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3400000022

第22章 谈流年·雨后总会是晴天(2)

"人红是非多",有时会有人说他们是清高、孤芳。被误会的两位老人都是付之一笑,不愿争辩。曾经有一位有声望的人去钱家拜年,开门的是钱钟书,来的人刚说了句"春节好",隔着一条门缝的钱钟书便回应:"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

著名的艺术家黄永玉聊起杨绛的时候,回忆说,之前两家住得很近,回老家时便会带一些湘西的笋和土特产回来,给杨绛家送去的时候,都是敲敲门便放下离开了,他们开门的时候就拿进去了,都不忍浪费他们的时间,时间对他们来说贵过珍宝。

两个人低调了一生,一些可参加可不参加的场合两个人都尽量不参加,如果有上门拜访的,杨绛就会在门口直接回绝了,她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种拒绝别人的事儿,大部分都是杨绛来做。

钱钟书的弟弟形容大嫂说:"她像一个帐篷,把大哥和钱瑗都罩在里面,外在的风雨都由她抵挡。她总是想包住这个家庭,不让大哥他们吃一点苦。"家中之事,事无大小,都是杨绛在打理,连钱钟书穿着打扮都是她一力负责的,好保证他每次都体面地出现在客人面前。

钱家曾经养过一只猫,一次家中的猫跟林徽因家的猫打架,一旁的钱钟书看到了忙抓起身边的一个木棍,想去帮忙助威,杨绛把他拉了回来。她跟钱钟书说林徽因家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俗话说"打猫得看主人",怎么能拿棍子打呢。在处理人事方面,杨绛一直比钱钟书做得要好,她沉稳周到,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也多亏了她做钱钟书跟外界的桥梁,才让钱钟书低调地挨过了很多"难关"。

一位享誉西方的美国文学教授与钱钟书见面聊天后,回去的路上闷闷冒出一句"我自惭形秽"。他说:"我所知道的一切,他都在行。可是他还有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我一无所知。"

在杨绛的心中,钱钟书的任何事都比自己的事重要。她很少提及关于自己的事,似乎只提过意见,便是钱先生的"誉妻癖"。钱钟书很满意杨绛,这种满意包括了方方面面,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他不仅有对爱人的认同,也有对朋友与知己的欣赏。

一九五七年的一天,钱钟书在辛笛家聊天,回家笑着告诉杨绛,说朋友笑他有誉妻癖。杨绛问:"你誉我没有啊?"钱钟书答:"我誉了。""你誉我什么了?"钱钟书说了三件事:"一件是话剧《称心如意》上演,在上海一夜成名,可你还是和从前一样,一点也没变,照旧烧饭洗衣。""还有一次日本人抓你,你沉着冷静,把他们引进客堂,自己称倒茶,三步两步到楼上把《谈艺录》稿子藏好,日本人传你第二天到宪兵司令部问讯,我都很担心,你却很镇静。""一次,家里煤油炉过满,火着老高,周边都是干柴,你走来,灵机一动,抄起旁边的尿罐扣上去,火柱立刻灭下。"

杨绛笑说:"快别说了,"呆大"。"

钱钟书并没有说假话,他是真心欣赏杨绛的才华。他说:"杨绛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钱钟书还对杨绛说:"照常理我应该妒忌你,但我最欣赏你。"

两人待人十分谦和,无论对方是什么人,他们一直保持着彬彬有礼的状态。钱钟书有一次在电话中回绝一位想见他的英国女士:"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两个人都年事已高,大部分时间都在家读书,钱钟书教杨绛写大字,每天都布置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他还会认真地批改,哪里好,哪里需要改进,都用笔标在上面。杨绛很重视钱钟书的评语,如果评价得高就会很开心,钱钟书了解她的心思,故意不给那么多好评,尽挑不好的写。

邻居教了他们大雁气功,两个人经常出去散步,像年轻时候一样出去"探险",只是现在走不了那么远,每次走二十多分钟,就已经累了,不过他们一有时间就一起锻炼,过着平淡的生活。

