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1400000016

第16章 发现优势(6)

徐庶说:“此人是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此自号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你应该赶紧前去求教。

如果这个人肯辅佐你,那么何愁天下不定呢?”

到了这时,刘备方才清醒过来,说:莫非这个人就是司马徽先生所说的伏龙、凤雏吗?

徐庶说:对,凤雏是襄阳的庞统,伏龙正是诸葛亮。

到了这个时候,刘备终于知道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原来就是司马徽先生所推荐的伏龙,而伏龙之才之能,又远在眼前的徐庶之上,试想,一心要猎取天下的刘备,又哪能不动心,哪能不揽入怀中呢?

第三波次,仍然是司马徽出马。话说司马徽前来探望刘备,问起徐庶的下落,刘备告诉他徐庶已经去了曹操那里,并说,徐庶临走前推荐了诸葛亮,问司马徽诸葛亮这人如何。司马徽说:“诸葛亮与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石广元、汝南的孟公威、刚刚走掉的徐庶是特别亲密的朋友。这些人思想深刻,才能精纯,而唯独诸葛亮仅观大略。诸葛亮经常对他四个朋友说:你们如果做官,可以干到刺史郡守之类的位置。大家问诸葛亮的志向,诸葛亮笑而不答。

诸葛亮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他的才能是不可限量的。”

刘备听了当然很高兴,但也还有点疑惑,就问司马徽:“为何这个地方这么多贤才啊?”

这话的意思是,你老人家说得这么神乎其神,这些人有这么厉害吗,而且还是一批一批地出?

司马徽到这时见刘备依然心存疑惑,于是假借天道来做他的思想工作——由此可见为诸葛亮出山真是煞费苦心了。他对刘备说:“当初有人善观天文,卜卦说‘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这时关云长插嘴了:“我听说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两人,这也太夸张了吧!”

司马徽笑了,说:“按照老夫的意见,他比得不对。我想用另外两个人来比,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大家听到司马徽用这两个人来比诸葛亮,“众皆愕然”。司马徽见目的达到,于是出门仰天大笑而去。刘备叹息说:真是隐士高人也。

好了,我们来看诸葛亮出场之前的前期工作:先是司马徽用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把刘备的胃口吊起来,然后,徐元直出马,现身说法,告诉刘备诸葛亮确实是高人,比自己高很多;最后,司马徽又出面定调,说刘备你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借助诸葛亮才行。

怎么样,这个流程熟悉吧?想必大家早就看出,这三步,不就是当前商家推销自己商品的路数?

第一步,先是用广告狂轰滥炸,把“谁用谁说好,谁好谁知道”这类观念植入观众脑海中;第二步,找人现身说法,一般是用个大明星之类的人推荐,这就等于徐元直现身说法一般;第三步,就是你来到超市货架前,看着自己想吃想用的东西,正在寻思买哪个牌子的好,突然见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想起了一个自以为很了解的人吃过用过还说好,而且超市里由商家派出的导购小姐(这个角色相当于后来的司马徽)反复向你发嗲“真的很好哦,你一定要买哦”。这三招下来,你难道还不乖乖掏腰包,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选中这一款?

是的,这就是营销。很多时候,商品营销和自我推销其实是一个道理的。

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科目,就是要学会推销自己。按照《三国演义》所写,诸葛亮高就高在,他的自我推销出神入化,简直就是当代商业炒作的大翻版。当然了,这是我们今天的戏说之言,但是,言为戏说,理在其中,我们观察人才的成长之道就会发现,古往今来,大都是同一个模式。

接下来,“三顾茅庐”正式上演了。

第一顾:

