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00000031

第31章 佛理陶炼人生(1)

人类既是感觉顶敏锐,是甜、是苦、是痛、是痒、是合适、是不合适,他感觉得顶快顶大;那么,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留心,应当让我们的感觉敏锐深刻,快而且大。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痛、什么是痒。

--梁漱溟

谈佛

(与张蓉溪舅氏书)

东渡过速,不及晤送,亦歉亦怅。两年来,劳悴太甚,得此休息,原自大好。至于国危民困,亦但有流涕而已,吾独奈之何哉?留别书读过,根本之论,确切不移。甥常有肆论。

舅辛亥迄今,无论关乎政治之行为,或个人私行,为无过誉,无过毁,则"始终不失书生本色"最为的评。世人颇视书生为贬辞,自我观之,立宪制度下之政治家,实以能保持书生本色者,为最上选,而居议员地位者为尤然也。今之政象不良,未始非一群"不为书生"之政客有以成之。世有明德君子,必不以我为迂也。甥以畴岁极荷青睐,屡思以年来思想,今后志趣,书陈鉴教。值政务鞅掌,未敢多渎,今幸清闲,可毕吾说矣。所谓年来思想者,一字括之,曰佛而已矣!所谓今后志趣者,一字括之,曰僧而已矣!顾吾所谓佛,异乎千年来一般人之所谓佛也。有如苏轼、白居易之流,资质聪明,未闻大道,窃附解脱之说,驱遣烦恼,义唯大迷,语皆非量,斯为最下。又如宋明诸儒,无欲近似无念,敬静仿佛止观,《订顽》、《识仁》诸篇,乃更几于大乘诸经(《订顽》为《西铭》旧名)。论者谓实杂佛老,其或然欤。然义理良知,匪是真如。(梁启超指义理为真如,大谬!)利民济物,不出有为,知欲之务去而不悟,即此饥思食,渴思饮,冬求暖,夏求凉者,亦罔非妄。其所以耽著世间而不能出者,亦只差此一间耳。故既曰,学为人而已。又曰,灭人欲净尽,支离矛盾。王船山、谭复生先我而讥之矣。然千年来能仿佛佛理者,固无能出其右,斯为最上。迨乎近世欧风东渐,平等博爱之说以昌,谭、唐、梁摘拾经句,割裂佛说,专阐大悲,不主出世。不学之辈,率相附和,是则晚近一般人心目中之佛所从来也。稽其造诣,又远在濂、洛、姚江之下矣!然则我之所谓佛,果何如乎?噫难言矣!灵山说法,四十九年,湛渊浩瀚,千经万论,犹不能尽,顾可以毛道如溟者,笔之于片纸乎,无已则亦姑妄言之耳。于此有须先识之者,则权实之判是矣,实者所谓第一义胜义佛理之究竟也。权者所谓世谛俗谛为接初机便钝根而说者也。天竺论师云,佛初时说有,令离恶住善;次说不有而空,令离染住净;再次方说究竟,玄而又玄离言说相矣!此而不辨,则矛盾刺谬荆棘横生,未有不罔措失据者。若甥今兹所欲云者,以不愿失佛学真相故。说离染住净,以不愿闻者生疑骇故。暂置第一义,权而几于实者矣,审此则吾将为佛教下左之诠释。佛教者,以出世间法救拔一切众生者也。(众生或称有情,一切含生者之谓也)故主出世间法而不救众生者非佛教,或主救众生而不以出世间法者非佛教。前者声闻独觉是,后者孔、墨、耶诸家,社会诸主义是,复进而分别说明之。

一、出世间法无始终无内外,强名曰法界,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觉(或曰无明,或曰妄,或曰染)故,而有情世间器世间以生(器世间指天地及一切无机物)。所谓苦乐善恶要即以此不觉为因,而入于因果律中而起,初非实有,故仍当以觉而返于法界而为法身,名曰涅槃,即出世间法也。觉觉之法若何,则所谓慎勿造因,所谓无念,而藉静虑以证得之是矣。(佛之轮回即吾之所谓因果律静虑,或曰止观,即坐禅入定。按以上所云,一字一字皆有理由来历,甚深微妙。千经万论不出此范围,实一佛教之简而赅的说明也。然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须知在佛学中固不值一文也。)质言之,则一切倡言救世者,无不谋人类之生存发达,而佛则从根本上认人类为妄,而绝对否认其生存发达者也。(苟不知此而要讲佛,虽千言万语都无是处。然亦非要人死,盖死仍是造因,则仍不出因果律,必藉静虑证无念乃能绝。因果出轮回不复为人畜生等等矣。此专言其戒慧,二者亦不可缺。)

