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1000000002

第2章 生平活动(2)

贞元十二年,汴州军乱,董晋受命为汴州刺史宣武节度使。韩愈被董晋招为幕僚,任汴宋毫颍等州观察推官,从此走入仕途,参与政治活动。韩愈既是进士及第,以文章闻于世,又是现职官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登门求教者也随之而至,他的教育活动从此开始。首批成为“韩门弟子”的是李翱、张籍等人。《与冯宿论文书》曾提及此事。李翱回忆当年建立师生关系时说:“贞元十二,兄在汴州。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视我无能,待予以友。讲文析道,为益之厚。”

贞元十五年,宣武军节度使董晋死,汴州军再乱,军司马被杀。韩愈转投徐州,为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接纳,被推荐为节度推官。韩愈能刚正直言,对时政累有献议。其年冬,受张建封委派,以徐州从事的身份,朝正于京师。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与韩愈知交较深,欲发动生徒请求朝廷委派韩愈为博士,适逢国子监发生其他大案,故未实现。

翌年回归徐州,因意见未为张建封所采纳,辞谢职务,西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至京师,等候调选,秋冬之间,被任为四门博士。身为学官,从学者渐多,侯喜等人成为弟子。第二年,继续任四门博士。

他爱护人才,积极向考官推荐优秀考生,曾写信给当年任副考官的祠部员外郎陆傪,推荐了侯喜、侯云长、刘述古、韦群玉,沈杞、张苰、尉迟汾、李绅、张后馀、李翊等1人,其中当年登科的有4人。他在知识界提倡师道,打破习俗偏见,带头收受弟子。他公开阐明自己的主张,写了《师说》篇,赠送给弟子李蟠,成为轰动一时的重要教育论着。韩愈受到青年景仰,门下弟子甚多。李肇《唐国史补》说:“韩愈引致后进,为求科第,多有投书请益者,时人谓之‘韩门弟子’。”

《与卫中行书》。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

贞元十九年,四门博士任满两年,迁监察御史。当时政治腐败的现实,引起他的注意和关心。超于法律的宫市,几乎无偿地掠夺人民劳动果实,其弊极深。

关中旱饥,灾情严重,虽有减免租税的命令,而官吏仍然不停征敛,使百姓家破人亡,四处流散。韩愈日行于长安衢路,就亲眼看到“饿者何其稠,亲逢道边死”的惨状,激起了极大的同情。他身为监察御史,从维护唐王朝的长远利益出发,上疏建议废除宫市,继又上疏请宽傜役、免田租。因得罪权臣,不仅意见未被采纳,且被贬官为连州阳山令。

阳山在南岭山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韩愈到阳山,带来不少变化。有些青年慕名至阳山游学,“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来向韩愈求教的,先后有区册、窦存亮、刘生等人。区册与韩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后还追随韩愈到江陵直至长安。张籍《送区弘》诗云:“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韩官迁椽曹,子随至荆门。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实叙其事。韩愈任阳山县令期间,注意保护人民利益,“政有惠于下,及公去,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人民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表示对这位父母官怀念的感情。

贞元二十一年,德宗病死,顺宗即位,依例实行大赦。韩愈获赦,离阳山至郴州等待命令。此时顺宗起用王叔文、王为核心的革新派,进行“永贞革新”。韩愈对参与革新的人有所评论,而对革新的主张则大致赞同。待命期间,韩愈积极思考社会的基本理论问题,整理了自己的思想,写成了《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

等五篇重要的学术思想论着,这是韩愈新儒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三阶段39-53岁,即从宪宗元和元年(86年)到元和十五《答窦秀才书》。

李翱《韩吏部行状》。

年,主要是作为学官和朝官,反对宦官干预政事,反对军阀进行封建割据,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

韩愈《石鼓歌》词云:“忆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称元和。”元和元年六月,韩愈被召自江陵归,任权知国子博士,这是转回京师任职政治上多次起伏的开始。他不愿在京师受谤被排斥,自请以权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以便照顾堂兄的遗属。从事其职3年,始改为真博士。韩愈把教育青年视为极有意义的事业,乐意加以接待和引导。

