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4800000001

第1章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在朱元璋的手中诞生了。面对一个全新的王朝,要想它高速运转起来,上层统治者们需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但是,自古以来宦官和外戚是封建王朝的一股特殊力量。历史长河中,宦官专权、外戚篡权时有发生。明王朝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个最平民级别人物建立的王朝中,宦官也同样作为一个特殊的权力集团出现。宦官的权力超过大臣,宦官的富贵超过功臣。这是个看似很普遍的事情,但又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大明王朝该如何正确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呢?种种现象的出现,预示着大明江山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1.杀人不见血的刀

蔡攸见上面写着"白米五百石",叫来保近前说道:"蔡老爷亦因言官论列,连日回避。阁中之事并昨日三法司会问,都是右相李爷秉笔。杨老爷的事,昨日内里有消息出来,圣上宽恩,另有处分了。其手下用事有名人犯,待查明问罪。你还到李爷那里去说。"--《金瓶梅》第十八回

《金瓶梅》一书中字里行间讲的是宋朝时期的事情,其实质则为明朝社会的历史。书中没有提到过宰相这个词,那是因为明朝从朱元璋起就不再设立这一职位了。尽管如此,书里却提到了太师这个字眼,太师的职务在中国古代官职中可以看是宰相的另一个别称。这不是说太师就是宰相,而是说太师与宰相的职务有些类似之处。

宰相是一种官职,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管理文武百官。这一职位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此后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但是把宰相真正作为官称,却是秦国末期的事情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建立一个开天辟地的帝国,对王朝的政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是这个时候,确立宰相的职责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其正式官名为丞相。以后的朝代虽有变动,不过大体上都延续使用下来。到了元代,以中书省总理政务,统辖六部,以中书令、平章事为宰相。明朝建国初年,接受一部分元朝旧制,其中就有沿袭宰相制度一项。

在古代,丞相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虽说有主副之分,但是,这种分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秦时左相大,汉朝右相大,到了明初则又以左为尊。

宰相的权力是相当大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汉代宰相陈平曾经很好地诠释过宰相的职责,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也就是说,宰相是皇帝的"超级助理",对内、对外,甚至对皇帝本人都有干涉的权力。既然宰相有如此大的权力,如果交给一个道德与能力稍差的人,那就会很容易成为朝纲上的不稳定分子。可能某一天,他就能带领百官,对抗皇上,成为皇帝执政的阻碍。有如,董卓为专权,封自己为相;曹操为了掌权,也自封为相。事实要是真变成那样,当不当皇帝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朱元璋坐上了皇帝位置后,本来这个人疑心病就重,再加上这么个特殊位置,让他逐渐感到皇权与相权的冲突,整天害怕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为了让自己睡个安稳觉,也为了子孙"有口饭吃",朱元璋开始琢磨着试图调整一下体制,以加强皇权。

朱元璋当政时,也曾经设立过两个丞相。一个为左丞相,一个是右丞相。左丞相是李善长,右丞相为徐达。因为徐达常年在外领兵打仗,实际权力都掌握在李善长一人手里。

李善长是朱元璋攻下滁阳后,接纳下来的谋士。还在朱元璋称吴王时,李善长便出任右相国,指挥作战,组织供应,事事皆能妥善处理,充分展现他裁决如流的才干。之后,他的儿子李祺又被朱元璋招为驸马,权势显赫,是朝廷中掌握实权的淮西集团首领。

淮西集团势力在朝廷内权势熏天,日益膨胀。一生多疑的朱元璋对他颇存顾忌。于是找了个理由,说李善长年龄已高,并且有病在身,在洪武四年,让他告老还乡了,当时李善长五十八岁。朱元璋虽然撤了李善长的官职,但是此时并没有彻底撤去宰相职位,因为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王朝来说,过早裁撤如此重要的职位,时机尚未成熟。朱元璋真正撤销宰相制度,是从胡维庸身上下的手。