二、救拔众生孔仁耶爱,以及一切言救世者,其范围不过止于人类而已,独佛则必曰一切有情(有情即含生),非好为高远也。舍于有情而证涅槃实不可得故。盖所谓法身者,统有情世间器,世间而言之也,有一小众生未返于法界,斯法身为不完,斯涅槃为不成。(千年来之讲佛者,主出世者不主救世,主救世者不主出世,以为二者不相容。观此则二者,不但相容,而且只是一事不是两事。彼不懂救世者即是不懂出世,不懂出世者,即是不懂救世。)佛说修静虑波罗密多者,得五神通,谭浏阳全本仁学,只发挥得此通字。通者,通于一切有情。而不局于四大假合之一体也。故涅槃非寂灭以神通故,非不寂灭以无念故。声闻独觉,刻苦修证,非世所趋,唯一切世间法,执食色为天性,以生存为前提,最便业识众生五欲之图,故孔耶诸家社会诸主义,藉名经世,盛诩大同,遂以风靡天下,而正法以晦,世乱未已,人苦滋甚,彼皆曰是吾道之未行耳。是故不待其圆满畅行之后,此等大惑,终不得解。即佛理无由而彰,然亦非谓诸家之说,必一一行之而后可也。人群演进,由图腾而宗法,而军国,后此并军国亦且不存。而诸家者泰半为军国以前说法。事属过去,其方兴未艾者,独社会主义耳?而人群之进,亦至斯而极,是经世派之救世法,亦至斯而穷,则所谓圆满畅行者,亦独在社会主义而已!(包括无政府诸主义)盖经世诸家,悲悯为怀,睹夫人之受苦为恶,而思所以救济之,志原可敬,特误在"人人饱暖,天下太平,斯即苦恶尽祛,极乐现前。"而不悟苦恶即藉人性,(即妄心耳)而有一方谋人类生存发达,一方谋祛苦恶,实南辕北辙,绝对的不可能也。是故社会主义既行,大同不难立致,而人之受苦为恶,则绝无以异于畴昔。所谓一切有为之为有漏法者此也。然后诸家乃憬然悟,翻然悔,而别求所谓无漏者,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而后知四大假合之非身相,六尘缘影之非心相,则其入于佛也,驷马迫而弗及,千牛挽而莫回矣。故观于今日社会主义潮流之盛,而知佛理之彰不远矣。且雷铤发现原子不生不灭之原则,破宇宙客观存在之说不成,而一微空故众微空之义炳若日星,催眼术进步,而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复有左证,是以晚近柏林诸哲师,罔不钻研内典。他日进步,则所谓西洋哲学,尽成佛经注脚无疑矣。(以上年来思想一段完)甥之所谓僧,亦非复一般之僧也。盖在家居士,三惑未尽,(三惑谓娶妻食肉等)不免魔说,聚落喧动,不宜修止,戒定不有,复何学佛之可言?故决定立愿出家为沙门,今已得请于父兄矣(今年七月间事)。然今之僧,既不修学,复不敷教,宗法陵夷,于今为最。甥虽不肖,曾发大愿,一曰研考哲理,以阐佛学。一曰倡导社会主义,以促佛教之成功。

