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5200000026

第26章 社会力量: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强动力(1)

主讲人:林南(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博士、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亚太研究所所长、美国社会学会前副会长、美国社会网络分析学派倡导人和社会资源理论创始人)主持人:罗红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评论人: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系主任)策划人: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时间:2002年5月26日

现在开讲

我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来和大家谈谈,关于我们研究社会学的学者对中国改革的一些做法的看法。今天的看法,我先要声明,这完全是我个人的看法,所以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的话,大家可以再讨论。

我的题目是讲社会动力和社会力量,它在中国转型中是一个强大的力量。今天我要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社会资源。我想先从社会资本讲起,或者先从资本讲起。

社会资本:人际关系的投资

资本是什么意思?我想中国学者对资本知道得很透彻,不过在西方,他们对资本的定义,一般是指对资源的投入和预期的回收。先有一个投入的行动,然后有一个期望,期望收回。一般来说,期望的是什么呢?

当然第一个是需要财富。希望收入高一点,房子住好一点,车子好一点。第二个是希望有一个权利,一个政策的桥。第三个是希望有一个社会的桥。这些都是在西方有名称的。这些东西在社会上实际都是可以互相交换的。

有钱的人,比如说美国的比尔·盖茨,他发了财,并不是说他所有的时间都投入继续发财,而是用很多的时间,把他的钱慢慢转到了几个基金会,在扶贫、第三世界、健康卫生方面开始做一些好的工作。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然,解释有很多原因,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有利益之后,还需要有名。名和利可以直接兑换,一个人有了一种力量之后,还可以转换成另外一种力量。还有一种是我们看得比较多的,就是行动者的互相交换,一个有钱人可以和一个政治家互相交换。有钱人可以支持他在美国的竞选,那么,政治家在当选以后,可以把经济家附近的马路修好一点。这是一种互利的行动,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

在某一个社会里,交换的程序很清楚,是透明化的;在有些社会里不是很透明,但是它一定有自己运用的规则。那么,怎样取得这个回收呢?基本上它要有个投资行为。

一般来讲,投资要有几种方式。第一个是把自己的资本投出去。我想如果你们接触过社会科学的话,都知道“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人力资本基本代表用时间和精神力量去换取一些技术和知识。另外一种就是所谓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指社会上已经规范认知的和在行为上的表现,我们把它叫做culturecapital,包括对政治、意识形态上的认知行为和他们的参与。

第三是指我比较有兴趣的社会资本,就是socialC印ital。社会资本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对人际关系的投资。人际关系投资之后,运用人际关系可以接触到一些资源,来做些对自己有用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说社会资本可以有公益性呢?第一是传递信息的。而我们说一般在大的市场里面,信息不见得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有时候一个人想去找事情的时候,他的有些优点单位不清楚,要经过人际关系把自己的一些优点介绍给需要人才的这个单位。相反的,如果在找事情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地方有人需要像你这样有本事的人,也需要有你认识的人为你说话,他会告诉你:“唉,这时候哪个公司或者哪个单位正在找人,你比较适合。你对这个工作有没有兴趣?”

第二,很清楚的是个人影响力。就是说不单有个人认识你,把这个信息告诉你或者告诉这个单位,而且他可以告诉这个单位:“某某真是个能人啊,如果你把他雇佣了的话,他一定会做出一些事情来。”

第三重要的是我们在社会上做事情的信用。我们一般人都有简历,但只凭这个还不足以说明这个人很有信用。你的履历表上再怎么写,人家也不会轻易相信。只有可靠的人的信息来了,说这个人做事情真的很牢靠,或者说这个人很讲信用,这句话很重要。所以这种社会的信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人际关系形成的。

第四项内容是我们交往的社会能力或者说活动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过人际关系传递的。为什么重要,我一会儿再说。

第五是每一个人的自我肯定。如果我的每个朋友都认为我是不错的,那么我对自己的评价就会稍微好一点。如果人家都说这个人最好不要牵涉我,你最好不要找他。这个时候我如果听到的话,我对自己的估价就不大一样了。所以,社会资本充斥在人际关系中。