《旧唐书韩愈传》说:“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记述了他当时教育活动的情况。

以后几年,官职或升或降,相继迁调为都官员外郎、河南县令、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

元和四年,“为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判祠部,中官号功德使司京城观寺,尚书敛手失职,愈按《六典》,尽索以归,日与宦者为敌,怨言詈辞,狼籍公牒”坚决与宦官斗争,尽职履行国家的制度。

元和五年,“改河南县令,日以职分辨于留守及尹,故军士莫敢犯禁。”韩愈忠于职守,政纪严明,有犯必究,因此能维护社会秩序。

他在任河南县令期间,青年从其问学者不断,如杨之罘,自中山来,“馆置使读书”,还为他提供学习生活条件。杨之罘归家后,韩愈作诗招之,请其复来共学。

元和七年,由职方员外郎降职为国子博士。仕途的挫折,产生怀才不遇之感,为不平之鸣,因作《进学解》,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在自我解嘲之中,夸述自己的学业行事,批评当政者用人不公,没有因材洪兴祖:《韩子年谱》卷二。

李翱《韩公行状》。

《招杨之罘一首》,《韩昌黎集》卷五。

使用。这篇着作公开传播后,引起当政者的重视,成为改变任用的一个因素。

元和八年,改任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其任命书说:“太学博士韩愈,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斑马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自致名望。可使执简,列为史官,记事书法,必无所苟,仍迁郎位,用示褒升。”对韩愈的学术修养和为人品德,都作了高度评价。

元和十一年,统治集团内部对淮西吴元济叛乱采用何种对策,意见不一。韩愈上《论淮西事宜状》,献议用兵淮西,指出最高统治者对形势缺乏认识,不能及时决断,如朝廷断然用兵,势必取得胜利。

韩愈的主张与裴度一致,这是他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的实际体现。

元和十二年,新受命的宰相裴度,统兵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请以韩愈兼御史中丞、充彰义军行军司马。韩愈视此行是为唐王朝统一大业效力的关键时机,多所谋议。他先行出发,劝说汴军都统韩弘听命于朝廷,并献乘虚奔袭蔡州之策,为裴度所倚重。不久,淮西平定,因立功升迁为刑部侍郎,加入了高级官员的行列。

元和十四年,迷信佛教的宪宗皇帝为了祈福,自凤翔迎佛骨至京师,贵族官僚市民受其影响,竞相仿效,奔走膜拜,煽起宗教狂热。韩愈站在扞卫儒道的立场,对此极为愤慨,坚决反对佛教的蔓延,上疏《论佛骨表》,极力谏阻,历举佛教祸国殃民、伤风败俗之罪,要求将佛骨投之水火。因言词尖锐,触犯皇帝,将欲处以死罪。后经大臣亲贵说情,降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忠心为唐王朝,却受到了重大的政治打击,在赴潮州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抒发受冤屈的情怀。

《宪宗实录》,《韩子年谱》引。

韩愈任潮州刺史虽仅有数月,但却为地方做了些好事,在文教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恢复州学,聘请赵德为学官,自捐俸禄作为州学经费,在促进潮州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上,起了号召和示范作用。

宪宗皇帝对韩愈有召还复用之意,为宰相皇甫鎛所阻,只移为袁州刺史。元和十五年正月,韩愈至袁州赴任,考察到袁州境内有买卖男女为奴的陋俗,因下令,凡被卖为奴婢者,准许父母赎归。实行此项措施,对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袁州期间,登门求教者也不乏其人,黄颇就是新增加的“韩门弟子”。

第四阶段为54-57岁,即从穆宗长庆元年(81年)到长庆四年。主要的活动是整顿中央官学,继续为维护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效力。

