漂亮的羽毛。

在一阵强似一阵的盼望中,我们终于到了那个被叫做鸟岛的地方。

我被眼前的景致震惊了,成千上万的鸟,遮住了地面,充满了天空,大的,小的,灰的,花的,长尾巴的,彩翅膀的,沉思发愣的,追逐嬉戏的,一唱一和的,唧喳斗嘴的,漫不经心的,机警张望的,神形各异,可是同样美丽,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中学课文里的一段,这是鸟的天堂。

阳光在湖面的辉映下无比灿烂、耀眼,鸟儿就在这灿烂耀眼中安详地飞。

在那一刻,我真真地就感觉到我是可以成为一只鸟的,一只在阳光下安详的鸟,无论飞翔,还是小憩。青海湖边的风,让我第一次有了飞的勇气,我想,在那风中,我的展翅是安全的,从此,有风,就成了我心中全部的向往。

随着那风,远方,成为可能,天涯,或者海角。

而美丽的远方,此刻就在眼前,在经历了飞翔之后。

2002年年底。

高考结束了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

很久没有关心过高考了,因为它似乎离我已经很远很远。今年高考提前,加上“非典”的影响,通过媒体关注,我也就又有了一些关于它的消息。

其实,我知道,高考从来就没有真正地离我而去,每个流火的七月,我的心都会荡漾。

那是十几年前了,我终于坐在了高三的教室里,看着窗外的秋走了,冬来了,听着天空里有雪飘下,有雨落下,抚摸枝头的叶绿了,花开了,我的中学也就远去了。

高二的时候,还和同学一起笑话高三的学生一一因为失眠寻找药方,可是,到了预考的时候,对了,那时还是有预考的,我已经不知道换了几个药方了。

那时,我好像只知道,考上大学是应该的,是必须的,就好像是升级(那时还有留级,现在中学里好像是没有了的)一样,如果说得更多一些的话,也许考上大学就是为了有工作吧,那时还不叫就业。

我以为我很苦,很艰苦地学习着,发誓说:七月九号以后再也不看书了。

那是十几年前了,那时的大学还是公费的。

这个春节回家,见到了当年高三时的老师,我说老师您一点都没老,老师笑着说,退休了,变得年轻了。我想这是真的,甚至记忆中的老师会更疲倦些。也许就是这疲倦吧,让我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远离了师范,其实,我是喜欢做老师的,这已经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证实了。

十几年的工作,读书几乎成了职业,让我也几乎想不起来当初在流火的七月许下的誓言。年轻时的誓言,真的不可靠吗?

那么,我们的高考算不算是一种誓言呢?对读书的承诺,对青春的承诺,对家庭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还有对我们自己的承诺。承诺一一让我们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只要是参加过高考的人,又有谁不懂得这种承诺呢?一一无论你是不是挤过了那个独木桥。

面对承诺,我们都在努力,在夏的炎热里,劳作。

无论你是不是挤过了那个独木桥,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七月也一定会过去,现在要说是六月了。

六月过去了,高考结束了,我们该干什么了呢?

2003年6月。

金枝玉叶

在一个无眠的夜里,想起了一些关于花的事情。

去年三月的江南之行,对我而言,非常重要。一路上,留在我记忆中的种种景象很丰富,其中有一幕是在苏州看花展。

那可真是江南的花展,每一种花都玲球雅致,单杜鹃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了。红的,粉的,黄的,紫的,甚至颜色参半的,总有一种浓艳的情感镶嵌于江南的清秀之中。

而今夜,我感动的是那些形态各异的枝叶有别的盆景。它们,或名贵得让人不知其名,或平常得人们巳经忘记了其名,但都那么婀娜,那么多姿。驻足于前,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家中有一盆绿色植物,听别人说它的名字叫金枝玉叶。刚得到它时,有着翠绿色小圆叶的它被修剪得婷婷泉泉,好似嫌娥奔向天宫,很是漂亮。于是,一向颇有懒惰之嫌的我欣欣然,每日帮它追赶阳光,每日为它浇水除尘,倍加呵护。那绿色植物也似乎格外给我面子,不仅没有像以前我的诸多植物一样离我而去,而且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奋发努力。

日子不因有了那盆金枝玉叶而变慢,转眼,这小花已经人住一个月了。的确是忘了一一是在哪一天,我忽然发现,这金枝玉叶好像没有了往曰的婀娜,我好生奇怪,四处打探,终于知道是该剪枝了一一不剪怎么会有型?