时间:司马徽走后次日地点:卧龙冈人物:刘关张三人,群众演员数名,诸葛亮的小童子,诸葛亮挚友博陵崔州平。

情节:刘关张前去拜访诸葛亮,去的路上碰到了一帮做托儿的群众演员,到了诸葛亮的住处由童子接待,访诸葛而不遇的归途中碰到了诸葛亮的好友崔广平另一个托儿。

植入性广告一:在刘关张赶往隆中的途中,“遥望山畔数人”,扛着锄头于田间劳作,大唱:“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三国演义》记载,刘备听了这歌,感觉很好,问农夫是谁写的。农夫回答是卧龙先生所作。就这样,借助歌曲洞穿时空的宣传力量(相当于今天的电影宣传片),诸葛亮的名头再次灌到刘皇叔的耳朵里,坚定了刘皇叔渴求诸葛亮的决心。

植入性广告二:刘备等人访诸葛亮而不遇,按照常理,当然是非常懊丧的。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老崔同志先是谈了一大圈天道,彰显了自己的思维层次和认知水平,然后说,你想让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怕不容易。常言道“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目前天下正趋向大乱,孔明也搞不好,你请他也白请。

这段广告词依然是从外围做文章,而并不是直接宣扬诸葛亮的好。崔州平说天下已经大乱,诸葛亮也无能为力,其中暗含着这样一个假设“诸葛亮能够斡旋天地,补缀乾坤”。因为天下大乱之故,所以,即使诸葛亮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也对抗不过老天。这个逻辑很简单:你刘备如果顺天而行,就乖乖认输,撂下挑子别再干了;如果非要自己当皇帝,那么诸葛亮有这个本事,但是你们最终还是得听老天爷的。试想,如同唐僧一心想取经一样,一心想当皇帝的刘备(从小就想),怎么能因为别人区区几句话就放弃自己当皇帝的梦想呢?既然不会放弃自己的皇帝理想,当然就会使用诸葛亮这能够补缀天地的能人了。

好了,分析就到这里。我要说明一点的是,上文皆为戏说,《三国演义》

不过是一本小说,又非正史;即使是正史,其细节也非我们今天能够详知。我们不过是借着《三国演义》这个瓶子,装我们自己思考酿造的酒罢了。

结局:刘关张等人第一次寻诸葛亮而不遇,但又从侧面加深了对诸葛亮能力的了解,这定会让刘备心痒难耐,不得之而不会甘休的。

第二顾:

时间:过了数日地点:隆中人物:刘关张三人,诸葛亮朋友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诸葛亮之岳父黄承彦。

情节:刘关张第二次前往,路上碰到了石广元,孟公威等托儿,到了诸葛亮的住处由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出面接待(比上次小童子接待待遇规格高了一点点,能接触到目标的家人了),寻诸葛亮不遇的途中见到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植入性广告之一:在前去拜访的途中遇到石广元和孟公威,两人坐在刘备必经之酒店里放声高歌。两人所唱皆为王霸之事,蕴含很深的帝王术,这对刘备这样一心想当皇帝的人来说,无疑是挠到了痒痒处。此外,从两人所唱和的歌中,也可以见到两人对于屠龙术的修为。而诸葛亮作为两人的朋友,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每每看到这个情节,我总觉得这两人和今天影视中客串演出、演唱会的特邀嘉宾的作用是一样的,一为捧场凑热闹,二为撑腰打气,三为反敲边鼓。

植入性广告之二:刘备等人进了诸葛亮家,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负责接待,推说诸葛亮出门在外,“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刘备等人无奈,只好离开。归途中,遇到一人骑驴吟诗一首(依然靠声音做宣传媒介,由此可见,谁的嗓门大,谁有话语权,历来就是人们借以晋升的法宝):“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熟悉诗词的朋友想必能从这首诗中读出争斗之味道。刘备听到有人吟出这么美妙的好诗,以为是诸葛亮,而诸葛均告诉他这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托儿,又是一个托儿。怎么说呢?我只能用一句经典台词来评价这个植入性广告的桥段:组团忽悠我来了?

