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9000000017

第17章 芳踪(3)

在破烂不堪的村落正中,我终于见到了那口在李氏家族中至关重要的古井——熊砖井。据安徽作家赵焰先生考证,这口井在明清时的《合肥县志》以及后来的李氏家族的碑刻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正是这口好风水的井给李家带来好运。传说此井始于明朝,由一个姓熊的官员挖掘,一直称为熊砖井。曾经有个小官僚做梦都想得到提升,得知熊砖井出了李鸿章,就想占一点好风水,半夜潜来敲掉一块井台石回去刻官印,不知他后来升官发财没有。一直到今天,这方呈莲花样的井台还豁着一个缺口。1823年2月15日清晨,这天正是农历正月初五,民间接财神的日子。李母在麻大田干活让乌龟咬了一口,使得她分娩比产期晚了一个月,这个孩子出生后果然成了贵(龟)子——一个穷困村落里人见人怕的“狠人头”李鸿章,最终成为一个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历史名流。在他身后,枝枝蔓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

如今看来,这个家族、这个帝国就像一架盘根错节的古藤,它的子孙像枝枝叶叶,已遍及世界各地。但它的根就在这里,在这两个毫不起眼的皖北小村庄——而张爱玲,应该就是这架古藤蔓上开出的一朵最耀眼的大红花。

张爱玲家的玉米地

沿着一条黄土路往前走,走了很久,乡间的土路似乎永无尽头,脚下尽是条条车辙。最终,土路在一个高处分岔,放眼望去,两边全是茂密的庄稼地——玉米、高粱长得密不透风,还有大豆、小麦与红薯。村庄在远远的地方沉默不语,青山就在庄稼地的尽头,庄稼生长在通往山地的高坡上,一片丰饶。正是午后,庄稼地里空无一人,一种什么鸟在草丛里啼鸣,那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鸟鸣,这鸟鸣提醒我,这里不是江南,是北方,是河北唐山,这个地方叫王官营镇黑山沟村。在庄稼地中间一片野草地上,我最终找到那块水泥遗址,那就是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的墓地——如果不是手中的照片在证明,我完全无法想象这一片陌生的野地、这一片北方的玉米地会与张爱玲扯上关系。在张爱玲身上,你怎么可能嗅到一丁点乡土气息?但是不容置疑,她就是来自这片玉米田、高粱地,因为这里埋葬着她的祖先。

张佩纶出生时黑山沟村叫大齐坨村,张爱玲说“我祖父出身于河北的一个荒村七家坨,比三家村只多四家村,但是后来张家也可以算是个大族了。世代耕读,他又是个穷京官,就靠我祖母那一份嫁妆。他死过两个太太一个儿子,就剩一个次子,已经大了,给他娶的亲也是合肥人,大概是希望她跟晚婆婆合得来。”在这里张爱玲有一处错误,据我在黑山沟村的直觉,张爱玲所说的七家坨应该就是齐家坨——理由是张爱玲并没有到过齐家坨,在女佣口口相传中,她误将“齐”读成“七”,并且还想当然地认为“比三家村只多四家村。”对于家族的历史,她后来只有仇恨没有热爱。可是在很小的时候,她和弟弟张子静会本能地打探自己的来路,自己的血脉所依——

关于张佩纶的故事最早是张子静在一本叫《孽海花》的小说中看到,张爱玲放学回家,弟弟神秘兮兮告诉她:“祖父叫张佩纶。”两个人晚饭也不吃,颠来倒去地看那本曾朴写的《孽海花》,张爱玲猛然想起,曾朴这个人是作家,似乎与家里来往颇多,家里的电话号码簿上,排在最前头的名字就是“曾朴”二字,据说张佩纶打了败仗,顶着一只铜盆逃跑。张子静在书中写道:“他才思敏捷,自视甚高,恃才傲物,因而在官场得罪了不少人,弄得中年罢了官,抑郁而终——”

黑山沟村到现在仍然不富裕,基本上算是个穷山沟,当年张佩纶在此生活贫困。但他有一点与穷山娃不同,父亲印塘鼓励他读书,他后来才高八斗外出做官,与其父的鼓励分不开。印塘曾任安徽按察史,李鸿章于1853年返回安徽办团练,“与印塘曾共患难”,这是印塘的儿子张佩纶后来成为李大人东床快婿的主要原因——张佩纶满腹诗书、两袖清风,虽官居高位,但为官清廉,常常吃稀饭维生。据曾朴在《孽海花》中所述:他在太和殿大考,一挥而就,首先交卷。不日放榜,名列榜首。当时京中对他的评议是“词锋可畏,是后起的文雄”,“才大心细,有胆有勇,可以担当大事,可惜躁进些”。他受了翰林院侍讲学士后,洪钧登门道贺,家中却没有米煮一锅干饭待客,只得叫仆人拿袍去典当,顺路买些米和菜回来做饭。当时的美国大使曾对人说:“在华所见大臣,忠清无气习者唯佩纶一人。”