匆忙中,寻找可以用来剪枝的工具。一把剪刀在手,我打算修剪我的金枝玉叶了。

可是,问题来了,很棘手。我在下剪刀的一刹那,忽然想到了也许,它会疼的。这可真是个要命的问题,我的剪刀再也下不去了,甚至,也阻挡了先生的剪刀落下。

从此,我的金枝玉叶开始了自由的生长。它已经没有一丁点儿人住时的形状,完全是一副快乐的放荡不羁的模样。

在看到那些训练有素的盆景时,我诧异于它们的细腻、婉约,心中不禁生起层层疑问,修剪对于它们意味着什么一一成型还是扭曲?不修剪对于它们又意味着什么一一自由还是放任?

2003年夏。

心情的翅

安静的灯光下,我在舒展自己的心情,很想细细地、不留遗漏地滤过,可是一直不能做到。

一只小虫在我的灯前飞着,不时落在白的纸上,舒展一下它那细小细小的翅和足。有时它几乎要爬上我的手了,也许是感觉到了我的手的温度,似乎它有些迟疑,又有些企盼。真不敢相信,这么冷的天里仍然有着这么一只芝麻大的小虫在飞,执着地飞。我甚至有些不敢呼吸了,生怕我的大气儿把它吹得消失了,再也寻不见了。

小虫透明的翅上,黑色的条文清楚极了,没想到的是这么小的虫,翅竟然亦如此美丽。于是更加羡慕有翅的生灵一飞翔已然很美,还拥有更美的翅。难怪传说里的天使一定是生有一对翅的’无论是羽毛的,或是透明的。

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盼望翅呢?借着它来放飞所有的心情,让快乐的高飞,让忧郁的远去。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一对翅的,无论是羽毛的,或是透明的。

2003年的冬季很冷,极少出门。

不期而至

今天的阳光真好,我几乎看到了远山上的雪在融化。

思想有的时候就好像一丛乱蓬蓬的杂草,这一下子,那一下子,把整个心绪扯得零乱不堪。

不期而至,是讲一件事情,更是讲一种感觉。

当不期而至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时,那个“不期”一定是心中已久的但是不敢奢求的盼望,正是那份盼望才会让人雀跃。

至于不期而至的是那些让我们悲伤的,说到那个“不期”也定是已经让心恐惧了很久,是深藏于我们心底的,最不忍探及的痛。

不期而至的,有雪中的碳,也有瓦上的霜。

不期而至的,有千里的鹅毛,也有隔壁的阿二。

不期而至的,还有一夜的难眠,和清晨的艳阳。

可是,让我如何面对这不期而至的三个字——我爱你?

今天的阳光真好,我几乎看到了远山上的雪在融化。

甚至凝结成冰的心底,也有了一丝颤动。

2004年初春的课堂。

耐久性

记忆有时候是很没有道理的,忽然会在一个很不经意的时候,让我的大脑里闪现出来似乎已经忘记了很久的一些事情,那些事情真的离我很远了,但是又好像从未曾离开过我的生活。

下午的天气很不好,天阴沉沉的,甚至掉下来了几滴雨,有些凉,有些暗。

执笔写字的我,昏暗中,忽然就想起来了关于字迹耐久性的问题。

字迹的耐久性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是字迹的色素成分,一是字迹的转移固定方式。

字迹的色素成分,按照耐久性可分为三种。一是最耐久的碳素,比如墨、炭黑,可以做成墨、铅笔芯;二是较耐久的颜料,比如朱砂、鞣酸铁,可以做成印泥、蓝黑墨水;三是不耐久的染料,比如直接湖蓝、品红,可以做成纯蓝墨水、红墨水。