专心做学问

一九七八年,阿圆顺利地考取了留学英国的奖学金,之前她对自己并没有信心,一是自己本是俄语老师,后转入的英语系,再则其他人都准备了很长时间,她只是利用平时的间隙来学习,她跟妈妈表达过自己的担心,但是她继承了父母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天赋和勤奋,顺利地拿到了这笔奖学金。

阿圆出国留学的那一年,杨绛和钱钟书十分想念女儿,也担心女儿在异国他乡能否好好地照顾自己,虽然有过留学经验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助于增长见识和开阔眼界的机会,但还是十分想念,阿圆留学了几年,他们就担心了几年。

一九九〇年,阿圆又去英国出访半年。因为工作方面出色的表现,她这种出国的次数有增无减,不过她十分喜欢留在国内,陪在家人身边,不愿忍受思念之情。

接下来说说杨绛在做学问方面的情况。一九八一年,杨绛的《干校六记》出版。因为大家对那个时代都有共同的回忆,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被译成多国语言出版,有美国学者称它是"二十世纪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部"。

困境中写希望,永远是杨绛的主旋律。《干校六记》让看过的人总能从轻松中反思,文笔的质朴、含蓄,让人内心平和,朴实无华的叙述方式,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平静内心。卢翎评价杨绛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在干校的这段时间,杨绛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回来之后,她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汇总成了《干校六记》,里面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那个"昏黄"的年代,没有太多艰难困苦的描写,多用诙谐的方式记录一些艰苦中反射出的趣事,连当时的一只小狗,她也专门用一个篇章描写它。

这本书因为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的叙事风格,一九八九年二月荣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并在二十四部获奖作品中位列第一。得此消息的杨绛淡淡笑道:"中国历史上,大凡状元都不是优秀的文学家。"

杨绛的文字向来没有阴晴,没有大喜大悲,更没有悲天悯人,却能让人看透时代的荒凉和残酷。

同年,因为钱钟书《围城》热销,出版社找到杨绛,想让她写些关于钱钟书和《围城》的事,于是便有了《记钱钟书与〈围城〉》。文中记录的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连钱钟书也写了一段话证明内容的真实性:"这篇文章的内容,不但是实情,而且是"秘闻"。要不是作者一点一滴地向我询问,而且勤快地写下来,有好些事连我自己也快忘记了,文笔之家,不待言也。"夫妻中间风趣的生活状态也跃然纸上,文坛的神仙眷侣总是互相"支持"。

那段时间杨绛的作品包括纪念亲人的《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长篇纪实散文《丙午丁未纪事--乌云与金边》、《将饮茶》,杂文集《杂忆与杂写》,还有纪念朋友的《纪念温德先生》、《纪念石华父》等。

作为妹妹的杨必同样十分出色,杨必翻译的《名利场》同样是翻译作品的典范,姐姐杨绛曾写下一篇《记杨必》来怀念这个妹妹。

经过之前一些特殊的生活历练,杨绛的作品有了整体的提升,更朴实无华。用最简单的语言描写最普通的事,用最冷静的态度面对最残酷的人生。

杨绛擅长运用简单的词汇创造不同的效果,比如,把词序调换一下,虽然不符合常规,但是读起来却别有滋味。这是属于她的叙事方式和生活态度,压迫中求改变,平静中找快乐,文字简单却不古板,故事苦涩但不苦闷。

杨绛的散文爱写一些"小人物"和"小事情",像是会发生在每个人周围的事情。一九八四年的一篇散文《老王》被选入语文教材,讲述的是当时那个"动乱年代"下,知识分子杨绛和三轮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短短几个故事,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刻画得十分清晰,也让人感受到在冰冷社会下人性最真挚的温暖和善良。