中法马尾之战让张佩纶颜面尽失,当时如日中天的张佩纶带着慈禧的圣训和李鸿章的厚勉南下,志得满满,根本不理地方官员的务实言论,结果不战自败,“所部五营溃,其三营歼焉”,“海上失了基隆,陆地陷了谅山”,张佩纶也从此一蹶不振。

中午的太阳很大,庄稼地里非常闷热,我没有遇到一个农人。在张佩纶墓地那块水泥遗址上坐下来,这是一处低洼地,被庄稼和野草包围,坐在这里只能看到高高的秦王山。此山又叫文笔山,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张爱玲的冲天才气就得益于祖父墓地旁的文笔山。朝尖尖的山头看去,在碧蓝的天空下,它有几分像笔,一支生花妙笔。

据说当年张佩纶去世后,遗体被运回丰润老家,1912年李菊耦去世,再刨开坟墓合葬。没想到时间到了1967年秋天,这个祖坟上的享堂悉数被毁,据说红卫兵挖开坟墓时,张佩纶与李菊耦的身体还完好如初。为了寻到宝物,红卫兵们翻尸倒骨——这一幕恰好与李鸿章死后的遭遇惊人的相似。历史名流也不那么好当,他们在世历经动荡,死后躺在坟墓里还是不得安宁。所以张爱玲想得开,她死后留下的遗嘱是:第一,不许看遗体;第二,将她的骨灰抛洒在荒漠无人处——她活着远离人群,死后还是要远远地离开人群。

离开张佩纶墓地时才发现,这一片玉米高粱长得特别好,茂密的叶片郁郁葱葱,微风过处,它们喧哗起来,就像成千上万的人在鼓掌。

四平八稳的小姐楼

金陵城内的老房子小姐楼,是张爱玲祖父祖母诗酒风流的地方,在《对照记》中,张爱玲对小姐楼有很精彩的描述:“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满的了,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灭太平天国后,许多闲散的文武官员都在南京定居,包括我未来的外公家。大概劫后天京的房地产比较便宜。”“我姑姑对于过去就只留恋那园子,她记得一听说桃花或者杏花开了,她母亲就扶着女佣的肩膀去看——”在南京这所带花园的大房子里,张佩纶夫妇不但合写了一本食谱,还合着了一部武侠小说,真正是“诗酒风流”。最终,张佩纶50多岁就因病去世,张爱玲祖母便一直在这所房子里孀居,直到47岁终老。

正值清明时节,我来南京寻找小姐楼,只有一个大致的方位——白下路,还有一种隐约的说法,小姐楼现在在江苏海事学院内。不过这是六七年前的一种说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谁敢担保那幢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至今还会存在?出租车司机将我送到海院门前,趁着一辆小车进入的瞬间,我趁机进入。站在海事学院内,一时十分茫然,一幢接一幢高层楼宇耸立,把海院挤得十分逼窄。看来,那幢小姐楼早就在学院扩建中拆除了。怀着侥幸心理我从楼宇间穿过,每一幢楼宇之间似乎都是此路不通,站在海院绿化地带往前看,所有的建筑都集中在眼前这片不大的地方。愣怔中,一个保安发现了我。正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学院里空无一人,我的出现便格外引人注目,他得知我来寻访小姐楼,陡然警惕起来,声色俱厉地将我带到保卫处。好在有介绍信与证件,刚好又带了一本我写张爱玲的书,事情立马起了很大变化,保卫干事表情变得温和,还主动将我引至藏身于大厦丛中的小姐楼。

