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1000000003

第3章 韩愈的“道统论”

唐王朝进入中期以后,出现了重大的祸乱,首先是延续了七年多,造成了严重破坏的“安史之乱”。但是,“安史之乱”以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复杂的矛盾非但没有消除,而且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一方面是地方割据势力坐大,拥兵自重,黄河南北藩镇的叛乱仍旧没有平息。而德宗贞元(公元785-85年)以后,统治者却只是采取苟安的政策,所谓“一郡一镇,有兵必姑息之”,完全放弃了消除这种祸患的打算。以致养痈遗患,造成藩镇的日益强大和专横。他们极力搜刮财富,争城掠地,互相攻打,使人民继续遭受深重的战乱之苦。另一方面是权贵豪强肆行兼并,佛道二教为虐天下。佛道的为虐突出表现在广建寺观,强占良田,形成了一个“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的寄生阶层,使朝廷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造成“国赋散于权门,王税不入天府”,李汉:《韩昌黎集序》。

“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的严重情况。尽管统治者极力粉饰太平,利用江南广大地区生产力的相对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通过两税、盐政、漕运、矿治等各种剥削制度的推行,用聚敛所得勉强供应大量军费和官僚薪给以及王公贵族的挥霍,来维持封建统治秩序。但朝廷内外,各种矛盾尖锐对立,到了贞元末和宪宗李纯(公元86-8年在位)元和初年,终于先后爆发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对宦官、官僚集团的斗争,以及宪宗依靠宦官对藩镇的斗争,并为接着出现的所谓“南衙北司之争”和“牛(僧儒)李(德裕)党争”,种下了祸根。在这样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中以皇帝为首的大地主、大官僚和上层僧侣,虽然仍旧耽迷于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但庶族地主或称中小地主阶层、特别是其中有识见的士大夫,从维护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纷纷提出匡救时弊、包括反对旧的门阀世族势力和藩镇割据,要求加强君主集权,以及力主裁抑佛、道的主张。韩愈,就是这些士大夫中的一个着名的代表。韩愈的思想,包括他的法律思想,鲜明地反映了他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

韩愈(公元768-84年),字退之,号昌黎,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一说为河内河阳,即今河南孟县)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4年)。三岁丧父,在长兄的抚育下刻苦自学,于贞元八年(公元79年)登进士第,但此后直到贞元十八年才开始发迹,被擢为“四门博士”。次年拜监察御史。

旋因上疏极论“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令。宪宗即位后,召还,先后任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元和十四年(公元8年)正月,因上表谏迎佛骨,再度被贬谪为潮州(今属广东)刺史,继迁袁州(属今江西)刺史。穆宗即位后召拜国子祭酒,并先后擢升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职。韩愈从35岁起至长庆四年57岁病逝为止,仕经唐中期德宗、顺宗、宪宗、穆宗四个皇帝。在为官的二十二年当中,几被陟黜。

他之所以成为唐中期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并不在于他的政绩,而在于他在文学上和思想上的深邃的造诣。就前者而言,他是唐代着名的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他所倡导的反对华而不实的六朝以来骈偶文风、要求恢复古代散文传统的主张,到长庆末年,完全取得了文坛的统治地位。就后者而言,他尊儒排佛,以维护儒学正宗为己任,倡所谓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传的“道统”

论,在当时的意识形态领域内“障百川而东之,回狂谰于既倒”,为卫护封建正统思想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韩愈的一生,虽由于“不善处穷”,为图富贵,不惜卑躬屈膝谀悦达官贵人,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评,但在上述两个方面,他无疑都为自己获得了一定的历史地位。所着有他的门人陇西李汉编纂的《昌黎先生集》。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根据近代古文名家相城马其昶校注全集的遗稿,去诗存文,辑为《韩昌黎文集校注》一书,其中的《原道》、《原性》、《论佛骨表》、《与孟尚书》诸篇及大量书牍和杂着,是研究韩愈思想的重要资料。

