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6200000007

第7章 旷世绝恋:爱如歌般委婉(1)

1、倾城绝恋动心弦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徐志摩《偶然》

滚滚红尘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路口等着你。或是枯草荒芜的荒烟古道,或是青石板铺就的落雨小巷,仅仅是那一瞬的目光相遇,所有前世今生的情债便如江海波涛汹涌而来。

1920年9月15日,担任“国家联盟”的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理事的林长民在欧洲游历了五个多月之后到达了英国伦敦。应为工作之需,他只好在这里定居。而与他同行的,是年方16岁的女儿林徽因。林徽因考入了圣玛莉学院(St.Mary’sCollege),从此在那里开始了学习生涯。

林长民,字宗孟,曾经两度留学日本,和梁启超也是政坛好友,早在国内就听说过林长民大名的徐志摩,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在一次国际联盟协会的演讲会上,陈西滢、章士钊和徐志摩一起去听林长民演讲。慷慨激昂的演讲,让徐志摩如痴如醉。他抓住机会,结识了这位44岁的长者。两人虽然相差二十多岁,谈起话来却毫无隔阂,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相同的浪漫情调,相同的开明思想,让两个人很快成为挚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志摩遇见了那个他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女子——林徽因,一生的情感纠葛,从那一刻开始颠覆。

林徽因原名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是“美誉”的意思。正是如花的年华,此时的林徽因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金莲花,明眸皓齿,娟秀聪颖,亭亭玉立,娇美中又不失落落大方,本就有着江南女子底蕴,加上西方文化的熏陶,使她更具有女性的魅力。她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父亲林长民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他自豪地说:“论中西文学及品貌,当世女子舍其女莫属。”林徽因的一颦一笑,让一向追求自由爱情的志摩一见倾心。然而此时的他,身兼丈夫与父亲的双重责任,与林徽因,更是有着8岁的年龄之差。更何况,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张幼仪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从未有过什么过错,世俗礼教的压力也让志摩不得不辗转冥思。

然而最终,徐志摩还是选择了背叛,背叛传统的世俗礼教,背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同时也背叛了父亲对他殷切的期盼。在崇高、纯洁的爱情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乎其微了。

自由的飞鸟,用洁白的羽尖划破蔚蓝的天空。痴情的落叶,兀自眷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凉的冬风里自平地飞旋而起,自不量力地冲向天空。总会有那么一段命定的邂逅,幻化红尘里生死缠绵的情爱故事。

他们相遇在美丽的雾都,那个温暖的冬天定格为历史的永恒。

借着与林长民的友谊,志摩开始频繁地出入林家,甚至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前去林家喝下午茶。他和林长民高谈阔论,谈政坛时事,谈古今文学,谈人生观,谈世界观,谈爱情观。他们甚至假扮一对情人,林长民扮成有妇之夫,徐志摩扮成有夫之妇,两个人互写情书,以情人的角度互相倾吐心声。

只是林长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徐志摩真正渴望的情人,不是他这个健谈爽朗的小老头,而是他那才貌双全如花似玉的女儿。

林长民思念自己的情人,把所有的情思都发泄在了给志摩的“情书”里,而志摩将对林徽因的大胆恋爱与表白都写给了林长民,两个人一起品味“万种风情无地着,辽原白雪葬华颠”的感觉。

志摩的风流儒雅,也让林徽因渐渐有了好感,但她毕竟只是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关于爱情,她还不想过早地涉足,何况她也深知,父亲早已将他许配给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她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孩子,乖巧懂事,她相信父亲为自己做好的选择。

很快,徐志摩就对林徽因展开了狂烈的爱情攻势。但是这个花季少女却吃不消徐志摩这样疯狂的追逐了,她有意逃避着志摩的追求,总是刻意避开他那灼人的目光。

多年以后,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对母亲当时的心理进行了这样的分析与猜测:

母亲无论在精神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体验上都处在与他完全不能对等的地位上,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母亲后来说过,像她这么一个在旧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姑娘,竟会像有人传说地那样去同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林徽因彷徨着,迷惑着。她敬重这位天才的才情诗人,也感动于他对爱情如此执着。只是少女的心扉,还不曾有过爱情的诠释。在无奈、惶惑与不安中,她不得不告诉父亲林长民。