社会资本对未来的决定性我想我谈了这些,也许需要稍微做个注脚。在座的会说,这个我们都知道,不是搞人际关系嘛,搞情面、走后门嘛。是的,社会资本中间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任何一项资本都有正面和负面之分,要看对它的用法。之所以投资之后有一些费用的问题,因为在很大的社会里面,不但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都有负面性的现象。所以我们不必要因为一个资本有负面性,就认为它整个都不应该做。实际上,这个社会资本不是华人社会所特有的,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

那么,我就介绍一下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些关于社会资本理论方面的研究。我要说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社会资本可以回收问题。这是一个假设,不一定是真的,它需要用实践来检验。我的这个假设是,一个人如果他的社会资本高的话,那么他应该在回收上快一点。

这种回收有两种性质。一种我们把它叫做工具性效应。工具性效应是说,我利用社会资本、人际关系可以获得我所需要的东西,而我所需要的东西又是和人际关系分开的。所以它的过程和它最后的终结目标是很接近的。这就叫做工具性效应。另外一个叫做情感性效应,这实际上是说,人际关系方面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它给我们提供精神上的东西。所以我们说,一个人不管个性有多强,他到最后还是需要一些知心朋友,至少要有一个。如果一个人没有知心朋友的话,是很痛苦的。

这是个主要的命题,第二我们慢慢讲这个社会资本怎么样履行,它是哪儿来的?有哪些人可以找到比较好的社会资本?这里有两个命题,一个是受社会结构地位的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他获得的社会资本的多少。下面我会举几个例子。

还有一点,是说他怎么运用社会资本。对我们来说,社会网撒得很开,关键是怎么运用,运用得妥不妥当?运用得妥当的话,就会有效益,运用得不妥当,虽然认识的人多,但是也不见得有实用效果。所以我们说,结构的地位和网络的位置会对一个人的社会资本的多少有影响,那么反之这个社会资本的多少同样会对它的回收有影响。

我有一个注脚,虽然我先前讲时举的例子都是以个人为分析的单元,但是实际上这个模型可以用在一个组织上。比如说你看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也需要社会资本,它要和外界、上游、下游民众都有关系,这个关系怎样运用,它组织上的效益实际上也取决于这个组织在这个结构里面的地位,和这个组织里的行动者怎样运用他的关系。所以不管是在个人或者组织里面都可以讲。那么这个理论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则性问题需要提出来。其一是有人讲所谓结构性理论,结构决定一切,这个我们在社会学里面是比较喜欢的,认为一个人在结构里面地位一定的话,那么你到底将来要做什么多半已经被决定了。而在另外一个理论里,它是以行动分类的。这个行动者他自己怎么做,对未来有决定性影响。

那么,社会资本理论正好是把这两个方面尝试着结合起来。这个理论很复杂,我们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下面我就讲这个概念的运用了。

社会资本启动中国农村改革

如果我们来研究中国转型,我就发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是什么呢?就是如果我们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它有三种力量都可以对运动有影响,一种是政治力量,就是一个政治或者政权,或者社会上起主导作用的一些体制,它可以发动力量。另外当然就是经济力量。我今天就是想看看这个社会动力,用这个社会力量是不是可以和政治动力、经济动力作一个比较和对话。

为什么我出这个题目,我想大家也觉察到,不管你是不是念社会学的,总觉得我们讨论中国改革的时候,对政治力量、经济力量谈的很多,好像这个社会力量还看不大清楚,总觉得是这个社会力量跟着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在走。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提醒各位,社会动力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今天出了个题目,就是在社会转型里面,这三种力量到底是怎么样互相作用的。我们怎么样看这个社会动力在转型期里实际上发挥的效应,这是我们要探讨、要研究的。

我今天从两个方向来看这个。一个是看中国的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我提出三个机制,我认为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机制。第一点,这个农村改革到底是谁先发起的。这个我想是有一些分析,有一些争论的。所以我的第一个假设就是这个农村改革,实际在地方上是先走一步,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力量先走了一步。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二点,在改制的时候,农村体制改革,也使社会动力形成很大的力量。在农村改革中,当大家关心国家产权转移的时候,这个政治力量我们看得更清楚。

