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香港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从1992年开始,所占份额不断下降,2005年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最低下降到2479%;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外商投资份额从1993年开始减少,近几年减少的幅度更是加大,2007年仅占到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占到全国总额的2.12%,2008年略有下滑,占比为2.05%,这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5,其在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排名中也下降到第9位。
2.投资来源日趋多元化
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的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量的近20%,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这一比重不断下降,2007年实际使用日本的外资金额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已经下降到430%,这仅仅是1988年投资水平的25%。同时,以欧盟为代表的更多的国家加快对中国的投资步伐。20世纪80年代至今,欧盟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金额所占的比重从2.28%上升到1999年的最高峰值11.11%,近几年一直维持在7%—8%之间。
(四)FDI的投资方式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半期,成立中外合资企业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首选也是最主要的形式。1997年,外商独资企业首先从项目上超过了中外合资企业,其次2000年又从投资金额上超过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逐步出现了独资化的倾向。2008年,新增的外商独资项目达到22396个,是中外合资项目的约486倍;外资企业的实际投资金额占到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金额的7592%(见表35)。
表352008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统计简表单位:个,亿美元利用外资方式本年批准外资的项目数本年实际使用外资总计27514952.53中外合资企业461217318中外合作企业4681903外资企业2239672315外商投资股份制38859其他00资料来源:商务部投资指南。
三、江苏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江苏省一直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江苏省外商投资总额达到3243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的1899%,名列全国第1位。2008年,江苏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236家,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51.2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26371%。截至2008年年底,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67408亿美元资料来源:2008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
1.利用外资的起步阶段参考朱民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1978—2008)[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61‐84(1978—1990年)
江苏省利用外资始于1978年。1978—1990年,江苏省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1123个项目,投资者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地区的投资者占63%。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中,制造业共计1006家,占总数的90%。
2.利用外资加快发展阶段(1991—2000年)
随着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重心从珠三角逐渐向北转移,江苏省的外资规模快速扩大,1991年当年就设立了1142家外商投资企业,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在“九五”期间,江苏利用外资开始从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外商投资来尖地结构逐步多元化,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地投资不断升温。
3利用外资跳跃发展阶段(2001至今)
21世纪以来的利用外资实际到账规模继续扩大,近八年利用外资的规模超过前20年利用外资规模的总和。引资结构上,三次产业共同发展,制造业继续保持相对集中的地位,外资投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加。
(二)江苏省FDI在全国的地位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在《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提出吸收FDI业绩指数的概念。吸收FDI指数是一国在全球FDI流量中所占份额除以该国在全球GDP、就业和出口中所占份额所得三个比值的非加权平均值。
吸收FDI业绩指数=某国FDI/全球FDI某国GDP/全球GDP,借鉴这一指数,使用1992—2008年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地区的吸收FDI业绩指数,观察江苏省在全国吸收FDI的位置及其变化过程。为了减少短期投资环境变化对吸引外资的强烈影响,计算过程中采用三年期的平均值作为衡量标准。
表361992—2008年中国吸收FDI业绩指数排名前十位情况排名1992‐1994年1995‐1997年1998‐2000年2001‐2003年2004‐2006年2007‐2008年1海南49146海南53663海南52773上海2.5323上海2.6134海南934492广东36705西藏2.9514广东2.7630海南2.5059天津1.8446上海2.80003上海1.8413上海2.5597上海2.5125广东2.1087江苏1.7077天津2.03894福建1.7900广东2.2473天津2.1350天津1.9184广东1.5994江苏1.87055北京06389北京1.7970北京1.8518北京1.5069福建1.3523广东1.42266天津1.2218天津1.7070福建1.4538福建1.3416海南1.2759福建1.40627广西1.0640福建1.5786辽宁1.3030辽宁1.3326辽宁1.1853辽宁1.25468辽宁08452江苏1.0118江苏1.0212江苏1.2010北京1.1696北京1.23219山东081150辽宁09914广西06090宁夏07311浙江09026浙江0995410江苏070735山东066318浙江056512吉林068617宁夏087395江西06859数据来源:1993—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经整理。
注:1996年以前重庆市仍属于四川省,全国共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7年以后全国共有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由表36计算的排名情况显示,江苏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从20世纪90年代小于1不断增加,2008年业绩指数已经达到1.9850;排名从第10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4位,其在全国利用外资的地位迅速上升。
(三)江苏省FDI的基本特点
1.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
根据表37的数据统计显示,仅仅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指标上,1996—2000年这一阶段出现下降,其余各项指标在各个时期都有十分显著的增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早期,投资项目数仅有1123个,从进入21世纪到目前为止,已经增加至43854个。发展初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仅只有443亿美元,而仅2008年一年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就高达251.2亿美元,其发展规模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增长了50多倍之多。21世纪以来8年时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123051亿美元。由此可见,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发展得十分迅速。
表371978—2008年江苏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情况单位:亿美元、个时期项目数(个)合同金额(亿美元)实际到账金额(亿美元)1978—1990112312.564431991—19952844740024135951996—200011185442.61311.802001—200848090297351123051数据来源:1991—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并经整理。
