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5700000009

第9章 汉魏六朝精典诗文欣赏(3)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原载于《玉台新咏》。由诗前小序可知,写的是一出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之妻刘兰芝因不能受焦母的虐待,被遣回娘家。她与仲卿的感情异常深厚,互立誓言,不再婚嫁,以待日后破镜重圆。谁知兰芝兄长利欲熏心,逼迫她再嫁,以攀高枝。兰芝不愿顺从,投水自尽,焦仲卿闻讯也自缢而死。

原文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①,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②,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③!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④:"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⑤,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⑥。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⑦。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⑧,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⑨:"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衔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⑩,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约,后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采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更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注释

①箜篌(kōnghóu空侯):亦作"空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形状和筝、瑟相似。②白公姥(mǔ母):禀告婆母。公姥,公婆,从全诗看,仲卿父已不在,所以公姥在这里是偏义复词,指婆母。③区区:指见识狭小、目光短浅。④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为表示恭敬就将上身伸直,成长跪的姿势。伏惟:古人说话时常用以表示卑谦的发语词。⑤初阳岁:冬末春初的季节。⑥伶俜(pīnɡ乒):孤独的样子。萦(yínɡ营):缠绕。这句是说自己一直孤独而又辛苦。⑦葳蕤(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刺绣的花样,花繁叶茂,闪闪发光。⑧蹑(niè聂):踩。这里当穿讲。⑨拊(fǔ府)掌:拍手,这里是一种表示惊讶的动作。⑩否(pǐ痞):恶运。泰:好运气。这句是说二次结婚一好一坏,真是天渊之别。踯躅(zhízhú直竹):缓步前进。青骢(cōnɡ匆)马:青白杂毛的马。赍(jī基):赠送。愁煎迫:为忧愁所煎熬逼迫,极端痛苦。交通:连接在一起。多谢:多多致意。戒之:记住,引以为戒。这是作者劝告世上做家长的话。

赏读

这首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塑造了兰芝、仲卿、焦母、刘母、刘兄等五个主要人物形象,用这五个人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展现主题。

诗中最突出的形象是刘兰芝。她美丽、能干、聪明、坚强,而性格中最突出地方,应是她的刚强。她虽"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毫无过错,但她被遗弃时,却只好逆来顺受。但当辞别婆婆时说出,"昔作女儿时"一段话表明她不是不敢作斗争,而是不屑作无益的分辨,更不会作任何哀求。在被遗弃的晨光中,不是泪流满面,而是起来"严妆",没有刚强的意志,是办不到的。她能预料到被弃的事已不可挽回,也了解丈夫的处境,挺起胸膛,担负起最沉重的担子,不畏人言,回到了娘家。当受到哥哥的责难时,她不与之分辩,而说"理实如兄言",显见其已萌死意。

诗中另一个正面人物是焦仲卿。仲卿的性格不如兰芝那么坚强,在封建伦理观念的箝制下,他不敢彻底反抗自己的母亲,只得忍辱负重,但他和刘兰芝一样,是始终忠于爱情的。开始焦母要遣回兰芝时,就明确表示不再婚嫁,与兰芝暂别又郑重声"誓不相负",最后终于不顾焦母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他对爱情是何等忠贞不渝。

焦母是诗中的反面人物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暴戾的封建家长,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她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孤行。为了达到自己的意愿,对于亲生儿子竟玩弄了卑劣手段,一方面是威胁--"槌床便大怒",一方面是利诱--"东家有贤女"。充分暴露封建家长制的丑陋面目,连平常的母子天伦之爱都没有存在的余地了。

诗中另一个反面人物形象是刘兄,诗篇着墨虽不多,但也写得异常深刻。通过她强迫刘兰芝改嫁的一段话,我们就可以见到他利已主义的丑恶灵魂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

