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8100000026

第26章 任重道远话治疗(3)

艾滋病防治90%的任务在基层医疗部门,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但四川、安徽等地的乡镇卫生院反映,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是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安徽某乡卫生院院长反映,当地主要是通过卖血感染艾滋病的,除了抗病毒治疗免费外,当地政府还尽了最大努力,对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给予了大量补助,每人每月补助60元至600元,住院后医药费全部报销。但是病人仍然对政府不满、对社会不满,春节前、麦收前都是闹事的高峰,医务人员常常成为他们发泄的对象。公费药已经从80多种增加到200多种,但病人们仍然常常指定要某些非公费药,如果不给就会大骂……矛盾从乡推到县,又从县推回乡,最后仍然集中到乡。卫生院是自负盈亏的单位,医生们的努力工作换来的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待遇,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从来都没有兑现过,于是从县到村大家都不愿意搞艾滋病治疗,卫生院正式在编本是32人,如今已经走了一半。

当然,对艾滋病人的治疗,除了“钱”外,还有一个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问题。防治知识缺乏、医疗水平亟待提高正是我国遏制艾滋病毒传播中面临的难题。

艾滋病对许多医务人员说来,是一种从未接触和处理过的疾病,在基层医疗部门更是如此。虽然国家已经在北京佑安医院等处建立了培训基地,截至2006年11月已经培训乡村医生27期,但相对于全国众多的人口和感染者,仍然是力微任重。武汉中南医院的桂希恩教授曾说:“在治疗和预防艾滋病问题上,村医生是冲在前线的救火队员。”但是,正如中国疾控中心一位专家所指出的:“在中国,具备治疗艾滋病条件的医生屈指可数,而且他们大都集中在大城市里。”

有关方面曾对四川某市、县医院、疾控中心和18个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站的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平均得分仅48.49(60分及格),而临床专业知识答对的更低,有一些人甚至连基本的预防知识也不了解。

抗艾滋病毒感染是人类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让现代医学几乎束手无策。自1995年美籍华人何大一博士首先提出了抗病毒治疗后,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我国也正在使用并取得了很大效果,全国已经有上万人接受了抗病毒免费治疗。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而且长期服药又带来了毒副作用、耐药性增强等极为棘手的难题,因此治疗的难度正在加大。目前我国一线治疗失败的病人仍然面临无药可换的窘境,如何尽快形成强效、低毒、可负担的二线治疗方案已经是极为迫切的问题。

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病主治医师张可,是卫生部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的成员之一,他曾经无数次单独到河南上蔡等地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并走村访户为感染者看病,从死神狰狞的魔爪里抢救了许多人。

一位26岁的女青年面色如土,脖子上的淋巴结已经烂了三个窟窿,被县医院与河南省医院都判了死刑,在家里等待死亡。张可给她检查后说:“你没有多大的事情,我给你开个处方,就按这些用药,等我下次来你就好了。”处方上写的是“促红细胞生长素针剂”,半个月后,再看到这个病人时,她已经在地里帮丈夫收玉米了。后来张可给村医介绍这个病例时说:“这是抗病毒药导致的副作用,重度贫血。”

还有一位年轻的妇女是卖血感染艾滋病的,发病后被丈夫抛弃,她的母亲向村医哭诉:“我的女儿怕不行了!”刚在村里搞了一整天调查的张可,听到这妇女的情况后晚上便来到了县医院,没戴口罩、没戴手套便掀开病人身上肮脏的、已经分不清颜色的被子,仔细进行检查并且查看了她的病历。县医院诊断为心胞积液,但用药却有许多不妥之处,张可一一进行纠正后又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用药,把处方和治疗方案又仔仔细细地写了下来……两星期后这个妇女的病情有了好转,可以出院了。