(吾所谓社会主义颇与时人所论有异,今不详。)"誓不舍众生而取涅槃"。我佛所诏,誓愿自勉。又僧侣生活,唯恃募化,致今之丛林,尽成偷惰,鄙夫藏身渊薮,颓风不挽,必且每况愈下。养生之途,唯农与医,似尚可取。是以迩者亟致力于中西医。他日布衣蔬食之费,或不难也。至甥此举,似有徒逞理想之讥。此甚不然,甥常谓读书人不当作此语,所谓书皆理想也。读书人皆求理想之实现者也,且自无机而有机,而原始动物,而至于人。或字曰进化,或字曰发展,或字曰意欲。要而言之,实一种不可阻之倾向。哲者因之以推未来,则所谓理想,岂容为能实现与否之商量,实不可逃耳。甥早岁失学,幸亟自鞭策,略涉理学之藩,又以师友之力,转而耽研哲学,读书无多,但假思考,穷搜瞑索,(虽上圊之顷无成废舍)致成脑疾。辛亥之冬,壬子之冬,两作自杀之谋。(回粤中途而返即因此事也,此中亦多有可述,不能详矣。)渐迄平复,遂入于佛。然夸辩徒逞,实义都无,亦济得甚事?是又可为惕然者矣。后此计画,愿宏力荏,竭蹶之情,嘹若可睹,此亦曾涤生所谓莫问收获,第问耕耘而已。

佛理

(致《甲寅》杂志记者)

记者足下,大志七期独秀君《绛纱记叙》,于佛理颇致讥难,漱溟窃不能安,略有申说。独秀君曰:"无明无始,讵有终邪,阿赖耶含藏万有,无明亦在其中,岂突起可灭之物邪,一心具真如生灭二用,果能助甲而绝乙邪,其理为赏识所难通,则绝死弃爱为妄想。"(下略)忆曩《庸言》载蓝君志先《宗教建设论》,于佛教亦颇致讥难,大意谓生灭由无明,然无明果何自来。世之致疑者不独二君,自昔有之矣,从未有为圆满解答者。此何以故,不可解答故。今仆所申说,亦但申说此不可解答。此其说有四,一曰所据以为难者非我本意。凡百事物皆为有对,盖"人心之思,历异始觉,故一言水,必有其非水者,一言风草木,必有其非风非草非木者,与之为对,而后可言可思。"(严译《穆勒名学》)若果为无对者,"则其别既泯,其觉遂亡,觉且不能,何往思议"。(同上《名学》)不可思议,宁可名言,而真如即此所谓无对者,以假施设,名曰真如,故遣以百非而非戏论,而设难者皆峙然有对之言,非我本意,何从置答。一曰不可思议。侯官严氏云:"不可思议之云,与云不可名言不可言喻者迥别,亦与云不能思议者大异。(中略)如云世间有圆丸之方,有无生而死,有不质之力,一物同时能在两地诸语,方为不可思议。此在日用常语中,与所谓谬妄违反者殆无别也,然而谈理见极时,乃必至不可思议之一境,既不可谓谬,而理又难知,此则真佛书所谓不可思议"。又云"所以称不可思议者,非必谓其理之幽渺难知也。其不可思议,即在寂不真寂灭不真灭二语,世果何物,乃为非有非非有邪。譬之有人真死矣,而不可谓死,此非天下之违反,而至难著思者邪,故曰不可思议也。"(《天演论》论十案语)独秀君曰,其理为常识所难通,诚哉难通,不可思议之谓矣。一曰非推知之事。有无知,有推知;元知者原于觉性,径而知之;推知者原于推证,纡而知之。前者非逻辑所有事,而后者有待逻辑勘其诚妄。何曰非推知之事,以其为此世之元始问题而又究竟问题也。"如物质之真幻,神道之有无,与夫神质二者之终为同异,宇宙二物,为心中之意、抑心外之端,时之与变是一是二。(中略)其物皆不二而最初,无由推证其所以然"。(《穆勒名学》部首九页)非推知之事,则难者虽有谨严逻辑,以勘我之诚妄,终无当也。一曰此属元知之事。不由推知,将由元知,然此元知不同俗所谓元知,俗所谓元知原于见闻觉知,而此则不原于见闻觉知。赫胥黎云,"物之无对待而不可以根尘接者,本为思议所不可及。"(《天演论》论九)真如涅槃,即此所谓不可以根尘接者,然则何由知之?曰依佛说而事修证,可以证知其境界,难者未尝修证,故弗喻也。四说既竟,吾更举一相类似之问题,还难独秀君,以明独秀君之难,不足以难佛。人性善恶,聚讼纷纭,然必谓性善,则是世不当有恶,以醇善故,今有恶,是知其性必有恶者存也,必谓性恶,则是世不当有善,以纯恶故,今有善,是知其性必有善者存也,性既兼具善恶二者,如独秀君说,将曰"恶能助甲而绝乙邪,其理为常识所难通",而世固有无恶之圣贤,此何说也。(此特假设为譬而已,不可误以善视真如以圣贤视佛)漱溟土苴百家,归心三宝,然自顾学殖未富,修证曾无,常以宣扬佛说为难,深恐所明不逮所晦,此篇盖亦不得已云。蒋观云先生,曩在《新民丛报》,关于哲学之著述颇多,深所钦仰。顷睹八号先生手函,知改治财政学,大以为可惜,漱溟私意财学固不若哲学之可贵,矧既治哲学有得而中废之邪,矧又为才思如蒋先生者邪,此真大可惜者矣,余再白。