第三顾:

时间:与二顾之间时隔多久,不详地点:诸葛亮家人物:刘关张三人,诸葛亮情节: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一席交谈,言下大欢,遂高薪聘请诸葛亮出山作为职业CEO,为刘氏集团做高级策划管理工作。

其实,诸葛亮从一开始,要的就是这个目的。不过,高人是不能轻易出山的,必须遮遮掩掩始出来,这样才能跟高人的身份相配。但是,诸葛亮一介村夫出身,虽然是高人,可身价并不高。而诸葛亮经过一番运筹,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神仙哥哥一样的人物,让枭雄刘备也神魂颠倒,不得之不罢休,一得之两涕流,这不能不让人承认他运筹手段的高明,营销之术的高超。

10.苦难是男人成长的最好学校

先哲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苦难不仅有不好的一面,还有有益的一面。

如果你有着很丰富的经历,就会明白:对懦弱者来说,苦难是摧毁人生信仰,致使其束手认输的重要因素;对坚强者来说,苦难是磨砺刀锋的石板、涅盘重生的火焰。古人曾经这样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谓苦、劳、饿、空、乱,本质上就是指人生要经历的各种苦难。如果一个人这些苦难都能咬牙承受,那么,他就能够动心忍性,最终无所不能,终成大事。

当年,希特勒在维也纳流浪近5年时间,期间饱受各种苦难。他后来在《我的奋斗》中写到,在维也纳流浪的那几年是他一生中最完备的大学,从此之后,他再也不需要学习什么了。虽然希特勒是历史罪人,但是这也恰恰印证了尼采说过的一句话:“那些大人物所受的苦难,一定会让他的时代来偿还。”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无数事例皆已证明,只有在苦难中苦苦挣扎过的人,才真正有可能在人生的角斗场上纵横披靡,所向无敌。道理无他,唯斗争经验丰富。

我很多朋友都是在30岁上下要的孩子。每次欣闻革命后代有了传人,我总要赶去热闹一番。对生了儿子的,我一定要说:男孩从小要磨炼,不能宠。

对生了女儿的,我也一定会说:女孩要从小多宠,不能亏着。爱人有时会问我:为什么你对不同的人说的话还不一样呀?我就郑重其事地告诉她:穷养男富养女,这是古之明训。所谓穷养男,不是说穷人才养男孩,而是说男孩子要从小让他多受苦,不能培养纨绔作风;如果一味宠爱,这个孩子将来走入社会就无法适应男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很快会在人生的角逐中被淘汰出局。对于女孩子来说,则必须从小就尽可能提供给她优厚的生活条件。这样,她在将来走上社会的时候,才不会因为一个赖小子的两顿饭几串项链就委身于他。这就是“富养女”也。

总体来说,女孩子要富养,这样她长大了之后才不会过于倾心物质,因此也不会被物欲蒙蔽了双眼而陷入悲剧的命运。与之相对,男孩要穷养。只有自小就生活在磨难中,且不被其征服,反而征服磨难的人,才能战胜命运,迎接辉煌。

写到这时,我想起了一个由草根到和尚、到乞丐、到士兵、到将军、到帝王的人——朱元璋。这个人的人生开篇只有苦难而毫无幸福可言,但正是这样一个人,把叱咤欧亚的大元给推翻了,自己取而代之做了皇帝。朱元璋的职场生涯充分告诉我们,当你在一次又一次的职场打击中咬牙挺下来之后,你很可能就成了那个能收拾残局的唯一人选。

男孩要穷养,道理已经说明白了——因为苦难是男人最好的学校。一个男人如果能从重重苦难中挣扎而出,那么,他的精气神绝对要强于普通人。我们看历史上那些成功的伟人,大多数是从苦难中杀出一条血路,而少有那种出身于温柔乡、成长于纨绔家的类型。

接下来我举的这个例子的主人公名叫陈平。陈平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高级谋士,后来当了大汉朝的丞相。说起陈平的履历,想必大家一定感兴趣,因为他的出身很卑微。不仅家里穷得叮当响,而且为人品行不端。

