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无条件地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一切,以及与其有关的一切。每个人都把自己和自己的东西视为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不管对方值不值得你尊重,只要对方是你的对立面,那你就得尊重。需不需要尊重对方,不是以对方自身值不值得尊重为标准来衡量的,而是以你自身的一己之私利为标准来衡量的,因为你要依赖对方,仰仗对方,靠对方与你精诚合作,来成就你自身。所以,你必须得尊重对方,否则,你就无法利用对方。只要你与对方保持着对立面的关系,你都得这么做,必须这么做。这是你的自身利益决定了的。
四是无条件地信任对方。你要相信对方会真诚待你,会精诚与你合作。无论你安排对方去干什么,都要给予绝对的信任。纵使你发现对方不值得信任了,也只能深埋心底,绝不能在言行上表露出来,也不能让对方知道你已经不那么信任他了。你能这样做,便不会因你言行不慎,而让对方对你失望,从而破坏相互间的关系。
五是满足对方的要求,给予对方应得之利益及各方面的待遇。不要轻易拒绝对方的要求。不要过于考究那些要求的合理性,对方要求本身就是最大的理由。纵使不合理,只要对方坚持,你都得照办不误。事情结果如何倒是次要的,要紧的是维系相互间的关系。
六是时刻注意维护别人的面子,才能减少自己丢脸的机会。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注意保护别人的面子,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
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在与对立面相处中,一个人真能做到以上六条的话,相互间的关系不会不好的。一般而言,你能这么做,对方自然会对你产生好感。在这一点上,作家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演绎得非常成功,他认识张爱玲,懂得张爱玲,“世间之事,但凡关于爱玲的,都以为好!”——这是胡兰成之语,并且一生都怀着这一份感情相对,所以相处也好,分开也好,胡兰成一直在张爱玲女士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也是胡兰成一直以来全盘接纳爱玲的文才、古怪等缺点优点带来的报答吧!
30、面对难缠之人的应对技巧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时会碰到一些难缠之人的,极难对付。比方说,作为公司经理的你,某日坐在办公室里办公,突然有个不相识的人强行闯进你的办公室,满脸怒气,一见你,就指着你的鼻子,劈头盖脑地对你破口大骂。又比方说,你是某商店的老板,突然有个员工急如星火地跑步来向你报告,说有个刁蛮的顾客在店里无理取闹,搞得天翻地覆,还砸坏了桌椅。
上述所说的这些不速之客,便是人们常说的难缠之人。对付这些人,的确是需要些技巧的。首先,你得明白的是,这些人都是有备而来的,是有恃无恐的。或者是听信了某些人的传言,对你的公司、商店产生了误解,要来兴师问罪。或者是受了某个人的指使,为那个人仗义执言,主持公道的。无论是那种情况,对方出于什么目的,有一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方必然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有理的,而且,也必然是一个有血性的人,否则就决不会气势汹汹前来闹事的。
其次,你得明白的是,“入门即是客”这个道理。既然是客,你便得善待,而决不能恶待。否则,损失的只能是你,你的公司。世间之人是不明真相的,但听得说你的公司恶待了某人,必然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你完全可以当作一次机遇来利用的,也就是通过善待这些难缠之人,让对方成为彰显你的内在、树立公司形象的载体。
具体的应对办法是:假如闹得不太凶的话,比如在商店里闹事的人,你可以请他到你的办公室来,请他坐下来,给他茶饮,慢慢听他诉说,间或作些记录,然后一一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最终让他满意而去。如果闹得很凶的话,比如前面所说的那个强行闯进办公室,一进门就破口大骂的人,那你就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言不发,看着他,让他闹个够,骂个够再说。他迟早会静下来的。等他最终静下来之后,你再和颜悦色地同他说话,对他说:“现在你好受些了吧?”你这么同他说话,肯定会使他感到意外的。然后,你再就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作出解释,澄清误解。你自始至终要尊重对方,决不要指责对方什么,对刚才他的粗暴行为只字不提。你还可以把他前来反映问题说成是出于对你公司的关心、爱护,是对公司的帮助,要感谢他。你也承认自己的公司的确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必须进行改进。