穆宗皇帝即位后,即下令召韩愈为国子祭酒。长庆元年,韩愈履行其职责,对国子监学官的任命,生徒的资格,监内的学风,都进行整顿,使国子监恢复生气,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学府,为唐王朝培养统治人才。但就任未久,即于秋七月调转为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镇州兵乱,朝廷出师不利,诏令兵部侍郎韩愈前往宣抚。韩愈受命即行,疾驱而入镇州,不畏兵刃相迎,不顾个人安危,慷慨陈词,责以大义,喻以祸福,折服乱兵首领王庭凑,使归顺中央。宋王令有《韩吏部》诗一首评其事。诗云:“宣尼夹谷叱强齐,吏部深州破贼围,始信真儒能见用,可为邦国大皇威”。肯定宣抚任务的完成对于维护中央集权制度是有重要意义的。完成使命还朝,因功提升为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被调为京兆尹兼御吏大夫,负责京师民政,整顿社会秩序。他敢于执法,决不姑息,使六军将士皆不敢违犯。他们私下议论:“京兆尹就是那个主张要烧佛骨的人,怎可违忤。”在他管理下,盗贼停止活动,遇到旱灾,粮商也不敢抬高米价。京师地区的物价平稳,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不久又改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夏,因病告假休养于城南庄,与文学之士往来唱和,假满百日而自行罢官。当年冬病逝于长安靖安坊。朝廷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韩愈自青年至老年,数十年间论文诗赋甚多,他的着作由其女婿李汉收拾整理,“得赋四,古诗二百一十,联句十一,律诗一百六十,杂着六十五,书启序九十六,哀词祭文三十九,碑志七十六,笔砚鳄鱼文三,表状五十二,总七百,并目录合为四十卷,目为《昌黎先生集》,传于代。又有《注论语》十卷传学者,《顺宗实录》五卷,列于史书,不在集中。”后人又汇集其他遗文,编为外集,附于《昌黎先生集》之后,总称《韩昌黎集》。

同类推荐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本书包括“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粮食政策法规选编三部分。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热门推荐
  • 把握当下

    把握当下

    把握当下就是要对自己当前的现状满意,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
  • 末世毒宠女王

    末世毒宠女王

    她一个宅女,重生后变成了一只僵尸,并且来到了末世,她走私一切,扶持人才,造就帝国,湮灭敌人,且看她一个僵尸如何行走在末世,造就属于她的辉煌,凌驾所有法则之上。
  • 囚婚于牢

    囚婚于牢

    求而不得的爱情好比凌迟处死;她想她的爱情就如这话一样,所以她喜欢的人才会离她而去,只剩下她跟年幼的孩子。亲情、友情、爱情!何以取舍,无论是谁都无法给出最好的回答!
  • 蓮衣传

    蓮衣传

    洛氏有孤女,名小仙,字莲衣。生于洛曲,长于止桑。五洲知名文艺女青年。她冰美人的外表下,长了一颗硕大而笨拙的心。要应付人世沧桑,多么艰难。也许命运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也许出错就是命运本身。
  • 武霸天下

    武霸天下

    一个命运颠簸,却不甘沉沦的废材。一颗追求巅峰强者的心。一段傲世天下的传说。一场旷世绝俗的爱情。武士等级:武者武师武将武霸武王武皇武帝武尊武圣武神。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痞少的狠辣娇妻

    痞少的狠辣娇妻

    血洗婚礼,被害至死,重生一世,只有我欺别人,谁都休想在伤我一分,管他妈的爱情去他妈的承诺,没有了老娘照样生活.......................他是皇族的世子痞少,邪肆的双眼让人觉得玩世不恭,长着一张妖孽的脸却也有碰壁的一天。她是重生异世的孤女,彻底的无情无爱,宁愿养条狗走江湖..................战曦,你逃不掉的,你注定是我的,你生是我祁睿的人,死是我祁睿鬼。战曦无视祁睿.......................那我生是你战曦的人死是你战曦的鬼,总可以了吧,战曦.......
  • 时光之翼:百年泪

    时光之翼:百年泪

    几个十六岁的少年,来到了明朝末年被误认为是刺客!却又正巧赶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他们又被莫名其妙的放了出来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巫师设计的这个美丽的巫师和这几个少年打了一个赌:七年之后,如果还能有一个人活着,那你们就可以全部回去,但如果你们都死了,就永远呆在明朝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人处世36计

    为人处世36计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文章中除对各计进行了解详细的讲解外,还进行了具体分析及列举了其在实际运用中的相应例子。以清晰、灵活的方式再现了三十六计在古今中外的应用。
  •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1)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