朱元璋撤换李善长时,为了选择一个能够接替李善长职务的人,曾经向刘基请教过合适人选。

刘基说:"善长为元勋旧臣,能调和诸将,不宜骤换。"朱元璋道:"善长屡言卿短,卿乃替他说情么?(李善长跟刘基不和)朕将令卿为右相。"刘基连忙顿首道:"臣实小材,何能任相?"估计当时,刘基不是不想当宰相,而是他不敢当。可能刘基预料到在淮西集团掌权的情况下,自己即使做了宰相,也必然会受到排挤,故而坚决不肯任相职。

朱元璋又问:"杨宪何如?"刘基答道:"宪有相材,无相器。"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道:"器量褊浅,比宪不如。"朱元璋又问及胡惟庸,刘基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区区小犊,一经重用,偾辕破犁,祸且不浅了。"朱元璋默然无言。但是后来朱元璋还是根据李善长的推荐,任用了善于钻营的胡惟庸。刘基叹道:"惟庸得志,必为民害。"胡惟庸,凤阳府定远(今属安徽)人。在和州投奔朱元璋,被用为元帅府办差。由于他与李善长是同乡,在李善长提携下,青云直上,先后任宣使、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他被召回朝廷,任太常少卿,进太常卿。洪武三年(1370年),又被升为中书省参知政事。

因李善长的提携,胡惟庸于洪武六年(1373年)进入中书省,与汪广洋同任右丞相,左丞相空缺。胡惟庸入相后,他的精明干练很快得到朱元璋的赏识。这期间,胡惟庸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为妻,结成姻亲,使得他与李善长关系更进一步。有这样的元老重臣为后盾,胡惟庸更加胆大妄为。加上李善长的旧属们也极力帮助他,胡惟庸可谓如鱼得水。由于他逢迎有术,渐得朱元璋宠信。到洪武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独揽丞相之权。

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生杀黜陟,为所欲为。内外诸司所呈现给皇帝的奏章,胡惟庸全部要先拿过来审视,看到有对自己不利的奏折,就隐匿不上报。胡惟庸权倾朝野,许多人都看他脸色行事,敢怒不敢言。

对于异己者,胡惟庸必定会打击报复。因入相问题,胡惟庸曾与刘基有过节(刘基不同意胡维庸做丞相)。恰恰刘基家乡附近有一片空地,一向为盐枭占据,刘基奏请设巡检司进行管辖,盐枭不服,反而聚众作乱。刘基儿子刘琏将实情上奏,但是没有按照程序先向中书省报告,掌管中书省的胡惟庸认为刘基蔑视他,越加愤怒,于是唆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刘基,诬称此地有王气,刘基想据为己有,用来修墓,应严加惩处。朱元璋便撤除了刘基的俸禄。刘基忧愤成疾,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朱元璋也略有察觉,对他的擅权更是感到不满。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国--今天越南中部的一个城市国家,派使臣前来朝贡,朱元璋不知道,等到事情过后,朱元璋问及此事的时候,胡惟庸又与礼部互相推卸责任,朱元璋非常恼火,连下敕书,把宰相跟礼部尚书抓进了监狱。胡惟庸已明显失宠。大概是揣度到朱元璋的心理,洪武十三年正月,御史中丞涂节首先告胡惟庸谋反。与此同时,被谪为中书省属吏的御史中丞商暠,也揭发了胡惟庸的许多隐私。结果,朱元璋顺势就把胡惟庸处死了。

另外,关于胡惟庸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视为大明的祥瑞,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下令将胡惟庸逮捕,立即命廷臣进行审讯,随即以谋反罪就把胡惟庸处死了。

胡惟庸猝然被诛,是明代开国以来空前大案。据《明史》记载: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五年后,洪武十八年,李存义为人首告,免死,安置崇明。二十一年,蓝玉征沙漠,获封绩,善长不以奏。至二十三年五月,事发,捕绩下吏,讯得其状,逆谋益大著。会善长家奴卢仲谦首善长与惟庸往来状,陆仲亨家奴首仲亨、费聚等与胡惟庸共谋不轨。帝怒,肃清逆党,胡狱坐死之功臣封侯者二十余人,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乃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不清。