韩愈的法律思想,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他的道统论为指导的。

道统论是韩愈在政治思想上排斥佛、老,继承、修正和扞卫儒学正统的基本理论依据。它是韩愈基于排斥佛、老的需要,面对佛、道二教自诩源远流长的“祖统”或“法统”,为了阐明自己学有本源,足可与之相对抗并且战而胜之,因而在《原道》一文中提出来的。按照这种理论,所谓道,就是儒家学说中的仁与义的内容的综合。他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这实际上就是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它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运用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就是要求稳定地维持一种君主统治百姓,百姓服事君主,臣子辅佐君主以统治人民的天经地义的封建秩序。至于所谓道统,简而言之,就是儒家关于道的传授系统。

这个系统是靠那些神而明之的圣人建立起来的。据认为,像孔丘,便是“其贤过于尧舜远者”的大圣人;孟轲,也是“其功不在禹下”的大圣人。他们都是上述那种自古以来的不易之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有了他们,道统才得以绵延不断,封建统治才得以代代相传。但是不幸得很,到了孟轲以后,这个道统就中断了。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之,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于是,圣王之道“浸以微灭”,“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佛老便乘虚而入了。他认为,佛老的蔓延、危害是极端严重的。其要害就在于他们所讲的道,和儒家正统的圣人之道针锋相对。他强调说:老氏也讲道,但是“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总之,老子的道是“坐井而观天”的“小人”之道。至于佛氏,他们所讲的道,则更是所谓“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夷狄”之道。他们“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甚至号召“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总之,它“伤风败俗,传笑四方”,危害是无穷的。那么,应当怎样来改变这种邪道横流的现实呢?他认为,只有由他来继承中断了的“道统”,继孟轲之后来传播和复兴先圣先王之道。对于佛老,具体的对策是:“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就是说,要按照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动,没有停止就没有行进的道理,责令僧、道还俗为民,烧毁他们的经卷,没收他们的庵观寺院,用先王之道去教导他们。这样,像鳏寡孤独废疾一类不得其养的社会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天下也就可以太平无事了。

由此可见,韩愈的道统论,自始至终具有明确的政治性,远不止是具有思想斗争中的理论意义。就其目的而言,不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排斥和攻击佛老,务必清除之而后可;另一方面是继承孟轲以来的“道统”,重新树立儒学的正统地位,这是他决心为之实现“虽灭死万万无恨”的事业。归结起来,就是为儒家的封建道德学说和社会政治理论作辩护,达到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

和这种道统论密切联系着的,是他的人性论。韩愈的人性论,是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的直接继承。按照地主阶级的道德标准,他认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根据人性中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的情况,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焉者,恶焉而已矣”。以此为基础并与之相应对的,还有三品的情。情的具体内容有七,即“喜、怒、哀、惧、爱、恶、欲”。它们包含在人性之中,“接于物而生”,是因性的差异而“有所甚,有所亡”的。他认为,人性与生俱来,属于先天的秉赋,是不可移易的,但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仍具有被改造的可能性。他说:“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

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这样,韩愈的人性论就对孟轲的性善说、荀况的性恶说和扬雄的性善性恶混杂说,都作出了重要的改造和发展:既避免了它们的片面性,又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由于这种人性论把性和情相并提,认为善恶根源于性,而善恶的具体表现却反映于情,所以这种人性论即所谓因情以见性,不但在于为封建的等级秩序和儒家的道德教化作辩护,而且同佛教僧侣主义鼓吹的灭情以见性、即教人解脱君臣、父子、夫妇等世俗的封建伦理关系的出世的人性论,形成尖锐的对立,突出表现了它在反佛斗争中的理论意义。

以上就是韩愈整个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政治前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韩愈的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兴起名教,弘奖仁义”这一主旨,遵循汉以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从法律方面为儒学的封建道德学说和社会政治理论的合理性与永恒性作辩护,以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