求学与不老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不大见锐气的,到后来亦不大变;愈是青年见英锐豪侠气的,到老来愈变化得利害,前后可判若两人。我眼中所见的许多革命家都是如此。

然则,吾人如何方能常保其可爱者而不落于可哀耶?此为可能否耶?依我说,是可能的。我们知道,每一生物,几乎是一副能自动转的机器。但按人类生命之本质言,他是能超过于此一步的"机械性";因人有自觉,有反省,能了解自己,--其他生物则不能。血气之勇的所以不可靠,正因其是机械的;这里的所谓机械,即指血气而言。说人能超机械,即谓其能超血气。所以人的神明意志不随血气之衰而衰,原有可能的:--那就在增进自觉,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上求之。

中国古人的学问,正是一种求能了解自己且对自己有办法的学问;与西洋学问在求了解外界而对外界有办法者,其方向正好不同。程明道先生常说"不学便老而衰"。他这里之所谓学,很明白的是让人生命力高强活泼,让人在生活上能随时去真正了解自己;如此,人自己就有意志,亦就有办法。如果想免掉"初意不错,越作越错,青年时还不错,越老越衰越错,"就得留意于此,就得求学。近几十年来的青年,的确是有许多好的;只因不知在这种学问上体会、用工夫,以致卒不能保持其可爱的精神,而不免落于可哀也。惜哉!

研究问题所需的态度

研究问题必须具有的态度,大概可分三点来说:

(一)要有一个追求不放松的态度。不追求则很容易只看见一些广泛的材料,而不能把握其要点。凡能把握问题所在者必能追求不已。譬如我讲话好绕大圈子,实则我没有法子不绕大圈子。因追求乃能辗转深入而探到问题的根本。等到讲话时就仿佛绕圈子了。

(二)要不怕问题牵联广大。并且不要注意这个,就忘去了那个,要能将与本问题有关系之各方面都照顾得到。要能辗转牵引,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可是始终还是一个球。

(三)要从容有含蓄,不要性急。性急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当你对他讲这样不好,他就以为你主张那样。你说民主制度不好,他就想到你是相信独裁;你批评资本主义,他就想到你是共产党。诸如此类,这都是由于性急之故。我说话时常常不愿说一面理,譬如讲近代西洋政治制度时,先说明其牵掣均衡的巧妙处,但我的意思却不在这里。这里是宾;其与我之主张结论相去不知多少路远,在这底下要转弯的;因为我的思想经过了许多变化,只要凭此曲折以衬托出我的正面意思而已。若还以为我的主张是这么样,便是一个大错误。可是在心浅性急的人,却很容易辨不清宾主本末而发生误会。

我最不想发表单篇短文章,不愿在许多问题中抽出一个问题来谈,除非在不得已的时候;因为短文很难将自己整套意思前后曲折发表出来。不能全部拿出来,是我最不甘心的。譬如一幅图画,是由阴阳明暗几面配合成功的;假如阴阳明暗左右前后没有完全排比出来,支节片段的东西就不能供人家的欣赏领略。有时为事实所迫,这不甘心的事却亦作了不少。

同类推荐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

    本书开篇详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的九条意义,介绍学孔子思想必须要有的态度与方法。继以专文阐述“儒学基本概念”,提炼儒学精华,方便读者学习理解。本书主体部分是《论语》全书二十章的讲解与注释,依据朱子集注,发扬孔子思想,维护了儒学的纯正。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热门推荐
  • The Historyof John Bull