2.投资来源广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增多
江苏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中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为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在江苏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截至2008年,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计88835个,其中来自亚洲地区占总数的7045%;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总计1682.69亿美元,亚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出高达6027%(见表38)。
2000年以来,香港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下降(2007年开始略有反弹)。来自北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较大,2000年大洋洲地区外资所占的比重仅有1.67%,2005年这一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所占份额已经快速增至21.30%,但是近几年来又恢复到5%左右;2000年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投资占到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的11.04%,2005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4475%。以近几年江苏省吸引外资的来源地结构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其中前两者所占到的份额接近80%,总体来看江苏省的外资来源还是十分单一和相对集中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7年开始,除了亚洲地区以外,其他来源地的外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亚洲地区的外资凸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经济疲软的态势下,连续两年投资规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3.外商独资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
在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显著增加的同时,其在投资方式上的变化也十分显著。外商独资企业逐步替代中外合资企业,成为江苏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通过对1990—2008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变化趋势(见图34)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合资企业在1990年达到顶峰9771%后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起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开始大幅上升,实质性的变化发生在1999年,独资企业比重上升到4610%,首次超过了合资企业,并在此后一直迅速增长,成为江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2008年外商独资企业在所有企业中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81.54%,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图341990—2008年江苏省FDI的主要方式比重数据来源:1991—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并经整理。
4.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差异十分显著
按照江苏行政区域的划分,江苏省13个城市可以分为苏南(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苏中(扬州、南通、泰州)和苏北(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三个区域,外商投资企业在这三个区域的投资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距。1990年以来,苏南地区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整个江苏省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见图35),1992年最高达到8823%,从2002年开始实质性地出现下降趋势,吸引外资所占的份额开始不断减少,到2008年已经下降至6689%;苏中与苏北地区的区域发展逐渐出现明显的绩效,利用外资的规模与比重均有大幅度地提升,尤其是以扬州、泰州和连云港的增幅更为突出。以扬州市为例,2007年到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增加了72.57%。
图351990—2008年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结构数据来源:根据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整理。
注:1995年以前开始泰州、宿迁等城市没有独立划分;2000年以前的区域划分中苏南仅包括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统计中笔者已经全部按照新的划分调整。
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来看,苏南地区的业绩指数一直以来都是最高的,且指数值均在1以上;苏中地区2003年以来业绩指数值增长较快,从2005年开始指数值超过1;苏北地区吸引FDI的业绩指数在近两年有十分明显的增幅,2008年连云港、扬州两市的业绩指数首次突破1,而连云港的业绩指数甚至超过了苏南地区,在13个城市中排名第一。以连云港、扬州和泰州为代表的苏北地区开放式经济的发展显示出了较强的后发优势。
5.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相对集中
第二、三产业是外资企业在江苏省投资的主要产业,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行业。2001年其占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突破90%,最高达到91.11%;但自此以后,制造业吸收外资份额开始递减,到2007年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江苏省全部外资总额的比重已经下降到72.24%(见表310)。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制造业的外资投资比重又明显增加,其占第二产业的份额高达9552%。从制造业内部的投资结构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商在江苏省的投资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外资明显倾向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行业,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2008年,江苏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3321亿美元,占制造业投资的1884%,在制造业行业中所占比重最大。
另外,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加快,实际利用外资由2000年的43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61.81亿美元。其中房地产业的外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比重显著增加。2003年房地产业的外资份额仅占第三产业的646%,短短几年后,2008年其已经成为吸引外资又一支柱型行业,第三产业中5414%的外资都流入了房地产业,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其实际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也达到1566%。
(第三节)中国配套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全球配套首先是由美国的跨国公司发起,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企业所采用,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全部或部分地分包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从而减少全球业务成本,保持竞争力。
一、全球配套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西方,经常用外包来描述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的经营战略,这在前面的第二章已经介绍过。配套一词则通常出现在船舶配套、配套采购等专业术语中,因此对于全球配套业的发展,更多的还是需要全球外包、代工数据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