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5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论文内容具体分为六章:

第一章“失落的书”。主要研究《庄子》的版本变迁,通过对史料的追溯与分析,尽可能还原魏晋时期《庄子》的版本流传情况,并在最后探讨郭象的《庄子注》为何成为孤本。

第二章“时代之书”。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索,由汉代《庄子》的阅读情况,到曹魏时代的思想解放,再到魏晋之际玄学的“言意之辨”,逐步逼近《庄子》由隐而显的过程。然后重点讨论郭象的《庄子注》为何成为一本时代之书,以及东晋清谈和东晋“格义”佛学中《庄子》的阅读情况。

第三章“另类阅读”。主要研究魏晋时期《庄子》的阅读模式。本章吸收了一些西方阅读史的研究成果,对手抄和诵读。

时代《庄子》的阅读情况进行了特别的关注。由手抄时代文本的流动性和口耳相传中文本的不稳定性,揭示《庄子》版本生成的根本原因,并为读者对当时《庄子》的阅读情况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四章“文风之变”。主要分析《庄子》的阅读对魏晋时期的文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文学史上惯用的断代法为参照,从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学,到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竹林文学,到西晋的“二十四友”文人集团,再到东晋的“玄言诗”,最后直至陶渊明,沿着《庄子》阅读盛衰的轨迹追寻其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中留下的印记。

第五章“士风之变”。主要讨论《庄子》的阅读热在魏晋士人的行为模式上引起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即新“无为”说、极度的放达和服食行散之风。对当时这些新风尚的讨论,除了反映《庄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之大,更在于明确这些新风尚大多出自对《庄子》的误读。

第六章“美的觉醒”。主要探索《庄子》的阅读在魏晋时期的文艺理论中所激起的反响。以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论、乐论和画论为重点考察对象,讨论《庄子》的自由精神和艺术气质如何启发了魏晋审美的自觉。

引论

《庄子》是笔者最喜欢的哲学经典之一,不仅因为其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想象力,更因为其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认识论。但是在反复阅读时,对于《庄子》文本的构成和郭象的注解,笔者每每有一些疑惑,比如诸多前贤已经论证过的外杂篇的作者问题,还有《天下》篇的定位和旨归问题。尽管相关的论文也不少,说得也令人信服,但背后仍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篇目为何被编在这样的位置?这些篇目使得《天下》篇作为“序论”的说法并不那么可信,因为《天下》篇所评价的一些学派并没有出现在这些篇目中。

我们知道,流传至今的三十三篇《庄子》是经过西晋郭象编辑整理并做过注解的,而在郭象生活的年代,《庄子》的通行版本是五十二篇。那么郭象为什么删掉了其他篇目,而被保留下来的篇目又何以呈现出今天这样的编排方式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进《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史。

魏晋时期在《庄子》的阅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庄子》在这一时期从汉代的一门子学成为显学,并深刻地影响了思想、文学、社会风尚以及佛教传播等领域。其次《庄子》的文本也从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即五十二篇的全本渐渐淡出主流视线,乃至最后完全消失,而三十三篇的郭象本则成为后世流传的孤本。

那么,究竟如何展开对《庄子》的阅读研究呢?笔者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获得了启发。阅读研究本身就是传播学的一个领域,因此其方法完全可以用来指导阅读研究。而传播学最根本的研究方法就是所谓的“5W”模式,即从传播者、文本、读者、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此模式适用于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阅读等各个传播领域。依此方法,本论文对《庄子》阅读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定位,具体包括对《庄子》版本变迁的探讨、对手抄和诵读这种阅读模式的研究、对《庄子》由隐而显的传播过程的追溯以及《庄子》对当时的文学、美学、佛学以及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等所产生的影响。

除了追溯《庄子》文本生成的过程和《庄子》在魏晋时期诸多领域留下的回声,《庄子》的阅读研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通过再现那些已被遗忘的阅读状况和已经消失的阅读习惯,揭示出已为今人所陌生的阅读模式,而这些阅读模式正是构成文本独特的原始情貌的关键,因此也就是理解文本的关键。这对于我们阅读和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庄子》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有关《庄子》的研究著作堪称汗牛充栋,但绝大部分是关于《庄子》文本本身的研究,即“庄子学”或“庄学”,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的郭象本《庄子》内容上的解读。方勇教授的庄学巨著《庄子学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其“魏晋南北朝庄子学”一章,粗略地勾勒了庄学在魏晋时期的发展轨迹,但其重点仍是时人对《庄子》内容的解读。专门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状况进行研究者很少,且基本上都是只是泛论而没有深入,更没有真正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庄子》的阅读情况进行研究的。学者马晓乐的论文《魏晋时期<庄子>的传播与接受》(《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具有一定的传播学视角,但作为一篇期刊论文,可能由于篇幅所限,因此未能真正采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而只是对各个时期的阅读影响泛泛而谈,而且也没有具体到《庄子》的文本研究、阅读和传播方式等。学者尚永亮的《魏晋名士的注<庄>解<庄>及其误读》一文(《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侧重于对向秀和郭象以及支遁的《庄子注》的义理比较,属于《庄子》阅读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学者刘红红的《从三部传统目录学著作看古代<庄子>的传播与接受》(《图书馆论坛》,2008年04期),主要通过对比《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中所收录的《庄子》研究著作的数量,研究《庄子》在传播史上的盛衰,其重点也不是阅读研究。