由于《昭示奸党录》失传,胡惟庸案实情亦无法为后世所悉。不少史家亦认为,胡惟庸谋反一案只是朱元璋为了诛除功臣,而千方百计寻找的借口,历史上有无胡惟庸谋反一事,值得怀疑。然而,此案之影响后世者,在于朱元璋罢相的决定。在洪武十一年三月,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朱元璋就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在此之前,凡是各地送给皇帝的奏章都要关白中书省,就是给皇帝一份,同时也要给中书省宰相送一份。现在不需要有这套程序了,大大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力。

经过胡维庸一案,朱元璋遂下诏罢相:"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姑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虽多贤相,然其中多少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毋得设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寘之重典。"从此,中国历史上便再没有宰相这个职务了。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六部直接由皇帝统辖,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互相牵制,一切兵刑大权也都总揽于皇帝。在地方机构中,在全国设十三布政使司(俗称省)。并把各省的兵、民、钱、谷分别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管理;布政使掌民政,按察使掌刑,都指挥使掌兵,叫作"三司"。明太祖为了加强监察机构的职能,在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出为巡按御史,代皇帝巡视地方,弹劾官吏,监察民情。此外,还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

明朝的制度在废除宰相之后,进行了一次"大手术"。目的只是完全着眼于加强皇权,限制朝臣权力过大。但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他这种改革,对皇帝本人要求是很严的,它要求皇帝本身的才能非常出众。但毕竟一人精力和才能有限。更不幸的是,朱元璋的子孙们大部分懈怠朝政,使得制度本身的缺陷被加倍放大。

成祖即位,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阁参与机务,称为"内阁"。入阁大学士逐渐又成为实际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为"首辅"或"元辅",余皆称"次辅"。这就跟《金瓶梅》提到的蔡太师,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宰相的兼指。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有时丞相也可兼太师,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

此外,自成祖以后,太监权力日盛,皇帝与朝臣都在行政体系中边缘化,明朝的命脉逐渐为宦官集团把握。

2.太监敢顶半边天

这太监说道:"大人,你不认的我,在下是匠作监太监何沂,见在延宁第四宫端妃马娘娘位下近侍。昨日内工完了,蒙万岁爷爷恩典,将侄儿何永寿升受金吾卫副千户,见在贵处提刑所理刑管事,与老大人作同僚。"--《金瓶梅》第七十回

《金瓶梅》中不论是谈及官场或是世俗都有太监身影,给人感觉好像明朝时期,太监尤其多,几乎是泛滥成灾了。事实上,明朝时期的宦官也就是太监确实是比较厉害的角色。

宦官专权,一直是困扰明朝中后期的一大弊病。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情况并不是很糟糕。朱元璋是极力反对宦官干涉内政的。明代初年,对宦官的限制非常严格,据《昭代典则》记载: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八月,在确定内侍官制时,太祖诏谕吏部说:朕观《周礼》,阍寺不及百人,后世多至数千,卒为大患。今虽未能复古,亦当为防微之计。此辈所事,不过供洒扫,给使令而已。若求善良,百无一二。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自不为非也。

据《明会要·职官十一》引《明政统宗》载,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五月,有一个内侍官因在内廷时间较久,偶而言及政事,当即被太祖斥遣归还乡里,并令终身不得叙用。又对诸臣说:此辈日在左右,其小忠小信,足以固结君心。及其久也,假窃威权,以干政事,遂至于不可抑。自古以此辈乱者多矣。今立法不许寺人干预朝政,决去之……随后又规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特铸一个铁牌,上刻文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于宫门之中。又敕令诸司,不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

上述文段,都是朱元璋时期对宦官的政策。从开国之初,劝诫不用宦官参政,到最后,下敕令严惩干预政事的宦官,看出朱元璋是下了很大决心整治内廷的。

明初不仅仅对宦官参政有严厉处罚,而且,在一个正常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太监过程也是很受约束的。明代曾规定,凡自愿阉割要求成为宦官者,事先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一家有四五个孩子以上,愿意将其中的一个孩子阉割者,由相关部门登记造册,待收补之日选用,如果私自阉割,一经发现,将受到重罪处罚,邻居知而不报者,一并治罪。

