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6200000006

第6章 前程新景:漂流异国异乡人(3)

志摩这一去,从此改写的不仅是他生命的轨迹,更是中国诗坛的历史。从此,中国近代史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少了一位预定的风云人物,文学的殿堂中却闯入了一位标新立异的浪漫大师。

英国伦敦,这座古典优雅的城市以她浪漫而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位来自东方的贵客。志摩迫不及待地去拜访罗素,然而等待他的,却是罗素早已应梁启超等人之约赴中国讲学去了消息。

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的志摩,站在熙来攘往的伦敦街头不知所措。但对于一向乐天派的志摩来说,失望只是暂时的。很快,他就发现了伦敦这座城市的美好,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念头浮上了心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申请了进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惊悉宝贝儿子又从美国跑到英国的老父亲徐申如,真是又愤怒又震惊。但鞭长莫及,他在千万里之外的反对无法挽回志摩的心。徐父只能用沉默来表达对儿子的抗议,于是孤身在外的志摩,一连两个多月得不到家里的任何消息。

在新的环境里,志摩虽然以书为友,但毕竟孤身一人。独自漂泊海外的日子,也常常会让他产生强烈的家国之思。他知道家里的反对,只好想尽方法来平息父亲的愤怒。1920年11月26日,他满怀思念给家里写了一封家书。

他在信笺里诉说了自己海外求学的漂泊之苦与对亲人的思念,并慰问了妻子和欢儿的状况。他将自己的可怜一字字灌注在信笺里,问家人可有体会。他希望爱妻可以来伦敦和自己团聚,慰藉自己孤苦的心灵。

聪明的志摩在这封信里细诉衷肠,把自己讲得凄楚可怜,并投其所好,把话题转到父亲引以为傲的儿媳妇身上,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平息父亲的愤怒。

徐申如的愤怒,终于在儿子字字血泪的信笺里轰然冰释。儿子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也让他颇感欣慰。只要他的脚步依然是向着金融界进军的,徐申如就不再干涉。儿子的孝顺与诚恳,也着实打动了徐申如夫妇,于是他们决定早些送张幼仪出国,让他们早日团聚。

为了让父亲也坚信英国比美国更适合自己,志摩还在信中说“更有一事为大人所乐闻者,即儿自到伦敦以来,顿觉性灵益发开展,求学兴味益深,庶几有成,其在此乎?儿尤喜与英国名士交接,得益倍蓰,真所谓学不完的聪明。儿过一年始觉一年之过法不妥,以前初到美国,回首从前教育如腐朽,到纽约后,回首第一年如虚度,今复悔去年之未算用,大概下半年又是一种进步之表现,要可喜也。”

化解了与父亲的矛盾,志摩便安心在伦敦追求他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虽然在伦敦“物质方面不及美国远甚”,“住处尚是煤气灯而非电灯,更无热水管,烧煤而已”,他也丝毫不曾动摇在伦敦求学的决心,一直安之若素,甘之如饴。

正如志摩在家信中所说,他喜欢与“英国名士交接,得益倍蓰”。初到英国时,志摩就结识了陈源(即陈西滢)。1921年2月,他又结识了来英国考察战后欧洲政治的章士钊。后来经陈西滢和章士钊介绍,徐志摩结识了威尔斯、魏雷和卞因等英国着名作家和学者,其中与威尔斯交往最为密切。

威尔斯是英国文学家、历史着作《世界史纲》的作者。他喜欢写科幻小说和社会小说,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他反对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俗,主张以社会为本位,为社会而创作小说。威尔斯的幽默风趣与平易近人,也深深地吸引了志摩。能够与威尔斯结识,对于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志摩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与鼓舞,威尔斯的思想与文风,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志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伦敦湿润的空气濡染了志摩天生的灵性。亘古蔚蓝的天空,浮游着几千年沧桑的岁月。通过威尔斯,徐志摩又结识了他的好友魏雷。魏雷是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因此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有着深厚的国学底蕴的徐志摩帮了他不少忙,尤其是在唐诗理解和翻译上。对此,魏雷对这位中国小朋友也非常感激。