若是放在常人身上,本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却忽然得知他盯上了自己的女儿,想必一定会愤怒至极,甚至与其绝交,但是毕竟,林长民是有文化教养的人,他并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反对,而是将心中的不满融在笔墨之间。一方面,他不赞成徐志摩继续追求爱女,另一方面,他也深深地为徐志摩用情之深而折服。1920年12月,他用书信的形式来回应徐志摩对女儿如痴如狂的追求:

志摩足下:

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误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饭,盼君来谈,并约博生夫妇。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

敬颂文安。弟长民顿首,十二月一日。徽因顿候。

仿佛是怕这位年轻气盛的朋友心灵上受到太大的打击,徐申如还在信末附言“徽因顿候”。虽然林家父女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但是他们已经很委婉地拒绝了徐志摩。然而也正是因为没收到直接的拒绝,志摩始终对林徽因心存侥幸。他相信爱情,相信直觉,相信林徽因会是他一直等待的女神,他用诗一样的浪漫,来想象爱情的美好。

他是彻底地爱上了她,为了这高尚而美好的爱情,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2、冰清玉洁胜幽莲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徐志摩《云游》

林徽因成了徐志摩所有心魂之所在,他灼热着,痴狂着,深深地陶醉在了他的爱情世界里。

林徽因也渐渐为徐志摩的真情所打动,他们畅谈文学、诗歌、艺术,在康桥的斜阳里,在泰晤士河畔的金柳下,在那些浓墨重彩的岁月里,他们一个狂野,一个矜持,一个浪漫,一个羞涩,一个洒脱,一个懵懂,一个是如火如荼怒放的金凤凰,一个是冰清玉洁含苞待放的玉芙蓉。

虽然年仅16岁的纯情少女,还无法像志摩那样可以毫无顾忌地许下无数海誓山盟,但仅仅是那相互对望的目光,就足以让志摩不计后果地为之癫狂。

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女,还不知爱情为何物。然而越是那样的天真,越是那样的纯洁,就越是打动志摩的心。林徽因迟疑着,迷惑着,她不知该做怎样的回应,只能以友人的身份,来回应志摩如火灼烧的爱情。

许多年以后,当她历尽人世的苦辣酸甜后,才终于顿悟16岁那场浪漫的相遇,是何等的美好与珍贵: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迟迟没有得到林徽因明确表态的徐志摩,纵然是一向的乐天派,也燃起了无尽的愁思。他爱恋着她,然而她绝于尘世的美,又让他感到无助的距离感。在那些绵长的畅想与失落中,他开始写缠绵忧伤的情诗。

曾经在诗歌里,他把林徽因想象成飘逸灵动的云朵,而把自己想象成想要抱住云朵倩影却又无能为力的溪水。然而情家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那样哀婉的情思,铺开了志摩泛舟诗海的生涯。

正在志摩为沉醉在林徽因的芳影里时,他的妻子张幼仪来看望丈夫了。当轮船渐渐接近法国马赛港时,张幼仪一眼从人群中认出身着黑色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白丝巾的徐志摩。不是因为丈夫那张熟悉的脸,而是因为他写在脸上的不情愿。张幼仪曾回忆说:“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那时的张幼仪,心里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

看到妻子一如从前的打扮,徐志摩在心里愈发鄙夷起来。他们乘火车前往巴黎,去赶飞往伦敦的飞机。仿佛是为了妻子能与时代接轨一些,也仿佛是为了掩饰心中小小的虚荣,他为妻子买了几件时髦的衣服。然后两人一起乘上了从巴黎飞往伦敦的飞机。

几乎没怎么出过远门的张幼仪,第一次乘上了飞机。在飞机上,她因为气压的变化与机舱的不适而晕机呕吐起来。身为丈夫的徐志摩,本该送上暖心的安慰与帮助,然而满心嫌弃的他却在这个时候添油加醋,他不懈地撇撇嘴说,真是乡下土包子。

正在张幼仪伤心沉默的时候,徐志摩竟然也开始晕机呕吐了。仿佛是为了报复,张幼仪不禁脱口而出,我看你也是乡下土包子。两个人的冷战,从一见面就拉开了帷幕。

世人常说的“小别胜新婚”,并没有出现在这一对夫妇身上。对张幼仪,徐志摩只有无尽的冷淡。不久后,徐志摩因为血液的荒废与兴趣的转移,他在好友狄更生先生的帮助下从伦敦大学转到剑桥(旧译康桥)大学,夫妻二人也搬到离大学6英里的小镇沙士顿。在出国之前,张幼仪本打算继续完成被荒废的学业的,却不曾想到在这里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她每天按时做家务,买米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辛勤地帮志摩维持着这个貌似温馨的小家。然而挥霍无度的徐志摩,只从徐申如寄来的支票中拿出很少的一部分,交给她来维持家用。

