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1300000011

第11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配套产业链的发展状况(1)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又称外国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而言,一般称为外国直接投资或外商直接投资;对投资国来说,通常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根据IMF的定义,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为在另一国开设企业获得持久利益而进行的投资,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在该国企业的管理中拥有重大影响力和有效的发言权。根据OECD的定义,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居民在投资者所在国之外的另一国家的居民进行的以获得持久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第一节)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自从19世纪中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其发展迅速远远超过传统的国际贸易。根据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资料显示(见表31),1982年FDI的流出量仅有280亿美元,2006年就已经增加到12160亿美元,以平均超过20%的年增长率在快速发展,2007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19790亿美元。但是,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加剧,全球FDI流入量2008年下降到16970亿美元,下降了14%。

一、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从全球外商投资流入量来看,1982年FDI的流入值全球仅有590亿美元,2007年全球的投资规模已经扩展到1979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不到30年的时间投资规模增长了30多倍,即便受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的FDI流入值也高达16970亿美元。这种规模的增长效应同样体现在全球跨国公司的卓越表现上,子公司销售额从1982年的2.74万亿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3031万美元,并带来了出口的增加、雇员规模的扩大等关联效应。

以雇员规模为例,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的雇员数量自1990年以来已经增长了近三倍,2008年的全球雇员人数已经达到7700万人,并且外资在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中较之在发达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从2007年的1.979万亿美元的峰值跌至2008年的1.697万亿美元,降幅达到14%。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0年1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

二、投资主体不断增加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跨国公司的数量及海外分支机构也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共有约82万家跨国公司,其国外子公司共计81万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的出口估计占全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量的1/3,最大的跨国公司大多数仍然是制造业企业资料来源:UNCTAD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M]UnitedNation,2009:10。

在全球跨国公司的分布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仍是外国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来源,它们占了全球外资流出量的84%。但是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也相对较大。2009年流入发达国家的投资继续大幅下挫了41%。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370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57%。当然,美国仍然是2008年以来世界最大的投资东道国和母国。

2006年以来,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继续进行海外拓展,发展中经济体中中国香港居首位,而转型期经济体中俄罗斯联邦领先。两类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总量达到1930亿美元,占世界外资总流出量的16%。危机改变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局,对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投资骤增,使两者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比例2008年上升到43%,而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期大幅度下降,比值高达29%;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则大幅增长1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资料来源:UNCTAD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M]UnitedNation,2009:11‐15。

三、投资政策日趋自由化

世界各国政府继续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外商直接投资。2008年全球共颁布了110项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措施,其中有85项是更加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见表32)。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总体趋势仍然是更加开放,包括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门槛和降低企业所得税等诸多条款。

表321992—2008年的国家监管变化单位:项年份实行改革的国家数目监管变化的数目更有利于外国直接投资更不利于外国直接投资19924777701993561009911994491101082199563112106619966611498161997761501341619986014513691999651391309200070150147320017120719314200272246234122003822422182420041032702343620059320516441200693184147372007589874242008551108525数据来源:UNCTAD《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第13页。

四、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球的地位

从FDI流量来看,自1993年起,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在发展中国家位居首位,2002年更是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曾跃居世界第1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2008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峰108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不过同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略高于900亿美元,下降了2.6%,但其排名位居世界第二位,超过2008年分列第二和第三的法国和英国。

从表33中中国占全球FDI比重来看,1993—1996年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高速发展阶段,1994年中国占全球FDI的比重高达1345%。21世纪以来,中国吸引外资的速度有所减缓,处于稳定增长期,其占全球FDI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全球外国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2008年中国占全球FDI的比重从2007年的低谷上升到638%,对稳定世界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33中国占全球FDI的比重单位:%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比重2.2654611.51134511.0811.62975706466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比重320616998920990672503486638注:转引自竺彩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82008年的数据是根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第二节)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一页。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已经由以对外借款转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942646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受外商直接投资欢迎的国家之一。2009年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一、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按照利用外资的规模可以将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1992年)

在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投资数额少,外资企业试探性地进入中国。1979‐1982年间,中国累计批准的外国投资项目只有920个,合同外资金额49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有1769亿美元,这还不到1992年的1/6。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3—1999年)

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流入国,1997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52.57亿美元,这相当于当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全部直接投资总规模的1/3。截至1999年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高达306059亿美元。在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明显增加,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相对下降。发达工业化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显著增加,到1997年年底,“财富500强”中已有超过360家在华投资。这一变化使得中国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得到迅速提升,高速增长的FDI主要投向制造业江小涓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2.。

(三)稳定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这一阶段全球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投资,并在中国本土市场积极推行本土化战略。2003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53505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2004年更是创出606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但自2006年以来,中国在全球吸引外资的地位有所下降。2006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695亿美元,比2005年的724亿美元下降4%。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14家,同比下降2735%;2009年,达到23435家,同比继续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从图31可以看出吸引外资的规模在2008年出现了转折,上升的势头开始降温。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5735亿美元,规模逐步有所恢复。图311983—201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1984‐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商务部相关数据。