在共同的话题中,在知心的探讨中,那些开满似锦繁花的记忆氤氲了伦敦的晨雾。美好的时光如树荫下的清泉,一面折射着灿烂的阳光一面潺潺流淌着。

1940年,魏雷在《欠中国的一笔债》一文中这样说:

以往多年来,中国学生一直在英国接受工业教育。在剑桥大学那一班,大部分来自新加坡;他们当中许多人不能说中文,写就更不用谈了。大战过后,有一位在中国已略有名气的诗人到了剑桥。他似乎是一下子就从中国士子儒雅生活的主流跳进了欧洲的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行列。这个人就是徐志摩。

……

魏雷对徐志摩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这是魏雷眼中的志摩,同时也是朋友们眼中的志摩,更是世界眼中的志摩。

通过魏雷,徐志摩又认识了着名诗人卞因。当时魏雷在大英博物馆任职,他的上司就是卞因。当然,志摩与卞因的交往远不如与魏雷深厚,他们只是在文学和诗歌上往来唱和。

与朋友之间的诗来文往,让本就不安分的志摩更加不安分起来。在伦敦学了半年,他又觉得经济学的理论既枯燥又乏味,他大多数的时间是参加伦敦的各种演讲会、报告会。丰富的社会活动,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结识当时社会上的名流。正当“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的演讲会上结识了英国着名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G.L.Dickinson)和他早在国内就仰慕的政坛名人林长民先生。这段深厚的友谊,也改变了命运的轨迹,让他越来越向着文学的曙光迈进。

在美国留学期间,志摩就读过狄更生的作品,如《一个中国人的通信》、《一个现代聚餐谈话》等。狄更生是一个慈祥和蔼又风趣幽默的人,他尊崇中国的老子,提倡古希腊的生活,一心向善向真。他的生活态度与对文学的热忱给了志摩深刻的影响。就像魏雷说的那样:“徐志摩一经结识狄更生,就把他当作英国的梁启超,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一段美好的记忆,时常让志摩留恋不已,他这样回忆说:“英伦的日子永远不会使我有遗憾之情;将来有一天我会回思这一段时光,并会忆念到有幸结交了像狄更生和你这种伟大的人物,也接受了启迪性的影响,那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动情下泪。”

通过狄更生先生,志摩又结识了新派画家傅来义(RogreFry)先生,两个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挚友。傅来义先生画技高超,为人又心地仁厚,温文尔雅,颇有儒者风度。他对中国的艺术也很感兴趣。与傅来义的交往,志摩了解到了由狄更生先生,志摩又与当时颇有名气的相识并成为挚友。每当志摩来拜访,两人就一起无拘无束地谈论中国,谈论艺术,交换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与傅来义先生的交往,各类新派画家诸如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的艺术世界。在艺术世界的涤荡中,志摩浪漫、梦幻的思维再度沸腾了。

志摩在给傅来义先生的信中曾这样说:

你宽厚温雅的人格,为我开展了新的视野,并且鼓舞有加,使我能亲炙那些博大事物和高贵的思想与感情。

……

不久后,志摩又结识了当时着名的作家嘉本特(EdwardCarpenter)。当时嘉本特先生已近八十高龄,但却有着前卫的思想,甚至有反传统的精神。他倡导恋爱与婚姻的自由,喜欢中国茶。在志摩身上,人们也时常能看到嘉本特的影子。他的散文诗《毒药》、《白旗》、《婴儿》、《自然与人生》等,都有着嘉本特影响的痕迹。

此外,志摩还数次拜访萧伯纳先生,并为萧伯纳先生锋锐的言语,沉着纯正的腔调所深深感动。

后来在志摩离英回国前夕,还有幸目睹了英国着名女作家曼殊斐尔的风采。在英国期间,他对曼殊斐尔的短篇小说也很着迷。虽然他们的见面只有短暂的二十分钟,然而就是这短暂的“二十分不死的时间”,却成了历史上永远的定格。

1923年1月9日,年仅35岁英国女作家曼殊裴尔在法国去世。当志摩知道这个消息时,顿时感伤万千,曼殊斐尔的一颦一笑,依稀在他的记忆里浮现。所有的悲伤与哀悼,都化作那一行行用泪水洗过的诗歌里:

……

我与你虽仅一度相见——-

但那二十分不死的时间!