全诗正是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讴歌了兰芝,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反抗封建礼教的崇高、勇敢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巨大的成就。首先它塑造了若干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描绘人物时,手法生动,避免用作者的口吻来发议论抒情感,而是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展现个性,推动剧情,这样更有戏剧性,形象也更生动,更富于感染力。其次诗歌语言通俗、朴素、生动、精炼。诗中运用了许多口语使人物对话切合自身份和特征,还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就刻划出人物的性格和生动形象。再次诗歌描写繁简相间,各得其宜。有些场面铺陈描绘,不厌其繁,对表现人物引起了很大作用。最后,诗篇末尾以浪漫主义手法,通过连理枝、比翼鸟的幻化形象表现了广大人民对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理想:尽管压迫重重,也不能阻止忠贞不渝的爱情最后获得胜利,给诗歌增添了一丝瑰丽的神话色彩。

行行重行行--无名氏

读前须知

《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是动荡岁月离乱中相思的歌。

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①。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②,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③,越鸟巢南枝④。

相去日已远⑤,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⑥。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⑦,努力加餐饭。

注释

①生别离:是"生离死别"的意思。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②阻:艰险。③胡马:北方所产的马。④越鸟:南方所产的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当时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⑤已:同"以"。远:久。⑥顾返:还返,回家。顾,返。⑦弃捐:抛弃。

赏读

这首诗写一女子对长期远离的情人的沉痛思念。人生苦短,而会面无期,使她终日怅惘,心灰意冷。诗中抒发了思妇的离别之苦,盼望之切,相思之痛,无端之疑;还有空负佳期的悲怆,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只好强自宽解,真实生动地刻画了这一特定形势下的思妇的曲折心理,表现了人类共有的复杂感情,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作品章法摇曳,回环往复,文势奇纵而又高深自然。前六句追述始别,叙议结合。首句即以涵盖全诗之势起笔,写道路之长,阻隔重重,然后以"会面安可知"顿笔,补充上文勾起下情。中间六句正面叙述相思之痛,用比兴寄托手法。先以"胡马""越鸟"为喻,以动物的本能来比作人类的自觉,展现自己的希望,希望情人能向自己、向家乡靠拢,想象奇特。接着笔锋一转,写自己希望落空,情人渐趋渐远,这给自己造成极大伤害,以至衣带日缓,间接写情,来衬托思念之切。"浮云蔽日"则是日久不见,无端生疑,以为情人忘却了自己,抒发出期待屡空的满腔幽怨。文势突兀,全诗进入高潮。后四句缓收全篇,写岁月催老,徒思无益,决心"努力加餐饭"。篇尾自宽自解,自艾自怜,使我们了解到思妇的另一面。在章法不上,此句与"衣带"句遥相呼应。

这首诗比兴手法新颖别致,语意奇警,虽多次换笔换势,曲折往复,但始终一气相生,处处妥贴,浑然一体,达到自然天成的地步。陈绎在《诗谱》中评此诗说:"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青青陵上柏--无名氏

读前须知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三首,借"陵上柏"、"涧中石"起兴,慨叹人生匆匆,生死无常,以及及时行乐的自慰自怜,抒发愿望与现实相矛盾的苦闷,用消极的方式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和执着。

原文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赏读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两句用比兴手法,描写高山上青翠苍郁的柏树,山涧中累积一起的鹅卵石,象征历久不衰的永恒性,表现羡慕之情。"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与上两句形成明显的对比,翠柏与涧中之石可历久不衰而人生短促,来去匆匆,好像匆匆赶路的过客一样。诗人由此发出无限的感慨,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反映出诗人的忧患意识。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正说明作者认为人生短促易逝,应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用"斗酒"来请客作乐,请不要认为太过薄情了。寓含今日有酒今日醉之意,表现诗人豪放,乐观的感情。"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说即使贫困,也要乘车,赶着劣马,到繁华的都市去游览,紧承上文,人生匆匆,不必等到富贵以后再去行乐,及时行乐之意更浓。