在城市里面,关于这个社会机制,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这个社会资本和劳动市场的互动。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在这方面讲的可能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正在进行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来,在城市里面,劳动市场的结构在改变。那么,社会资本的运用是不是也跟着在改变?好,我们先谈农村改革。我们大概都知道,从书本上,不管是教科书或者是学术书,农村改革大家认定是在1978年开始的。12月份全国发的一个文告,这个文告不但在传媒界可见,而且在学术界也是公认的,但是不是一致的,看法不一。我现在想,改革的开端到底是从哪里起来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关键就是农村企业的兴起。

我们当然知道,实际上中国从很早的时候就有所谓的农村农业社,是农业的就算作大队企业的资本。这很早就有了。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由于政策上的和其他的因素,它被中断了,实际上,这个中断里面有很大的成分是被隐藏了。地方上在运作的时候就不公开,不透明化了。我想,不管是在中国做研究还是在外面做的中国研究都陆陆续续发现,很多地方有这么一回事:他们并没断根。在70年代中期的时候,农村的企业再度透明化,这种现象出现了。这种透明化,我们现在在很多的研究报告里面,尤其在对沿海地区的研究报告中,看得很清楚。比如我们在江苏苏南的研究中,到一个村子里面问他们,在不是三资企业的企业里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们说,大概是在1974、1975、1976、1977年开始的。那时山东也有,广东也有。我们又找了很多例子,他们企业的再度兴起是在70年代的中期,而不是在70年代的末期。它的兴起有几个特点,第一它是非农业的。它不是和农业挂钩的,它运用的很大的人力资源都是外地来的,而不是本地的。它用的物资、技术也都是从外面引进的。物资和技术都是一流的,都是人家剩下的机器,比如城市里面不要的,他们把它买过来。它的销售市场也不是本地的。

这从一个简单的表格,就是农业和工业的增长率表中可以看出来,1974、1975、1976年的增长幅度是最快的。到了1978年的时候,政策公开的时候,实际上这个过程已经进行至少4年了。我自己曾经作了一些调查,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大邱庄,在天津附近的一个庄子,所谓的中国首富,至少在改正之前吧。它的企业是1977年创办的,当然他们中有一个能人,就是禹作敏。他利用外来的机器、技术、人才,包括一些从天津退休的退休工人,成立起一个企业。他的资本、资金一部分是自己内部的,一部分是外面投进来的。我走了很多地方,苏南、浙江、广东都看过,他们基本上都是这样起来的,尤其是江苏,这个所谓的苏南模式起来的更早。

我最感兴趣就是看它的社会资本,从社会资本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多半都有一个出色的地方干部,这是结构上的优势。让地方干部慢慢下去办企业,结合了当地的农民,要说服当地的农民,“你们再和我苦几年,咱们一定要闯出来”。然后利用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包括当地下放的知青,经过他们做联系人,延伸到城市里面的一些技术情报,很多技术和一些工厂的设备、退休工人,那个时候也有一批工人可以回到工厂、回到他们干过的企业。当然,还有很重要的就是上级的关系。在现在来看,还有一些不大正常的手段,比如搞关系什么的。

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初实行农村改革的时候,这是两种很重要的推动力。经济推动力是有的,因为那个时候很多农村是穷得不能再穷了,它一定要找出路,所以它发动了一些社会机制。这两种机制起来以后,引动了尤其是地方的政治力量。这三种力量结合起来,就造成了我们所谓惊天动地的农村改革。这个我想你们也知道,邓小平当年也说过,咱们这个农村乡镇企业是个奇迹,异军突起,这个很重要。当初中央政府没有预料到,没有计划到的一种现象出现了。这也印证了我们的看法可能还是可以成立的。