但是,这一规定并未能严格遵行。从明代录用宦官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按照规定报名就阉、候补收用者之外,朝廷还大量直接录用了那些未经报名起送而私自至京的自宫者。明代宦官录用事务的主管机构为礼部。但是,随着司礼监地位的不断提高,录用宦官的事务逐渐由司礼监会同礼部办理,而宦官机构在实际上已拥有相当的决定权,这以后的内幕操作就更不为人知了。

明初,内廷宦官机构开始设立。明太祖统治期间,宦官机构及有关职官设置变动频繁,宦官数量不断增加,相关机构逐步膨胀。到洪武年间,明代宦官机构及官职设置已基本形成定制。明代的宦官机构,以"二十四衙门"为基本主体。二十四衙门包括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宦官除在内廷任职之外,还能出任各种外差出使职务。按照原来的规定,这二十四衙门主要只是在皇帝周围服役、为其生活服务的部门。但事实上,明代的宦官已经发展成为极其重要的政治势力,不但掌管了宫廷内有关饮食起居的一般事务,还控制了全国的军政要务。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本书内容包括:近代文化转型与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生,发生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基本形态,左联的文化策略与报告文学的崛起,政治文化制导与报告文学的演化等。
  • 精美卷首语

    精美卷首语

    挡不住的青春无遮无掩,让我们揭开人生的序言,映着青春年华的生命火花,读我们的身影,读我们的心灵,读我们的感情,读出我们自己。
热门推荐
  • 帝君之育女心经

    帝君之育女心经

    贤明帝君以天上人间最精致无双、纯洁无邪的高标准来养成云萝,结果却是自己不知不觉中从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神仙养成了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进得菜场的人间绝世好老爸。而那个被高标准教养的娃,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错,活生生长成了流徙镇一小霸王。要真是个男娃,也就罢了,小霸王也就小霸王吧,至少还能依稀在娃的身上看到几千年前他作为天庭第一战神的飒爽英姿,也算是个安慰。可是……他虽不愿承认自己当年被无忧子那老道忽悠,但是,这娃,确实如假包换,是个女娃。她说:他不弃,她定不离;他若弃,她必死赖不离。横竖都是不离。那就罢了,假小子就假小子吧,只要她还在他身边,日子也才叫做日子,家也才是个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居官格言

    居官格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方妙用

    时方妙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职场泡妞指南:八美女图

    职场泡妞指南:八美女图

    由于撞破老板偷情,被解雇的陈熙在落魄中进入了擎天集团,前后遭遇了两个性格迥异的美女老总……在乌烟瘴气的擎天集团,陈熙陷入到漩涡般的权利争斗的同时,又与两个美女老总情愫暗生,最终,他凭借出色的能力、运气,在职场之路步步攀升……
  • 寿昌无明和尚语录

    寿昌无明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都似锦时

    玄都似锦时

    在繁华与战乱的边缘,她是一个出身高贵却不得已委身青楼的才女。时运不利,宿命的辗转中偏偏爱上绮罗丛中谁知娇养的小王爷。这样的缘,如何来圆;这样的他,她要如何爱得起?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战王:铁血柔情

    战王:铁血柔情

    天啊!女军医被劫持了,我要救她,救她,就在刚才,她还为我处理过伤部,我怎么能让她受辱。伤我姐妹者,杀无赦!伤我民族者,杀无赦!杀!杀!杀!我是特种兵部队的强者,也是一架永不停歇的战争机器,更是令敌人和世界为之颤抖的疯狂战士!为国,为民,我又何惧流血牺牲!
  •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大妙龟山玄箓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大妙龟山玄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韩娱之国民男团

    韩娱之国民男团

    一个在韩国留学生的韩娱,因缘巧合之下进入到男子组合,碰见了自己爱的人,一路走来,和身边的人同喜乐,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