这对张幼仪来讲是不公平的,然而徐志摩对理想生活与完美爱情的狂热追求,却使他蒙蔽了双眼。他越来越看不惯这位“乡下土包子”,离婚的念头开始滋生,而且愈来愈烈。

面对发妻,志摩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沙士顿与伦敦之间的距离,也让徐志摩无法每天都跑去林长民家。在张幼仪面前,徐志摩总是沉默寡言,但是他的朋友一来,他又变得生龙活虎,满嘴的话滔滔不绝。朋友一走,他又像断了电的木偶,死气沉沉,一言不发。这一切,张幼仪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她能明显地感觉到与丈夫之间那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她爱他,但是对于丈夫的冷漠,她也无可奈何。

越是面对张幼仪的传统与旧俗,徐志摩就越是怀念林徽因的秀美与才情。每天同床共枕的人竟不是自己灵魂的伴侣,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与无奈!

空间的距离,无法阻隔心灵的相通。虽然志摩不能像以前那样每天光顾徐家,但是他把千言万语都凝成了一封封情深意笃的信笺。为了避免张幼仪知道而节外生枝,徐志摩用一个杂货铺的地址来充当自己的地址,然后每天风雨不误地跑去取信、寄信。

无声无息的岁月,如那涓涓流淌的泰晤士河水,捧着闪耀的星子悄悄远去。为爱情而疯狂的徐志摩,终于决定要在张幼仪与林徽因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不能让心爱的女子一直与一个已婚丈夫相互来往,他要做一个抉择,给她最盛大最完美的幸福。

3欢声含笑解离结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账,

如何清结?

——徐志摩《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相遇,相识,应是红尘辗转中的宿命。冥冥之中,命运自由安排。只是若为了爱,为了自由,纵是逆天之举,于一个痴情人来说,又有何不可。

他不要再与知心人相逢梦里,若得今生长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

光阴轮转,正在读中学的林徽因迎来了她的暑假。正在徐志摩以为有了更多与心爱之人接触机会的时候,林长民却安排林徽因跟随朋友柏烈特医生一家到苏格兰海边去度暑假了。林长民的用意很明显,他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冷却徐志摩灼热的感情。

空间的距离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似乎有着更加难以捉摸的美感与浪漫。这个翩翩才子并没有对爱情减少丝毫的热度,反而,他的狂热恋爱随着时间的脚步与日俱增。

无可奈何的徐父,只好做出提前回国的计划。但是他们都不曾告诉徐志摩,一切都在悄悄地准备着。

流年染指,记忆的丝线缝不住易逝的韶华。决定要大胆追求爱情与自由的徐志摩,决定要彻底脱离婚姻的束缚。

然而此时的张幼仪已经身怀有孕。得知妻子怀孕,徐志摩丝毫没有动摇离婚的决心,他冷冷地说,把孩子打掉。

在那个年代,医学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打胎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她痛苦着说,我听说有人因打胎而死掉的呢。

然而这丝毫换不来徐志摩的同情,他以更加冰冷的口吻说,还有乘火车而死的呢,难道你就不乘火车了吗?

夫妻之间彻底冰封,张幼仪也对徐志摩失望至极。也恰巧是在这个时候,徐志摩邀请一位在爱丁堡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来家里吃饭。细心的张幼仪注意到她那双明显裹过的金莲小脚,看到徐志摩和她热情地聊天,张幼仪误以为这就是丈夫在外面爱上的女子。

朋友离开后,徐志摩问张幼仪觉得这位朋友怎么样。敏感的幼仪一下子想到女孩子那双娇俏的三寸金莲,以为丈夫要娶她,就说道,她看起来很好,只是小脚和西服不搭调。

万万没想到,徐志摩听了这句话后竟然像一头暴怒的狮子一样,咆哮着说,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

同类推荐
  • 大明名相徐阶传

    大明名相徐阶传

    他历仕嘉靖隆庆两朝,死后毁誉参半;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却对他诸多不满;他对海瑞有大恩,却几被海瑞家毁人亡;他是严嵩的对头,却手下留情严嵩终老;他砍了严世蕃,却引来世人无数诟病;他知人善任,却被高拱逼出内阁;他情深意笃,青丝白发一生相随;他生于斯葬于斯,充满宿命轮回。他就是大明名相徐阶。历史的尘埃湮没不了他的光辉,一生的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本书是第一部翔实记录徐阶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一部全景展示大明历史的扛鼎之作!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原来李鸿章