以下的六句,写诗人在洛阳中的所见所闻,诗人不仅写了洛阳的街市、宅第,而且写了洛阳的权贵豪门,他们也在寻欢作乐。

最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生活在都市中的显贵的生活和心态,"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他们在穷奢极欲地宴饮享爱,寻欢作乐,但他们的内心为什么还充满恐惧呢?这一反问,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其实,洛城之中的权贵们虽整天花天酒地,但内心空虚,饱食终日之余,总会被一种无形的愁云紧锁着,这是诗人对那些无所事事、骄奢淫逸的王公大臣加以委婉的嘲讽。富贵而犹"戚戚"的生活,反不如贫士"斗酒娱乐"的日子,表现了诗人不慕富贵的志向和襟怀坦荡的情怀。

这首诗抒情与描写巧妙结合,托物起兴,暗蕴对比,曲折、委婉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短歌行(二首)--曹操

读前须知

《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是乐府古题,古辞已佚。这首是曹操平定北方以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至酣处,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高歌,作此辞。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①。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②。

青青子衿③,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④?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⑤。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⑥,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⑦。

周公吐哺⑧,天下归心。

注释

同类推荐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鲁迅经典全集

    鲁迅经典全集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魂。为了让读者朋友更方便地阅读经典,聆听大师的声音,编者特别把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及杂文集奉献给读者,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获益。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热门推荐
  • TfboyS

    TfboyS

    一次完美的邂逅。让他们彼此熟悉。经过了许多。他们终究走到了一起
  • 时间十年

    时间十年

    也许,十年前是我太懦弱,十年后我会让你承受我十年前的痛苦
  • 越过青春河流

    越过青春河流

    农家子弟林春考入H师大,打算毕业后回家乡做个老师,一辈子平安恬淡的渡过,在大学里,他遇到官宦子弟周杨,知性少女夏静,温柔娴静的陆曼,还有许多可敬可爱的师长,同学,他喜欢她,她喜欢他,在青春的河流里,他们追逐,进取,却又少不了猜忌,嫉妒,在爱和恨的边缘,他们越过青春的河流,收获了成长,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彼岸。。。
  • 问道巅峰之我是谁

    问道巅峰之我是谁

    道,什么是道?道的极尽在何处?虚无大道凌驾于众道之上,是万道之王,但虚无是因何存在,这一切地一切都有一定的因果,且看虚无圣界的虚无大帝无忧因失忆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最后又找到记忆掌控真正的虚无的人生旅程。
  • 美术班

    美术班

    我在一次初中考高中的战斗中失败了,对那时的我来说,像灾难一般。我就这么完了?误打误撞,我知道了有个东西叫“美术班”。一条未知的路在我面前生长开来……
  • 某魔法的蕾米莉亚

    某魔法的蕾米莉亚

    幻想乡的红魔馆中居住着外地来的吸血鬼姐妹,关于她们的过去知者寥寥。好在终于有人发表了自己的猜想——《妹妹大人的幻想乡》,可惜弃坑了。为了追随这位富有幻想的先辈,我也提出了自己关于这方面的猜想。嗯,这真的不是魔禁同人哦!
  • 评注产科心法

    评注产科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悲情城市

    悲情城市

    陈家收养孤儿李乘峰,其中隐藏的上辈恩怨,使得家里气氛紧张。陈家继承人陈致霆与李乘峰的初次见面并不愉快,但很快不打不相识,成为关系甚笃的兄弟。然而,李乘峰渐渐喜欢上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陈致霆。因母亲从中阻挠,两人之间产生误会,分隔七年之久。七年的时间,李乘峰经历了痛彻心扉的人生变故,两人再次相逢,各自背负沉重的命运枷锁。陈致霆的坚定,最终融化了李乘峰冰封的心门,两人终是走到一起。
  • 中华商圣:12位中国著名商人的财富传奇

    中华商圣:12位中国著名商人的财富传奇

    本书讲述12位中国商人在为人处世、经商致富中超常的智慧、敏锐的眼光、从容的心态和果敢的决策,他们经历起起伏伏,但始终延续着商业经济血脉。他们曾经是我们民族的商业图腾,是中华史册上彪炳千秋的商魂。
  • 绩效与评价:研究生德育探究

    绩效与评价:研究生德育探究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