有成语叫作“盗嫂受金”,说的就是陈平年轻时欠下的糊涂账。

据史书记载,陈平家住在村里,很穷,自己无以谋生,只好跟哥哥住在一起。陈平虽然家穷,但想必懂得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道家的书,比如黄帝老子的学说。常言道,德润身,富润屋。

陈平学道有得,因此举止投足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气度。再加上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帅哥,因此常常会招致别人的笑话。有人调笑他说:你小子家里这么穷,吃什么东西能把你养得这样好呀?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两点:第一,陈平家物质条件不太好;第二,陈平过着被别人歧视的生活。也就是说,不论是基本的生存资料,还是基本的尊严地位,年轻的陈平都不具备。所谓苦难的生活,我想,当时的陈平一定对它非常熟悉。

我说过,苦难是男人最好的学校,这是因为,苦难能够塑造一个男人与逆境和困难斗争的勇气、意志。固然艰难困苦有可能让一个人崩溃,但如果能够在苦难面前咬紧牙关继而战胜苦难,那么,这个人的意志将是不可摧垮的。陈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家境不好,出身低微,但是他从来没有被苦难打倒,也从来没有看轻自己。有一次乡里搞祭祀,大家公推他来为乡亲们分肉。陈平操起刀子,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把肉分得公平匀称。乡亲们都称赞陈平刀功了得,哪知陈平却借题发挥道:“如果宰割天下,亦如此肉耳。”听听,这才叫真正的男人。不论处在多么困难的环境中,从来不磨灭自己心中的梦想。这种梦想如星星之火,再大的原野,迟早都会被这火燃烧、毁灭。

苦难是男人最好的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苦难能够成就一个人与苦难斗争的智慧。我们说,在人类征服世界的过程中,身体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智慧比身体更重要。正是靠了智慧的力量,人类才能从物竞天择的规律中脱颖而出,牢牢占据生物链的顶端,从而控制整个世界。我前文还说过,正因为智慧比身体更重要,所以,统治我们这个世界的,并非是那些庞然大物,也不是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彪悍壮男。相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苦难绝对是最佳的那一个,因为苦难会逼迫你不得不努力,不得不上进,不得不苦苦思考摆脱困境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智商、你的能力都将会很大地得到提高。

陈平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开始也并不太顺利。因为陈平背负着“盗嫂”(也就是和嫂子私通)的恶名,所以很多人看不起他;他投奔项羽,但是很快就因触犯了项羽而被迫投靠刘邦。陈平到了刘邦那里,因为刘邦知人善任,所以最初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刘邦一定的重视,但是由此也引来了众人的嫉妒,污蔑陈平贪污公款,男女作风不正派(“盗嫂受金”)。刘邦听得多了,也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动摇,幸亏陈平巧言化解,才没有被刘邦给杀了。

同类推荐
  • 做人生的赢家,我能

    做人生的赢家,我能

    成功其实来源于很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如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够关注细节,就能够比较容易的获得成功。很多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忘记了未来是由当下的日子积累而成的。因此想要获得美好的未来,就应该活在当下,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你的幸福。我们不认为成功有何捷径,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任何取巧的可能。但是成功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断再想成功迈进。我们期望在别人成功的故事里,能够帮助你发现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获得最后的辉煌。
  • 扩张自我优势(人生高起点)

    扩张自我优势(人生高起点)

    成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各式各样。成功人生在于发现自我,创造独特人生。成功的途径在于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功人生源自我优势的扩张、以勤学不辍充实自已、以不屈奋斗创造成功的人生。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我们译取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并将书信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读者深刻了解书信里的精华。
  • 立足本职

    立足本职

    本书阐述了“善于规划职业路径的人将走向成功”这样一个主旨。就像去一个地方需要事先画好地图一样,职业生涯规划勾勒的是职业发展的路径,出色的职业规划将带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熟,代表这饱满和成长的完成。以熟男形容男女,则有着不同的意味,它代表的是成功,也是转型的转折点。在达到社会认可的地位之后,熟男该如何应对在金钱和地位都充足后带来的情色、权柄、贪欲的诱惑?熟女又该如何在以色示人时期结束后展现自己别样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粥膳祛病事典:做自己的粥膳医生