    原来李鸿章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热门推荐
  • 天奥传

    天奥传

    天奥,一名普通的人,在一次梦境中居然改变了他的一切。未来是怎么样的?用20年生命来换取2亿?不,我用50年来换你5亿。
  • 骑士与公主

    骑士与公主

    拥有迷惑人心之妖瞳的骑士,遇见了拥有看穿人心之明眸的公主。为了给心中的她报仇,骑士的剑,指向了公主。当真相呈现,她,竟然就是公主?作者微信号:ReadInCloud微信名:云中书欢迎关注查阅更多小说,谢谢支持!
  • 隋风

    隋风

    破阵子~隋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千骑万乘破胡虏,扬帆南国渺烟波。扬鞭笑狂歌。三伐高丽沉戟,万千土贼祸国。仓皇直趋江南日,大好头颅谁可得。木子李唐夺。隋朝开皇初年,杨坚励精图治,大隋百废待兴,天下战乱未平,危机与机遇并存。倒霉穿越者李强,失身跌入这历史的洪流中,懵懂挣扎。北击突厥离间异族的妙计,关陇新贵世家豪族的权争,三省六部科举制度的开创,兴修水利开建义仓的善举,灭陈平叛征战天下的豪情,兄弟阋墙废长立幼的无奈,三伐高丽举国皆悲的国殇,瓦岗李唐天下群雄的并起,精彩的人生不需要理由…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徐世绩,李靖,正太不可缺。张出尘,花木兰,萧皇后,平阳公主,长孙无垢,萝莉不能少。
  • 王朝守护者

    王朝守护者

    进攻赢得胜利,防守赢得总冠军。科比和托尼这两个孩子可以做到一切。——禅师菲尔·杰克逊我们会夺得总冠军,我们会开创王朝,并且守护这个王朝!
  • 丑女倾城:王妃狠毒

    丑女倾城:王妃狠毒

    洛雪瑶,她是从小便经历过生与死的绝顶杀手,即使各国领导高层都要追杀她,她旗下的公司一样能够进入前十强,成为全球是大富翁的其中一员。可是,由于一时疏忽,自己的爱人却背叛了他,和她的亲妹妹洛子怡在一起了。可是,洛子怡岂是这样容易知足的人?于是,便联合付风用洛雪瑶亲手研制的毒药害死了洛雪瑶,洛雪瑶最后含恨而终。。。可是一朝穿越,虽然可以重活一世,却是九州大陆最丑的女子,但是,就算如此,她,洛雪瑶也一定会是那个最耀眼的人!!!
  • 天堂有天使

    天堂有天使

    以写实为主的悲情小说,是一部关于年青医生的从业现状与理想的冲突,从奉献的角度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对医患关系的重建及人与人间基本信任的一种思考,是一部情感大戏。本小说专业性强,真实性高,有一定的阅读困难。百度帖吧:天堂有天使。欢迎加入《天堂有天使》讨论群,群号码:436767162
  •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学会工作 学会休息

    学会工作 学会休息

    不会休息的人常常以某些名人为榜样,认为只有废寝忘食、徐以继日地工作,工作再工作,就能取得优异成绩,并以牺牲休息为自豪。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许多名人所以在工作中做出惊人成绩并非因为他们以牺牲休息为代价,恰恰相反,他们当中许多人因为很重视休息,才赢得了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这正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基础和本钱。本书收集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它们是爱的化身,是真情的足迹,是风雨人生的希望之光,是平凡生活中的智慧之灯。它们都是我们平凡生命中的鹅卵石,捡起来放在口袋里,终有一天它会变成无价的宝石。
  • 豪门娇妻:总裁请淡定

    豪门娇妻:总裁请淡定

    善变的总裁,朝三暮四……袁墨涵是一个非常讨厌以总裁自居男人的,但是偏偏让她碰到了一个,而且,她还必须奉命成婚。没办法,眼巴巴准备从少女变成少妇,但是,在新婚之夜,那个可恶的总裁,竟然玩消失,虽然他很帅,年少多金,也不能原谅他……袁墨涵决定报复,温柔的女人玩起狠来,那可不是一般的凶残,总裁你淡定些,我不就是给你戴了一顶绿帽骗子吗?接下来,还会有第二顶、第三顶呢……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5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