同类推荐
  •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全书分为实践篇、理论篇、业务篇、感悟篇、语录篇进行阐述,包括:“春风”化雨“自我”悔悟“克敌”制胜关于班主任的修养等。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打开电视,一派热闹景象,而电视圈内部也很热闹:各种争风吃醋、各种爆料炒作、各种是是非非,那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看到荧屏上放映的节目,其实,荧屏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本书是我国资深电视人费默撰写的,讲述电视圈内那些对圈外人保密的方方面面的怪人与怪事。从风光的主持人讲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从普通的电视主持人讲到他们变身为明星;从一个栏目的产生写到其背后有哪些自毁性的故事,以及电视台的内部运作。同时,广大读者将通过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到,电视荧屏上的名嘴们,在荧屏下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革命卷(1953-196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革命卷(1953-196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革命卷(1953-1960)》本书分为“高、饶事件”、五四立宪、建立国际新秩序等部分。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我的老婆是元婴修士

    我的老婆是元婴修士

    都市中落魄的光棍青年何非凡偶遇异界修士,自此,他的生活变得激情四溢!何非凡:“这丫头不是上天派来玩我的吧!”……一个办事绝对让你出乎意料的女主,一个随时随地帮你制造艳遇机会的肥猫,一个逻辑能力神奇到不可思议的贴身幕僚……新书初始阶段,搞笑风格为主、修真为辅,以令读者心情愉悦为目的。笑点过低或心理承受能力弱者慎入。(新人新书,,求推荐、收藏)
  • 薄情首席:调包夫人难驯服

    薄情首席:调包夫人难驯服

    一场满藏阴谋的车祸,一场狸猫换太子的游戏,让两个长得一样的女人,从此万劫不复。菜鸟级特工莫芊芊成了完美男神顾斯成的调包夫人,“江青萱,你是野猫吗?”她粗鲁野蛮,他冷漠霸道,她抗拒,他使尽招数驯服她。她逃离,他出动全城搜捕……“我不是江青萱,但我愿意做你的江青萱。”然而得知真相后,他还会爱她如初么?
  • 校花的异能护卫

    校花的异能护卫

    "我曾坚信自己一直走在正义的道路上,但是现在我才明白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正义之路,人们只是在一个比较容易走上歧途的世界努力做到最好罢了。"—吴轩有异能又不是我的错,长得帅也不是我的错!
  • 穿越之我要的爱

    穿越之我要的爱

    曾雨童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在向暗恋了十年之久的古俊宇告白失败后,便萌生了穿越寻爱的念头,为此做好了一切穿越准备,并尝试了睡觉、投河等一系列的穿越法,结果搞出了一连串的乌龙事件,就在她决定放弃穿越的时候,却又意外地穿越到明朝,顺利地找到了她的所爱--林邱泽。俗话说,道路是曲折滴。这不,我们的女主就碰到了一个难搞的男人,终于在各种努力下,曾雨童如愿地嫁给了这个酷似古俊宇的男人,然而幸福却是短暂的,白夜的出现让她遭受有生以来最大的痛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鸾心动

    凤鸾心动

    执行完时空任务的白思卿却意外卷入时空裂缝,掉在了天澜大陆。异世孤女摇身变作了丞相府三千金,备受宠爱。化身成男人,误打误撞招惹了当朝太子。白思卿囧了,太子莫非喜欢男人?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白思卿正准备收拾东西开始自己的寻家之路,只是为啥太子大人偏偏赖着自己不放?
  • 重生之都市修仙

    重生之都市修仙

    一朝醒,发现已经不是原来的仙侠世界,反而是灯红酒绿……他更是成为豪门弃子……既然重生,这一世他要活的精彩!退婚?抱歉,是我不要你!报复?对不起,实力碾压!疑难杂症?小事一桩,我有灵丹妙药!
  • 甩掉纨绔情人

    甩掉纨绔情人

    “你想赌什么?”“就赌你会不会爱上我!”他,是高高在上的高官子弟;她,不过只是个心高气傲的优等生。一场高考,将两人命运紧紧维系到一起。一纸契约,将两颗冰冷的心拉近距离。为了朋友,她情愿把爱人相让;为了爱人,她甘愿被他软禁。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它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