你能这么善待他,他不仅不会恨你,还会对你产生好感的,觉得你人品高尚,虚怀若谷,最后满意地离开你的公司,日后会变成你公司的义务宣传员的。当然,他绝对不会想到你是在利用他,是他出于感激,自愿为你公司说好话的。这样,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才是真正的大聪明呢。
31、如果得罪了他人怎么办
人在社会中生活,接触、交往的人可谓多矣。无论你多么的谨言慎行,有时也难免会冒犯、得罪别人的。诚然,你的言行,在你看来,根本上就十分的平常,甚至是属于一般性的礼节,算不上冒犯、得罪。然而,对方却认为是冒犯、得罪,这样的事也常有。因为各人的心态不同,敏感度也大有差异。你自然会明白,这时的你,已把自己置于对方的敌人的位置上了,也就无形中赋予了对方对你进行报复的权利了。如此一来,你就会因为自己的过错产生一种内疚感,乃至负罪感,还会因担心遭到对方报复而产生深深的恐惧感。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予以补救,以求消除隐患。办法无法,就是负荆请罪。所谓负荆请罪,就是当面向人家认错、道歉,恳求对方原谅,争取得到对方对你的宽恕。一般而言,对方见你主动登门认罪、道歉,再大的怒气、恨意也会慢慢地消解,态度也会逐渐和缓下来的。也许对方会骂得你狗血喷头的,你得忍受下来,让他骂个够,决不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就人情而论,你当面认了错,赔了罪,对方对你进行报复的理由便不再存在了。假如他对你再进行打击、报复的话,便是他将自己陷于不义,又会走向反面的,没人会做这样的蠢事的。因此,你的负荆请罪,就彻底地清除了会遭对方报复的隐患,同时,你的内疚感、负罪感、担心遭报复的恐惧感也不存在了,心灵得了解脱,恢复了平静。你再次与对方相遇时,也就可以坦然地面对对方了。弄得好,说不定你还会赢得个朋友的,从对方那里得到某些好处呢。这样一来,你就既消灭了一个敌人,又赢得了一个朋友,这可说是双倍的效益。
32、如何应对来自他人的侮辱、伤害
人在社会中生活,无缘无故受到他人的冒犯、侮辱,乃至伤害,这种事也常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如何去应对这种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呢?这无疑是处世中一个大学问。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一个个体之人来说,身外的一切,包括自然界、社会、他人在内,都是他无法改变的存在物。其实,“他人”也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他人”也就是自然界。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受到他人的冒犯、侮辱,乃至伤害,这同来自大自然的灾害,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一般来说,人们对来自然界的灾害,是不会生什么气的,更不会生发出对自然界进行报复的念头的,无非是自认倒霉而已。恰恰因为这种侮辱、伤害是来自“人”这一事实,人们便不再把“人”当作大自然看,当作大自然待了。非要把“人”当人看,当人待不可了。不仅会生气,会愤怒,还会考虑如何去报复他人。
大自然是无生物,比如山脉、河流、巨石之类。你对它们报复,它们不会反抗,对你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当然,人类硬要去破坏大自然,到一定程度,也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了)然而“人”则不同。也就是说,对“人”的报复不同。人,虽属大自然,但同一般的大自然有别。最重要的区别是人是会报复的动物,从而使自己受害更多更惨,因而最应该把人当“人”看,把人当“人”待,即使你受到他人伤害,也不该进行报复的。
然而,我们的一些人在自己受到他人伤害时,偏偏又不把人当“人”看,当“人”待了。反而把“人”当物看,当牲畜看了,以为既然对方伤害了我,我对他报复天经地义,丝毫也不考虑由此而来的恶果,甚至搬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信条,不该出手的也出手了,结果便酿成了大祸。
从对方的角度看,尽管你没有冒犯他,但你的存在本身影响了他的前行,或者有碍于他正在实施的计划,或者你的存在威胁到他的安全。于是,他为了自身利益,就要拿你开刀,对你下毒手了。在他,无非是排除阻力,清除障碍物罢了,并非出于对你的憎恨,或者对你有什么仇。因为原来他同你就没有利益上的纠葛,甚至此前就根本不认识你。在他,这么对你,是不由自主的,是人性使然。拓开一步说,谁在那个位置上,处在那种情况下,恐怕都会那么干的。假如你能这么想问题,你便会理解了,便会释然了,不会对那人生什么气了,心灵也会恢复平静,更不会考虑进行报复。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反抗的话,不报复的话,对你的伤害,你遭受的损失也就那么多了。自认倒霉算了,揩干血迹,又走自己的路,并无大碍啊!