老王是当时社会底层的一个人物,具备小人物的所有特点,憨厚、善良、耿直、质朴。那个老王因为贫困和疾病的折磨,给人的印象就是瘦弱沧桑的。

老王从不欺负杨绛一家,这与其他人就不同。而且他还会主动顺路给杨绛家送冰,虽然比之前的冰还要好,却不多要钱,还要"车费减半"。杨绛不能占这个便宜,因为他也是个贫困的好人。一次钱钟书生病,杨绛找老王蹬车送到医院,他不肯要钱,杨绛执意要给,他又怕给钱钟书看病的钱不够。

钱瑗知道老王晚上眼睛看不到,送给他一大瓶鱼肝油,治疗他的夜盲症。他对人家的好意总是念着报恩,一场大病后,来给杨绛家送香油和鸡蛋,却在第二天去世了。

回想到老王最后一次来站在门口僵直的样子,杨绛总觉得心中不安。也许是遗憾没有最后请他进来喝杯水吧,人说患难见真情,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人和人之间最真挚的情便流露出来,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单纯地与人为善,人性尚存,便是大善。

老王身染重病,却把鸡蛋和香油剩下来送给杨绛,杨绛要给他钱,他不肯要,也许是因为这个举动,让杨绛回想起来觉得是"拿钱去侮辱他"了吧,所以她也会愧疚。当时很多事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也没有所谓身份的悬殊,她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纪念那个纯朴的老友,那段质朴的情怀。

文章依旧是杨绛稳稳当当的讲述方式,沉静平缓,没有多余表达和渲染的词,只是为你讲述当时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属于她的文字的力量,让一切褪去假象,朴实无华。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历练换来的平静,让人不忍放手。专心做学问,是杨绛、钱钟书和女儿一家人一直以来的心愿。《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是杨绛的又一伟大成就,她为之付出的努力前后若干年,只是为了把一件事情做好,她做到了。

亲人的相继生病,是上天给这位已经暮年的老人最大的磨难。人生是一场战役,迂回之间求胜,结果却注定是离开。两位至亲的离开,留下了她一个人打扫战场,她不悲伤,因为知道他们在等待着她,她要把钱钟书交代给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安心地与他们团聚。

同类推荐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热门推荐
  • 任务之旅

    任务之旅

    从未被模仿,一直被超越。(本书仅为个人娱乐,想喷你就喷,好了,二十个字够了。)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佛说五大施经

    佛说五大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央及池瑜

    央及池瑜

    有人问陈嘉央,你喜欢白瑾瑜哪一点。陈嘉央:“他这个人,脾气坏,毒舌,不坦诚,除了一张脸,其他简直没法看。”白瑾瑜:“......”陈嘉央:“哦,对了,他还有个优点,学习成绩好。”白瑾瑜:“......”陈嘉央:“我一定是有自虐症,才会喜欢这种人。”白瑾瑜:“......”我身边的这个女孩,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看起来像个傻子,可是怎么办呢,兜兜转转许多年,我发现自己没办法不喜欢她。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心理读本

    心理读本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针对青少年的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提出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方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 TFBOYS我们一起走下去

    TFBOYS我们一起走下去

    这是关于TFBOYS和DreamGirls的校园故事故事,亲们,我会努力更滴!
  • 血魔再生:亡灵女巫

    血魔再生:亡灵女巫

    她是亚特大陆最尊贵的代表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被父母抛弃!她继承了先祖的荣耀又如何,不一样不受人待见!别跟她说有的没有的,她只知道,这个大陆强者为尊!再次立于人前,她要纵横傲立,与心爱之人共襄盛世之举!
  • 美男太多不好选

    美男太多不好选

    逗比男神,高冷殿下,恶魔王子,天使美男,花心大少,请选择,全都要,不行,美男太多不好选
  • 屌丝爆笑逆袭记

    屌丝爆笑逆袭记

    比尔盖茨大学退学,创办微软公司。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白发苍苍时才攻读大学,并频频得不到毕业证。赵本山根本无文化却是春晚的顶梁柱,徒子徒孙遍布全国。为了验证这些低学历却能成功的例子,所以我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