一位4岁的小男孩儿,是被母亲感染的,长期发烧,骨瘦如柴。张可诊断后确定为合并感染了结核,经过治疗,孩子不再发烧,身体恢复正常发育了。

在为8岁的小病人进行诊治时,没有听诊器,张可解开孩子的棉袄后低下头,把耳朵紧紧地贴在孩子的胸前……

在看望30多岁的病人时,破烂的屋子里发出恶臭,躺在麦草上喘息的病人断断续续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邻居们说,病人已经发烧一年多,没有钱治疗,现在医生都说不行了。张可俯下身给他检查时,病人突然一口浓痰喷在张可的手上,但检查并没有停止,直到检查结束,张可才慢慢地放下了病人……他要求病人立即拍张胸片,以便对症下药……

经他治疗的病人,病情都有了好转。

但像张可这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实在太少。听说他因为写文章“透露”了河南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不满,为此,我只能感到不平和叹息。据说以艾滋病疫情震惊中外的某县,县医院只有一个医生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过为期一年的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这样薄弱的技术力量,怎么能负起遏制艾滋病疫情的重任呢?

采访扎记

一提起对艾滋病人的治疗,我便想起了那些简陋的病房,昏暗的灯光,绝望的病人和无奈的亲人……

近年来,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最好的设备和大量的资金都集中在省市疾控中心,项目也集中在疾控中心。而疾控中心本身专业技术力量并不强,于是表面上做了许多“项目”,但真正能起作用的却不多。对传染病的治疗更不是疾控中心所长,应该交给临床医生,但为了争经费、拉项目,有的疾控部门也去搞起了治疗。疾控中心内部也是人人都想做艾滋病项目,对别的疾病便忽略了。

对艾滋病人治疗的难点不只技术上的,很多还是观念上、体制上乃至文化上的。

在观念和文化上,我们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歧视和公众歧视并没有消除,不少人仍然把艾滋病和政治、政绩、道德联系得很紧,而对生命的关爱却相当缺乏。

尤其让人愤慨的是,竟出现了一批“吃艾滋饭”的蛀虫,大量防治艾滋病的资金和物资正在流失或已经流失,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在这方面,非洲和我国似乎有相似之处。虽然2005年国际社会向非洲国家提供的艾滋病援助资金和物资总额已达80亿美元,但当地一个防治艾滋病委员会的官员却在慨叹:“为了到边远地区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健康信息,我们需要一辆自行车,可是我们买不起。”国际救援机构的官员们分析,不健全的医疗系统,管理混乱的政府部门和经验不足的社区团体,在接收和使用援助方面缺乏经验,导致艾滋病援助资金在运用上遭遇“瓶颈”。

乌干达在政府管理的仓库中,有价值50万美元的抗病毒药已经过期,而与此同时,却有15万至20万感染者不能得到药物的治疗。据悉,2005年全球基金已经因为管理混乱和贪污停止向该国拨款。

但愿我们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

同类推荐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 野猪场

    野猪场

    《中篇小说集2010年卷:野猪场》主要收录了陈集益的八部中篇小说,包括《城门洞开》、《阿巴东的葬礼》、《瘫痪》、《告别演出》、《恐怖症男人》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热门推荐
  • 我是一只小僵尸

    我是一只小僵尸

    我是一只小僵尸,我还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真正死了,请记得我曾经爱你爱得深沉。如果有一天我真正死了,请记得我曾经豪情满怀、一腔热血!如果有一天我真正死了,请记得这个世界我曾微笑着,来过……
  • 异世之商业巨头

