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些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要露一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既聪明,又博学。并且,大言无愧地卖弄自己的本事。岂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为人处事不要太露锋芒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期内使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使一个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么总至少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吧!要使人知道自己,当然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方面着手,于是,便容易露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
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若细细看看周围的同事,若是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棱角,言语如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颇有位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也不愿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上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中显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阻力,便也成为你的破坏者。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形下,你的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你扬名立身的目的?
年轻人往往树敌太多,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的相处,就是因为言语上露锋芒的缘故。言语上所以露锋芒,行动中所以显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而有经验的同事,所以“以缅合欢”,也是因为曾受过了这种教训。
陈先生在年轻时以有三种特长而自负;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已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是那样的骄傲自负,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不过,他觉悟很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是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结果终究还是遭受了挫折。俗语说,久病成良医,他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言行锋芒太露,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所安排的荆棘,有人为了避免再犯无心之过,就故意效法金人三缄其口,即使不能开口,也是多方审慎,虽然“矫枉者必过其正”,但是要掩盖先天的缺点,就不能不如此。因此若听见旁人说你世故人情太熟,做事过分小心,不但不要见怪,反而要感到高兴才是。
当然也许你会说,采用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无人知道吗?其实只要一有表现本领的机会,你把握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住,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从事预备,《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更多,而锋芒就是人额头上的角啊!
因此,想要在事业上一展才华的人,要记得千万别锋芒太露。
不要过于显示自己
有些错误是在无知中产生的,还有些错误是由骄傲自大引发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评判事物的标尺就会失衡。所以,即便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也不应该自鸣得意和沾沾自喜。
不论是属于意外的幸运,还是经过长期苦斗终于取得了成功,心中充满巨大的快乐,以至一时间欣喜若狂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生中还有什么比成功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呢。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一次成功,从此就一直这么欣喜若狂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处显耀自夸,总是表现出一种优胜者的得意忘形和骄傲自满,人们虽然不至于说他是疯子,大概也绝不会敬佩他,而只会鄙视他。
如果自鸣得意者只是一种优胜者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能以此感觉而不停顿地勇敢向前进击,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可以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功。但是一般来说,不谦虚的人很难把自己的感觉控制在这个境界。恰恰相反,他只是自以为已经很了不起,而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自以为高人一筹的人大多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并且最容易走进自己重复自己的怪圈。因为他被自己头上的那层光环迷住了双眼,有些眼花缭乱,有些飘飘然、头重脚轻、摇摇晃晃,如同醉汉。伴随着岁月无声的流逝,你自以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但当有一天突然醒来一看,才知道自己还停留在当初的出发点上。也许到那时候,你才会发现,同龄人、周围的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山上已是旌旗烂漫,你却仍然躺在山下的池塘边,顾影自怜。也许到那时候,你才会爬起来,扔掉头上的光环,走出怪圈,不再重复自己。
当你骄狂自得的时候,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头顶上,是哪一层光环迷住了自己的心眼。及早把它扔掉,你会轻松许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你看,我们所感觉、知觉到的那无边无际的天体,它也是在永恒地流转不息,旋转前进。我们与万事万物一道,都存在于这个流转不息的天地之间。大凡有志之士,要修成德行、学问、事业、功名,也应效法天道,永无止息地努力、前进、创造。
面对不知有几十几百亿光年广大的宇宙,面对不知存在过几十几百亿年岁月的宇宙,我们人类算得了什么?面对存在过几百万年岁月的人类;面对全世界60多亿人类同胞,面对可以在海底修铁道,可以上月球,可以把卫星定点在固定轨道,可以探测到距银河系20亿光年的超亮星系的人类同胞,我们个人的全部能量、全部所得、全部所成,一切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自以为了不起而自鸣得意,问题就出在自己对自己错误的认识上。我们本该不断地拥抱新的自我比一个更美丽动人的自我,可是我们如果自鸣得意,那就会总是舍不得放不下那面目已朽、风韵已衰的自我。
我们生活在时间之流中,既不可能让时间凝固,更不可能让时间倒转。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无论多么辉煌都已经过去,对我们的生命实际上不可能构成新的意义。现在是一个不断成为过去,不断迎接未来的时刻。所以,不断地对我们的生命构成新的意义的惟有未来。未来的一切可能性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运动之中。只有面向未来的生命才可能重放光彩。
我们应该认清自我,以便不使自己混同于他人,从而实现自我,而不要抄袭别人,更应该不断地超越自我,不要使今天的自我混同或抄袭昨天的自我。
面向未来才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那位学识渊博的浮士德所大声宣称的:“我永远不能满足自己”,就是一句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誓言。海德格尔的超越理论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迪价值。他在竭力张扬“亲在”,即“人生在世”,“在世界之中”的前提下,对自我的必然被超越、自我如何被超越作出了深刻的思辨,概括了超越的三条途径——实际上是超越的三个方面,即超越世界、超越他人、超越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放在这样一个不断被拷问不断被超越的境地,我们就会迎来一个更美丽动人的自我,使我们的生命总是呈现为一种全新的状态。这样,一切自鸣得意、骄傲自满和高人一筹的情绪就会烟消云散,最后不得不在谦逊中找回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