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6000000004

第4章 说服之道,攻心为上(3)

要想成功地对对方使用稀缺原则,就要让对方的自由选择受到限制或威胁。因为当越来越严重的短缺或其他因素使他们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就会通过更卓绝的努力对这种妨碍作出反抗。所以使用稀缺原则,让人在感觉会失去什么的压力下采取行动,你也就更具影响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运用稀缺原则说服他人时仅仅是“制造危机感”,并非真的“制造危机”。这只是一种借助心理学原理而得出的说服技巧,并非要说服者做出对他人具有危险性或侵害性的行为。所有的说服活动都一定不能对说服对象造成伤害,说服者务必铭记这一点。

六、站在大众一方,才会被众人追捧

大街上一个人张着嘴,仰着头,似乎在看天。有一个人看到了,觉得非常奇怪,以为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这个人也像他那样张嘴、仰头、看天。这时来了另外一个人,他想,这两个人都在看天,一定是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他也这样做了。又来了一个人……这样,到后来有一群人都像第一个人那样,张嘴、仰头、看天。还没等他们发现天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只见第一个人脑袋抖了几下,“哇”的一声,打了个大喷嚏,身旁那一群人才傻了眼……

可笑吗?你肯定认为可笑,不过,此等可笑的事情还真不少。

某转弯处,一个人忽见一长队绵延,在没有查明原因的情况下,他以为有什么难得的好机会,于是停下脚步,赶紧站到队尾排上,生怕错过一个好机会。等到那个人拐过拐角,才发现在这里排队的人都是为了上厕所,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类似上面那位仁兄的心理动向: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看到有人排队就希望排过去,看到有人扎堆儿就希望靠上去,总以为多数人都在做的事肯定不会错。

在说服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动向被解释为从众心理,也叫趋众思想。由从众心理指导的行为就叫从众行为。所谓从众行为,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例如,在十字路口站着一位行人,红灯亮了,然而路面上并没有行驶的车辆。这时有一个人不顾红灯的警告穿过马路,接着两个人、三个人……大家都穿过了马路。这就是从众心理的力量。

在这方面,所罗门·阿希在1952年所做的一个实验最能说明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违心地作出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所做的这个实验是这样的: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接受测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某位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六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配合做实验的假受试者。

阿希要大家作出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对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其中一条与第一张卡片上的竖线一样长,另外两条要么长很多,要么短很多)作比较,看它和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依据正常的视觉,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就作出正确无误的选择。

呈现第一组两张卡片后,受试者们依次大声地回答自己的判断,所有人的意见都一致,也都是正确的。然后再呈现第二组,判断依然是一致的。然而,在两次正确判断之后,5个假受试者故意说出同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正的受试者开始感到左右为难,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是不正确的答案呢?最终,他还是小声说出了与别人相同的错误选择。

从总体结果来看,有33%的人选择了和大家一样的判断,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问题判断出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坚持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这就是在从众现象研究中最为经典的“阿希实验”。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集体的正确判断能力。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运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呢?

1.迎合从众思想,故意为观众制造不便

如今,电视购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电视频道。在这一行中科林·斯若特最为成功。她不仅担任美国几大知名电视购物节目的编剧,而且其销售业绩无人可及。

在主持节目时,科林·斯若特的说服手段极为常见,如夸张的广告词、狂热的听众以及名人的认可。但最近,她在说服手段上做了一些小的变动——把电视购物中的电话用语进行了变动。就是这个小小的变动,不仅使客户量大幅上升,而且让客户认为将要购买的产品是非常热销的。科林·斯若特将购物专线的电话用语由“欢迎致电××购物热线,接线生正在等待您的来电”改为“线路忙,请稍后再拨”。

表面上看,这样的变动实在太愚蠢了,这不是让顾客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拨打电话上吗?其实,这样的怀疑实属多余,因为我们忽略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假设你在拨打某购物电话时,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欢迎致电××购物热线,接线生正在等待您的来电”,你会怎么想?我想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这是什么产品,人们对它的需求如此低迷,接线生怕是闲得发慌。这样的猜想肯定引起你对这个产品质量的怀疑,以至于打消购买此产品的念头。

现在再想想当你听到“线路忙,请稍后再拨”时,又会出现怎样的心理活动。你可能会想:购买这种产品的人真不少,接线生忙得连接电话的工夫都没有。在修改过的电话用语影响下,你的心理活动向你传递了这种产品肯定非常优秀的信息,以至于你也打算购买。

科林·斯若特便是成功运用这一心理战术,为说服客户购买产品创造条件的。你当然也能像她这样,如你开了一家小店,不妨在开张时,邀请亲戚朋友围在店内店外,进进出出。这样,你就无需担心门庭冷落,那些亲戚朋友营造的热销气氛自会给你引来顾客。