海外有关《庄子》的研究著作也很多,但和国内一样,绝大多数是“庄学”著作,只是较之国内研究,海外的研究更倾向于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将《庄子》的思想与西方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庄子》进行阅读研究的论著极少,笔者目前仅看到数本相关专著,比如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Yu Shiyi老师的《唐代<庄子>的阅读研究》(Reading the Chuang—tzu in the T’ang Dynasty),然而他集中于对成玄英注的讨论。其他的论著类似。

尽管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庄子》的专门研究很少,但关于阅读史研究的论著却很多,而这些论著从方法论上让笔者受益匪浅。比如学者许欢的《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图书与情报》,2010年第5期),学者张仲民的《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关于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的若干思考》(《史林》,2007年10月),以及王余光《西方阅读史研究述评与中国阅读史研究新进展》(《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年第2期)。

作为阅读史、传播学的理论发源地,西方国家的阅读研究更全面深入,尤其是对阅读模式的研究,比如朗读和手抄文化的研究等,都让笔者获得诸多灵感。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加拿大学者Alberto Manguel的阅读史专著A history of Reading,(USA: Penguin Group,1997),还有美国学者Robert Darnton的The Business of Enlightenment: A Publishing History of the Encyclopedie,1775—180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等,这两位学者作为西方阅读史研究的权威人物,其对阅读研究有相当精辟的论述。但国外学者的研究均未涉及《庄子》的阅读。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传播学的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加以研究,不仅关注魏晋时人对《庄子》的解读,更将重点放在了《庄子》文本的变迁和流传、手抄和诵读的阅读模式以及阅读效果上。具体在阅读效果的研究方面,通过对魏晋时期主要文人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专著的文本细读,具体深入地展现出《庄子》在魏晋时期比较全面的阅读场景。而对这种阅读场景的揭示,不但具有认识过去的历史意义,更有理解现在的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收录了伏尔泰和马克·吐温的探讨人生的文章。包括了《天生的性格》、《常识与理智》、《先知的痛苦》、《变化的地球》、《宗教起源》、《尊敬的女士》、《劳动骑士团》等。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 实现人生的价值

    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这样一种人,能够充分开拓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潜力等因素,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使自己不断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是艰苦的工作,它不仅仅只来自内心的渴望,而且还包括来自外部的、日常生活当中对奉献的使命感。
热门推荐
  • 妖之恋:魔影仙踪

    妖之恋:魔影仙踪

    我的故事里,你是唯一的男主角。可是在你的世界里,却只有她。而她的心,却又住着另一个人。我们不断的追逐着,却没有人肯回头看看身后的守护者。直到有一天,我的守护者离开了我,我才发现了我的辜负。相爱的人,请互相珍惜,因为千万人群中,互相看上彼此的几率是那么的小,遇上了,就不要放手······
  • 匪王2

    匪王2

    《匪王2》又名《雪峰山剿匪记》,是行销一时的《匪王》的续篇。乱世出英雄,也出土匪。清末民初,湘西匪乱猖獗。张云卿本出身贫苦,因天性不愿做任人欺压的顺民落草为匪。投身绿林后,凭着狠毒与阴险,他拉起一支土匪队伍。在财主梅满娘的资助下,一步步壮大……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因有各种利益集团的冲突和争夺,张云卿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雄据湘西一域的一代匪王……
  • 妃常淡定:王爷你来咬我呀

    妃常淡定:王爷你来咬我呀

    来自现代古老家族的凤倾音,在终于迈进至尊的那一刻,被一个从天而降不知从哪来的萌宠小兽把魂牵走了……并且还大言不惭的说她就是它前世的主人,于是,我们伟大的女主华丽丽的穿越了……女主淡定腹黑,男主强大冷漠。且看两人如何联手,倾覆天下!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死神之戒指也疯狂

    死神之戒指也疯狂

    死神不是终点,终有回归日的!
  • 侠武正道

    侠武正道

    武,是什么?侠,又为何物?一身侠武,立于今世,又有何作为!
  • 深宫谍影之一夜弃妃

    深宫谍影之一夜弃妃

    她穿越而来,为她复仇,却掉进无尽的谎言之中,她重拾情亲,却被谎言包裹。到底什么才是真的?到底什么才是属于她的东西?情亲、爱情、友情?她到底何去何从。
  • 家有情兽相公

    家有情兽相公

    一穿过来就要嫁人的倒霉蛋,既然逃不掉,那就嫁吧,嫁过去捞点银子再想想跑路的问题。可是,这个相公实在是太好了,吃饭的时候会帮忙夹菜,睡觉的时候不但会暖床,啥,还会讲宫中野史,江湖秘辛给娘子当催眠曲听,无聊的时候会带娘子到处玩。好吧,既然相公这么好,那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个被相公溺宠的乖乖米虫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品神脉

    绝品神脉

    大千世界,百脉觉醒,千脉争锋,万脉无敌。觉醒两大神脉的少年,一鸣惊人,崛起玄山镇,惊艳圣迦学院,称霸百朝大战,拳打灵界雷宗,脚踩修罗界冥帝。飞升之路,谁主沉浮。宿命在此,御统万界。
  • 僵尸劫之彩瞳僵尸

    僵尸劫之彩瞳僵尸

    掉入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内,回忆起千万年前的一段记忆!原来我在这世间已经存在了千万年了!那……这千万年来,我都做了什么,我的记忆呢?千万年间,为何我仅仅只记得这近几天的一些模糊记忆。这千万年来,我过着常人的生活,而我都做了什么……为何我会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而我竟不为此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