如果不是他们的引领,真的难以找到这幢老楼,它像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小姐,悄悄躲藏在大厦后面,轻易不肯见人。它是一幢棕红色砖头砌成的老楼,四周设有回廊,很别致,也很典雅,有一种四平八稳的庄重。青砖砌成的立柱围绕着小楼均匀分布,青砖红砖相间勾勒出门窗的线条,斑驳的墙体显示出岁月的风霜,砖墙十分疏松,用手指一碰就层层剥落。一楼大厅的红色大门虚掩着,我有点好奇,推门而入,发现里面摆满了乒乓球桌,原来这里已经成了乒乓球室。穿过乒乓球桌想上二楼,一道闸门牢牢锁住,铁栅上方挂了一块牌子,上书“老年之家”。我退出来,绕楼廊走了一圈,想象当年赋闲在家的张佩纶与李菊耦在此吟诗作画红颜伴读的情景:那时候这是一片很大的房舍,叫张侯府,里面种满了名贵花木,春天里,杏花落了,桃花又开,李菊耦与女佣结伴去赏花。杏花带雨,花瓣缤纷,窗外一片姹紫嫣红。窗内张佩纶正在填词,三杯两盏淡酒中,妙言佳句便落在朵云轩纸上——这一份诗酒风流后来一直挂在张家女佣嘴上,她们说给张茂渊听,张茂渊又讲给张爱玲听。口口相传中,家族就有了一个共有的记忆,记忆里全是人间福祉和良辰美景。

同类推荐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选编有“纸币的跳跃”、“杨梅烧酒”、“北国的微音”、“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
  • 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

    儿童诗对于提升小读者的审美品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爱写诗的孩子,注定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孩子。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化作诗的雨露,洒向孩子们天真的心田。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热门推荐
  • 孪生王子的忧郁公主

    孪生王子的忧郁公主

    “我不能输,因为我已经输了太多了,最爱的妈妈,最崇拜的青梅竹马,我也不知道你终究会选择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我已经看不懂了,看不懂这个世界,明明赐予光明却又一而再的将我推向绝路,我不想相信任何人了,这个世界上哪怕有人伴我一时,我也已经察觉,那些人和事物在那些年以后终究会离我而去”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俐侎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着原始的崇拜,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
  • 异界超能陆战队

    异界超能陆战队

    十恶不赦的恶棍,人渣,败类为了满足他日益膨胀的变态的欲望,他发明了一系列杀人的武器,控制了网络,最后统治了世界,而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玩弄他获得的生命体,直到14年后的今天,这里这个世界再也没有除了这三个人以外的任何人,就在这时他发现了来自宇宙的另一个世界荒云大陆。
  • 孤心执

    孤心执

    人类与恐龙共存的时代,千古绝唱,一鸣惊人!暗藏着种种宝贵的资源与文化,我们一起挖掘与考究这些远古时代的文明轨迹。无法比拟文化力量,就此展开的浮想联翩,乱世中,英雄四起,逐鹿争雄,为人类的历史起到了不小的变化……
  • 关上潘多拉魔盒

    关上潘多拉魔盒

    历时近一年,行程数万里,深入四川、北京、云南、新疆、河南、广西、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的数百个乡村,接触了上百名艾滋病人。年过六旬的成都女作家李林樱结束了自己的艾滋病调查之旅回到蓉城,并将自己这一年来的亲眼所见所思形成了一篇数万字的调查报告———《关上潘多拉魔盒》。艾滋不可怕,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快关上这潘多拉魔盒!
  • 玩穿越火线的人也有梦

    玩穿越火线的人也有梦

    一个梦想延生一个战队又出一个团队!一杆枪支打出一颗子弹!一份信念有着一份努力!一声怒吼伴随一声冷笑!一种自信引发一句挑衅却出一种爆发!
  • 吃货如此多娇

    吃货如此多娇

    【本书已签出版】预定签名版可加群:292827719美食如此多娇,引万千吃货竞折腰;吃货如此多娇,引无数男神竞折腰。新书《宠上天》开动,请左转去隔壁收藏哦!
  • 少年伦希探案记

    少年伦希探案记

    主要以青少年破解案件为线索,情节在破解案件的同时不断发展。
  • 禅之趣

    禅之趣

    入于禅的人生是智慧且又充满机趣,淡泊而又归于宁静的。这种人生,将使你摆脱多少尘世的烦恼,跳出多少宠辱的惊扰,品味多少生命的真趣,挹取多少心灵的清光!诸法无我,明心见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危情契约:恶魔缠上瘾

    危情契约:恶魔缠上瘾

    暗杀失败,她身陷囹圄。他救下她,只为那双让他怦然心动的紫眸,万般虐宠,她去始终无动于衷,他无奈:“女人,你会哭吗?”她傲然:“我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了哭的资格。”一块世袭玉佩,一双紫色瞳孔,掀起一场尘封十七年的血海深仇。她忍辱负重,只为重振家门!他把她当成宠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殊不知,最后他成了老鼠,她成了猫!他说:“女人,我若不能给你天堂,就陪着你一起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