社会力量、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互动

有了这样一个开端后,下一步怎么走?这在农村里面很重要。它有在制度上的一个建构。我用这样一个名词来代表它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三个要素。一个是地方性,一个是市场性,一个是社会性。地方性就是用地方的一些人的社会网络为主导,以家族环绕着一些家族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网,这个网里面建立了企业,这个企业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市场的规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继续维持社会统一的制度,它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政企的结合,第二个是社会规律的保证。在1980年到1990年初,大概很多工厂实行这样一个制度。

同类推荐
  •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一等保镖

    一等保镖

    从山中下来的唐峰,在快要饿死的时候救下了一名美女明星,从此各种美女接踵而至,火花不断。
  • 我在吉利的日子

    我在吉利的日子

    吉利,是中国民族汽车业的骄傲,它冲破重重蕃蓠和一切世俗的目光,成为改革中的弄潮儿。它是在中国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敢于自我,敢于奋进,敢于挑战,大智大勇,挑起民簇汽车业的重担,扛起民簇汽车业的大旗,成为民营汽车业的典范。文中的‘我’贯穿全篇,以‘我’的视觉来观察吉利,歌颂李书福先生超人的智慧,为中国的轿车业所作出的丰功伟业,体现了吉利集团由小做大,由弱变强的历程,着重突出在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勃勃向上的精神。
  • 伦敦环城骑行记

    伦敦环城骑行记

    生于英国伦敦的查尔斯·乔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画家。其足迹遍布英国公路和海岸线,留下多本自制行记。《伦敦环城骑行记》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当时的伦敦,每个周末会有数以千计的伦敦人骑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环绕伦敦寻访国道亦或者历史古迹,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与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骑行过程中记录下了当时伦敦周边大大小小数十处经典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绘精美插图贯穿始终,不仅为本地人,也为外地甚至外国人提供了一本极为优秀的伦敦周边旅行指南。
  • 昏事

    昏事

    结束那段有名无实的渣婚之后,温晚的桃花运忽然好了起来,只是这桃花运似乎有点……歪了?
  • 低碳能源:新时代的绿色引擎

    低碳能源:新时代的绿色引擎

    《低碳能源--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典藏版)》由宋学军所著,《低碳能源--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典藏版)》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 七姨太

    七姨太

    1949年12月10日成都机场一位军官拿着一张返台的名单,一一念着。
  • 轮回半世:浅夏雨季

    轮回半世:浅夏雨季

    不要每次下雨都不带伞。我们都走得太快,时间错位,所以我刚刚离开,你到了;而你刚刚离开,我却到了。下次下雨的时候,我会记得带伞的。因为你不在我身边了,我必须习惯,所以再难忘,始终都变成了过去。放了手就不能回头。我只能撑着伞越走越远。
  • 书侠万户候

    书侠万户候

    这世间有个地方叫做江湖,江湖上有把刀叫做离歌。这世间有个王朝叫做大楚,大楚里有个狠人叫做楚歌。楚是大楚的楚,歌是离歌的歌。我要让这江湖奏响我的传说我,要让这庙堂战栗我的风波。我是谁,谁是我?我是楚歌,对,我就是楚歌。
  • 重铸河山

    重铸河山

    可耻的“儿皇帝”石敬塘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遗害四百年:北方战略门户洞开,中原无险可守,契丹、女真、蒙古这些异族以此为跳板,攻略中原腹地,杀戮无数,铁蹄所至积尸如山,流血漂橹,千古之祸未有如此之烈者!宋王朝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两次北伐,败军覆师,伤亡惨重,名将杨令公在“雍熙北伐”中壮烈殉国!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光复在望,然而周世宗却意外病逝,这段本该名垂青史的历史却半道而废,让无数后人无数次为之叹息!华夏又一次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关键时刻黄俊意外地来到这个动荡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在黄俊的推动下中国历史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周世宗未竟的北伐大业,奋击契丹夺回“幽云十六州”,还是一仍历史重演,由赵匡胤建立百年积弱的宋王朝?
  • 四大公主的璀璨恋爱

    四大公主的璀璨恋爱

    四公主们璀璨恋爱在开学的第一天开始,从开始的复仇到最后的相爱,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