2.不妨多说说“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在说服过程中,从众心理表现为:对传递的观点没有明确的意见和看法,是否定还是肯定都是按大家的意见办。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群体的信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意见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大多数人赞同的肯定比较可靠。所以,“人云亦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第二,群体的意见给个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见时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心理:我的意见和大多数人的是不是一致?如果一致,人们就会心安理得。如果出现不一致,人们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随大流?事实证明,随大流的占多数,因为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大多数意志薄弱的人不得不俯首称臣。所以,为了说服他人,我们不妨多说“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不会有错”之类的话。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迫于群体的压力而最终采取与众人一致的行为。

不过,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为自己创造条件,也不是每每都能奏效。因为人们的从众心理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发生时从众意愿也有强弱之分。如何更好地迎合从众心理呢?说服心理学中有研究者做过相关研究,并总结出以下规律:

第一,人们的从众思想与群体规模成正比。也就是说,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种意见的人越多,群体意见对个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迫使个体产生从众心理。

第二,群体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个体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

第三,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很重要。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低下,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而那些地位高的个体,由于他们自认为自己经验丰富,非常能干,所以,往往表现得非常自信。因此最好不对这些人使用从众策略。

第四,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不一样。女性从众者多于男性从众者;性格内向、自卑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七、权威感优化说服力

这个世界是如此光彩夺目,变化又是如此之快。自从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知识爆炸”格局出现以后,作为广袤世界中的个体,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人们只能是望洋兴叹。那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已经不太可能出现了。这正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更新速度。今天,一个人通晓太多个学科已不太现实,就算是对本专业知识,也不可能处处都搞得明白。于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主席认为……”

“××政府官员说……”

“按照生物学家××的思想……”

……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原因在于:尽管××主席、××政府官员、生物学家××的职业各不相同,但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就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非凡的成就,他们的意见与判断具有权威性,值得我们信赖。

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某天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去某大型超市闲逛,路过保健品摊位时,突然从旁边走来一个人对你说:“先生,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您这个年龄的人,吃这种补品有很大的好处。”如果这个人只是超市里卖保健品的普通员工,你可能会说:“谢谢你的关心,我还不需要。”如果走过来的这个人胸前挂着“国际营养学会高级研究员:×××”字样的牌子,你会怎么做呢?可能你会停下来和他交谈一番。在交谈的过程中,你从他口中得知,这个人不仅是高级研究员,而且还是政府部门的特级专家,此时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买上几盒保健品?还是交谈结束后悄然走开?相信大部分遇到这种情况的人,都会买上几盒保健品。

在说服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动向被解释为“权威效应”,也叫“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心理学家曾对“权威人物的作用”进行过心理实验。实验的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请3位演讲者以同样的题目演讲,演讲完后,调查学生们对演讲者观点的赞同率。演讲的题目是“对于犯罪的青少年,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在演讲之前,他们先介绍这3位演讲者的身份。这3位演讲者,一位是法官(权威者),一位是家长代表(中立者),另外一位是麻醉药的销售商(威信低者)。调查的结果是:认同法官的占43%,认同家长代表的占33%,而支持麻醉药销售商人者只有24%。

权威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为什么呢?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他们的思想、行为和言论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有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认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士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士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奖励。

权威效应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方面,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这位心理学家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并告诉他们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请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拔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气味很小。你们如果闻到气味,就请立刻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会认为有气味呢?因为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已经告诉了他们答案。

既然权威效应对人们的心理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在说服行动中,我们该如何使人们跳出自己的思维模式而接受权威的观点呢?第一,要有权威的事实根据;第二,应该有权威人士所具备的外在条件——大方得体的衣着、令人尊敬的背景和职位;第三,说服过程配合文明有礼的谈吐举止,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第四,向权威人士求得协助。也就是说,或者让自己拥有权威的形象,或者借助权威人士的力量,都可以在无形之中为你的说服力增加砝码。

同类推荐
  • 唤醒心中的巨人(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唤醒心中的巨人(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潜能。大自然赐给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但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有效的训练,每个人的潜能从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任何一个大脑健全的人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 好口才受益一生:跟随名嘴学说话

    好口才受益一生:跟随名嘴学说话

    好口才是人生的第一生产力,它能够让我们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候都备受瞩目。因为,在茫茫人海之中,你若具有超凡的口才,你就时常处于优势地位,你在调整周围人际关系和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就更能得心应手,心想事成。在这个意义上,怀揣好口才,走遍天下只需带着一张嘴,即可赢得整个天下。
  • 聪明人的俱乐部

    聪明人的俱乐部

    本书是各种各样的经典思维游戏的汇总,是形形色色的终极智力挑战的集合。其中有图形、数字、问答、计算、拼图、迷宫等多种类型的智力训练。引导读者打破常规思路,学会变换角度地进行思考,从而全面地提升思维,用特殊的洞察力与创造力解决问题。
  • 吸引力法则:获取财富、健康与成功的思维法则(下)

    吸引力法则:获取财富、健康与成功的思维法则(下)

