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9700000020

第20章 怎样识别医疗骗局(1)

医疗骗局的土壤

当一个地方的骗子大行其道的时候,必定有骗子形成和生长的土壤。剖析医疗上为什么容易让人上当的原因和条件,能够使我们透视医疗骗局的全部过程,从根本上杜绝和防范骗局,避免上当受骗。

笞人性的弱点

芸芸众生中一个个体的人,是大自然中十分渺小的一员,其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永远有一定的局限。无论是伟人、科技专家,还是自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谁也不敢说自己绝对不会上当受骗。

有人说只有愚昧的人、学问少的人容易上当受骗,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聪明的人不可能事事聪明,学问高的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学问。一个物理学家在物质的变化和力学分析方面可能讲得头头是道;涉及文学理论,可能一点儿小的东西就可以让他晕头转向;外科专家对内科的最新进展不一定就了解得十分透彻;内科医生对涉及其他科别的高科技也不一定能够辨别得十分清楚。如今骗子的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让本行业的专业人士也不能保证不上当受骗。

有一种人过分自信,知识不可谓不多,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自己判断能力高超,相反却容易上当。比如,一个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什么基因、纳米、DNA的人,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名词对他不会起到丝毫的诱导作用,倒是那些了解这些华丽字眼的一知半解者,才有可能被其蛊惑利用。淹死的大多是会游泳的人,因为不会游泳者一般不会下水。

许多人医学知识不可谓不丰富,为什么还容易上当受骗?因为这些骗子正好利用了他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进行所谓的科学推导。科学的推理链条是不能有一个断点的,一个断点就意味着全部的错误。魔术师可以将数个看起来非常完整的圆环套在一起,那是因为他以不经意的神态捏藏着其中一个圆环中的一道裂缝。

现代的骗子们利用许许多多有“科学道理”的理论依据,看起来振振有词,其中的“裂缝”经过一定技巧处理,许多人无法发现,或者迷迷糊糊、朦朦胧胧。把当今的许多骗子称为魔术大师,一点儿也不过分,不过魔术师始终强调魔术的虚假性,而骗子们强调所演“魔术”永远是“科学”。公开声称是虚假的魔术,又有多少能被我们普通大众揭穿呢?医疗骗子的成功率可想而知。以一副正人君子面目出现声明不是撒谎的“魔术”,可能许多人连怀疑一下的念头都没有。

当人处于一种窘迫境地、无路可走时,非常容易上当。溺水者连稻草都会去抓,病急了就会乱投医。这时候,许多人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反正死马当做活马医。这一点是医疗骗子最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也使他们处于风险最小的境地——治不好,因为本来就是绝症,你绝不会找到怪罪他的理由,何况治病都不能保证100%,可能你的运气不好,可能你就是那没有治好的少数。假如因为偶然的因素,恰巧疾病有一点儿缓解,那绝对成为他大肆吹捧的材料,成为他确实有效的佐证。

容易受情绪影响而失去客观判断,是人性中十分脆弱的一面。高兴时和悲伤时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会有不同。旁人的观点有时候会诱导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包括自己的感觉。如果大家都骗你说你脸色不太好,尽管脸色与往常毫无变化,刚开始你可能还会有所怀疑,时间一长,不由得你不信。那些刚开始大家并不认为漂亮的明星,经过媒体的一番炒作后,其“漂亮”不是得到了一致公认了吗?

贪心是所有上当受骗原因中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比如,听说有免费诊断、免费治疗、免费给药,就趋之若鹜。许多骗子的开场白就是打着这样的口号,让受骗者一步一步进入谜局,最后不知不觉地乖乖掏钱。

如有些包皮环切手术广告中——手术费,只需60元!可是手术完了以后,药费呢?再要你交千八百的什么药品费、伤口换药费、注射费,已经做完了手术,道理就该由别人讲了。

爱慕虚荣者容易上当。人对让自己产生优越感的人,很容易消除原有的戒心,爱慕虚荣的人更具有这种倾向。医疗骗子也会利用这种心理煽动顾客,譬如,他们会说:

“你一看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大家都已经在使用了啊!”

“某某(名人)都说好呀!”