    异世之商业巨头

    刀光剑影升级练功的桥段诸位是不是看得都能倒背如流了?OK,尝试点新鲜的。这是一本从推销员到商业巨头,以此贯穿全文的一本书。易读的销售知识作骨架,串烧魔幻时代,绝对另辟蹊径的之作!销售,作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职业,也是渗透龙蛇混杂的社会最快速的通道。不得志的现世销售员,穿越重生后居然被冠以销售之神“乔杰拉德”的名字!是巧合?还是注定?在魔法和骑士文化灿烂的诺顿大陆,且看杰拉德同学如何玩转销售、连锁经营!如果可以,居然可以将生意连锁到高傲的龙谷、隐世和平的精灵族、脾气暴躁的矮人族去?想了解杰拉德如何把普普通通的骑士剑推销给高傲的骑士?如何将整套魔法套装推销给一个菜鸟魔法学徒?甚至狡猾的交换来精灵族的美酒和暴躁的矮人族交换神兵利器?精彩的实战销售技能!华丽的战斗场面!勾心斗角的商海!一切尽在本书……★承蒙错爱,小唐荣获A签,FIGHTING!
  • 唯猎

    唯猎

    本书已TJ,感谢各位这一段时间的支持尤其是“劫犯”“十一猫咪”两位打赏的朋友。TJ,是因为写的还不好,不够吸引人,这本书TJ了,对不起。新书会在12月之前发出来,新书会是仙侠,到时候这里会附上链接。我发誓,那将是超过唯猎十倍、百倍,和任何人比都不会逊色的新书。再次,拜谢。草字泪书。
  • 我的校友是僵尸

    我的校友是僵尸

    爸爸说,她十八岁生日那天会给她一个惊喜。可是,爸爸,当她再也没有十八岁的时候,又该怎么办?生命,自此永远停在了1997年那个栀子花开的季节。死后意外复活,变成僵尸,不老不死,还附带“特异功能”。十七年后,她重归校园,试图过起正常人的生活。然而生活却并不平静。校园,黑客,冒险,还有,那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2014年的少年少女,用他们的方法演绎着各自不同的青春。而她,注定是这场花季雨季当中最独特的一个……(小楼新人求包养~~~本坑品暂定为日更,各位大大请用收藏和推荐砸向小楼吧!)
  • 重生之漫漫人生

    重生之漫漫人生

    陈锐只是与你我一样的平凡的御宅族,在一次漫展上意外被朗枪KO,死亡重生到了一个没有动画漫画等等二次元存在的地球。为了早日看到没看完的动画、漫画、特摄,玩到没入手的游戏,在穿越者系统的帮助下,陈锐开始了他的漫漫挖坑路。至于能否成为所谓的漫画之神亦或者XX之神,陈锐没想这么多,他只是在想我这靠初代MACROSS、高达Z、EVA这些刷出来的声望够不够把下一作的机战或者英雄VS系列买出来。
  • 梦境传说

    梦境传说

    传承逆天神力、练成天外化身、手控辟邪神雷、挥手灭杀远古妖兽,抬腿踢飞上古神王,将那些狂傲的天才全部踩在脚下!驯服超级魔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踏上终极强者巅峰!杀戮于九天,纵横于苍穹,八荒六合唯我独尊!
  • 魔法岛

    魔法岛

    这是一个为孩子们精心编织的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富足的岛屿——约岛,岛上有人类的国家,也有仙人、精灵的存在。岛上的人们从仙人、精灵那里学习到魔法,成了巫师或者魔法师,他们神通广大,约岛也因此被称为魔法岛。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美丽的公主,而是位美丽的仙女,她神通广大却又厌倦了日复一日、没有变化的神仙生活。于是仙女在小女孩儿的帮助下摇身一变成了英俊帅气的奇迹王子,奇迹王子打败了大盗贼,骑着马带着侍从游历了整个魔法岛。一路上他们见识到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情,在每一个国家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其间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让人匪夷所思,有的紧张刺激,有的温情脉脉……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画鬼人

    画鬼人

    世代相传的看门人慢慢走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他们的后代却再一次踏入了漩涡之中。好人坏人,在利益面前终究是没有界限的。湿魈,粽子,气魃,这些早就已经深埋在地底的东西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古老的《竹简编年》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传承已久的《易经》到底删减了什么。陆家,于家,秋家,金家,柳家,这五家之间的恩怨纠葛早就和古老的一切联系在一起。