二、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FDI的地区分布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FDI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1984年吸引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最高达到全国总投资金额的967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部地区的投资份额有所下降,特别是200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引资比重已经从早期的90%左右下降到近几年的85%左右;而中部地区则不断崛起,1983年中部地区FDI的投资比重仅有1.12%,2007年已经达到1019%,2008年略有下滑,占全国投资的比重达到985%。西部地区的引资在近几年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相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发展步伐仍然比较缓慢,2008年占全国吸引外资的493%。

图321983—2008年中国三大地带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分布注: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广西;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

数据来源:1984—2009《中国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理。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省际分布变化来看,FDI仍然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仍然劣势明显,不过近几年来位于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有所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集聚地,2007年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和山东这五个省市占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高达5637%,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5933%。其中,江苏省从2006年起排在全国及东部地区的第一位,占东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超过了1/5。2008年江苏省吸引外资的规模在全国遥遥领先,高达4159亿美元,占全国总投资规模的1839%。

截至2008年年底,中部地区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0%以上;其次是河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和江西省,这五个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之和占中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高达80%以上。

(二)FDI的产业/行业分布

中国吸收FDI的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第一产业中FDI的比重一直偏低,截至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的份额一直没有突破2%平均仅有1.88%,近几年还有下降趋势;投向第二产业的投资占据主导地位,投资平均都在70%左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期,第二产业吸引外资的速度与规模发展最快。2004年以来,由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第二产业的外商投资开始减少,2006年的比重已经低于70%;截至2008年年底,外资在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低于30%,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尽管与世界范围内的投资仍然严重不对称,但近几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第三产业的分布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目前投资份额达到45%左右。

(三)FDI的来源地分布

长期以来,中国吸引外资主要以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亚洲国家为主,欧美发达国家的外商投资明显不足。改革开放初期,港资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1987年最高曾达到6864%。1979—1990年间,港澳台厂商累计在中国大陆投资项目数和合同金额,分别占全国吸引外资总数的62.4%和534%。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国际分工的地位逐渐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国内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外资来源出现了多元化格局。

1.中国港澳台投资份额不断减少

同类推荐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特征及价值判断标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经济增长的周期和总量调控、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结构变化和增长的效率。
  •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本书包括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概述、寿险公司组织结构、寿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个人营销管理、信息管理等9章。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化进程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本书共分八章论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演进状况和发展态势、城市基础设施的理论、城市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新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和国有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改革、项目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部分国资公司典型案例研究。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分析和模式创新的著作。
  •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本书内容包括: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的转型模式、市场经济的深层结构与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改革实践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等。
热门推荐
  • 大乘二十颂论

    大乘二十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花魁娘子

    穿越之花魁娘子

    一场意外让她来到了古代,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花魁了。只到遇上了他,他不顾一切地要了自己,完全转变了自己的生活。遇上她,是一场意外。原本是去万花楼办事,没想到遇上了她,却也让自己一头栽进了情感里。此改变了他与她的人生。(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忆在青春余点

    忆在青春余点

    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选择回眸远眺,看着自己一路走来时的脚步,有苦,有甜,有笑,有泪。在走走停停之后,于是,放慢了自己匆忙的脚步,站在青春余点感受一下这一路走来的弥足珍贵,追忆一下曾经迷惘的自己,用些卑微的文字去祭奠即将逝去的青春。因为只想让青春无悔,人生无怨。。。
  • 超神向导

    超神向导

    大宇宙时代,哨兵主宰的世界,向导作为稀缺资源一直是帝国与联邦乃至各大世家争夺的对象。她出生向导世家,因基因被窃取,觉醒失败,成为废人。被未婚夫退婚不可怕,被家族除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一名娇滴滴的美少女,却被驱逐到一个男多女少的诡异地带。群狼环伺,作为毫无战斗力的低等级基因普通人类,苏黎决定女扮男装,解决性别危机。可是,为什么当她委婉含蓄地向男神表明身份深情告白时,男神很淡定地看着她,问道:“你确定自己是女人?”黎苏丢掉沾满鲜血的能量剑,整了整凌乱的衣服:“嗯,确定。”
  • Jack and Jill

    Jack and Ji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源痕临界

    源痕临界

    陨石堕落,也就是普斯卡病毒来到地球十年后。一切变得和开始不同了,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要有时间去适应。所谓末日,也不过是时代的转变,而不是时代的毁灭。世界的齿轮,应该要开始转动了。
  • 我的26岁冰山女神

    我的26岁冰山女神

    隐士高手混入都市与26岁美女董事长同居,本想安安稳稳生活,却不想美女姐姐一心想为自己找女朋友,一场饭局各色美女眼花缭乱,羞涩校花,高冷老师,性感上司,我的乖乖,除了照单全收别无选择。
  • 疯行都市

    疯行都市

    这是一个疯子复仇的故事,一个疯子的都市之行,一个只有可爱的女儿才能让他平静下来的疯子。
  • 善谋下

    善谋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腊日龙沙会绝句

    腊日龙沙会绝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