看一看铺天盖地的广告中的名人效应,正是利用许多人的虚荣心,成功地进行心理诱导。爱慕虚荣的人,即使碰到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也会谎称内行而主动地随声附和。

还有一种属于心地善良者,他们总是从好的方面去看待别人,缺乏必要的警惕和防范心理,别人说什么他们都相信,特别是那些经过一定伪装、表面看起来头头是道的人。

笞匮乏批判的科学体制

科学的发展是在与谬误不断斗争中成长和壮大的。由于人对科学的认识永远都有局限,科学也有其条件性,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改变,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对科学不断地进行去伪存真,对已有的科学理论不断进行批判,真金不怕火炼,是科学就不怕批判。

科学的词义来源于西方,西方高度发达的社会,对科学理论的批判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道德框架。批判者以理服人,被批判者可以对批判的东西进行辩解,一般不至于会恼羞成怒,也不至于轻易对批评者以“造谣”、“诬陷”等罪名诉诸法庭,法庭也不至于动不动就要求尽管只是一种质疑的批判者拿出尽善尽美的证据来说明。

论文的答辩实际上就是一种批判的形式,既然是真理,就应该经得起不同方向哪怕是刁钻古怪的“责难”。真理就像一条完整的链条,批判者只需要找到一个断点,就可以完全推翻你所得出的“完整”结论。对于有些人,批判甚至成为一个职业,他们对科学的进步促进并不比科学家逊色,他们同样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我们国家,对科学的批判就不是那么幸运了。首先,它可能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潜意识中推崇的儒雅有关,与人为善、温良恭谦让才是一种美德,如果动不动就挑别人的刺,总给人有不善良的联想。

但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几千年来,我们的政治始终凌驾于科学之上。如果皇帝相信可以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假如有不同的意见,岂不是自找死路!许多政治家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人,如果是他们相信了的一些东西,敢有人唱反调,轻则可能就不给你讲话的机会,重则——不同的时代可有不同——但肯定不会是好下场。

由于缺乏批判,骗子骗人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在我们国家为什么有那么多玄学的东西存在。

对明知是假而用来骗人的“科学”,我们称之为伪科学。伪科学的作俑者不外乎是为了追名逐利,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名誉,这些人成为科学批判的最强烈反对者。由于伪科学的始作俑者通过骗人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可以通过收买文人为其歌功颂德,通过收买政府官员为其披上合法的外衣并有了保护伞。

前些年,许多揭露这些骗子的人,有的在法庭上输了官司,有的遭到了对方的人身伤害,如比较有影响的几个大案:某气功大师可以远隔千山万水,行气功治疗危症;一个普通话剧演员一夜之间成为“玉皇大帝的女儿”,在西宁成为无病不能治的“超人”。

在揭露这些事件的早期,我们的新闻媒介、我们的政府官员、我们的公检法机构可并不是都站在了公正的立场上,揭露他们的许多仁人志士为此遭受的巨大磨难令人难以想象,有些甚至遭受到生命的威胁。

我们的报纸杂志及其他新闻媒体歌功颂德的文章多,因为不承担什么风险。对批判性的文章慎之慎,唯恐引火烧身。特别对于那些打着我们国粹旗号的东西,更是讳疾忌医,哪怕是再客观的批判,动不动可能就会给你一顶“诋毁民族传统”、“崇洋媚外”的大帽子。

科学的东西属于全人类,能为所有人谋福利,哪怕它开始于一个敌对的民族或者一个敌对的国家,我们也应该学而习之。谬误和伪科学,无论它过去给我们带来多大虚伪的荣耀,一经发现,应该立即唾弃。

在学术领域中必须坚持科学无禁区、科学无顶峰、科学无偶像的原则,营造一种浓厚而宽松的各抒己见、自由争辩、民主讨论、服从真理的学术氛围,真正做到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科学问题。看待批判和争论,要像看待我们平常讨论问题一样,并不应该因为逻辑性、证据性偶尔的不足来承担法律上的后果,只要不是为了私利刻意伪造证据去诋毁对手。

法律上对批判的宽松,能够使我们得到更多的智慧火花,谁是谁非,让公众和时间去评判。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绝对不会因为遭到“火炼”而改变自身的性质,相反因为“火炼”可能会更加光辉灿烂。

当质疑和挑刺成为我们对待科学最常规、最坦然的态度时,骗子们生存的环境就不会像现在那么美妙了!

科学地评价疗效

何为科学?最根本的,科学就是求真求实。科学验证的核心是可重复性,无情而又严密的科学,最终只承认经过严格设计的实验的结果,不承认权威,不承认任何主观的东西,不承认任何非理性的思维,甚至不承认人的观察经验。

许多主观臆想的东西,或许将来被证实是真正的科学,但在被证实之前,我们仍然不能把它们归纳入科学的范畴,最多只能算是科学的猜想。

现代医学是在严格遵循科学精神的原则中逐步成长壮大的,任何一项医学成果的最终确立,必须接受严格的科学检验。这些检验方式之所以被认为具有科学性,在于充分考虑了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漏洞,以证明其具有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就拿药物效果评价的“双盲实验”来说吧,先选择一些自愿参加的病人,随机确定一半人使用真的药品,另外一部分人使用外观完全相同的假药(比如用面粉做的)。哪些病人用真药,哪些病人用假药完全保密(由公证机构掌握),医生与病人都不知道。