字迹的转移固定方式,也就是字迹与纸张的结合方式,按照耐久性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最耐久的结膜方式,就是字迹与纸张以结膜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比如说墨迹;二是较耐久的吸收方式,字迹渗入到纸张里面,比如钢笔字迹;三是不耐久的黏附方式,依靠摩擦力,让字迹与纸张结合,比如铅笔字迹。

这样,字迹的耐久性就可以根据这两方面来确定了。无论哪一方面,都是最耐久的时候,字迹就是最耐久的。无论哪一方,只要有一方面是不耐久的,那么,字迹就是不耐久的。最耐久的与较耐久的结合,是较耐久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自己都不耐烦了。

那么,结果就是耐久性是就低不就高的。

记忆很奇怪是吗?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作为著名的小说家,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进行深刻的剖析,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独辟蹊径,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读出了新鲜的内容。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上课记2

    上课记2

    2012年末,王小妮辞去教职,离开讲台。这本书是她2011和2012两年的“教后感”结集,也是《上课记》唯一的续集。《上课记》倾向于记录和感受,在执教初期,王小妮对她的教师身份还有诸多新奇和困惑,这些情绪真实地呈现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课记》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课记2》比前作更为成熟,她对教师身份和学生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冷静和内敛,惊讶渐少而悲悯之情愈多。
热门推荐
  • 超级废品王

    超级废品王

    沈星是一个小家族的少爷,修炼资质奇差,且先天不足,体质超弱,十五岁了还只是一级武者!然而他无意中炼化了一只破鼎,破鼎原来是无物不炼的神器补天鼎!从此沈星一路狂收别人丢弃的废品,用破鼎炼化反哺自身,疯狂提升修为,逆天改命,成为绝世强者!破鼎在手,天下我有!
  • 小儿脏腑形证门

    小儿脏腑形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衡派思想研究

    学衡派思想研究

    该书是一本纯学术的著作,相信会对有志于了解、学习、研究文史哲的朋友有所帮助。
  •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群体行为的方式。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讲,你想成功地影响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吗?你想成功地说服你的同事、上级、下属、客户及对手吗?你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社交明星”吗?
  • 生之末世

    生之末世

    末世为何而生?丧尸从何而来?末世是一场人类的进化与觉醒?还是高级生物的斗兽场?
  • 佛说法王经

    佛说法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竞技荣耀

    竞技荣耀

    S3起,韩国统治世界电竞舞台,包揽每一年S系列冠军。S3后,中国电竞圈沦入了最黑暗的时期,国服一区演员横行,职业选手失去初心,战绩一年不如一年。就在此刻,沦为路人的他重新归来,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心中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最强荣耀!
  • 西路军:河西浴血

    西路军:河西浴血

    《西路军1:河西浴血(最新勘定)》简介:西路军西征的起因是什么?失败的历史原因有何复杂性?应当怎样评价它的历史作用?这些问题随着《西路军1:河西浴血(最新勘定)》揭开这些尘封往事逐渐清晰起来。《西路军1:河西浴血(最新勘定)》通过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通过有根有据的原始资料,展现了西路军由虎豹口渡河到祁连山失败的全过程。这是《西路军》三部曲的第一部。
  • 织绣

    织绣

    林绣儿,现代首席设计师,遭男友背叛,心灰意冷。一朝身死,竟穿越到了凤国左丞相之女林绣娘身上。本以为当个丞相之女享荣华富贵,可是父亲遭右丞相陷害,被贬庶民。好吧,庶民就庶民,靠自己这一双手也能生活,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想过平淡的生活都不行呢?
  •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新书【快穿之炮灰女配翻身大逆袭】更新中,欢迎入坑。脑癌晚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可活了,紫梵浅以为自己一生就这么过了,谁知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生前看的一本小说书中的女配,呵呵呵,老天曾经那么早就收走了我的命,如今我一定好好地活着,女配又怎样,既来之则安之。就算是女配我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