    吸引力法则是一种自然法则,它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接收你的思想,然后以生命体验的方式,把这些思想回放给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善于运用吸引力法则,你就会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它在发挥作用时,不仅所有美好的事物会被吸引过来,那些不太美好甚至丑恶、有害的事物也会被吸引过来。如何只吸引好的、摒弃没用的和有害的事物?这正是你能从本书中学到的秘密。只要你能把书中的这些法则灵活运用到生活之中,你就能改变一切。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热门推荐
  • 风华绝代:女配逆袭

    风华绝代:女配逆袭

    地球人都知道!芒果台的虐心剧的关系一般是错综复杂,千丝万缕,剪不断,理更乱。所以作者我打算采用花千骨的关系来写。第一:全世界女生都爱夜墨寒(男主)第二:全世界男生都爱明月初(女主)那只是女主还没穿越之前的故事。直到女主穿越过去,这个关系就彻底改变了。第一:全世界女生都爱夜墨寒(男主)第二:全世界男生都爱明月凝(女配)尽情期待吧!看完别忘收藏哦!评论。
  • 千金老婆

    千金老婆

    首先,它是一部商战类的小说;其次,它是一部违反了正常操作程序的小说;再其次,它是一部结合TVB经典剧集而成的‘佳作’;再其次,它是一部牵动你兴奋神经的作品;最重要,它是一部用纯洁性担保的全本小说;最后。很无奈的说,这就是简介。@@@@@@@@@@@@@@@@@@@@@@@@@@@@@@@@@@@@@@@@@@@@@@@@@@@@@@@@@@@@强调:不喜欢看弱主角,又觉得此书有些看头的哥们,直接略过前25章,谢谢!************************************************************《千金系列小说》读者神侃群:15242619期待中……
  • 月圆逢月半

    月圆逢月半

    作为冷逸宏的坑爹冒险的后续,比前传好看一百倍哦!各位,两部一起看感觉更爽。
  • 异能原型

    异能原型

    这是一个神秘的空间,位面在这里重叠。外物降临,意念蜕变。历经诸多剧情,踏破空间桎梏。傲视星空,战异界诸族。时空穿梭,跨越生命的极限。一个少年的成长之路,一条令万界畏惧,神魔颤栗的道路。
  • 苍穹战纪

    苍穹战纪

    仰望星空,发现无数璀璨注视着我,无端的命运之线在这里纠结。陨落、重生、不死……我和我的剑站在洛克尔高耸的山峰上,英雄的热血在我脚下流淌,年老的法师吹响了骨龙号角,蒙塔莎的暗夜精灵用纯洁的目光,穿透自然……光辉从虚空中洒落,我沐浴着它,巨大的王座下,生灵万物全皆臣服。远古的神祗原来并非不朽,传承的记忆在这里绽放。脚踏大地,我说:“若愿相信,夜空终会坠散洗去罪愆的雨和指引前行的光。”旋转因果之轮,我,布万加·雷洛·加西亚,里瓜多尔的守护者,无冕之王!剑指苍穹,永生不朽。
  • 囚神史诗

    囚神史诗

    少年池远自己封住了记忆,直到遇上了被囚禁的神,才找回真正的自己。然而真实却是如此苍白而悲哀,池远踏上了建立强大池家的道路。征服位面、收上古大魔伏地魔、妖神孙悟空当小弟,解救上一代神袛!然而真相却是如此苍白惨烈...无情的背叛与成为囚笼的真实的神界...池远该何去何从?不如当一个囚神典狱长罢!浓烈而忧伤的亲情、坚定而可靠的友情、悲怆却又轰轰烈烈的爱情...情节是骨架,情感是灵魂,欢迎来到有血有肉有骨架的囚神史诗...
  • 吹响未来的哨音

    吹响未来的哨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焚情暮萧绡

    焚情暮萧绡

    他本是手持长枪的战神焚暮,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杀敌无数,屡建奇功,却在一次征战意外中被奸人所害掉落悬崖被她所救,从此他不再是他。她本是在山谷里长大的少女红绡,却在采摘药草中遇无意中发现了身受重伤的他,殊不知他那时候双目失明虽看不见她的样子却清晰的记住了她的声音。待他回京时,她却意外失踪,数月后再次遇见却是在战场上相见,可是她却不记得自己曾经救过他一次。他意气风发下拿了对面的城池带了她回营,却发现她中了忘忧谷,不喜不悲,不爱不恨。他说:陌上花开惜萧绡。她说:款款归矣焚暮情。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以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主角的人物传记,从他出生前后的中外格局说起,沿着他的生命轨迹,记述了他一生的不凡经历,历数他所作的贡献。
  • 狂逆天骄

    狂逆天骄

    再世为人,她重生于五行大陆。血脉、天资、机遇堪称变态;传奇圣器傍身,更有七大星君美男守护。叹,天下谁人不识她沈行风!可偏偏有个另类男,外温内黑、卖萌扮酷软磨硬泡,莫非皮痒欠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