几个疗程后,公布测试统计结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作弊和心理暗示的干扰。假如你要证明“某某神功什么”治疗仪器有效的话,就需要找100个病人(样本越多越客观),100个常人,先编号然后把这200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50人,再找3个一般医师,4个人每个人负责一组的治疗,这样,治病的人不知接受治疗者是否是病人,接受治疗者也不知什么人给他看病,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该仪器的真正疗效。同时要注意样本的数量,如果太少,实验结果的偏差就越大,其可信度就大大降低。

同类推荐
  •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有什么别有病:一个普通人追求健康的体验历程

    有什么别有病:一个普通人追求健康的体验历程

    本书作者既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只是一个满足了温饱问题而后想追求健康的普通人。他的健康知识和理念的形成,完全来自于自身的体验和心得,因此,他能用老百姓的通俗语言来解释疾病,结合自身健康生活体验,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提示发病的原因,以及追求健康的合理方法。
  •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中国养生汤膳精选

    本书从汤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入手,介绍了汤膳的分类与制作要求,汤膳的常用材料,及其原料加工、烹制、火候等,并提供保健汤膳、食疗汤膳方。
  • 中年养生之道

    中年养生之道

    全书从中年的心理、生理、饮食、药物、性生活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年防病保健的理论和方法。
  • 小验方,大疗效

    小验方,大疗效

    本书参考多种中医古籍,并结合临床实践,精选出一些经过千锺百炼的中医小验方。具体分为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十七篇。
热门推荐
  • 離洛妖妃之帝血殇

    離洛妖妃之帝血殇

    她是云端排名第一的杀手,却穿越成护国将军府中最不受喜爱的二小姐他是帝都邪魅妖孽的辰王殿下,却忍受了十几年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当她遇到他,她才发现一切原来是命中注定,她以命换之,解他之毒,却让他此生忘了她,让她沉睡四年,当她醒来,再见面时,才发现她是他梦中一直对他笑的女子……
  •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牛从来没有自己的目标,他只知道做别人现在让他做的事,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些事,做这些事的结果是什么,他更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如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而活?”,他就会迷惘地看着你。这本书正是要告诉你,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 追回落跑顽皮妻

    追回落跑顽皮妻

    【全文完结】她是北家掌上明珠,单恋他十年,他却只当她妹妹般疼爱。即使最后两人意外成为最亲密的人,他的态度一如从前。在亲耳听见他对别的女人说“我爱的从来只有你,景珊我只当她是妹妹,我和她一辈子都不可能”时,一颗痴心顿时被凌迟割片。为疗情伤,她毅然去了万里之外的国家,谁知?仅两个月,不管她走到哪,总会出现一群黑衣人对她恭敬的俯身道:“大嫂,大哥请你回家!”
  • 灭世圣尊

    灭世圣尊

    圣尊,天灵大陆的最强至强者。封号破世圣尊的凌影在寻找消失一界中陨落,灵魂却意外重生。
  • 念佛超脱轮回捷径经

    念佛超脱轮回捷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良缘天注定

    良缘天注定

    燕国将军李梦欣,意外得知自己不是亲生女,隧踏上寻亲之旅。在途中因为受到罗炎烈的牵连而被误伤,这场英雄救美,让罗炎烈对李梦欣心生好感,此后路上一路追随。燕国路上没有线索,前往罗国。得知罗炎烈的身份是皇子,皇宫留宿被人暗杀,身世之谜迎刃而解,居是前朝公主。订下协议娶之为妻,却被意外掳走。得知身世,伤心欲绝,所谓复国,不过戏说。回国认亲,放下心结,再次见面,相拥,彷如隔世。
  • 棋道争锋

    棋道争锋

    这是一个神奇的象棋世界,棋者通过修炼棋道,可以获得强大的棋道之力。排兵布阵,局成杀敌。调兵遣将,横扫千军。少年棋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踏上棋道争锋之路!新人新书,请多收藏,百万长篇,质量为上!本书群号:547087377
  • 精华版(二)你不可不知的投资宝典

    精华版(二)你不可不知的投资宝典

    这是一本像《男人装》一样紧随潮流,像《读者》一样贴近生活,像《故事会》一样充满故事,又像《花花公子》一样有内涵的理财专刊! 理财达人水湄物语出品,长投网倾情奉献:《长投专刊》与你分享实现财富自由的实用投资。
  • 恋爱进行曲

    恋爱进行曲

    她大力拍胸:放心,一切有我。他装傻却也了然于心:这句话的直译就是〔我会替你搞砸一切〕。一个糗到你小鹿乱撞的开始能否Happyending?比《命中注定我爱你》更有爱情节女王胡小媚华丽419爱情反转剧。
  •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本书包括美容形象设计概论,形象设计的基准和数据,皮肤健美,头发美容形象设计,美容化妆,服装穿着艺术,艺术修养对形象的影响,礼仪行为,运动塑造形体美,整体的形象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