假如你进行报复,可就不一样了。首先,你对他进行报复,必然引发对方对你进行反报复。在这种情况下,你又得应战。就这样,你来我往地斗下去,你也就大量地虚耗了自己的时间、精力、物力和各种资源,从而影响了你的前行,你的事业也就再也顾不上了。其次,但凡报复,都是疯狂的,不择手段的,难免会过当,说不定在报复过程中,你的人,包括你自己在内,会把命也赔上的或者,造成对方的伤亡。如果那样,你的人生就彻底毁掉了。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报复,是拿他人的错误来对自己进行惩罚;报复,是借对方之手来消耗自己、削弱自己;报复,是对自己的报复。我们要承认人生充满坎坷包括会受到侮辱、伤害这一事实,不要把人从自然中剥离,要把伤害化解到最低限度。
33、从“忍”的角度论不报复问题
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探讨一下假如你受到侮辱、伤害之后不进行报复的话,对方会怎么样。一般来说,对方无缘无故地伤害你的话,便会在其内心中产生出一种内疚感、负罪感来的,他的良心会受到这两种内发的负面的情感的折磨。他必然会明白,他对你的侮辱、伤害,已把自己置于你的敌人的位置上了,会成为你不共戴天的仇敌。下面,我们再从“忍”的角度,再论不报复问题。
一个人能修炼到随时能忍的程度,应该说是很有功夫的了。也就是说,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他受到他人的冒犯、侮辱、伤害,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当场发作,应该说是很了不起的了。但仍然是算不上真正到了火候的。因为他的怒气始终是存在的,还郁积在心中,他会气得脸红脖子粗的,眼睛圆瞪的。这种人由于怒气得不到发泄,回到单位会发泄到某个下属身上,回到家中发泄到配偶、儿女身上。这种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假如他能做到在受到别人侮辱、伤害时,连怒气也没有,也就根本不存在忍不忍的问题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如果他真能把来自他人的侮辱、伤害等同于来自大自然的灾害,也就可以做到。纵使做到这一步也还算不上最高的境界的。倘若他能做到在受到他人侮辱、伤害时,把伤害他的人当作彰显自己内心、树立自身形象的载体,把与对方的较量当作机遇来利用的话,不仅不会在内心中产生出什么怒气来,还会欣然笑纳,采取机智的办法应对,说不定还会生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企望,让对方肆虐个够,因为他会明白,对方愈是凶残、暴虐,愈能反衬出他自己的操守来,效果也就愈佳。所以,他在受到侮辱、伤害时,决不会作任何反应的。这种不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反应,是最酷的反应,绝妙的反应。这种不反应的行为最能震撼人心,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且不说旁观者,就是他的对手也会佩服、惊讶的,他的对手会觉得他这个人不简单,难以对付。他的形象会立即蹿升起来。这种看似不要尊严的表现,实则更体现了一个人的尊严,是一个人高贵的体现,这种看似没有血性的表现,实乃最具血性的表现,是血性之极致。这才是真正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境界呢。当然,要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必须以深厚的内蕴为基础的。这种人势必会明白,但凡报复,都于己百害而无一利。在这种人看来,只要想忍,没有忍不了的事的。所以,在遭到无论怎样的侮辱、伤害也是绝对能忍的。事实上,对于这种人来说,已经到了无须忍的地步,因为他已把一切都看淡了,看化了。如果不是有这么深厚的底蕴作基础的话,他就决不会具有把伤害他的人当作彰显自己内在的载体来利用的见识的。
这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是一种能把坏事当作好事来办的真功夫。
34、从人生的高度再论不报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