谁能信你那仙姿灵态,

竟已朝露似的永别人间?

……

没有见到罗素,志摩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他也时刻打探着罗素的行踪。他阅读了罗素1920年6月访苏联以后写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之理论与实践》一书,顿感热血澎湃,挥笔写下了《罗素游俄记书后》一文,并将它寄回国内发表在了梁启超先生主编的《改造》杂志上。在文中,他对罗素进行了高的的评价:

罗素世代簪缨,一国望族,其决弃世俗之浮华,研数哲之秘妙,已非常心所可见。方战事之殷,罗素因仁人之心,训和平之德,乃不谅于政府,夺其教席,拘之狴犴。……

将近一年的时间,罗素终于结束了他世界各地的讲学与访问,与他的新婚妻子回到英国。一直渴望与罗素相见的志摩听闻其回国的消息,立即激动地提笔致信罗素,表达了自己对罗素强烈的敬仰之心,并请求相见。

阳光懒散地敷在伦敦古老的城堡上,志摩在激动与焦躁中等待罗素的回音。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他终于拜见了梦寐已久的罗素先生。一段友谊在这里悄悄生长开来。志摩更加狂热地崇拜着罗素,所有罗素的演讲、报告会等他都全力参加。罗素因为在战时主张和平,积极反战以及他异于世俗的离婚事件而被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三一学院除了名,他横溢的才华、睿智而幽默的语言、桀骜不驯的生活态度,都给了志摩深刻的影响。他为罗素的人生价值观、婚姻道德观以及个人的精神气质深深倾倒:

每次我念罗素的着作或是记起他的声音笑貌,我就联想起纽约城,尤其是吴尔吴斯五十八层的高楼。罗素的思想言论,仿佛是夏天海上的黄昏,紫云里不时有金蛇似的电火在冷酷地料峭地猛闪,在你的头顶眼前隐现!

……

除了那些知名人士,徐志摩还与很多激进青年学者为友。纯洁的友谊,让志摩渐渐淡却了独在异乡的凄苦。那些短暂如同人间烟火的美好时光,绚烂在志摩的记忆里,更绚烂在永恒的历史天空中。

英国的文化与风俗,伦敦的古典与优雅,康桥的唯美与纯净,罗素的精神,雪莱的诗歌,拜伦的浪漫,异域的风情反而让这个漂泊的游子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他迅速地成熟着,蜕变着,在文学的耳濡目染中他渐渐放下了金融之梦,向着自由、浪漫的理想之路远航而去。他的新诗创作,也由这里开启。

同类推荐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本书向大家陈列出种种的思维方法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思维的钥匙,每个人都应当有这样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 逆天创世神

    逆天创世神

    洪荒之祖,亦是天地法则创建之人。但如今,她是创世神!天地法则若敢阻她,她便改了法则,逆了这天!
  • 首席老公,先婚厚爱!

    首席老公,先婚厚爱!