    The Historyof John Bu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变身暖暖爱

    变身暖暖爱

    误食不知名野果的王忆逐渐变成大美女,他不善交流,甚至有些呆萌哦,俗话说呆到深处自然萌!又会遇到怎样的人和事。嫁人向!^_^
  • MVP少年

    MVP少年

    从小就热爱篮球并视篮球为另一个自己,怀着一颗MVP梦想的少年。身边的目光都是异样的目光,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劝他放弃。而少年则说:“蜗牛为篮球而生,菜鸟为篮球而飞。”战出篮球影,战出篮球梦!这是他与另一个自己许下的誓言。
  • 武夫

    武夫

    是为天下芸芸众生,还是为一己私利?是命运的挣扎?还是心有不甘?是几世的轮回?还是刹那的芳华?谁说人生在世看定数?功夫教义不认输!谁说万事皆有自出处?武夫自成画一幅!
  • 天荒仙庭

    天荒仙庭

    万域大世界,这里万族共存彼此血战争霸不休,这里天骄、妖孽、神女争鸣,这里世家、皇庭、学宫、圣地、神山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且看秦横天携带造化仙庭系统召唤众多华夏古国的文臣武将、武侠小说之中的绝世武者,在这方宇宙中建立一个亘古不朽的神话仙庭,谱写一曲让诸天万族、亿万生灵永世传承的,属于华夏人的史诗传说。
  • 掌掴至尊神

    掌掴至尊神

    浩大世界,三千六界,群英荟萃。人族羸弱,为百族之末,当自强不息,少年强则人族强,人族强则百姓兴。人族一心,上诛仙,下除魔,平灭神,血战六界。战歌吹响,人雄辈出!少年出北麓,闯天人,入圣地,平乱世,荡六界,掌掴天下,谁与争雄?当为至尊神。
  • 异能之电王

    异能之电王

    海贼王有橡皮果实,有火火果实,有震震果实......异能之电王有紫电之玉,有点卡之玉,有电脑之玉.....海贼王的恶魔果实来自海上。异能之电王的灵玉来自灵玉山。杨清是有霸气,有邪气的一青年,他被老羊头安排到青云高中,对于能力觉醒的他将会是面对什么样的任务。
  • 情意绵绵:首席前夫谁怕你

    情意绵绵:首席前夫谁怕你

    我爱的人不是我的爱人,他心里每一寸都属于另一个人。——题记夏安诺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因为自己的家势而嚣张,若不是这样,她的男人有岂会跟别人滚床单;而她最庆幸的事情也是因为她的家势而嚣张,若不是这样,她又岂会知道她的男人只是爱上了她的钱!世间上最无力的事情不是看着自己的老公跟他人滚床单,而是,当你还选择原谅的时候,才知道,所有的不堪都是他一手策划。当自己最爱的人拿着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她却第一次没有哭......夏安诺对着面前这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男人一脸媚笑,心却如同嗜血般,早已干涸地没有颜色。“蓝景生,我和你,早无夫妻关系!”
  • 落花谷

    落花谷

    记忆的沙,杂乱无章,却勾勒出少女的脸庞,亦真亦假,如梦似幻。她,重回伊始,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长相厮守,“愿得卿人心,白首不分离。”可事与愿违,光风霁月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阴谋?她的身世又有多大的秘密?各路英雄齐上阵,千钧一发之际,且看她如何识破阴谋,玩转掌心。乌云散尽之后,又是何等的月夕花朝。【小夜新文,望支持】
  • 似锦年华

    似锦年华

    二十一世纪的19岁花季少女慕锦,在倒霉的晚自习夜因缘重投于架空朝代刀光剑影的江湖上武林盟主夫人的腹中,成为一个八个月大的胎儿,从此生命的转折和爱情一起相遇,她亲身经历,出世,落地娃娃,离家出走,上山习武,家生变故,寻至亲,闯江湖…看重生花季开朗的少女如何在这一片鲜血淋漓的江湖上,带着一名略二的保镖,行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