    粥膳祛病事典:做自己的粥膳医生

    本书结合了大量专家的建议,充分运用了营养学以及饮食祛病的科学原理,详细阐述了粥膳的药用功效以及制作方法,旨在告诉广大读者在食疗祛病时,如何正确服用粥膳。书中所选粥膳配方有的源于民间验方,有的源于中医典籍,还有的是一些当代著名医学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各配方制作简便,方法灵活,祛病效果显著,是力图将高深的传统医学以粥的形式摆上平常百姓餐桌上的一次尝试,其目的是使人们在一日三餐的饮食当中,不知不觉地达到祛病防病的效果,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 錯空情

    錯空情

    三界塴壞,法則重新定位。魔物、神將君臨大地;邪神、主神在大地爭雄,人類如何在絕對的力量下掙扎求存?穿越版的羅蜜歐興朱麗葉即將為你上映。
  • 悬挂的魂灵

    悬挂的魂灵

    这是一部重新连接“革命”与“日常生活”的大书,并因此颠覆和瓦解了种种“文革”叙事。“革命”和“人性”,“权力”和“命运”,“政治”与“乡村”,“欲望”与“爱情”等早已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主题在这部小说被重新演绎,民间“革命”的正经与荒诞凸现了那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肌理与脉络。小说以死始、以死终,那个悬挂的魂灵逼视着一个年代,逼视着一个仍然没有完整答案的历史之迷。在多年的沉潜之后,陈占敏从他理解的历史哲学出发,在一个新的通道中抵达了历史的深处。
  • 终极爆笑热血高校

    终极爆笑热血高校

    她,从小就是青郁葱的天才,名牌大学毕业后到最不良的班级给和她差不多大古怪的学生当班主任。个性刚11躁不服输也有点另类,不喜欢用一般人的头脑想问题。经常因自己力气大到惊人而苦恼。他,繁华盛的黑道老大,却迫于无奈来到青郁葱高中读高三。面对着整天面对枯燥书本的命运,背负着在自己对手的地盘读书的压力。但他发现这都不算最惨,最惨的莫过于遇到了与自己实力相当的老师。他们是一群除了不会做好事其他事情都会做的不良学生,但也是一群性格鲜明的美少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困扰、秘密或是梦想。她与他和他们。有战争,有梦想,有希望,有奋斗,也有荒诞。在这个热血的年华里共享喜怒哀乐一起作战!荒诞雷文慎入~
  • 辉煌剑宗

    辉煌剑宗

    一个两世为人的少年,在修行的世界里,酣畅淋漓地谱写属于自己的传说。......此生惟志千里远,我生尽兴不尽殇。此命但问手中剑,我命由我不由天。
  • 逆茧

    逆茧

    人生之于修炼,犹如作茧,破,不如逆茧归真。
  • 山上有个娇皇后

    山上有个娇皇后

    名满京都的忠肃侯府大姑娘阿浓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被人用一两银子买回家。买她的是个住在深山破庙里的怪人,阿浓后来嫁给了他。本以为要就此成为一个农妇,平凡过一生了,谁料突然有一日……秦时:媳妇儿,你做皇后了。阿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荣耀少年

    荣耀少年

    某军区借军校招生,秘密训练少年特种兵,而主角一行人却还不知道,而主角一行人能通过选拔吗?而路上又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们能成为少年特种兵吗?,让我们走进书里,和主角一起度过未知的未来吧!
  • 许你一生盛世

    许你一生盛世

    用我一生烟花换你一世迷离,用我一世繁华换你一生盛世!十指紧扣,千山万水云卷云舒。白头至老,共享一世。
  •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对人生困惑茫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体悟茫茫人生的真相。本书在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让你感受智慧人生。所谓料事如神,并不是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去预知未来,而是通过对人生经验的积累和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料将要发生的事情。掌握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会柳暗花明,云开见月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