    她,地震遗孤,从鬼门关到天堂,她敬他如父。他,年少叛出家门,收养她长大,是他半生唯一做的善事。可最终,他却亲手将她摧毁。天后之争的路上,算计、阴谋、交易、肮脏,她走得步步惊心。他身边美女环绕,未婚妻名正言顺,她不知是他的谁,前妻?艺人?亦或是情人?众星云集的夜,他将她抵在黑暗中,大掌掐着她喉咙,双目猩红,声嘶力竭,“你女儿究竟是谁的种?我们离婚不到两个月,你就敢找男人,萧琰你下贱!”一张DNA亲子鉴定单,从她眼前飘落,她呼吸不畅,却掩掉泪水,扬笑道,“反正不是你的……”一个破旧的布娃娃,抖出惊人的身世秘密;一缕神秘的安神香,揭开一桩陈年惊天血案;一场游走在仇恨边缘的爱情,是否还能化蛹成蝶?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幼儿入园第一年:蓝天幼儿园高级教师与家长交流手记

    幼儿入园第一年:蓝天幼儿园高级教师与家长交流手记

    2-3岁是幼儿成长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心理上,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出现“不听话、耍性子”甚至反抗的现象;在情感上,亲子“依恋关系”强化,情绪外露易变;在身体上,肢体动作、平衡能力有较快的发展,语言表达、听说能力正在形成。然而,此时也是幼儿即将离开家人,独自入园的时候。这期间,孩子因突然长时间离开家人所表现出的“分离焦虑”与年轻父母因对孩子的“担忧牵挂”的而产生的两种情绪波动强烈,这无疑是对初为人父母者的一个严峻考验。本书采取了家园双方对话、讲故事的形式,以生动的案例为家长解忧释疑。同时,也可为托幼教师的日常工作提供参考。
  • 闪婚之爵少的异世娇妻

    闪婚之爵少的异世娇妻

    她本是才貌双全的堂堂相府千金,却被皇上许配给放荡不拘、玩傲不逊的九皇子,本想自尽一了百了,谁想被一道白光带到这个异时空。这里的世界,女子“衣不蔽体”,男子剃发,奇怪的房屋,没有牛马牵引却可以自己跑的四个轮子的怪物……这里一切的一切她都无从知晓,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比起害怕,她更加懊恼。虽然她算不上才富五车但也从小饱读诗书,到了这里却成了半文盲的傻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月朗和透

    月朗和透

    没有转世,没有轮回,只有缘生缘灭,元素组成的便是灵魂,这个灵魂经过自然的净化便是新生。三生在哪?没有!死了就是烟消云散!来世在哪?没有!解离便是终结!爱恨情仇最好在今世完成吧,因为没有后来!“你好大的心!你以煞为引,以我为蛊,来锻造浮生!你不惜一切,毁了我们又毁了自己,就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来生!你值不值得!她的心给了别人,你有了来生又如何!”他赤红着眼,发狠道:“值不值由不得你来评价!人死即解离,从此烟消云散半点不留!我痛恨这种结局!人生只有一次,她只会爱上一个人,那么为什么我不能要求下一世!好!没有转世我创造转世!她不爱我我必不罢休!我要做的,谁能阻止!”“疯子!你疯了啊!”
  • 夫君难驯:邪王霸宠小萌妃

    夫君难驯:邪王霸宠小萌妃

    她是一国公主,刁蛮任性。他是一朝王爷,高贵冷漠,不近人情,本来没有交集的二人扯到一起。世人都说这王爷冷若冰霜,没有半点柔情,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她惹他烦他犯他,七出之条哪样没做过?他却宠她,任由她胡来。一开始本来想得到那刁蛮任性公主的一颗真心,到后来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深陷。“夫君君,要举高高!”“好好好。”就这样一直宠下去,宠她个无法无天。
  • 武元九天

    武元九天

    一元化气,二元化力,三元化帝,在求强者之路中,李羲遇到了无数难、无数危险,但他依然在寻找那不断变强的道路。我不是废物,只是被封印了经脉而已,我不是天才,那些人在我眼中只是废物而已。慢慢修炼之路,谁能与我站在巅峰。-------------群,画仙府:486123669
  •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一反当时小说内容纤弱感伤的颓废格调,表现了高昂豪放的英雄情致,异军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作品不仅写各地义师战绩,英雄气概和战斗场面,而且对投降清廷的汉奸给以无情鞭挞,立场鲜明,思想性极强,主题开掘很深,作品语言生动朴实,明快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